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艺长姐,反向带娃[六零]——大鹅踏雪泥
时间:2022-03-17 07:22:16

  这宋禾还真没想到,赵老师是陈教授的老师,陈教授又是吴秋心两人的老师。

  恐怕这个礼堂中,不少人都是这样。

  师门重聚了这是。

  “……这间幼儿园除了农忙课,有自然生物课,更有手工实践课。幼儿园主要任务是让孩子认识世界,了解世界,并非是让孩子学习认字,更不是学习加减法。如何改变这一现象,还是得从老师抓起,从幼师抓起……”

  赵慈云快说完了,她发表的主要观点就是每个学校需要多招生,能够在三年内输出一大批专业的幼师,并且这批幼师数量需要满足国内十分之一幼儿园的需求量。

  这是她依托自己调查结果说出来的。并且还需统一每个学校的专业课,更要□□材,极力遏制这种幼儿园中极端的,不良的现象,讲究科学育儿,不能拔苗助长。

  台下掌声第三次响起。

  赵慈云站了近二十分钟,这会儿除了步子有些僵硬外,一切还好。

  宋禾能认出她的样貌,却死活记不起来她是在哪年去世的。

  赵慈云走下台,坐在第一排。

  有了她打头,不少人都愿意上台发言。

  第二位上台的是一名一线幼师,在场上人们很明显能看出来她的不同。

  为什么呢?

  因为她的皮肤是黝黑的,若近距离看,还能看到她的皮肤是粗糙的,手上长满了茧子。

  但她一双眼睛却亮得惊人。

  这位女士说话带着口音,即使所有人都能听出她努力地在说普通话,但话中依旧带着浓厚的口音。

  “俺、我叫李春花,来自莲花乡,是莲花乡幼儿园的老师。”

  “我们莲花乡附近的七个公社中,只有一家幼儿园,就是莲花乡幼儿园……”

  她胆子很大,站上台一点儿都不害怕,表现得落落大方。

  即使浓厚的口音让人听得艰难,但底下人依旧被她的演讲所吸引。

  “……我们的幼儿园第一次开在田野上,在田野上竖着一张黑板,让小孩从自家带上板凳,幼儿园就这么开了起来。”

  “后来公社看我们实在艰难,就把工具室给腾了半间出来,没错,只有半间。不过,这也让我们有了遮风挡雨的地方。只是每天社员们开工收工之时,我们总是要起身离开。无论那时是在教孩子们唱歌,还是给孩子们讲故事,我们都得停下起身,然后站在房间外……这就是我们的第二个幼儿园。”

  “这个幼儿园我们用了五年。五年里,学生换了两茬,可我们始终还在这个工具房幼儿园中。直到两年前,工具房坍塌了,压伤了一个小孩后,公社才挤出一些钱,给我们盖了两间房。”

  她说话的时候情绪很平稳,可底下的人听着却有点哽咽。

  宋禾眼中不由得泛起点点泪花,因为她想到了当年的李家村。

  她原本以为当年的李家村就十分艰难了,没曾想还有如此艰难的地方。

  “我们的教室没有电灯,也没有玻璃窗户。我们的学生没有铅笔,有的是家里自带的木炭。我们的老师没有受过专业培训,甚至连字都是这几年来陆陆续续学的……”

  “俺不懂、我不懂刚刚赵老师说的什么自然课,但是我们可以学……”

  “我从莲花乡来到这里,坐了六趟车,有驴车、班车、火车,我没带来什么工作经验,只是想把我们莲花乡幼儿园的情况说出来。好些事我们文化不够无法解决,所以我想站在这里说出来……”

  宋禾嘴巴紧紧抿着,鼻头有些酸。

  李春花想说的是她们莲花乡的女孩教育问题。

  因为幼儿园不要钱,许多家长愿意让家里闺女做完家务活后,带着弟弟一块来幼儿园。

  可这些女孩从幼儿园中毕业后,她们没办法去上学,无论李春花几个老师怎么与家长交流,她们都没办法上学。

  这就是她无法解决的事情,她想让底下所有老师帮她想办法。

  可这也是底下所有人都无法解决的事情。

  第一排的赵慈云抹抹眼角的泪,面色有些沉重。

  “观念太落后的,归根结底,还是经济的原因吧。”一旁吴秋心突然开口,“越是穷困的地方,越是重男轻女,越是对孩子教育不重视。”

  她觉得台上的李春花老师在这几年内应该都无法解决这个问题,得当地的经济发展起来才行。

  想到这儿,她不禁摇了摇头。

  宋禾手指摩挲着衣角,眼神直直望着台上,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突然,她开口:“再是困难,也得想办法去解决不是?”

  这位老师奔波千里,为的就是寻找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