重生1920之时尚女王——月海妖后
时间:2022-02-07 18:08:53

  在南北对吵集中供暖的时候,刘嘉专门关注过北方各地供暖时间,最容易打着猎物的大兴安岭地区九月底就集中供暖了,以房价低而闻名的鹤岗十月初就供暖了,珲春延吉也差不多是那个时候。

  土地冻硬了的时候,下种子就是死路一条。

  也不知道闯关东的人民群众对于在雪窝子里打猎有多少心得体会。

  而且他们大多也不会有枪和弹.药,打猎还得靠放最简单的陷阱。

  刘嘉也没有什么好主意,只能发电报过去问有什么可以帮忙的。

  顾宗华说他已经与南满铁路公司联系好,可以把一部□□强力壮的流民安置下来,勘测铁道线路,为进一步修建铁路打基础。

  这些流民可以得到安定的生活,按日发放的粮食,总比在关内饿死强。

  刘嘉看见“南满铁路”几个字,扬起眉毛,这公司有两个名人,尾崎秀实和中西功,这俩在抗日战争的时候,帮了中国不少忙。可是他俩现在还没进公司呢。

  中西功今年才10岁,尾崎秀实还在东京大学念书,南满铁路的正经工作除了搞铁路,就是偷摸搞情报。

  这事就很复杂,刘嘉不知道应该怎么说。

  满洲铁路搞出来的最大目的就是为了把中国的物资运出去,同时在勘测的时候还能搞情报。

  但是,勘测和修路的主要劳动力是中国人,解决了过剩劳动力的安置问题,而且那铁路一直用到建国以后,在工业不发达和资金短缺的建国初期,这片铁路承担了很多运力,把工业重镇的东西运送出去。

  铁路本身是无辜的。

  刘嘉只能跟顾宗华说:想想咱们的青岛,跟工人说,别太认真,干活的时候能混就混,能躺就躺,别真情实感的埋头苦干。

  顾宗华的回复只有两个字:明白。

  刘嘉不觉得他能真明白,他又没有前后眼,怎么会看见后面几年发生了什么。

  总之,先让逃荒的人活下来吧。

  后来,顾宗华又发了一个电报,告诉刘嘉:他已经离开大连,前往珲春,那里是满洲铁路东宁段的计划建设点,有一批人会被送到那里,他做为华洋赈灾会的成员有义务去实地考察那个地方安置的情况。

  他会去的还有一个理由,是听说珲春那里有一些有意思的民族工艺,也许可以给刘嘉一些灵感。

  再往后,一直到刘嘉去了慕尼黑,然后又回来,顾宗华都没有发来一条电报。

  也许此时的珲春连一个电报局都没有。

  刘嘉也不着急,那里再怎么说,也比饥荒严重的华北五地要强,顾宗华不会被人吃掉。

  刘嘉给自己倒了一杯茶,重新看报纸上的新闻,想要找出更多的赚钱渠道。

  1929全球金融危机。

  一直到二战开打,各国工业齿轮被战争驱动,剩余劳动力都上了战场,才缓解下来。

  即使到了1929年,也是穷得穷,富得富。

  在她的印象中,中小公司几乎死绝,但是垄断行业的巨头们过得特别开心。

  9年时间,刘嘉必须把公司变成垄断巨头,才能活下来并实现她的理想。

  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康采恩……当初上大学的时候,这四个垄断组织的区别,为刘嘉的《经济学原理》考试挣了15分。

  那个时候,她只是把书本上硬背下来的解释复制到试卷上。

  没想到,有朝一日,她竟然要考虑Emma公司是要成为托拉斯,还是康采恩。

  琢磨的内容还有收集的资料都够写毕业论文了。

  只不过,现有的资料写论文够,干实事不够。

  刘嘉对一战之后的欧洲政局了解不多,在初中历史课本上,一战与二战之间的欧洲最有存在感的事件就是1919年的凡尔赛条约,还有1939年的闪击波兰。

  中间二十年就仿佛不存在一样。

  她能记住这么多事,全靠一颗热爱八卦的心,还有另外几个军迷朋友在群里的叨叨。

  历史课本上只写了中国对凡尔赛条约的激烈抗议,没有说参与签约的国家就没一个满意的。

  中国代表没签。

  日本觉得自己被种族歧视了。

  美国代表签完字,回国就被国会否了,不承认签字效力。

  英国嫌法国拿得太多。

  法国嫌自己拿得太少。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