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殊点点头,转动着手里的玉扳指,没再说什么。
魏安王如今卧床不起,皇上便恢复了谢殊的官职,其打算显而易见,众人齐齐站在院子里,知道恐怕很长一段时间内,锦衣卫都会是谢殊说了算的。
谢殊官复原职,又顶了魏安王的权利,自然要先在众人面前露露脸,让大家知晓此事,也好之后调派人手和调出刘兴一事的卷宗。
故而这才让曹屯把人集合起来。
不过谢殊不怎么会打官腔,也没什么好交代的,如今天色也深,简单的讲了两句话之后便让人散了,只留下曹屯一个人。
递给了曹屯一个名单,谢殊说:“你今晚找上这几个人,让他们把手头的差事放一放,带着他们去一趟江陵,押送刘川进京。”
谢殊此次去往江陵没打算惊动旁人,故而带去的人并不多,他知道余忠福不会放任他把刘川带走,东影几个虽武艺高强,但毕竟人少,所以派遣锦衣卫前去。
多一些人,便多一些保证。
这名单上的几个人都是经过谢殊反复斟酌之后选出来的人,也都是跟着谢殊的老人了,纵使知道锦衣卫里有人不安分,但对于这几个人谢殊还是放心的。
想起这个,谢殊又想了那个逃跑的纵火犯廖肃递上来的锦衣卫内应名单,这些时日他让东昨注意着,果然发现一些人的狼子野心,也是要找个机会处理掉了。
曹屯不知谢殊内心所想,也不知道这个刘川犯了什么事,但单看这份名单就知道谢殊对此事的重视,便也不敢再耽搁,拿了名单赶紧下去吩咐了。
谢殊交代完了差事,让人烧了几桶水过来沐了个浴,拿了一件备在府上干净的衣袍换上,随后出去将马安置好,也就没在锦衣卫府上久留,撑着伞上街,朝谢府走去。
天依旧黑着,乌压压的仿佛要坠下来,街上很安静,连犬吠声都听不到,雨却已经小了很多,断断续续地往下落着,撞到油纸伞上,便砸开一片水渍。
黑墨色的夜,也只有这像是银丝的雨水点缀其中。
谢殊踱步走着。
几日没回京城,如今望着这片天地,谢殊竟有些陌生。
江陵的房屋多数带着江南小镇的娟秀,白墙黑瓦,园林错落有致,走两步便能遇见涓涓细流,带着别有的宁静安和。
京城却不一样。
京城的房屋瓦舍多数建的高大气派,朱红的栏杆刻着金纹,飞檐之上也不忘挂着铃铛,显得格外繁华热闹。
这两个地方一个是戚秋的家,一个是他的家。
这样想着,谢殊撑着油纸伞的手紧了紧。
离别多日,说不想戚秋那是假的,在那个到处沾染着戚秋气息的江陵还不显,可这回京之路上却越发觉得思念熬人。
每离京城近一点,他就迫切一分,心急一分,恨不得一刻不歇的赶紧赶回京城。
见见她,抱抱她。
可真到了京城,看着近在咫尺的谢府,他却突然有点不敢进去了。
他有点紧张。
至于在紧张什么,他自己也不知道,总不能是近乡情怯吧,谢殊自嘲地笑了笑。
收了伞,谢殊站在谢府的大门门口,没有直接进去,而是背手而立,望着淅淅沥沥滴落的雨水,出了神。
在江陵发生了许多事,越往下查越心惊,戚家牵连的太深,这让他不免有些担心。
担心戚秋,担心戚家。
更不知道该怎么去跟戚秋说,他怕戚秋听了会慌张。
天色昏暗,只是不知何时起了一层薄雾,随着雨水弥漫,将原处的青树遮掩的模糊。
叹了一口气,眼看着雨又要下的大了起来,谢殊只能按下心中的担忧,拿起伞准备进府。
他不想敲门,免得大晚上惊动一圈人,所以打算翻墙进去。
谢府的墙他翻过不止一两回了,如今虽是雨夜,倒也熟门熟路,身子一跃,人便落在了谢府内的石子路上。
守在暗处的暗卫见是他,自然也不会拦。
翻进了谢府,雨又下的密密麻麻起来,打的娇花四落,谢殊撑起伞,过了一门,准备回自己院子。
其实他想见戚秋,很想见,但这会太晚了,他也不想扰着戚秋,更何况他这几日因为赶路没休息好人显得有些憔悴,去见戚秋,着实狼狈。叹了口气,谢殊还是打算憋一晚上,等明天。
只是心里这样想着,回去的时候还是脚步一转,径直地朝戚秋的院子走去。
算了,远远地看一眼戚秋的院子再回去。
谢殊是这样想的。
可过了一门,刚从二门的拱门走进来,就见不远处的长廊下站着一抹俏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