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排着队,到了打饭窗口,递过去二两饭票和搪瓷缸子。
“师傅,来二两米饭……”
大师傅拿着铲子,照着大盆里的米饭一铲子下去,晃了一下,往搪瓷缸子里一倒,只盖着底儿。
田小苗瞅瞅,这分量够吗?
二两生米跟二两熟米,可是错大劲了。她经常焖米饭,很有经验。
可瞅瞅周围同学,跟她一样多。
轮到打菜时,大师傅的锅勺子照例要抖一抖。
小白菜炖豆腐,一分钱一份。
便宜是便宜,就是这量能不能大一些?
第一顿饭,田小苗吃了个半饱。
心说,营养是个大问题。
可赶在六零年,全国各地都在搞“瓜菜代”,有白米饭吃就很不错了。
*
第二天,开班会。
班里四十名同学,来自全国各地,男同学占了一多半。辅导员老师点了名,让大家做自我介绍。完了,说要推选班委会,号召大家即兴演讲,毛遂自荐。
韩文溪率先登台,热情洋溢地讲了一通。
她想竞选学习委员,希望同学们都支持她。
接着,又有几位同学站起来。
田小苗坐在后排,撑着脑袋,安安静静的。
她不喜欢出风头,对竞选班干部没兴趣。她想,既然调剂到了外语系,就要充分利用起来。除了英语,她想把德语、法语、西班牙语作为第二外语,课业这么多,够她忙乎的。
通过投票选举,班委会成立了。
班长和副班长都是男同学,女同学虽然人数少,也拿下了三席。韩文溪是学习委员,林恪静是宣传委员,邱阿娣是生活委员。
田小苗心说,寝室里都是班干部,说话得注意一点。
新生们熟悉得很快。不过几天,就能喊出名字了。
校徽也发下来了,进出校门都要佩戴。
白底红字,别在衬衣上,很骄傲。
大一新生们都跑到学校门口拍照留念。
这是机电专业搞的实践活动,挎着照相机给同学们拍照,清洗照片,只象征性地收一点工本费,比照相馆便宜多了。
寝室里的女同学都拍了照片。
田小苗也不例外。她想加洗几张拿回家去,给冬子和梅子也寄过去一张。
信写好了,就等着照片呢。
想着冬子和梅子,田小苗心里暖暖的。
这是儿时的朋友,友情延续了整整十年了。
*
小苗一走,孙梅英很不习惯。
以往都是小苗做中午饭,现在是大旺赶回来,随便做一点,让五一和三子吃。这还不算,补习也没人督促了,有啥疑问也没人解答了。
“大旺,咋还不到星期天啊?”
孙梅英掀着日历,恨不得立马就到周末。
田大旺也想闺女了。
可小苗长大了,早晚要离开家的,他和梅英要有心理准备。
好不容易盼到了星期天。
田小苗挎着书包出了校门,白衬衣上别着一枚校徽。
坐在电车上,惹来了不少羡慕。
田小苗抿着嘴,一脸平静。
可心里还是有点得意,天之骄子,名副其实。
田小苗一到家,就掏出几个杂面花卷儿。
“五一,三子,来一人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