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内阁稳,朝廷就稳。
随后按照内阁提议,汉王提拔了一些官员升迁降贬,当中也有谢玉之名,内阁提议谢玉为参知政事。
参知政事从二品,却是有每日参政之责。
汉王从并州匆匆而来,随行的官员中只有谢玉品级最高,担任此职不算擢升,也是情理之中,怎么说也是并州的官员。
汉王却是拿起笔把谢玉的名字划了。
“不必。”汉王道。
内阁大臣问及缘由,汉王道:“年纪尙轻,难当大任。”
众官员只能叹这位新皇公正无私。
姜维偷偷道:“皇上,好不容易四公子不在,您不是得给谢大人升官才对吗?”
“你不懂。”姜枫道。
姜维哼哼,他怎么可能不懂。
谢大人少年得志,意气风发,就算不提早些年救了四公子,这回若非是谢大人带出来的圣旨,王爷也不可能这么顺利的继承大宝,更别提谢大人干啥啥都成,这样的人必须重用啊。
自己不重用就是给儿子重用。
反正谢大人的风光少不了。
姜维一如从前对谢玉关照有加。
谢玉对于自己被从参知政事上刷下来略有遗憾,当官到顶头要的就是但有政务能决策一二,参知政事就是半只脚迈进了内阁。
但汉王,不,皇帝不许,她也料想得到。
和四公子有首尾的呢,还是老实低调的好。
自然谢玉也没有闲着,重新回到了京兆府牧的官位上。
都是原来常做的,也大都是原来就熟悉的官员,指挥起来也得心应手。
百姓们欢喜不已。
谢家也高兴。
谢凭谢什还是原来的两部尚书,但皇帝登基在即,礼部自当最为忙碌,工部也要把宫中重新修缮一番,相比其他几部,谢凭谢什面见皇帝的机会更多,皇帝更是不吝夸奖,其他几部尚书看到谢凭谢什都是满脸笑容,一时间京都谢氏门外车马如龙。
谢老爷子也居然活着,躺在摇椅上闭着眼睛拖长着声音就像是谢氏的老祖宗。
“你啊,做的太多了,知道是什么吗?是功高震主。”
“为官嘛,就是要晓得急流勇退。知道什么时候进,也要知道什么时候退。”
“皇上没有让你入参政知事,是压你,也是在告诉你,让你懂事,来日新皇定都京都,若是你还想要长久,就要回去,回并州,当然最好是回江州,江州谢氏嘛,江州才是你的根,没有江州,又哪里来的江州谢氏。”
“外面风光再好,也不过是浮萍,有自己的族人,才能趁着韬光养晦的时机壮大振兴,等过个几十年,京都还是你的。
那时候京都谢氏已经是京都内首屈一指的门阀,皇上念在你的辛劳也不会亏待了你,是不是?”
话里说是对谢玉好,实际上就是在说京都谢氏在京都就够了,你江州谢氏还是回江州哦。
谢老夫人努力的找补:“氏族家主在哪里,氏族就在哪里,只要家主在,氏族就不会灭,只要家主恩荣,氏族也自当昌盛。”
“玉知道了。”谢玉应,随后告辞拉着谢留去玩了。
京兆府牧的活儿不多,自有闲暇。
而经历了京都之变,谢留也比往日里多了几分硬挺之气,说是也杀了几名匪徒。
义军攻破京都,虽没有大规模的去玉明寺转悠,也有小股匪徒去过了,谢玉早先就给了谢府一些防范之力,再有玉明寺也非寻常寺庙,那些匪徒并未能攻破玉明寺的防范。
谢留就是在和玉明寺的和尚并肩战斗的时候动的手,也从玉明寺和尚那边学了一些刚猛的功夫。经谢二吕二亲自测试,谢留学的很好,练下去日后定非凡。
听闻谢玉也跟着学了几手,只是不知道为什么,总不及原来的功夫的练着习惯。
因为谢府在玉明寺待的时候长,又是同进退,谢玉也为玉明寺所敬重,玉明寺主持得知谢玉练玉明寺的功夫不得法后,道:“此类功夫太过刚猛,待日久金钟罩铁布衫自成一派。”
谢玉抿了抿唇,她知道自己为何练不好了。
嗯,以后她也不练了。
她没法想象若干年后自己成了铜墙铁壁。
