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点头,转身朝张儒秀说道:“今日早点睡罢,这些日子叫你受苦了。”
“什么意思?你还想去书房看书呢?”张儒秀自然清楚他的心思,只是心疼他的身子。
七月中旬便往苏州这处赶,路赶得急,中途也只住过两次驿馆而已。司马光还要操心着两州的交接事宜,自然也憔悴了许多。只是一路上都宽着张儒秀的心,还处处照顾着她。
如今好不容易闲下来了,也该好好歇息着。
“放心,不会在书房待太久,只是回了一些信而已。”司马光也不扭捏,大方承认了起来。
“我待会儿便回屋去,若你等不及,可以先睡。”司马光说道。
既然他执意如此,张儒秀也不好再拦下去,便由着他去。
她也要沐浴洗漱一番,早些歇息。
之后便是一人回了里屋,一人回了书房,都做的自己的事。
张儒秀洗漱过后,唤来晴末,叫她把那本账簿拿过来。
晴末一见她这般阵仗,便知她又想着开业的事。
“娘子,这么快便要动作起来么?您才刚来苏州,怎么不多歇息几日呢?”虽是这般劝慰着,晴末还是毕恭毕敬地把账簿给呈了上去。
“明日官人便要去衙里办公了,我也没事。与其闲着,不如着手开业的事。不过你放心,这两三日我还得去街里巷里多转转,事操办起来,恐怕也得等小半月后了。”张儒秀说罢,便随意掀开账簿,看着一笔笔账钱的计入支出。
眼下计入减去支出,剩额还有一千三百贯钱,也便是一千三百两银子。在华州时,除了刮风下雨过节,张儒秀几乎都会开铺营业。只是有些时日,难免有些应酬要应付。要不就是随着司马光去同州看望姑舅,要不就是安人之间聚在一起赴宴。
一年之中,关铺之日加起来只有一月,而她平日里的花销也用不到这份钱上,故而挣得的钱大多都存了下来。
不过这钱在她这里,便是为防日后的突发情况而存着的。若以后司马光贬官,处境不好,她这钱也能拿出来应付几年。
张儒秀看着账簿上的点点墨迹,心中却满是感慨。尽管钱在,可边看还是边唉声叹气着。
“娘子?怎么这般不高兴的样子?可是簿子上记错了什么?”晴末问道。
“倒不是这回事。”张儒秀合上簿子,又递给了晴末,叫她放好。
“日后这账钱的事,你还得继续操着心。”张儒秀吩咐道,“莫要叫官人发现异常。”
晴末点头,似是蓦地想到什么,又开口道:“娘子要不要给老夫人那边写个信?”
这话一出,张儒秀才发现她早将娘家之事抛到了脑后。眼下经晴末一提醒,便赶忙找了笔墨纸砚,好一番诉说。
写过给娘娘的信后,张儒秀又另写了一封信,给二姐寄过去。想来二姐还跟着庞之道在陕西那处待着,不知是否还受着夫家的气。
正一番感慨着,便听见屋外一阵敲门声传来。
“岁岁,是我。”
听到司马光的声音,张儒秀赶忙叫晴末装好了账簿出去。
只是她出去时同司马光打了个照面,也不知叫司马光发现什么异样没有。
司马光走近,瞧见桌上落着墨未干的信纸,想是张儒秀给家里写着信,便走开几步,待张儒秀停笔,又将信装好后,才走上前去。
“想来,你也许久没回过娘家了。”司马光走过去,给张儒秀捏着肩膀。
张儒秀听罢,点点头。
“如今一想,上次见到爹爹娘娘,都是两年前的事了。这两年只是偶有书信来往,也不知爹爹娘娘身子可还好,过的可还顺心。”张儒秀说罢,又叹口气:“先前在华州时,还觉着同他们离得近。如今他们还在陕西境,我们却来了千里之外的南境苏州。隔得远了,心里还空落落的。”
司马光听罢,也是满心自责:“这事都怪我,是我想的不周到。”
张儒秀听到他又把无端由来的罪责往自己身上揽,一时之间既是无奈又是好笑:“这事怎么能怪你呢?你别瞎揽错。”
“这两年我一直往同州去,看望爹娘,却忘了陪你去岳丈家,真是疏忽了。”司马光说道。
“等这阵子过去罢。”张儒秀喃喃道。
她说的这阵子,是这次的宋夏战争。战争一日在,便叫人得不到如意的团聚。
官家一直在四处调官,今日在这处,明日一道旨意下来,便要到那处去,得不到安宁。
哪怕是到了苏州,也只是风雨欲来罢了。
“好。”司马光回道,一边替她梳着发尾的结。
作者有话说:
换了接档文啦,赶紧去瞅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