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继承博物馆——春溪笛晓
时间:2022-02-09 09:24:33

  李白他们刚吃饱,沐浴着晨辉在展廊中散步,不时三三两两地在某幅字画前驻足,你一言我一语地点评起来。

  冯梦龙这个话多的,看着看着都现场作起诗来了。

  倒是李白和唐寅一人拎着一个随身携带的小酒壶,时不时倍加珍惜地抿口小酒。

  没办法,他们接连几天喝得酩酊大醉,吴普这馆长表示你们要是再这么喝下去就把你们遣送回去。

  召唤这事儿是双向的,吴普不同意留下他们,他们就不能留下;反过来说,要是他们不想留下非要走,吴普也留不住他们。

  所以说吴普说要“遣送”可不仅仅是口头威胁,他是可以付诸行动的!

  虽说唐寅他们都挺有信心,觉得吴普舍不得对他们做出这种冷酷无情的事,可狗馆长的想法谁知道呢?

  为了这边还没有尝遍的美酒,唐寅他们毅然决定忍辱负重,每天就挑自己想喝的酒灌满一小壶。

  喝一口少一口!

  不容易啊!

  一行人走走停停,直至九点才走完左边的展廊抵达“画中行”交流厅的门口。

  吴普走在最前面,抬手推开门往里走。等人都进去了,交流厅的门缓缓关闭,交流厅里仿佛变了个样。

  一行人仿佛置身洛水河畔,听到了远处传来了汩汩水流声。

  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取材于曹植的《洛神赋》,原作已经失传,只剩下四幅宋朝的临摹版本传了下来。这幅图长达数米,通过不同场景表现出曹植与洛神的相遇与分离。

  画中的林木、山石、河流、舟车都随着人物的变化而变化,展现出曹植遇到洛神后的一系列心路历程。

  李白他们都是第一次走进“画中行”交流厅,他们本来以为“画中行”只是吴普信口胡夸的话,直至真正走到“画中”,他们才发现吴普说的不是虚言。

  这是真的走到画中了啊!

  周围的一花一木,看起来都真实得叫他们难以置信。他们伸手去触摸,还能感受到因为笔触不同而带来的不同触感。

  仿佛顾恺之当真拥有了传说中的神笔,可以以笔造物!

  吴普一行人初入画中,只见几匹身披绸带的肥马在原野上打滚。

  正值黄昏,曹植一行人已经人疲马乏,有位侍从正撩起袖子伺候仰倒在地的马儿。

  不管人还是马,看着都极有神韵。

  有唐朝人评价说:“张僧繇得其肉,陆探微得其骨,顾恺之得其神,以顾为最”,意思是顾恺之画人最为传神,哪怕如今流传下来的《洛神赋》只有摹本,也能从中窥见一二!

  李白他们对着几匹马来回围观了好一会,还忍不住伸手摸了摸那几匹马的鬃毛,一时都不知自己到底是不是真的身在画中。

  他们沿着山路往前走去,很快看见了曹植一行人。

  三十一岁的曹植,回京向兄长曹丕谋求任用,希望兄长能让自己参与朝政。可惜兄长对此不置可否,很快打发他继续回封地去。

  这位“独占天下八斗才”的曹家才子,落寞地离开京城返回封地,继续过醉生梦死、无所作为的日子。

  这时候夕阳西斜,天色渐晚,连马儿都不肯再往前走,曹植领着从人踱步走到洛水边。

  他的神色疲惫,内心也充满煎熬,在侍从簇拥下行至江边,却见江上莲花半合,也似有了倦意。

  曹植神思恍惚之间,只见江波之上有一绝妙佳人倚山岩而立,衣袂翩翩,周围云气袅绕,衬得她越发飘然若仙。

  画中的曹植一下子看痴了,快步走到江边想把那绝妙佳人看得更仔细些。

  画外的唐寅等人也看得目不转睛。

  只恨遇到如此佳人的人不是自己!

 

 

119

  《洛神赋图》据传是第一幅由文学作品改编而来的长卷,画上讲述的是一个非常完整的故事。

  一行人沿着画卷往前走,眼前便出现更加丰富的画面,曹植上前解下随身的玉佩赠给佳人,毫无保留地倾诉着自己的恋慕之意。

  两人情意相投,洛神带着曹植徜徉山水之间,随众仙灵嬉戏玩乐,戏清流,翔神渚,采明珠,拾翠羽。洛神轻舞其中,山水、云雾皆在她长袖之下变幻不断,将《洛神赋》中那段“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摇兮若流风之回雪”的描述展现得淋漓尽致。

  可惜就在两人情意绵绵之际,忽见风神骤然收风,河神平定江波,水神擂起了鼓,女娲唱起了悠长的离歌。

  在那阵阵鼓声与歌声之中,洛神哀伤地与曹植话别,乘上六龙云车飘然远去。

  那是整幅画卷里最复杂也最震撼的画面,六龙腾飞于江波之上、云雾之间,云车的宝盖与旌旗随风而动。

  左右有许多灵禽异兽护送着车架往云霭更深处飞去。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