轻松悠闲的日子过了没多久,并州汉王的家眷临近京都。
京兆府牧谢玉奉命往京都之外迎接。
早在三日前,谢玉就派出了兵哨往外探听消息,也知道此来京都的汉王家眷车队对姜晟很不公平。
汉王妃,两位汉王嫡女,姜晟,姜堰,姜庄几人都来了。
谢玉也才知道姜堰早早的被汉王送回了并州城软禁。
世子之位虽没有剥夺,但并州城已经传开了。
这次汉王即将登基,姜堰怎么也是世子,也就一同前来。
此番行进全都是由姜晟负责,姜庄就是应声虫,姜晟让做什么就做什么。
随行的侍婢随从数百,兵甲数千,一路上行进相当慢,车上汉王妃,两位汉王嫡女直呼着太快,甚至两位汉王嫡女威胁的坐在官道边上半日不走,说就是要休养得益才能再次上路。
若不是姜晟说怕是行进太晚耽搁了皇上登基的吉日,车队现在说不定还没有出武州,只是虽说车队行进没有拖延,但行进中,汉王妃,两位汉王嫡女对姜堰关照有加,完全没有软禁的样子,姜堰还对姜晟几次恶言相向,姜晟视若无睹,只把这些写成了奏本,等入京都之后禀告汉王。
这些是谢玉和姜晟联系的时候听姜晟说的,当然诗书中还有一些缠绵悱恻的情书。
以情书为勾,爱意为饵,即便天上飘落雪花,寒意笼罩整个大地,谢玉仍早早的就到了京都二十里外相迎。
遥遥可见那庞大的车队渐行渐近,谢玉脸上的笑容也越发的深浓起来。
他来了!
第244章
一臂之力
整个天地大雪茫茫。
风儿拂过,却是一点儿也不觉得冷,只看到远处快速过来的身影。
大雪之下,身罩斗篷,看不到模样,但来人早在车队出现在眼前时,就已经知道哪个是谁。
谢玉把斗篷摘下来,露出官帽面容,方便来人能更清楚的看到她。
只是她不露出来也就罢了,头顶上的斗篷刚落下,谢玉就看到那边原本小缓步跑过来的白露速度陡然加快。
看,由此可见,还是她的眼力更胜一筹。
谢玉嘴角的笑容加深。
腿腹微微用力,谢玉身下的马儿也往前冲了几步。
后面护卫随从,两厢渐渐靠近。
汉王的车队慢下来,前面的姜晟转眼到了谢玉近前。
四周都是兵甲护卫,姜晟蓝衣斗篷,俊美的面庞如玉如琢,目光含笑,风雪中如世上难得的图画。
谢玉笑的绚烂。
“四公子一路安好?”谢玉问。
“承谢大人福,安然无恙。”姜晟道,“大人在京都可顺遂?”
“吃喝悠闲,想是又肥了几分。”谢玉道。
随后两马并行往车架方向而去,彼此虽再无言语,眼中早已经暗诉情怀。
“可还好?”
“好,你呢?”
“也好。”
“很是想念你。”
“我也是……”
情浓若蜜……
落在身上的雪都仿佛化去了。
只是车中坐着的汉王妃,也是来日的皇后,而既为臣子,当有礼仪。
“臣见过王妃。”谢玉往车前行礼。
“大胆!”车帘掀开,露出王妃冷然的面庞,“谢大人莫不是忘了皇上正是本夫人的夫君。”
谢玉神色不变:“皇上尚未登基,亦未册封王妃凤印,王妃如今也只是王妃。”
“你——”王妃怒极。
谢玉淡然打断:“王妃,皇上念及王妃已久,还请快马多行些时候,早日入京也好早日聊慰皇上思念之情。”
言外似乎在说早点儿入京才能早点儿摆皇后的架子。
王妃眯起来眼睛,冷哼了声放下车帘,车帘落下时瞥了眼姜晟。
谢玉就在车马前,看到到。
车马再行时,谢玉拨转马头往一侧站立。
王妃的车马后面是两位嫡女,两女也掀开车帘,好似没有看到姜晟般看向谢玉,既赞叹谢玉的容貌,又厌恶谢玉和姜晟站在一起。
再后面的车子是世子姜堰。
车子外头看不出什么,即便是车子四周的护卫比别处多一些,看上去也像是重兵护卫,又有谁知道其实里面是被软禁的世子呢?
“谢大人辛苦了。”
车子从谢玉跟前行驶而过,谢玉听到了里面姜堰的声音,姜晟也听到了。
姜晟神色冷下来。
谢玉看向姜晟。
能忍吗?
不能忍……
可有所为?
