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把将眼前这只小猫儿抱起,双手托着她的细腰,额头去碰她的额头,笑着道:“还真以为我会把你自己丢在京城?”
青妩躲避的动作倏地一顿,她的眸中终于有了颜色,“您……”
景立认真道:“原本没和你说,就是在想到底要不要带你一起,方才忽然决定了,与其放你在京城,我们两个人心里都不踏实,还不如把你带在我身边,总归是更放心些。”
青妩立刻转怒为喜,张开手臂去抱他,“只要您不嫌弃我麻烦。”
景立拧眉,顺手在她的屁股上使劲拍了一下,“不许胡说。”
青妩立刻像是被踩了尾巴的兔子,马上就要跳起来似的,耳根也都染上绯红。
景立将她往下来,手掌包裹住她纤细的手指,带她往文斯阁走去。
走进卧房,绕过屏风,一副龙飞凤舞的草书即刻映入眼帘——
……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
景立不自觉的停下步子,他转头去看外面,碧蓝如洗,晴朗万里。
他从未想过,还能有再回到西南的那一天。
青妩似乎也察觉到景立手指尖轻轻地颤抖,她拉着景立的胳膊,很认真地说:“王爷,能去到您曾经去过的地方,我很荣幸。”
-
景宣帝的旨意很快传到楚王府,景立穿着一身墨色的锦袍领旨。
次日,又亲自到皇帝的福宁殿谢恩。
因为涝灾匪寇严重,已经影响到了当地百姓的生活,因此离京日期就在三日后,一应行礼都有户部和礼部预备,而朝廷拨下的善款则由户部提早下发到了同州。
而除了景立之外,景宣帝还为他配备了两名副手,一个是户部蒋赟,一个是兵部谭正清。一文一武,一管财政一管治兵,说是副手实际上也是把景立的权力架空了。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景立实际上只得了一个平南大将军的封号,手里却并没有什么权力。
离京那一日,景宣帝亲自送他出了宫门,楚王带着王妃拜别皇上,跟着辞别百官。
出了内城,浩浩荡荡一行人,在京郊的山路上蜿蜒成了一条黑压压的曲线,许久之后,才终于看不出到一点踪迹。
罗旭给景宣帝披上披风,关切道:“晨起风凉,陛下得了风寒,可注意别吹着了身子。”
景宣帝意味深长地看一眼远处,嗤笑一声,看上去大约是松快了些许,“朕的十七弟嘛,从前几次他往西南,朕都没有机会送,这一次,自然是要好好告别的。”
任谁都能听出来,他话语中的深层含义,罗旭识趣地推开半步,不敢再打扰。
-
至于景立这边,已经远远出了京城,拐上了山路。
景立的身子不好,又带着更娇弱的王妃,所以他们路上是做马车。
身后还跟着护卫、婢女、大夫等等一大波人,光是王妃的行礼都是拉了七八驾马车。
知道的是临危受命前去赈灾,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哪家的公子小姐一路游山玩水去了。
皇帝还特意赐了三千精兵,一路从京城跟着到西南。
多数都是军中的年轻人,对于景立这般走走停停,自然是百般的瞧不上,又不敢抱怨,只得慢吞吞地跟在后面。
直到十天之后。
他们才将将走到怀州,离着重灾区同州还有十万八千里。
武将出身的谭正清最是心急,忍不住来回禀景立,“王爷,这般赶路只怕到同州得要春天了,咱们不能加快些速度吗?”
他们刚刚走过一小段崎岖的山路,马车里的王爷和王妃脸色一个比一个惨白,景立握着帘子,手指骨瘦弱的泛着青色,他干咳两声,“让谭大人见笑了,本王这身子实在有些不中用了。”
谭正清年轻,今年也不过三十出头的年纪。
五年前也曾听过景立“西战神”的名号,也曾百般敬仰万般钦佩,可是这一些的期许都在这一刻破了个粉碎。
眼前这个弱不禁风的年轻人哪里有半点当年的气魄。
他很失望,同时也不打算再继续迁就下去。
“王爷的身子尊贵,可是同州的灾祸也实在不能再耽搁下去。不如臣先带一波人先行一步,到同州救急。”他说着,瞥了景立怀里娇弱的王妃一眼,“至于王爷,您慢慢走,身子重要。”
景立却像是听不懂他的嘲讽似的,竟然真的点头答应了,“宣,咳咳,宣禹,带谭大人去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