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空青见那学子同他身旁之人见礼,见他二人都是携着书本,要去膳堂用午膳的模样,也不多寒暄,直言道:“学兄见谅。空青初到书院,实在是有不明之处,只得厚颜请教学兄了。”
那学子看看穆空青,再看看他身后的那张告示,都不必穆空青说,他便了然一笑:“想必,你是想问我季考之事吧?”
穆空青点头应是,对着这位学子又是一礼。
看来这“明日季考”四个大字,已经是永嘉书院的传统了。
那学子摆摆手:“这也是常事,每年都得这么折腾你们一……啊那不是。”
眼瞧着一句话就要出口,边上的学子拽了一把自己同窗。
刚从齐家堂那儿消了姓名,怎么嘴上还是没个把门的!
那学子被这一拉拉住,及时刹了车,讪笑一声,正经同穆空青解释道:“明日你原本去哪儿上课,便去哪儿参加季考。季考开始的时辰,就是平日里上课的时辰。”
穆空青知晓了这些,也不多耽搁人家,便直接道谢告辞。
却为注意到,那学子在见他松了口气的表情之后,透出了一丝微妙的愉悦。
去哪儿上课便去哪儿考。
穆空青琢磨着,先前见季考又是张贴十甲文章,又是发放五彩带,穆空青还当这会是一桩盛事。
却不想书院这般体贴学子们平日里课业繁重,并不准备在这些事情上折腾人。
从告示到考试,盛事看不出,倒是处处都透着省事。
连带着穆空青他们这些新学子们,也将面对季考的紧张消下去的不少。
一时间,学舍内的氛围都轻松了不少。
第二日,神清气爽的穆空青来到了平日里上课的课室。
还未进门,穆空青便一脸呆滞地停住了脚步。
他身边的尤明澄更是被惊得目瞪口呆,手上的半个包子直接滚到了地上。
跟在二人身后的杨思典见他们不进课室,随口便问了一句:“怎的不走……了?”
半晌过后,一贯少言的许宗海发出感叹:“书院有心了。”
课室还是他们往常上课的课室。
从依稀可以窥见的地方也能看到,桌案也还是原本的桌案。
甚至连学子们习惯放置在桌案上的笔墨,也都好好地摆放在原地,未曾动过。
只有桌案的四周,被一个个架起的竹架框住。
而竹架外头,则是用一层粗灰麻布围了三面。
旁的不说,只看这架势,在场至少进过三次科考考棚的学子们,便都有了一丝莫名的熟悉感。
除却为了采光而没有罩上的顶棚,这被竹架框围住的桌案,这陡然变得狭小压抑的空间,可不就同科考号房一般无二吗?
穆空青坐在自己熟悉的桌案前,四周环视了一圈。
传闻中,教出的三鼎甲能凑出半个翰林院的永嘉书院,果然在科考上很有一套。
第57章 一节莲藕
叫穆空青庆幸的是, 虽然书院依旧只给了一张答卷,一副势要将“落笔无悔”四个大字进行到底的模样,但这回的季考题目倒是正常的。
可能是因着这些日子经史课主讲《史记》的因由, 季考的策论题也是自《史记》中节选出的。
策论题选自《史记·孝景本纪》。
题曰:禁天下食不造岁。
这是汉景帝後二年时天灾人祸, 收成不佳, 是以景帝下令, 禁止百姓不到一年就将所有粮食吃完。
这不是指不让百姓用手上的粮食果腹,而是在提醒百姓, 留下粮种,以待来年播种。
穆空青个人感觉,策论题从答题方向上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两种。
一是指明对某事献计献策的。
例如治水、赈灾等, 如清江府府试时那篇《举直错诸枉》,若是较起真来要作答,作答的方向也很明显, 便是整治吏治。
二则是对某一政策或现象发表看法或建议。
这一类题在答题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