等着看就是。
谢玉弯唇一笑。
姜晟亦是无声挑眉。
那时的俊逸君子如玉,倾颓山色,宛若雪中之莲。
世上人和人交往不是靠拳头就是要言谈,可更亲密之后一个眼神过去就彼此心知肚明。
这种难以言表的默契如同蛊,让人忍不住的靠近再靠近。
更别说长得还好看。
车马前行,姜晟和谢玉在后面同行。
“上车暖一暖?”姜晟问。
姜晟也有自己的车马。
若谢玉只是寻常女子,若姜晟只是寻常男子,这么久不见,怎么能不上车在独有的天地中以解相思?
甚至谢玉脑中都开始回转某些个十八禁十八不禁的内容,必然是让人血脉贲张,心跳加快的情节镜头。
可现在不行。
大雪漫漫之下除却并州来的千余名兵士的车队,谢玉前来相迎军伍,远处也还有稀松人马百姓。
有的是真的百姓,有的可不是。
新帝的王妃,王氏族人,未来的皇后一行。
不知道多少人等着抱上大腿!又不知多少人想要挑剔找寻她和他的事端。
包括那位皇帝。
谢玉可是没忘她奉命临行来前皇帝看她的眼神。
意味深长的让谢玉的后脖颈都发凉。
“不必。”谢玉道,“一赏雪景也好。”
姜晟眸光微动,看着她就像是雪色中弥漫的温泉氤氲:“委屈玉兄了。”
谢玉笑,手中马鞭一挥四周:“白雪皑皑,如天地造化,此情此景为我最爱。”
姜晟颔首,深深的看着她:“我亦如此。”谢玉的耳朵尖发红,偏头再看姜晟,姜晟看着她,笑的明媚灿烂。
好看是好看,就是有点儿脸皮厚。
谢玉正肺腑,姜晟从袖子里拿出来一个小巧的暖炉递给谢玉。
“给你的。”姜晟道。
暖炉热乎乎的,上面还有花纹,绝非是姜晟所用。
谢玉看姜晟。
姜晟笑容更浓。
这本就是给她准备的。
谢玉扬唇,也从袖子里拿出一个暖炉。
和姜晟给她的不同,她的暖炉要大一些,但若是放在姜晟的手上,就正好。
两人对视一笑,手中交错,彼此的暖炉就换了个主儿。
姜晟手中的暖炉弥漫的是谢玉身上的香气。
谢玉手中的暖炉笼罩的是姜晟周身的气息。
就在暖炉到手的那一瞬,两人都觉得暖了。
呼吸之间,雪气也好似喷薄不见。
转眼冬日,转眼一年过。
转眼天地之间物是人非。
一切和谢玉所知道的不同。
一切又比谢玉所知道的好了很多。
两马并行,两人身上宽大的斗篷随风而曳,几番辗转交缠。
在旁人看来,两人是在谈论雪景,或所知政务,实则早已彼此心心相印。
虽风雪大,但两人浑然不见冷意。
只情浓似火。
于是二十里地转眼。
京都便在眼前。
第一次看到京都城墙的姜晟目光恍惚了下,随后看向谢玉。
“这么快就到了。”
谢玉点头,她也觉得车马行进的太快。
只是既已经到了京都之外,哪里有退缩的!
“如何?”谢玉问。
“好地方。”姜晟道。
只是轻声叹息,谢玉就好像看到了金黄色的长龙在姜晟的头顶上盘旋。
此真龙之气!
未来皇后皇子公主的车架到了京都,自有礼部内务府早早恭迎。
谢玉在宫城门口交接。
而后谢玉策马离开,皇后皇子公主则入宫拜见。
如何拜见,宫内又是如何,就不是谢玉这个京兆府牧该知道的了。
好在尚有谢凭谢什给谢玉通风报信,宫内皇后公主名分自定,除却汉王世子,三公子姜庄为襄王,四公子姜晟为豫章王。
此封王,当是会在皇帝登基之后宣布。
豫章王,历来是大炎朝很有前途的王爵之位。
姜晟以外室子出身,被封此位,可见皇帝偏爱。
谢凭谢什因为这些时日皇上的看重还有忙碌鲜少找寻谢玉,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和往常一样总会往谢玉这边转上一圈。
“哼,见风使舵。”谢留哼哼。
谢玉叹道:“我也不喜。”
但为官,就难免。
哪怕是同族子弟,也不得不忍着。
转眼,还有两日就是新帝登基之时。
京都百官脸上带着笑容,百姓们也都觉得来年会有新气象。
一年内换了三个皇帝,百姓们或许会在茶余饭后当个谈资,可经历过义军袭城的百姓们更关注的是哪个皇帝会让他们过上好日子。
前面那个皇帝不成,京都说丢就丢了。
这个皇帝把京都要了回来,还是先先皇帝的亲弟弟,那个皇帝的叔叔,应该会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