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村的?”张支书顺嘴问。
张来贵摇头,“咱们村找你赊一条多方便。瞧着离咱们这儿有二里路,估计是南边哪个村的。”
张支书脚步一顿,“最近谁打更?”
来贵见他神色严肃,不禁问:“咋了?”
张支书:“我怕回头钓不到晚上来咱们这儿挖条口子放水堵鱼。”
东边鱼塘连着河的堤坝并不宽,也就能过一个木板车。两三个人半小时就能挖开。
此言一出,闲聊天的人齐刷刷转向他:“那咋办?”
张支书:“这事还能咋办,小心提防。要是觉得我心思重,就想想老九的几个舅子和丈母娘。”
王家人两年没消息,村里刚养蜜蜂,他们来了。
外村的粮食不如他们见得多,想吃条鱼都吃不上,逼急了别说堵鱼,真能干出刨开一个口子鱼让入长河这种损人不利己的事。
有人纳闷,“养鱼又不费事,他们咋就不能跟咱们学也在河滩上挖个坑?”
张来贵不禁说:“这有啥奇怪的,又不是每个村都像咱们村这么团结。”
“不,人家也团结。你忘了早年跟咱们抢水浇地,男女老少一起上,好险没干过他们。”
方剑平捧着一把蚯蚓过来,正好听到这句,“他们不是不团结,而是少了一个像我叔这样的村支书。”
张支书摆手:“你少给我戴高帽。赶紧拿来。”
方剑平跟上他移到桥南边人少比较安静的地方。
张支书把鱼钩给他:“挂蚯蚓。”
方剑平捏个蚯蚓就往上挂。
张支书连忙阻止:“三分之一就够了。还有,别找这种又粗又黑的。找又红又细的,鱼喜欢吃。”
方剑平点头记下,看到对面岸边光秃秃的:“叔,那边也是咱村的,怎么不种点树?”
张支书:“长高了挡庄稼。”
“那回头让一枝花种些月季或者菊花。对了,桂花也行,还特别香。”
张支书想想那些蜜蜂明年应该能分四箱,“那你回头别忘了。”看到他把蚯蚓挂好,“可以了。”
开贵见状,道:“让剑平钓吧。”
“他不会。”
来贵立即说:“多学学就会了。你过来这边坐,说说刚才的事。”
张支书不觉得有啥可说的。
他又不能挨村演讲,“你们都向我学习,别有点好东西都往自家搂。”他要是敢这样讲,张庄非被孤立不可。
他们两口子养一个闺女养的起,别的村的村支书可是儿女一大家子。有些人丁兴旺的光吃饭的孩子就有十来个。村里鸡毛蒜皮的事不断,每天处理这些就耽误争不少工分。再没点好处谁干啊。
张支书背着手过去,“来贵,你妹子最近来过没?”
“来过啊。”张来贵不懂他问这干嘛。
张支书:“找你家借钱借粮?”
“没,没有。就是这不之前忙着收小麦种庄稼,快半年没见了,想得慌过来看看。”
张支书心说,难道他误会了。人家的妹妹跟他妹子不一样。
那他怎么记得两人不论是出嫁前还是出嫁后关系都不错。
不是一路人也能玩到一块去?
张支书不信:“拿的什么?”见他没懂,“来看看你们哥俩空着手来的?”
“不是。好像有一包菜,还有一包桃吧。给我大嫂的,中午也是在她那儿吃的,我没看。”
难怪他不清楚。
张支书:“去问问你大嫂。”
“这有啥好问的?”张来贵一动不动。
有人听出来了:“你妹妹一家是来改善伙食的。这个时节谁家缺青菜缺桃?过两年咱们村的那些果树长起来,吃都吃不完。”
张来贵不信。
张支书:“回头你妹妹再来,你问问她,你们村咋不养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