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继承博物馆——春溪笛晓
时间:2022-02-09 09:24:33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

  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直播间的观众们听着听着莫名就感觉自己热血沸腾起来——

  “为什么我明明听不太懂,却还是头皮发麻!!”

  “啊啊啊啊啊我也是,就算是对着字幕才能明白意思,听着这朗诵我还是炸了!”

  “呜呜呜呜学!这就学!不要催了,看完这场直播我就去学!”

  “这声音太有力量了!”

  “我怎么感觉这位荀先生吟诵的《劝学》要比我们以前背的长很多?”

  “不是错觉,课本只是节选而已,全文就这么长。所以以前编课本的大佬已经手下留情了!”

  “已经录屏,一会发给老师,以后老师讲《劝学》时可以直接放一节课!(狗头)”

  “老师:傻瓜,以为我不会剪辑吗?放一段就关掉,相当于手动剪辑了!”

  “笑死,我们老师也是这样,给我们放视频,明明有半小时,他放三分钟就说‘好了视频就看到这’。简直丧心病狂!”

  在一片热闹的讨论声中,还有少数人在顽强地讨论“奇妙的约会”到底是什么意思。

  这时候无人机分了个小镜头,对准一条通往图书馆的路。

  这会儿最先过来的是苏轼,他一个人溜溜达达就跑来了。看到正在银杏树下朗声吟诵的荀况,苏轼脚步一顿,悄悄换了个方向,挪到吴普身边问:“这是在做什么?”

  瞧着怪严肃的,有点像回到了当初他在成都读书的日子!

  吓人!

  吴普简单给他介绍了两句,说这位是荀子,挨了许多年骂的那个。他还对苏轼说:“你也写《荀卿论》骂过,并表示后来李斯建议焚书坑儒都是他的锅。”

  苏轼:“…………”

  能不能别提这种事。写史论的事,能叫骂吗?

  你们后世写议论文运用名人事迹,还不是提笔乱来!

  苏轼一脸紧张地道:“你可别给他看。”

  吴普趁机敲诈苏轼一幅《赤壁赋》,说等苏轼在黄州写出《赤壁赋》来了,一定要给他来幅真迹!

  要知道流传下来的《赤壁赋》,就有一幅是苏轼在上头说“我这篇文章见过的人也就那么几个,本来不想给人看的,没想到你派人来要我近期的文章;我亲自给你抄了一遍,你如果爱我,肯定不会给别人看”!

  光看这跋文,就特别有趣!

  苏轼一脸无语地看着吴普:“你想要以后我给你写就是了,用得着威胁人吗?”

  吴普矢口否认:“这哪能算威胁,这只能算合理利用已知信息!”

  两人正聊着天,又有人过来了,是李清照她们三人相携而来。三人知道要直播,穿的都是她们那个时代的衣裳,瞧着都很有气质。

  见荀况仍在吟诵,她们没有上前打扰,而是与吴普他们站到一块旁听。

  过了一会,王羲之带着只大白鹅过来了。

  见苏轼他们都瞧着他背后的大白鹅,王羲之无奈地说道:“它不知道为什么老爱跟着我,我只能把它带来了。”他那愉悦的语气,像极了那种“女朋友太粘人了我也没有办法”“小猫咪总是趴在我腿上不肯下去”的炫耀狗。

  好在在座的没有喜欢养鹅的,自然没人会嫉妒他!

  吴普见人陆陆续续到了,荀况吟诵的《劝学》也来到尾声,就打电话给冯梦龙。

  冯梦龙这个熬夜写书的,作息有点儿颠倒,连带蒲松龄几个都给他带歪了,这会儿还在呼呼大睡来着!

  听到吴普的召唤,冯梦龙就把蒲松龄几人都找齐了,洗漱完毕过去和吴普他们会合。

  吴普又打电话去找杜甫。

  王安石正拉着杜甫谈心。

  听到吴普的电话,杜甫幽幽说道:“介甫说交流时不看手机,所以没瞧见你的消息。”

  吴普在心里为杜甫的遭遇痛心了一下,接着就笑眯眯地问:“那你们过来吗?”

  杜甫说:“这就过来。”

  语气里很有些迫不及待的味道。

  吴普怀疑杜甫可能是想着一定要再见李白一面,才坚强地没有跑回大唐。要不然谁能每天坚持和王安石畅谈人生!

  想想苏轼连夜搬离居住区,就知道王安石的杀伤力有多大了。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