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他答应了的,可是后来,他反悔了,他一定要一个孩子,而我给不了他,他想要的生活我不能给,我想要的生活,他也不能给,所以他去找了别的女人,那我们就没有必要再继续维持这段婚姻了。”
邵曦有些惊讶,但也理解了,她不知道上辈子生了孩子的石蕾是不是被迫或是哄骗的,也不知道最终她跟老李是否达成了和解,但是那必然都包含了她的妥协。
这样的石蕾看起来才是属于她自己的,倒也挺好。
吃了一顿便饭,石蕾从书房取出一叠厚厚的稿纸递给邵曦说:“拿去看看,我写了两年,我觉得它比《风声》更好看。”
邵曦接过来,看着稿纸的第一页写着:《烟火弄堂》
邵曦愣了一下,上辈子的石蕾在《风声》之后,写了两本关于知青的小说,内容都相当的伟光正,圈内口碑不错,但是并没有超越《风声》,之后甚至没有影视化,这是她少数没有影视化的作品。
评论圈的人们认为是石蕾在这一时期困于舒适圈,不思进取,只想炒冷饭,结果却只是消耗了《风声》的热度,无法留下更深的痕迹。
这之后,石蕾怀孕生孩子,淡出了作者圈一段时间,直到九十年代末,2000年初期才重新回归,她的运气非常好,回归时正赶上数码时代的开端,网络文学也正萌芽,她的小说《烟火弄堂》在那时成书,这部十几万字的网络小说在后来动辄几百上千万字的大部头网文面前甚至算不上一个零头,但是却替她赢得了无数荣誉。
这部小说先后被以话剧,电影,电视剧等各种形式展现,在后来被喻为海市九十年代普通百性人生观、价值观的缩影,甚至被社会学家拿来研究。
而此时,本应该问世于数年之后的作品竟然就在手里,邵曦再一次感受到了蝴蝶效应的强大。
同时邵曦更确定,上辈子,石蕾的创作经历或许并不像她和李先生展现在人前的那样恩爱幸福……
*
《烟火弄堂》讲述的是一条海市里弄中居住的几家人在改革开放初期的80年代经历的种种,烟火是里弄里居民每天能闻到的饭菜香,也是最后这条里弄毁于火灾时的惨烈……
一条小小的弄堂里,一代人的悲欢离合浓缩在短短十余万字内,自然是极精彩的。
邵曦看了几页之后,凭前世从影视剧中看到的记忆里确定,这本《烟火弄堂》确实是提前诞生了!
“签合同吧,就按当初咱们说好的,2:8分成。”邵曦说,“我二,你八!这一次,绝不会让你亏!”
石蕾笑了:“我信你。”
邵曦将稿件放下,说:“那好,我明天派陈律师过来跟你签约。”
石蕾点点头,又补了一句:“别来太早,我喜欢夜里写作,白天起得晚。”
邵曦笑笑,答应了。
*
离开石蕾的家,抬头看着高耸的楼宇,邵曦心情复杂,原以为自己的重生似乎对这个社会不会带来多少变化,然而现在看来,这世界上的许多事或许就是这样,失之毫厘,差之千里了。
走到大楼门卫处,就见门卫正在阻拦一个喝得醉醺醺地男人,那男人喝得太多了瘫倒在地上,门卫无奈,只能报警……
男人倚在墙边哭着喊着一个人的名字——“石蕾!小蕾……我错了!你原谅我……呜——”
邵曦脚步一滞,但却没有停留,她快步走开了。
第102章 钞能力的正向应用·声……
隔天,邵曦问了一下胡源《风声》的电影进程,胡源说电影还在筹备中,邵曦愣了愣:“两年前就已经谈妥了影视化,怎么筹备花了这么久?”
胡源倒并不以为然:“罗导这个人一向是慢工出细活,他的电影都是冲着拿奖去的,你放心。”
邵曦一想倒也是,当年电影《风声》一出,看哭了多少人啊!
于是也不多过问了,倒是胡源说:“对了,罗导问你们《风声》广播剧的原班人马能不能直接替电影配音。”
邵曦一听就乐了:“那必须可以呀!”
正愁没成绩,这下大好成绩就这么送上门来了!不过又有点遗憾,罗定山和王导都是帝都那边的导演,虽说帝都靠山硬,倒也不差,但是海市到底还是声闻的根据地,要在这里扎根还是需要本土认可才行。
按毕逢君的说法,声闻接下来的战场不是在配音内容上,而是在配音阵容的占有率上。
可是邵曦想不到要如何进行这一步,而正当她苦恼的时候,胡敏真的一个消息让她火冒三丈。
*
之前就曾说过,胡敏真写了几个综艺策划案交给上级审批,但都因为没有投资赞助而“胎死腹中”。
邵曦让胡敏真将策划案给父亲邵冬归看看,挑适合的投赞助给自家的房地产楼盘项目打广告。
由于邵曦想到上辈子胡敏真主持的那个综艺《海派生活欢乐秀》并不是胡敏真本人策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