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里说,这个中国小女孩在韩国的一根糖人引起了韩国人对糖人艺术的万千兴趣,现在有很多韩国人想要来中国尝一尝糖人,学一学这一门手艺呢。
她看着看着,突然就想起了那日安桥跟她说起的关于她母亲的事情。
她还记得安桥问她有没有看过老师的日记本。
她当时还想着回来要看的,结果这些日子一忙起来有给忘了。
知道今天,新闻联播上安桥的身影,让她重新燃起了想看到那本日记的迫切。
李霖鹿站起来走到杂物前,开始翻箱倒柜的去寻找那一本日记。
母亲的日记。
里面会写些什么呢?李霖鹿心中有些好奇,也有些害怕,这一刻,她突然发现,她竟然点都不了解她的母亲。
她知道母亲在弘扬中华文化,可却一点都不清楚母亲都做过些什么。
她知道母亲去过很多国家,可到底是哪些国家,她有一无所知。
李霖鹿找了很久,最后在被压得满是灰尘的铁盒子里找到了那本厚厚的日记本。
她翻开日记本,开始去读母亲走过的那些个年月。
日记本很厚,也很长。
第一页是她才读小学的时候。
在母亲的日记里,小时候的她是个娇憨可爱的小姑娘,喜欢穿红色的衣服,喜欢吃草莓味的棒棒糖,睡觉前一定要和一杯牛奶,每周日都要去一次动物园。
李霖鹿愣住了,她从来没有想到,自己的想象会如此鲜明的在母亲笔下出现。
她也不敢相信,在母亲的日记本里竟然有如此厚重的笔墨都在写她。
她仿佛跟母亲的生活,事业,梦想,所有的一切都密不可分,也可能,她就是母亲的一切。
李霖鹿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开始留的泪,她眼睛哭得红红的,一边哭一边翻看这母亲的日记,每一页每一页的翻,一个字一个字的看,无比的珍重。
她看到1994年2月18日,在法国的一个小镇,她的母亲建立了一个名叫思鹿廊的中国画廊。
她依稀还记得,那一天,是她的生日,也快要过年了,可母亲却一心扑在了国外的事业上。她生气母亲没法回来给她庆生,与她大吵一架,挂掉了电话。
十六七年过去了,她一直不知道,原来那个时候母亲已经为她准备了一份如此特别的礼物。
1998年2月18日,在瑞士的偏远乡村,她的母亲建立了一个叫虹鹿中华学堂的学校。
那一天,依旧是她的生日,也是她和母亲冷战的第二年。两年没有接过母亲电话的她不知道原来在寒冷的瑞士,她跟母亲的名字紧紧连在了一起。
在世界最北端冰岛偏远的一个小镇上,她的母亲在那里教书传道受业解惑,一日复一日一年复一年。2003年2月18,那个小镇正式更名为华夏镇,为了纪念祝虹女士的付出,他们甚至还在小镇镇口竖起了一座祝虹女士的雕像……
李霖鹿的眼泪把母亲的日记本打湿了一大片,她从不自觉的鼻头发酸,到小声的呜咽再到嚎啕大哭。
她不敢闭上眼睛,她怕自己一闭眼就能看到在她脑海中的那副母亲的模样。
她想她的妈妈了,突然一瞬间,所有的悲伤喷薄而出。她开始怀念起那些母亲还在的日子,因为她的任性,她的叛逆,她没有珍惜住那些日子,让母亲和她在一起的时光那么的少而短暂。
“妈妈。”方小南轻轻的推了推李霖鹿:“你怎么了?”
“我……我想我的妈妈了。”
她轻轻的说道。
“你去找爸爸吧,妈妈想一个人待一会。”
她珍重的抱起那一盒母亲的遗物走进了卧室。
过了很久很久之后,李霖鹿拿出手机,找到了一周前她留下的那个小姑娘的电话。
“喂,安桥么?”
接到电话的时候安桥还是懵的,大改过了三秒钟她才反应过来这是谁:“李霖鹿老师?”
“是我。”
“你……哭了么?”安桥听出她的声音里有一丝丝的鼻音,像是刚哭过一般。
“我找到了母亲的日记。”李霖鹿说道:“我看了她的日记。我应该看这本日记的,我很后悔自己没有找点看到她。”
安桥突然又一次想到上辈子,李霖鹿在那场电视节目里抱着日记本痛苦的场面。
那时候她也说后悔。
她说她后悔自己没有替母亲将那些未完成的事情做下去,她后悔一直到祝红去世那么多年才从别人的口中了解到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