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厂!
招聘的人肯定不会太垃圾。
至于那个设计师,看那名字就很倒霉——Ferdinand,跟一战导火索,著名炮灰费迪南大公的名字一模一样。
他的姓是Porsche,好像有点眼熟,按德语念出来应该读“波舍尔”……没听过,算了,这不重要。
再看他的经历,也很牛逼,出身铁匠家,发明了电机。
本来19世纪的汽车,是烧油和烧电并行的世界,两家都不怎么样。
费迪南同志一直在电动车领域发力,无奈电池厂家不给力。忽然,博世公司横空出世,改进了火花塞,烧油的发动机一骑绝尘,把电动汽车甩出了十万八千里。
1920年的大街上已经几乎看不到电动车了。
费迪南也不是死磕电动车的牛性子,他决定开始转型搞平民化的小型汽车,但是,戴姆勒公司并不想,所以就把他晾着了。
他想做小型汽车,刘嘉也要做小……微小型汽车,说不定能有点相叠的地方?
刘嘉找到戴姆勒公司,表达了自己的想法,戴姆勒公司的老板一听,开心极了:“费迪南?你说波尔舍吗?好啊好啊。”
此时,整个戴姆勒公司的董事会都在烦费迪南,觉得他实在是事儿逼的要死,整天一开会就在逼逼要做平民化、小型化汽车,跟他们希望公司的发展道路完全相反。
于是,他们非常积极地推动此事,几次找费迪南·波尔舍谈话。
大意就是:
你很好很强大,有个去巴黎的福气,你要不要啊?
什么,你说你不想搬家不想要,那你在公司里赖着白拿钱都好长时间了,你不心虚吗?
你不干活,我们就得招能干活的人来,你白占着一个工作名额,这多不好呀。
本来费迪南完全没有举家搬去巴黎的意思,但是,眼看着整个公司根本就没有他的立足之地,他有妻子有孩子,如果突然失业,按奥地利现在的经济状况,他很难确保可以马上找到与戴姆勒公司差不多的工资。
尽管他的存款有不少,如果什么都不干,也能带着妻儿老小躺平十年。
但是,他有理想,他有想做的汽车。
他相信自己没错,只是戴姆勒一帮目光短浅的虫豸无法接受。
刘嘉通过电话,力图说服费迪南加入自己公司。
在她天花乱坠的一通忽悠之下,费迪南相信自己的才能可以在这个东方女人手下得到发挥。
她说:“虽然是玩具,但是除了驱动力与普通汽车不一样之外,你可以在小汽车上研究改进汽车的其他零部件。汽车跑得快不快,涉及的东西很多。”
刘嘉的话,大大的鼓舞了费迪南。
刘嘉开出的工资,激励了费迪南。
最重要的是,老东家戴姆勒董事会全员看他像傻逼的眼神,让费迪南决定就算搬家去法国,也不想留在这家公司了。
令他更高兴的是,他不用搬去法国,刘嘉看中做代工的宝马公司,就在慕尼黑,离他家车程一个半小时。
想在慕尼黑住就在慕尼黑住,能起得来就天天回家睡。
他有足够自由的空间。
就在1921年的新年到来之前,费迪南离职戴姆勒,入职Emma,在半个小时之内完成。
三个小时之内,费迪南就站在刘嘉在宝马租用的实验室里。
刘嘉给他的第一个任务就是:
不管动力是什么,电池也好,发条也好,总之,让车子自己能跑起来,在固定的轨道上跑就可以。
其实,就是现代玩具四驱车的样子。
小型电池要等到1949年才能被发明出来,刘嘉对续航能力不抱任何期望。
哪怕上发条能跑一会儿也挺好,还能顺便卖各种各样的发条钥匙。
虽然研发不知道能不能成功,不过招牌什么的还是要有的。
之前的经验教训,让她决定为玩具汽车单独注册一个品牌。
有品牌就得有LOGO,Emma的标用在汽车上感觉怪怪的。
刘嘉脑中闪过无数曾经见过的汽车商标,基本都是动物,跑得快的,力气大的,勇猛的……形状有方的、圆的、盾牌的……
忽然,她终于想起来,为什么她觉得Porsc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