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文里不让我爹犯错误——金谷飘香
时间:2022-02-15 16:22:31

  “娘,不会说也没关系,能听懂就行……”

  语言是一大难关。孙梅英来到沪上,本想学方言的,可到了部队上,大家都说普通话,没几个会说本地方言,就把方言给搁下了。小苗会说几句,可教了就忘,也没放在心上。现在才晓得,不懂方言找工作都困难。

  孙梅英顾不上回家,照常去伙房帮忙。

  她喜欢部队,舍不得离开。

  冬子一放学,就跑来找小苗。

  看到小苗欢蹦乱跳的,就呲着牙笑。

  “小苗,你又装病了?”

  “嗯。”田小苗大言不惭。

  “小苗,我不跟人家说。”

  冬子拍拍胸脯,一副铁哥们的架势。

  田小苗抿嘴笑笑,这个娃娃很好玩。

  挨到下班,田小苗怕招人的事儿有啥闪失,就跟大旺同志报告。

  “爹,您找人打听一下啊!”

  田大旺不想找人,怕人家说他托关系、走后门。何处长的前车之鉴就在眼前,不能随意犯错误。

 

 

86 .上班

  *

  等了一个星期,粮店那边没有动静。

  孙梅英有些着急。

  田小苗不放心,就催促着大旺同志。

  “爹,您去打听一下嘛!”

  田大旺也沉不住气了,就跟赵科长打听。赵科长是个热心肠,一拍胸脯说:“建国,这事儿我盯着,你就放心吧!”

  赵科长跟粮店有关系,不然,上哪儿知道人家招人?

  他一打听,就发现有问题。

  粮店主任是个转业干部,丁是丁,卯是卯,很认真。内部讨论时,粮店主任说:“店里缺一个统计员,孙梅英同志挺合适的。”可管人事的刘同志是本地的,想把小舅子安排进来,就没通知孙梅英过来复试,好把名额留下来。

  粮店主任不晓得这事儿,还以为孙梅英同志不想来了。

  赵科长跟他一说,粮店主任立马拍板。

  赵科长跟田大旺报告了好消息。

  “建国,粮店主任说了,让孙梅英明天去复试。”

  “景坤,真是谢谢你了!”

  “甭客气,咱谁跟谁啊?”

  赵科长哈哈笑着。

  机关整顿时,李干事收集了不少材料,想拿赵科长说事。赵科长这个人,大毛病没有小毛病不断,跟商户走得又近,一抓一个准儿。

  客观上说,这事儿要分开来看。

  出于工作需要,跟商户走得近一点也没啥,可搁在外行眼里就不得了。赵科长光证明材料写了一大摞,弄得焦头烂额,田大旺就帮着说了几句。

  “有些商户特别难缠,也就是赵科长出面才能搞定……”

  这么一来,赵科长对田大旺很感激。

  别的同志提意见,鸡毛蒜皮的小事都拿出来说。田大旺跟他搭档时间最长,却什么都没提,还维护着他。

  这样的同志本质好,值得信赖。

  赵科长对田大旺有了心,就想帮忙。

  田大旺对赵科长也转变了看法。人家脑子灵活,经济搞得好,还去海外弄了一大批物资回来,换做是他,可完不成任务。

  第二天,孙梅英带着介绍信去粮店。

  粮店主任等几位同志都在,当面审核。

  因为是国营单位,招人很严格,除了业务水平,还要看政治面貌。听说孙梅英是干部家属,还有单位开的介绍证明,几位同志商量了一下,说:“孙梅英同志,材料就留下了,等上面审核通过了,就可以来上班了。”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