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后娘与萌崽崽[七零]——乔微安
时间:2022-03-06 16:41:11

  韩城把手里的东西递给他:“今天是最后一天,明天不用再去了。”

  张鸿途接过:“你们也够忙的,都年二七了才肯放人,怎么那么多东西?到时候带回去给饭团他们吃吧。”

  韩城摇摇头:“东西不耐放,年三十加餐正好,老首长喜欢吃。”

  张鸿途说:“他人就在首都,要吃这些还是容易的,肘子和烤鸭可以先吃掉,到时候我再去排队买几个给你带回去,这京八件可以留着带回去。”

  两家人本来就亲,这些小事韩城不会跟他计较。

  四合院简单古朴,但收拾得井井有条,自从有了孙子,老爷子觉得生活有了新盼头,再不像之前那样不修边幅,头发一剪胡子一剃,穿上得体的军大衣,整个人容光焕发精神抖擞,看着都年轻了十岁不止,加上院子特意找人收拾过,补了不少家具,小菜园也盖了暖棚,里面种了不少蔬菜,整个院子看着就是人间烟火,家里气氛也是极好。

  小柱子难得喜形于色,看到韩城来特别开心,他一天见不到韩叔叔都担心他不来接他回苏家村:“韩叔叔你终于来啦!”

  雅丽给韩城倒了茶:“小柱子总是担心你食言不带他回苏家村,他的心早就飞到饭团他们那里去了。”

  韩城揉揉孩子的脑袋:“答应过你的事不会食言,怎么样?大名选好了吗?”

  小柱子眯着眼睛点点头:“取好了,修远,张修远。”

  韩城想了下:“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好名字。”

  小柱子又点点头:“我也很喜欢。”

  老爷子喜欢读《楚辞》,里面顺口的名字被他列了好几个,小柱子从中选修远,老爷子个人更喜欢“君然”,不过孙子喜欢最重要,他现在是有孙万事足。

  老爷子听见韩城来,马上放下手中的书从房间里出来,看见韩城先骂了一句:“臭小子”。

  韩城知道他为什么骂他,也做好了被他骂的心理准备:“老首长,首长没有明说小柱子的身份,我和赵先锋也只是看相貌猜测,到了很后面才确定,上回来您不让我进院子,鸿途和雅丽的事情也还没有解决,周围又耳目众多,电话和信件都有人监视,以免节外生枝才没有跟您提。”

  老爷子自然知道个中厉害,他还感谢韩城帮他把孙子养那么好呢,嘴上却还是得理不饶人骂了句:“放屁,藏了我孙子这么久你还有理了你?”

  韩城摸摸鼻子:“不敢。”

  老爷子一个标点都不信他:“还有你不敢事?这样吧,明年暑假或者寒假,你把你的孩子带过来我这住一阵子,不然饶不了你。”

  孙子跟韩城家孩子感情太好,他们不来小柱子就住不长,总会想着回去,这不,大过年的还准备年初二就跟韩城走呢,他一年才见一回孙子,还住不上几天,快郁闷死他了。

  没问过苏笑笑韩城可不敢答应,只好说:“我得回去跟笑笑商量一下,其实您也可以去部队住一阵子,我们两家院子挨着,很方便。”

  老爷子当然也想过,不过他虽然不去复职,要处理的事情还是特别多,走不开那么久,今年倒是有可能的。

  雅丽也说:“是呀爹,韩城家的小肉包和小汤圆还小,来首都这么远也不方便,您跟我们过去住一阵子最好。”

  老爷子其实心动了,但还是摆摆手:“到时候再说吧。”

  反正韩城得留下来住几天,老爷子有的是时间跟他好好聊聊。

 

 

140

  今年苏家村的年二八, 除了是洗邋遢的日子,也是养了整整一年的大肥猪开杀的日子,往年都是年二九开杀, 今年大队征得公社同意多养了好几头猪, 杨南怀博学多才,不知道从哪本养殖书看来的养猪方法,愣是把每一头猪养肥了大几十斤超额完成任务, 除了必须上交的斤两数目,公社还给生产队多留下两头分给大家过年吃。

  虽然分到家家户户可能就是多几斤肉的事, 但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老农民图啥, 不就是能填饱肚子之余能多吃上几口肉?对于好些一年到头不见荤腥就盼着过年分猪肉的困难家庭来说,几斤猪肉腊起来可以慢慢吃上好几个月呢,这已经是过上了一个大肥年。

  其实最开始大家都不相信杨南怀, 觉得他就是个百无一用的落魄书生, 哪会什么养猪啊, 但是苏卫民信他,说最坏的结果不过就是养得跟去年一样, 只要不把猪养瘦养死又没有什么损失,试一试也无妨,万一成功了那就是立了大功, 反正责任也是他担着,不会连累其他社员。

  既然大队长都已经把话说到这个份上,大家也没什么好反对的, 杨老师夫妻年纪不小,董老师身体不大好一般不怎么出工, 在家里忙家头细务, 苏卫民指派两个年轻力壮性格敦厚的小伙子跟杨老师一起养猪, 让他们听杨老师的指挥,杨老师年纪大尽量不让他干重活。

  养猪相对是轻松的活,起码不用日晒雨淋,怎么干拿的都是全公分,两个大小伙自然是求之不得,反正体力活他们干,脑力活杨老师干,搭配起来干活也不怎么累。

  这不,今年都干成了公社家喻户晓的养猪标兵,和大队长一起去公社领奖,本来应该是杨南怀做代表,但是他寻了个借口不去,他们俩就跟着苏卫民一起去,得到了领导的表扬,还一人奖励了一个搪瓷盆和一个搪瓷杯风风光光回村,可把大家伙都羡慕坏了。

  这俩小伙还是第一次见这种“大场面”,回来时走路都脚步浮浮,飘着回来似的,恨不得马上去感谢杨老师一番。

  当然苏卫民也没忘杨老师那份奖励,高调地亲自给他送了过去。

  加上杨林这两年都在大队帮忙记公分,他也是个老实本分人,办公室不忙的时候经常下地帮忙干农活,虽然一开始笨手笨脚什么都不懂,但是他肯学,大家伙教完他就埋头苦干,干完了地里的活还得回大队帮忙记公分。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