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锦长出一口气,转头瞧了一眼同样惊讶的金舒与周正。
谁也没想到,竟会是何琳。
是她塞进去的“五”字,是她将杨德发送到李锦的面前。
这是不是说,所有的连环案,背后都有宋甄的影子?
那所谓的引路人,真的如李锦推测的一般,就是宋甄?
未及李锦多想,就见杨德发退后了半步,拱手弯腰,行了个大礼:“我曾以为,靖王也是视人命如草芥,同太子丞相无异的皇族。”
“但今日殿下寥寥几语,我却看到了大有不同之处。”
杨德发的头埋得很深,情真意切,郑重其事:“若王爷愿意帮我为亡妻复仇,杨德发便可为王爷献出这颗头颅,当朝指证太子与丞相。”
李锦蹙眉:“指证?”
他抬头,睨着李锦:“王爷可知,太子为何要灭我亲哥一家?又要赵灿杀我这个小小伴学?”
杨德发轻笑,面颊上和缓了许多。
他说:“六年前,先太子谋反一案里,曾有一封关键的信。信上内容说,两车铠甲乃是加急送往行宫的物资,让当时看守行宫的金吾卫大将军萧辰,行个方便。”
“那信,我哥接收了那两车铠甲之后,为了保命,没有销毁,而是藏了起来。”
杨德发看着李锦:“而那封信,正是出自我的手。”
第229章 女扮男装,终于暴露
杨德发之所以被丞相安顿在府里做伴学,是因为他有一项过人的天赋:极为善于模仿他人的趣÷阁触。
“他必须要我死。”杨德发说,“他们做的很多坏事,是用书信的方式传达的命令。丞相为了不暴露,亦或者说暴露之后仍然可以全身而退,便让我代趣÷阁,模仿当今圣上的趣÷阁触,写了很多信。”
若非亲眼所见,李锦当真以为是天方夜谭。
手里那张纸上,一首打油诗,白纸黑字,像极了李义的趣÷阁墨。
连他这个做儿子的,一时都难以分辨真假。
“但丞相不知,我为了保命,便藏了一招。”已经换上一身干净衣衫,洗去一身尘土,发髻高竖的杨德发,双手置于身前,淡笑着说,“我还有过目不忘的本事。”
李锦很是惊奇,将手里的纸放下,瞧着他的样子,上下打量了一番:“本王倒是运气好,世间奇人遇了个遍。”
边说,边回眸瞧了一眼身后的金舒。
杨德发轻笑:“原本是以防万一,刻意背下来的,后来,就变成了不敢忘。我知道的实在太多了,早晚都会死。”他垂眸:“只是,与六年前一事有关的,便只有那一封而已。剩下的,皆是常规的通信,收受贿赂,买卖官职。”
“积少成多,照样可以要他的命。”李锦执扇,一下一下瞧着自己的手心,“杨公子记得多少便写多少,孩子那边你不用操心,本王会安排人将你岳丈一家安顿妥当。”
案子至此,便又是一桩尚不能结案,悬在空中的疑案了。
李锦交代了几句,差遣冯朝将杨德发秘密的送到靖王府去:“谁人问起,都说是因没有证据,给放了。”
“下官知道了。”冯朝转身,走了两步,回眸又赶了回来,“王爷,昨日夜里,您绑回来的裴义德裴大人……”
冯朝面露难色,支支吾吾半天:“这……安顿在下官这……”
李锦瞄了他一眼,唰的甩开扇子,笑盈盈的说:“这几日,辛苦冯大人了。”
“啊?!”冯朝瞧着他抬脚就要走,赶忙上前拦住,“王爷,王爷……我这京兆府庙小,盛不下这户部的大佛啊!”
他是真的怕,万一哪天裴义德溜走了,或者被劫走了,亦是被人发现了,那他擅自囚禁朝廷命官,还是个正二品的大员,光是想想就够掉几次脑袋了。
李锦笑意更深,打趣一样调侃他:“冯大人说的什么话,本王怎会让冯大人承担这般风险?”
他一手执扇,轻轻敲了敲冯朝的肩头:“本王是说,劳烦冯大人多跑两趟,趁夜里,将裴大人送到六扇门去。”
听到这话,冯朝就像是得救了一般,面颊上笑开了花:“下官知道了!”
马车往回走的路上,李锦将杨德发口中的话从头到尾又顺了一遍。
如曾经一样,这案子的背后,依然有宋甄的影子。
明明是太子的得力干将,为何在背地里,一步一步引导着李锦,去调查六年前的谋反一案,又为何一步一步,向他提供那些碎片一样的证据?
这些碎片拼在一起,足够砍断太子的左膀右臂,也足够就此将他逼上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