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青竹了然道:“那我就还是按照原来的整理。”
等到了月末,四次课程结束后,四堂课讲过的所有知识点,全部都系统的整理在了一起,装订成了一本薄薄的书。
人手一份肯定是做不到,城静枫只是将这个系统整合了知识点的书籍,送到每个州府。
并且随之而去的,还有一个消息,也就是明年进行英才班选拔的时候,每个州府入选的名额,也会作为政绩考量的一个因素。
这个消息出来之后,别说之前就很认真对待的官员,就连原本并不是很重视的官员,也都纷纷开始努力推广。
在学堂中安排人教学,请专人来研究学习,甚至还有人专门搜罗治下的这方面能人,然后让他们集中讨论学习的。
在最后,也不忘将这些内容,全部做成大份的布告,完全的公开在外面,想着广撒网,说不定能捞起来一两条大鱼。
自从布告上公布了每一旬国子监中自然科学课的内容后,许多人来来往往,都会特意过来看一眼。
有的看不懂,就看看上面的图,也有不少上过扫盲班,基本能够看懂上面的字。
人来人往中,没有人注意到有一群小女孩每日都来。
“西西姐,这上面说的果然和你之前说的一样。”
“西西姐,我们一人帮你记一点,要是你有想不起来的,就告诉我们,虽然我们没有纸笔,但是肯定也不比他们差的。”
“其实之前西西姐之前说的那个麦浪机,和这个风扇真的有点像,若不是没有银两,说不定这个五品官就是西西姐你的了。”
这一下小群女孩每日都来,在布告栏前待不了一会儿就离开,但是若是细看就能发现,每次她们看得内容,都比上一次更后面一些。
在民间,随着知识的普及与更新,城静枫提出的蒸汽机应用,也有越来越多人想到办法。
第一批就是各个厂中的员工,每个人都接受过扫盲班的学习,认识字,也最为熟悉自己手下活计的情况。
很快就凭借这种业务优势,头一个想出了蒸汽机的应用。
在钢铁厂锻造出的一个个蒸汽机,很快被送到了纺织厂,水泥厂等等。
在有了新的不竭动力能量之后,四个厂的出产量和效率也都越来越高。
钢铁的产量有了跨越式提升,纺织机纺织的效率也比原来高了许多。
蒸汽机一下子就获得了许多人的喜爱。
连国子监中原本最沉溺于科举学习的学子,也都难免被吸引视线。
再联想到自己曾经在课上学过的内容,脑海中有了许多的想法。
一向包揽甲班前三的几人,难得手上没有拿着圣贤书凑到一起,而是罕见的讨论起了别的内容。
“突然感觉,我们这些学问,感觉还没有许姑娘讲得这些道理实用。”
“也不能这样想,各有各的好,文能安天下也是缺不得的,不过我最近对蒸汽机也有些想法。”
剩余最后一人默默摸出了怀中的图纸,放到了三人围着的桌上。
“我近日也再想这个问题,我家乡地势高,水井一般都要挖很深才能取到水,若是能用上蒸汽机,感觉大家从地下取水就方便多了,可是还有几个问题没有想到解决办法,你们帮我看看。”
三人对着这张图纸讨论了起来,从怎么能利用蒸汽机减少力的使用,更方便打井,到最后有没有办法将水从地下直接吸上来。
国子监中有老师教,还有实物参与教学,学生们能更简单地感知原理,也能参与课堂实验,感受自然中许多规律的乐趣。
研究氛围一时间无比浓烈。
第一个做出成绩的,不是国子监的学生,而是许青竹。
作为教授的那一方,她对知识的理解更为透彻,应用起来也更得心应手。
而且让城静枫惊讶的是,许青竹研究的不是最近提出的任何一个问题,而是用蒸汽机加快船的速度,控制船的航行。
看着许青竹想出来的图纸,城静枫好奇问道:“青竹是怎么想到要改进船的?”
许青竹毫不犹豫道:“当然是为了能去更多更远的地方,之前出海一次,就带回来了产量那么高的良种,说明海的另一边,还有许多我们没见过的好东西,当然要珍惜。”
“万一还有亩产上万斤的粮食呢?那就再也不用担心有人会饿死了。”
许青竹脸上尽是对未来的无限期待。
看着许青竹闪闪发亮的眼神,城静枫也不知该不该告诉她,现在找回来的东西,已经是顶峰了。
在自然界中,再也没有亩产更高的粮食。
城静枫想了想,看看手里灵感爆棚,几乎在现在拥有的技术下做到完美,将现有材料和技术发挥到极点的航船设计图,最终还是没有打击她的这种美好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