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安不是第一次被带来老莫吃饭了。
许是因为这次来的原因不一样,主要是为了给她庆祝,所以她特别兴奋。下了自行车后,她一左一右牵着爸爸妈妈的手,脸上挂着笑容。一路叽叽喳喳地说着今天在学校的点点滴滴。
“早上小美一直在哭,我给她吃了巧克力,她就不哭了……田老师让我们自我介绍,我和哥哥说得最多啦,我们还会写自己的名字,田老师就奖给我们小红花了,只有我和哥哥有哦……上课学的a、o、e妈妈你都教过我们啦……嘿嘿哥哥当了班长,安安没有举手。妈妈为什么我们班没有书记,安安想当书记,就和你一样……中午饭比幼儿园多,但是还是家里饭好吃。我和哥哥都偷偷又吃了饼干……睡觉觉趴在桌子上不舒服,妈妈我有一点想会幼儿园了,不过只有一点点哦……”
在父母两个角色中,林青禾更多地扮演那个陪孩子一起说话的角色。就像现在,安安小嘴嘚吧嘚吧分享她的一天时,林青禾会适时地回应她,给她反馈。等安安说完了,她也会分享自己的一天。她是认为,听孩子多说,也让孩子多听,她才会学会更好的表达。
而卢向阳呢,他眼带笑意,目光柔和,低头认真聆听她们娘俩滔滔不绝地分享趣事。还要在她俩说嗨的时候注意下班的自行车车流,然后很好地把母女俩护在安全范围内。
温和的爸妈,可爱的闺女,一家三口就连背影都透着股幸福劲儿。
老莫西餐厅门前,穿着粉色小旗袍、头顶盘着两个小发髻的安安,略显紧张的跟着爸妈走进旋转门。然后小丫头调皮地用手去推玻璃门,嘴里还像模像样地喊着,“一二三”。
“安安力气大吧!”她抬头笑得眼睛都眯成一条线了。
卢向阳和林青禾都没说穿,就连门口那个穿着布拉吉的服务员都没说穿,还挺配合地夸了句,“小朋友你真棒。”
林青禾牵着安安,她下意识地看向那个老位置。没人,她和卢向阳对视一眼,笑了。两人往那边走去。
他俩第一次正儿八经约会那天就是来的老莫,坐的这个座位。说来也巧,后来来的几次,这个位置都没人。他们家的相册里都有三次不同人的在同一个位置的合照。第一次是他俩,第二次是怀孕后过年前林家一大家子,第三次是夫妻俩带着安安。
“妈妈,我们今天吃什么呀?”安安从书包里拿出自己的小水壶喝了口水,刚才说太多话了,好渴。
“你想吃什么咱们就吃什么。”
“奶油糕糕!”
最后,他们吃了牛排。林青禾教着父女俩用刀叉,等卢向阳学会后,她就不管了。卢向阳则是帮闺女把牛排切成小块,让她吃得方便点。
饭后,卢向阳推着自行车,林青禾走在他身边牵着孩子,一家三口看着京都的夜景步行回家。
*
林青禾和安安的生活都算是走了正轨,逐渐变得稳定下来。
在等分配通知的卢向阳则一连多日做起了家庭煮夫。
他每天早上送媳妇上班,然后送闺女上学。
白天,他去纪红卫那边,或是盯着工程,或是两人商讨下一步,或是寄信、发电报给从前那些战友,让他们上京来找他。
下午,他会骑着自行车,穿过小半个京都城区去接媳妇下班。接着两人一块去等闺女放学。
晚上,他们一家三口坐在院子里吹着晚风。石桌上安安写着作业,林青禾听着英文广播,而他看着她们。
这样琐碎平凡的日常生活是他从前很难拥有又一心向往的。
所以这段时间,他只有白天才会出去和朋友战友见面,早晚都把时间留给母女俩。因为他知道这样的日子不久,他分配下来以后,他们这个才团聚不久的家又将分隔两地。
这天比他想象中来得稍晚一些,但是最终也还是来了。
周末早上,林青禾就跟有感应似的,破天荒地在周末早上六点就起来了。从她上班以来,周末早上都是不到八点不起床的。
卢向阳带着安安从外面晨练回来的时候,看到端着面疙瘩往堂屋饭桌上摆的林青禾还有些惊奇。
老实人安安,瞪着双大眼睛,抬头问她爸,“爸,几点了?咱们今天是不是晚了?”
林青禾没好气地瞪了眼卢向阳,听听你闺女说得啥话,埋汰亲妈真厉害!
卢向阳缩缩鼻子,抱着安安去洗手了,林青禾还听到他和闺女说,“妈妈上班辛苦,多睡一会是可以的……”
吃完早饭,本来应该带着安安上杨弘儒那边去练字。前阵子从外地结束考古工作的老爷子回京了,一家人一起吃过团圆饭之后,老爷子发话,让俩孩子周末都上他那边去学毛笔字。
这是好事,越早学越好,林青禾他们自然也是支持的。在问过俩孩子意见之后,这事就定下来了。虽然俩孩子可能觉得就是在周末上曾姥爷家玩。
“我想吃咕咾肉了。”刚送完孩子从杨弘儒家回来的林青禾挽着卢向阳的胳膊。
“昨天买的肉可能不够了,还想吃啥,走,咱一块去菜站看看。”卢向阳笑着道。
然后两人才刚锁上大门,邮递员就来了。
“卢同志,卢同志,还好赶上了。来,你的信。”邮递员小王从斜挎包最上层找到一封信递了过去,在擦了擦额头的汗之后,他又骑到自行车上,对着卢向阳说道,“我还有其他家要跑就不耽搁你们了,回见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