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同人)大清第一太子——时槐序
时间:2022-04-22 08:32:25

  快回来吧。回来了,他也不必日日挂念担忧了。

  时间倒退回信件刚送出之时。

  胤礽美美睡了一觉,次日起床便得闻消息,古兰使团派人前来示好,同意大清提出的第一方案,愿以此为界,结两邦之好。

  胤礽嘴角缓缓上扬,看向索额图说:“其他条件按照此前议定的来就行,但有一样,古兰若真有意签署条约,还请先把温春交给我们。”

  “温春?”索额图震惊,“温春在此?”

  胤礽点头。唐十九后来探听到消息,证实温春的确进了古兰营地。

  索额图神色一凛:“臣明白了,这就去同古兰商议。”

  胤礽本以为,让古兰交出温春不是难事。古兰既已决定和谈签约,便不会在与准噶尔合作。温春也就不重要了。对他们来说,交一个温春来向大清表示诚意,很划算。

  却没想到,古兰交不出人。

  胤礽怔愣:“温春不见了?”

  “说是古兰粮仓出事当天就不见了。就目前的情形,微臣觉得古兰不太可能为了一个温春对我们撒谎。他们所言应该是真的。”

  胤礽冷嗤:“刚一出事,立马趁乱逃走,温春可够敏锐的。他若是晚一两天,古兰使团营地被我们围困,别说他一个活生生的人,就是一只鸟都飞不出来。”

  唐十九出面请罪:“是属下办事不利,没有发现温春离开。”

  胤礽摆手:“不怪你。那毕竟是古兰营地,你已经做得很好了。”

  “属下这就去查温春的动向。”

  胤礽神色微闪:“你认为温春逃出来后,未曾离开尼斯克?”

  “属下不知。属下只是推己及人。”

  胤礽转头看他,唐十九道:“如果属下是温春,和谈结果关系到准噶尔未来的局势,在没有尘埃落定之前,属下一定不会离开,会在此等一个确切的结果。”

  胤礽沉思,这话说得不错。甚至他与唐十九一样,如果他是温春,也会这么做。但他们毕竟都不是温春,温春会如何选择,谁也不知道。

  胤礽神色不动,手指轻轻敲在桌案上,一下又一下,“你先查着,若发现温春的踪迹,立即禀报于孤。”

  可是温春即便仍然在此,但他若是要躲,就不可能那么容易被揪出来。所以对此,胤礽并不报太大希望,他转头看向索额图:“比起温春,目前更重要的是把和谈确定下来。叔公,如今局势将定,可以对外宣布孤的身份了。同古兰说,和谈签约定于后日,到时孤会出面。”

  “是!”

  九月十二。

  大清与古兰中间再次竖起两顶相连的帐篷,与彼此驻地等距。

  帐内,一张长桌,古兰在左,大清在右。

  大清诸人心情愉悦,相反古兰一行气氛就很是沉重。

  古兰主使看着胤礽,神色相当复杂。此前他一直疑惑,和谈虽然重要,但大清这次的手笔是不是也太大了点。除本地的布置外,竟还提前让边将策应,大军压境。尤其出动的全是辎重火炮军。

  如今才明白过来,原来竟是因为一国太子在此。怪不得大清此前态度那般强硬。现在想来,古兰粮仓被调换,骑兵营地的爆炸等一系列事情,多半也是这位太子的手笔。再想到自家都城的局势。古兰主使深吸了一口气,憋屈,就很憋屈。

  和谈之前,他们本是想要利用准噶尔之患坑大清一笔,计划最好的划界直入东北腹地。就算此界不可行,也要争取第三方案,最差也必须是第二方案。除此之外,古兰不做其他考虑。结果到得最后,第二方案都没守住。

  哎,不说也罢。

  双方在条约上签了字,胤礽站起身,向古兰使臣友好伸手:“现今我大清与贵国也算是友邦了,替我向贵国皇帝陛下与女皇陛下问好。”

  一开口竟是古兰语,古兰主使愣了许久,仔细琢磨言语中皇帝陛下与女皇陛下排在一起的称呼,心头梗塞。

  “既是友邦,使团站在我大清的土地上,便是我大清的贵客。贵客若遇麻烦,我大清自该相助。主使大人放心,此地百姓皆是我大清子民,对于他们的起义,我大清会出面安抚平息。”

  古兰主使顿住,转而自嘲,可不是嘛。现今已明确此地以及方圆目之所及皆为大清领土,在此居住的人也自然全是大清子民。

  但是……

  这并不让人高兴!不高兴,很不高兴!

  胤礽却心情倍儿好,接着道:“至于使团后方的阿木扎等人,本太子也可以保证,只要使团在大清地界一日,大清便会保使团无恙。”

  言下之意,使团出了大清地界再遇上什么事,就跟他们无关了。

  古兰主使被刺激得心脏疼,深吸了一口气,努力压了好几回脾气才没有怼回去,但到底听不得对方一再挑衅,阴阳怪气道:“没想到太子古兰语竟说得这么好,有这等本事,前阵子和谈哪里还需翻译,太子上阵,我们也不必浪费这么多时间。”

  这是把胤礽降到与翻译一个档次了,有“贬”的意思在里头。虽然胤礽觉得翻译挺好的,殊不知后世翻译行业干得好的多赚吗?尤其那些国家外交部的翻译官们,地位可一点都不低呢。但他如何认为是一回事,古兰此举何意又是另外一回事。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