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艺长姐,反向带娃[六零]——大鹅踏雪泥
时间:2022-03-17 07:22:16

  小妹秀气地打了个哈欠,坐在饭桌上时还不甚清醒,似乎眼皮重如千斤,很难睁开。

  大娃义正言辞地教训她:“小妹你不能熬夜,姐姐说了熬夜对身体不好。最关键的是手电筒电量用得快,什么题目不能放在白天写呢。”

  小妹撑着小脸,掀起眼皮看大娃一眼,起床气还在的她并不想说话。

  懂个啥,灵感来了不抓住,睡一觉可就没了。

  他们早上吃的早饭远比宋禾几人来的要好。

  不但有葱油饼和鸡蛋羹,大娃更是掏出自己珍藏得牛肉酱。

  小妹和米宝一看到他把牛肉酱拿出来,眼睛都亮了,飞快把自己的碗推到大娃面前。

  大娃小心翼翼地把勺子上的水渍擦干:“这个牛肉酱每人只能舀一勺哦,也不晓得姐姐打哪儿买的,可好吃了,就是量太少。”

  牛肉酱里除了牛肉粒就是菌菇和辣椒,里头红油还多,光是看着就能让人流口水。

  这罐牛肉酱其实是宋禾从空间里拿出来的,是李师傅亲自制作,而且做得有点多。

  一罐罐的牛肉酱,就被他放在灶台底下的柜子中。

  宋禾起先整东西的时候还没发现,后来是突然回忆起,自己去幼儿园面试那天隐隐约约闻到一股极为霸道的香味。带她进幼儿园的小姐姐说这是李师傅又在捣鼓东西吃,在调配各种的牛肉酱呢。

  调配!也就是说他做了许多。

  宋禾当时就到空间中一顿翻找,果然被她找到七八瓶的牛肉酱。

  有的咸点有的淡点,还有的辣了点。

  味道虽有细微差别,可那料却给得足足的。比如说大块牛肉,还有能把所有食材浸润其中的红油。

  大娃说量少,其实一罐得有个一斤。

  当时家中不太富裕,宋禾也就不敢拿出来,只能自己在空间中偷摸摸地配着馒头吃。

  几年过去了,她也才吃掉两罐。

  前几日在离开时,宋禾借着去县里的名头,拿了一罐出来,顿时把三个小孩的味蕾都给征服。

  特别是米宝,这小孩是个重度爱辣者。

  在宋禾不在家的这几天,他们吃啥都要把牛肉酱拿出来配。饼子和面条就不说了,就连吃鸡蛋羹,都得舀半勺牛肉酱浇在上面。

  三个小孩吃过早饭后无所事事,发了一会儿呆,小妹拿起本子坐在院子里埋头做题目。

  米宝则跟着大娃一起出了门,两人田里地里野玩了一会儿,实在没啥心情,干脆拿着树枝,坐到公社口的大石头上去。

  别看此时还是早晨八点多,但地里头的社员们已经干了一个多小时的活。

  他们穿着单衫,长袖拉到手肘之上,头上冒出点点的汗水。

  有个婶子撑着锄头休息,用手臂抹下脸上的汗,将衣服领口拉啊拉,为了能让身上热气散发一些。

  她喝着水,手指指着不远处:“那是不是大娃和米宝,这俩兄弟咋又在等小禾。”

  旁边人顺着视线看过去。

  “可不就是吗,小禾家的三个孩子可对她亲近得很。也不晓得怎么教的,比那亲生的还亲近!”

  “啧,这是什么话,人家本来就是亲的,亲姐弟。就是米宝,那也是舅舅家里的独苗。从四五岁开始养,养了这么些年和亲的有啥区别。”

  有些人就觉得小禾这种情况,还真就可以不要男人。

  那些天天喊着小禾以后恐怕老无所依的人,九成九都是想跟人家说亲的,做梦都想把这个金媳妇搂回自己家。

  这种人心眼有些坏,还好小禾那姑娘硬气。前两年多少人来说亲,她都顶得住,还能好声好气送媒人出门,让人家生不起她的气!

  “唉!”就有婶子叹声气,“也不知道他们几个回来了没,竹荪卖出去了没。”

  将军山底下竹荪是一批一批出来,要是卖不出去可就砸到自己手里了。

  这批竹荪可是费了大功夫。

  每个村每天要抽几个人上山去采,山脚下又有好几个人在那儿不停地烘烤竹荪。

  人工暂且不说,就是那将军山底下的房子,用了多少砖头?烧了多少木柴?这数目可不小。

  社员们不禁望向远方,希望,甚至祈祷宋禾四人此行一切顺利,能给他们带来好消息。

  *

  早上十点,阳光开始炽热。

  阳光散发的热量烘烤着大地,把人身体烤得出了汗,汗水顺着头发一滴一滴滴入土地中,瞬间被泥土吸收。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