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仅在阳城出头的三木,一下子入了全国文学爱好者的眼。大众不看文章不知道,一看文章有被吓一跳。原以为是个趣味故事,结局却极为骇人。
尾端的红颜料就像是流进人心里头,让人满脑子全剩下“疼”。小甲算人吗?他不算。他的身体是创造者制作的,人格是群众赋予的。他的一切从物质到虚妄,因为众人的话而走红,因为众人的话而毁灭。
归到最终只剩下一地残骸。
而大众欢腾来,喧嚣走,毫无自觉。一时都不知道是人更像人,还是那会喊疼的小甲更像一个人。
能够让人深思的文章确实是不错。而让人愕然的是,这样一篇文章写的人仅是个还没上大学的学生。她短篇写得不错,长篇竟也有趣味。
原先阳城印刷的五千本,本来就是考虑往外运去卖的。对于阳城来说,五千本可太多了,城内卖不完的。送外头去也是赌一把。
没人想到三木的八卦和小说都还没在外头走红。她的短篇反而走红,让不少人去书店买了她的小说。五千本小说这下可是真没了。外地书店好几个打电话过来催着赶紧下场印刷二版。
阳城出版社原以为五千本印完,必然要等一段时间才能清空库存。别看阳城这段时间卖得好,其实刚开始卖的那些,都算是在回本的钱里。
回本之后,卖的书才全是赚的。
结果现在就被催着下场二刷,连负责的宋姐都是愣的。
她操心着印厂二刷的事,忙里还能抽空找自己勉强脱身的弟弟说道:“你朋友傅元宝,他是真订了一个好娃娃亲。那小姑娘写文章太有天赋,运道又好。”
说实话,不是谁有天赋就一定会红的。古往今来写文实在有天赋的多了去,可正当时走红的太少了。有更多甚至是过世后几十年才开始走红。
几十年后的名声救助不了当时困难的人,当然或许救助了,那些人未必能写出更经典的著作。
宋姐感慨着,快速吃完饭准备收拾东西去印厂。
宋锐最近被各种事情缠绕。以前的伙伴背叛,身上背上了莫名的罪,还要和人打官司。他身心俱疲,知道傅元宝的事情,但没有心思去细了解。
他变得消瘦得可怕,脸庞上没半点赘肉,眼部周围的皮耷拉,连眼角都多了很多苍老的线,远没有几个月前和傅元宝一样意气风发的模样。
其实他没比傅元宝大多少,连孩子都是这几年才有的。这段时间他受苦,孩子和妈一起去娘家住,安全也不会受他牵连打扰。
宋锐三两口把饭吃完,擦拭了嘴:“我跟你一起去。你给我讲讲她?要从元宝他那儿听,估计不知道会描述成什么样。”
宋姐想想也行。自家弟弟也确实该散散心。她应声:“成,你和我一起去。”
宋锐没什么东西要收拾,跟着宋姐出了门。
说是跟,其实是宋锐骑着自行车载宋姐去印厂。宋姐就在他后面和他描述桑晓晓。宋姐在社会上见多了怪脾气的人,不觉得桑晓晓这种孩子难处理。
像桑晓晓这样的脾气,要求是多,但只要顺着来,人好说话得很。
“你小孩比她乖多了,但再大点就狗讨嫌。跟你小时候一样。”宋姐想起宋锐小时候,又好笑又头疼,“你小时候调皮捣蛋的,我每一样东西刚买回来,你都能把它弄坏。去亲戚家里走一趟,弄坏一样东西。爸妈只能在后头赔钱。”
宋锐听得跟着笑起来:“不懂事的时候都这样。”
宋姐想着有点怀念:“可不是。也就是那会儿新闻报刊不发达。放到现在,你这种事我非得登报说两句。写篇文章讨伐你。相当过分。”
宋锐笑得更大声。
很快出版社到了。两人一块儿下来。
宋姐去找人规划第二批印的数量。可以再印五千,也可以考虑更多点。印刷的纸张墨之类的价格是固定的,反而开一次印刷厂的机器很贵。所以是印得越多,成本越低廉。
这事原本按照计划,到了时间是按照第一批卖的速度来商量的。谁想到第一批卖得太快,以至于第二批根本不好定量。
她和上面打电话沟通着。
宋锐则是翻开一本留存在印厂的书翻看起来。他有一段时间没能好好静下来看书,趁着现在稍看看也挺有意思。
原本想着姑娘家写的书,应该格局小些。真翻看起来,格局确实不算大,可他能隐隐意会到这姑娘在传达的意思。那种对外面世界,对远方的向往。
从小小的屋子走向社会,并在繁杂的社会关系中关注着那些最简单的情感。最初的时候,他们不过只是向往屋外的世界罢了。
是本会畅销的小说,轻松有趣。
宋锐看书很快,翻了小半本,等回过神发现自家姐已经回来,已经吩咐起明天一早开始下印的事了。印刷任务本来是按序的,这本书卖得好到直接插队。
他再翻看了两页这本书。
人那么拼,那么努力想要好好活着。他为了以前那帮人已经够多了。或许也该考虑放下点东西,出去走走看看,再回来重新捡起生活。
当然说不定,他在外面也会碰上更好的事情。
宋锐真做下了决定,内心一松。他打算把钢铁厂彻底上交给阳城当地。以后这钢铁厂就是国家的厂,不再有任何他私人的地方。厂里的人,他尽量争取,能让他们继续干就继续干。
要是不能,他相信阳城也能帮忙安排好这群人。毕竟不安排好是会出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