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变化,火车当得起这个首要功劳。
在运送完凉州军去攻打匈奴之后,每一辆火车,就都回到了属于自己的铁轨上。
五条几乎遍布全国的火车,同时开始运营,带来的效果,简直是肉眼可见的。
就像是曾经城静枫在凉州,用水泥路将附近的几个城池都连起来了一样。
五条主要的火车线路,将整个桦国的领土牢牢地抓在了一起。
有了火车,各种原材料的运输,都便捷了很多。
全国各地的厂房,材料运输成本这一块,几乎直接降到了原本的一半。
原价不变的情况下,盈利的速度就像是插上了翅膀。
横跨全国的交通便捷,影响真的是方方面面的。
每一条主干道上延伸出去的支线,更是让这种便利加剧了不少。
商人们闻风而来,利用火车的便利,将自家商铺开遍全国,或者将自家货物推向全天下。
游学的学子们,也有了更加安全和便捷的途径。
行千里路的见闻,所学到的知识,还真的一点也不比读万卷书少。
在城静枫有意识地调控下,火车将各种京城中的发展,尽量同步到了全国各地。
虽然地域的影响导致的发达程度不同难以避免,但是也极大的带动了全国各地的发展。
尤其是原本或者贫穷,或者苦寒,或者落后的边关。
火车带来的便利,像是乘了一股风,直接从边关吹到了各个小国。
已经过来的百姓羡慕不已,努力表现,想要更好的融入。
还没能成功过来的人,想法愈加浓烈。
不过要数压力最大的,还是各国的朝廷了。
当初激动到疯狂的难民,一分为二,到边关的这一部分,已经陆陆续续到达,甚至成功跨过边境线,去往皇城的那一部分,也慢慢堵在了皇城门口。
金礼国的皇城,就像他们的国家的名字一样,被装点得看起来富丽堂皇。
像是一个被精心包装好的礼物,光鲜亮丽。
不过现在被难民围城,就像是一块散发着诱人香气的黄色奶酪,被黑黝黝的蚂蚁军团给包围,密密麻麻。
城里的人出不来,城外的人也进不去。
甚至在迟迟等不到回音的时候,还有原本落草为寇的人,开始煽动大家一起造反。
“这样的皇帝,我们不要也罢。”
“当初桦国皇帝从凉州起义的时候,就放言‘能者居之’,我们金礼国也要一个有能耐的当皇帝。”
“人家桦国当初干旱的范围更大,几乎干旱的范围就有我们全国这么大了,但是现在不仅好好的,还比原来日子更好了。”
“当初就不该往京城这边来,直接去边疆多好,说不定现在都跟着他们一起过去了。”
围在皇城附近的难民,情绪本来就不稳定,是带着怒气和讨个说法、甚至是造反的心来到皇城脚下的。
现在被一挑拨,愈发地怒火中烧。
有极端的人,甚至提出了放火烧城,然后他们上位,直接投奔桦国的想法。
随着天气一天天变冷,降低的气温没有降低难民的躁动,形势反而更加严峻了,朝廷的压力也一天天变大。
作为第一个投奔桦国的浮台村的国家,金礼国受到的影响是最大的。
溃散的民心,被打散的边境线,被包围的皇城,不见新粮收获,旧粮还一天天变少的现状。
金礼国朝堂上。
“陛下,今日又有人向城□□带火的箭。”
“前日还发现了有人试图挖地道,从底下钻进来。”
“我们这边还在河水中发现了大量黑色杂质,不知是什么,大家都不敢喝河里的水了,但是也不是每家都打了井,现在水价高升。”
“陛下,拿个主意吧,真的不能在拖下去了。”
在这样日复一日的沉重压力下,金礼国皇帝的面容也一条条地显出疲态和苍老,对现状的无能为力,还有压得他透不过气来的沉重压力,几乎让他彻夜难眠。
城静枫在最初的那次布置之后,其实再也没有对各国有别的引导,只是专注于发展自身。
将边疆发展得更好,将主动突破防线过来的难民和百姓们安顿好,让他们尽量以不影响边关百姓的方式,在桦国慢慢站稳脚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