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块钱, 简直和割人肉一样。可要是不给钱,这群混子成群结队好些个,就会搓手教训人。等回头有人来抓这群骗人的混子, 人又机灵早跑了。
社长是个首都本地人,一个家里头条件极好的姑娘。她是外文专业的学生的,中英都极好。大多数时候说话是有条有理, 待人也是客客气气,要是惹怒了她,她也直接能撩起袖子当场打人。
她叫孔雯,是大院出身。从小学习好,还天天跟着院里的人早起锻炼身体。整个学校里跑步比她快的女生都没几个。
孔雯长得个子高挑,由于常年锻炼的缘故,看着很是健康。她剪了一个短发,没有染色只烫了个大卷,唇涂得正红。坐在店里惹得不少人频频看过去。
副社长那儿有一群人,她这边也是一群人。她这儿的这群人也看书阅读写作,思路是更开阔些。对于学校要收三木这事,有所耳闻但并不在意。
于她而言,她在意也管不了那么多事情,不在意反而心情舒畅,万事无争。就像文学社的事情。她大方向会管一些,也会和学校的老师领导沟通,小事不管。写文章的事是更加不管。
文学社一些人写文章很有意思。写爸妈,非要用父亲母亲,显得文章有格调。但年龄层次没到,文章无病呻吟,和空中楼阁一般半点不实际。
另一些人写文章也很有意思。字里行间就是对外头的向往。总觉得身边这里也不好,哪里也不好。亲戚多说两句嫌人情关系太过亲近,家里人多问两句恨不得向外国人一样自成年后就独自生活。他们总觉得外面就是天堂。
三木的文她是每篇都看了,写得很有意思。不说人是怎么样,至少孔雯能看出三木是个思想世界非常丰满的人。
思想世界足够丰满,有足够的见解,才会在往后的人生道路中不随波逐流,才能更好用笔来指路。当然,现在想这些为时尚早。
小勺子在咖啡杯里搅了两下,身边一个同学看着孔雯的头发:“你烫这么个发型,回家没被打?”
孔雯抿着红唇笑了笑,随后回答同学:“当然是因为我跑得快。”
几个同学顿时集体笑场。
孔雯喝了一口咖啡,问着他们:“这周的读书笔记做了么?我们专门出来一趟,总归是要聊些正事。听说下个月新城书店要办一场读书会,到时候总不能去了连话都没有。”
“当然做了。”“我这回看的这本书,可有意思极了。”
文学社有个读书活动。自己回去看书。碰上好书写一篇读书笔记。每周一篇,可以拉上一小群人分享。强求是不强求,但总会有人真的能做到。到了每学期中的时候,就开评选会,评选谁的笔记更有意思。
日积月累的知识储备,总能为文学创作打下夯实基础。
一群人就此聊起来。
每个人日子有每个人的过法。桑晓晓不知道首都一群人是怎么想的。她被催稿催烦了,也不想被人天天找,整理了行李拿着机票跟傅元宝一块前往机场。
去了首都,别人再找她就往后延吧。
阳城没有机场,要专门开车到隔壁城市的机场才能去首都。飞机的班次很早,桑晓晓一大早起床,坐在车上很快又睡着。等睡醒的时候,车已经到达机场。
做飞机的人到底是少数,桑晓晓睡得迷糊,也不知道到了机场要做什么,跟在傅元宝身后。傅元宝发现桑晓晓连踩了两次他的皮鞋后跟,终于停下将小姑娘从身后拉到前面:“你走前面。”
桑晓晓困了之后,心情更是表达在脸上。她皱眉:“我不要。”
她重新绕到傅元宝身后:“你走。”
傅元宝总共就带了两双鞋出来。一双皮鞋用于见人,一双布鞋行走方便。桑晓晓再踩下去,他就得布鞋配西装。
他侧转身子,对桑晓晓发出了发自内心深处的疑问:“你是不是想要在我每一双皮鞋上都留下印记?”
桑晓晓低头看向傅元宝的鞋。
鞋子表面上光滑得很,脚后跟那儿却微微下陷,还有一圈灰色的印记。连带着西装裤后头下摆处也有这么一点灰色印记。
这印记太明显。
桑晓晓重新仰起头:“那你背我。”
现在他们拥有两个手上提着的行李箱,桑晓晓身上还背着一个塞满文具的书包。行李箱是都他拎着,再加上一个桑晓晓就等同于两人所有的行李都压在他一个人身上。“”
傅元宝都不用算就知道有多沉。他看着桑晓晓好笑问她:“你是觉得我不会累?”
桑晓晓抿唇:“连背我都不行。没用。”
傅元宝既不想被说没用,也不想鞋子再被踩。他不想和桑晓晓争这个,转过身:“你自己跳上来。我尽力。”
桑晓晓看傅元宝真的同意了,心情一下子好起来。她拍了拍傅元宝的后背,轻微一跳,伸手去勾傅元宝的脖子。
傅元宝感觉身上一沉。这跳的高度不够高,桑晓晓勾住他脖子和要他命似的,勒得紧还有要下滑的趋势。他忙将人往上掂了掂,双手在拎着行李的情况下,勉强稳住桑晓晓的双腿。
大夏天的,人温度瞬间传递过来。
傅元宝感觉背上背着是沉重的棉花。重是真的重,柔软也是真的柔软。小姑娘的散发落在他脖子边上,勾得他脖子痒心也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