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管的古代小厮生活——斯遇雨
时间:2022-05-08 06:57:19

  霍谨博摇头:“九皇子今日一天都在看公文。”

  户部来了一位皇子,有的是人关心,霍谨博不用特别注意就能知道九皇子的消息。

  成晗菱疑惑道:“你们在说什么?”

  成晟旻想起成晗菱还不知道这事,解释道:“皇上命九皇子进户部当差。”

  成晗菱蹙眉,心里有些担忧。

  霍谨博笑道:“九皇子一心想做出些事情让皇上另眼相看,根本没空搭理我。”

  听到这话,成晗菱微微放心,成晟然却是目光一沉。

  和霍谨博对视一眼,两人默契地没有挑明。

  沈梦柔看向一旁沉默的成晗芙,问道:“大妹妹最近在做什么?”

  成晗芙轻柔道:“不过是写写画画打发时间罢了。”

  沈梦柔笑道:“大妹妹妙手丹青,我刚进府时便知晓,如今怕是更精进了吧。”

  成晗芙道:“不过是随意涂鸦,担不得大嫂这般夸赞。”

  成晟旻直性子,听言摇头道:“我见过大妹妹的画,比起那些大家都不遑多让,也就是大妹妹不喜张扬。”

  成晗芙抿嘴笑笑。

  沈梦柔道:“大妹妹醉心丹青是好事,只是总闷在府里难免无趣,闲暇时可以多出去走走。”

  成晗芙颔首:“多谢大嫂关心。”

  听着他们说话,成晟然扭头问霍谨博:“说起丹青,谨博可擅丹青?”

  霍谨博摇头:“说来惭愧,下官对此一窍不通。”

  他学东西都有目的性,画画对他来说没什么用,他一直不曾接触。

  成晟然道:“谨博今后闲暇可学学丹青,对修身养性颇有助益。”

  霍谨博笑着答应下来。

  成晗菱看了看成晟然,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90

  庆南清吏司

  霍谨博坐在办公房内,他正在翻看度支科近几年的账簿。

  看了这么长时间的公文,霍谨博终于对户部有些了解,从那些公文来看,户部管的东西很杂,上到赋税俸禄,下到百姓之间的田地纠纷,都归户部管。

  户部还有监控物价的责任,以庆南清吏司为例,如果庆南的几个州郡有人故意在哄抬粮价,这时候户部就得出面调整粮价。

  这所谓的出面,并非是出言警告那么简单,毕竟粮食是商家的,朝廷不可能强迫所有商家按照朝廷的定价卖,朝廷只能从庆南的周边州郡购买粮食,大量流入粮食来平稳粮价。

  看着公文上的那些记载,霍谨博真心觉得户部是个很忙碌的衙门,可以让人从年初忙到年终。

  尤其是度支科的官吏,他们每天都得核算大量的数据,这其中包括夏税秋粮以及皇帝给大臣的赏赐俸禄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在卫国,大臣的俸禄是每月发放一部分,然后过年时再发放一部分,类似于后世的年终奖。

  朝臣的俸禄一般是粮食和银钱。

  比如正一品官员的俸禄是一年一千两银子外加一千石粮食,每月会发放五十两银子和五十石粮食。

  这是指正常情况下,可如果有官员因病请假没去上值,或者犯了错事被罚俸等事,这俸禄就得另算。

  整个卫国幅员辽阔,官员千千万万,这些人的俸禄都归户部发放,可想而知这是多么庞大的工作。

  霍谨博总算明白为什么户部会有这么多官吏,尤其是度支科,入阶的官员只有数人,没有品阶的小吏却有上百人。

  这个时代的账簿已经发展得很先进,各项收入和支出分开记录,清晰明了,哪怕他没有接触过古代账簿,也可以看得明白。

  霍谨博重点查看了庆南数年来的赋税,他发现这几年来,庆南收缴的农税一年比一年低。

  从永康帝登基开始,农税就不曾变过,一直是二十取一,不过卫国的农税有些复杂,分为丁税和地税,简单来说就是人头税和田地税。

  霍谨博又翻看了之前的公文,并没有提及有人故意不交税之事,那就说明这税收是如数收上来的,那为何会逐年递减呢?

  霍谨博百思不得其解。

  等张凌永来汇报清吏司这几日的情况时,霍谨博问他这个问题。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