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大秦相国夫人——红姜花
时间:2022-03-22 09:12:26

  嬴政耐心等韩非行礼,而后抬了抬手,侍人把赵维桢手中的帛书又送还给他。

  少年国君难得放缓脸色:“你这文章写得很好,但寡人并不打算采用。寡人有一问欲问公子。”

  秦王直接拒绝了韩非的提议,后者也不懊恼。

  韩非只是深深看了嬴政一眼,而后再次行礼:“秦王,请。”

  嬴政:“若寡人执意攻韩,公子会如何?”

  韩非:“……”

  赵维桢在一旁不禁挑眉。

  这问题问的,横看竖看都是刁难。

  不得不说,嬴政现在越发有流氓大国国君的意思了——说是问问题,但这个问题,若是回答出疏漏,秦王以此为由头砍了韩非都不会有人说什么。

  但韩非并没有退缩。

  他只是抬起头,整理了一下语言:“君有主、主张,于臣于,于国,是好事。”

  嬴政闻言,凤眼不着痕迹地亮了亮。

  旁人也许看不出来,但赵维桢一眼就能看出来,韩非一言就说到了秦王政心坎里,他来兴趣了。

  “可公子非上书坦言是为秦谋事。”嬴政故意反驳:“国君若做错了事,你为臣子,不该出言劝诫么?”

  韩非看向嬴政手中帛书:“此乃,非一家之言,只有,有片面道理。”

  说完,他抬手比了一下自己的躯干。

  “一国,如,如身躯,君为项上头颅。”韩非顿了顿:“臣子、如手脚。手脚理应,应听从头颅做事,不可向,向头颅发布命令。”

  这番道理,完全是中()央()集()权的核心思想。

  他现在回复秦王政的话,既不出纰漏、亦阐明了自己的观点。

  而且韩非撰文就很擅长以典故比喻,《韩非子》中留下的篇章留下了数不清的成语。

  重点是,还说得让嬴政很高兴。

  嬴政难得在外臣面前流露出几分真情实感,他一声叹息,近乎惋惜道:“寡人就不明白了,公子非这般君臣理念,如此文采,又有切实的治国之策,为何韩王就不重用呢?”

  韩非苦笑几声。

  他明明可以不回答这个问题的,但青年依然是开口了:“心有余而力不足。”

  说得不是自己,而是韩王,乃至整个韩国。

  一个弱小的国家,是搞不出中()央()集()权的。韩国的政治、经济条件摆在那里,韩王不采纳,韩非从未埋怨过。

  “但寡人有力。”

  嬴政接道:“公子可为寡人效力。”

  韩非言简意赅回答:“我在秦国。”

  意思就是,他人都在秦国了,也上书谏言了,就是在为秦国效力。

  但其中真心实意有几分就不一定了。

  嬴政与韩非彼此心知肚明。

  “罢了。”

  因而少年人并没有就此强求,他只是不冷不热地嗤笑几声:“今日劳烦公子走一趟,请回使馆休息吧。”

  韩非听闻后,好生行礼。

  青年如释重负,可脸上也展现出几分真实的遗憾。他深深看了少年秦王一眼:“外臣告退。”

  可惜了!

  赵维桢目送韩非的背影消失在偏殿中,心中嘀咕。

  她又看向嬴政。

  虽然少年人的表情没变化,但他的眉心却又微微拧了起来。那一双黑白分明的凤眸中有些许不悦的情绪飞速闪过。

  这就是不高兴的意思了。

  看来与自己心心念念的能臣第一次见面,感觉不太妙。

  赵维桢想着,失笑出声。

  嬴政转头:“夫人笑什么?”

  “都说君求一贤臣,如郎求一佳偶。但孟隗看来,倒是不见得。”赵维桢俏皮道:“不说天下,就说咸阳,多少年轻姑娘想嫁给王上,当那后宫第一人呢,可见这番比喻是不准确的。”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