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井师姐好。”那人畏畏缩缩的跟井熙打了一个招呼,明明是个三大五粗的男生,不知道为什么看着有点可怜兮兮的。
“这是费竟,本来是贺……的学生, 他出事以后,费竟就转到蒋副教授那边继续读去了,我对原来的实验结果有点疑问,就叫他来帮下忙。”王聪解释道。
井熙点点头, 看了那个费竟一眼:“你原来的导师出事,真一点不介意?”
井熙虽然从来没有承认过那封匿名信是自己寄的,但是实验室上上下下都有猜测,连带着对她的态度都好了不少——或者说是怂了不少。
费竟一米八的大个子,但是有些缩头缩脑的,声音也跟蚊子一样:“不,不会,新导师比贺副教授好多了,我还想谢谢你呢。”
蒋副教授虽然看着不好打交道,其实是一个很负责任的导师,费竟刚一换过去虽然还有些战战兢兢的,但是很快,就感受到了从寒冬突然变成春天的温暖。
“他出事跟我没关系,”井熙撇清道,“对了,原来的数据有什么问题?”
她们现在做的这个项目是直接从姓贺的手上接过来的,是一个光电探测器的追踪项目——其实就是把国外期刊上已经讨论过的几种材料做一下重复试验,测一测工作波段,还有本征吸收系数之类的数据,说好听的叫跟随研究,说得不好听就是毫无创意的搬砖,纯粹在国内期刊上水论文骗经费的。
费竟又缩了缩脖子,声音就像蚊子的嗡嗡声:“我来得晚,所以很多事情也不太确定,但是有次好像听贺……提过一次,说是有几个数值跟预想的不太一样,我估计……他是直接把实验数值给修改了。”
井熙拿起记录本看了起来,马上意识到,姓贺的原来连跟随试验的设计都是抄了人家的,后面估计数据做出来不太一样,也没多想,直接就改成了跟他抄袭的那篇一模一样的。
……这位可真是个人才。
井熙摇头叹息,但是又很快发现,有什么不太对劲的地方。
她沉吟半晌,忽然叹:“姓贺的可真是一个蠢货!”
他这个重复试验用的是一种比较新的纳米复合材料,相关的实验数据并不太多,两个实验的数据差异,明明有可能做出新发现,偏偏被他偷懒给直接改了。
这就跟霉菌孢子可能出现在许多个不同实验室的培养皿中,但是绝大多数的命运都是被冲进下水道一样,只有敏锐且有准备的头脑,才可能发现青霉素。
很显然,费竟的前导师有这个运气,但是很遗憾,缺乏足够的科学素养。
不过现在,首先需要做的,就是重复之前那个实验。
除了被篡改的数据,实验记录本上其他的条目还算完整,井熙问费竟:“那个实验你之前参与了多少?”
费竟还是低眉臊眼的回答:“基本都是我做的……除了最后那个数据。”
他越说越心虚,声音也更低了。
“你才刚开始跟着他,又没属过名,这些实验造假怪不到你身上,”井熙安抚他,“不过,你愿不愿意暂时借调过来,帮我重复之前的实验?要是真有论文出来,可以根据你的贡献给一个二作或者三作。”
费竟一愣,忙不迭的点头。
实验室里不少人都很羡慕王聪,这么快就拿到了SCI的二作,费竟也是研一,又刚换了导师,正是惶惶不安的时候,听到井熙这么说,当然只有点头的份。
“行吧,我去跟蒋副教授说一声,你就暂时先跟着我们项目组。”井熙说。
蒋副教授倒是好说话,也没多打听具体是什么项目,很干脆就点头放人了。
然后井熙很快发现,这个费竟虽然性格有点软,还真是一把试验好手。
王聪其实也是一个很不错的研究者,条理清晰,有条不紊,尤其擅长解决各种技术细节上的问题。
费竟和他则完全不一样,这个人身上更多了一点随性的灵感,大多时候不管用,可只要被他碰对一次……
所以说了,他之前那个导师,可真是一个蠢货。
“这个步骤你是怎么想出来的?”两次实验数据的不同,其实是源于费竟对实验步骤的一点小小改动,表面看起来无关紧要,其实背后隐隐预示的,却是一个大发现。
费竟还以为是自己做错了,不安的搓着手:“主要是那天有个仪器的上机时间用完了,我没办法,才改的另一种制备方法……后来问过贺副教授,他也没说什么。”
“那是因为他蠢,”井熙笑,“结果错过了一个功成名就的机会。”
纳米材料是如今材料科学的前沿领域,六十年代的时候,人们才发现用气体蒸发冷凝法可以实现对金属纳米微粒的制备,去年才有实验室发现怎么烧结得到纳米微晶体块。
从此开始,纳米半导体材料的研究也成为最新的热点。
贺副教授追热点的劲头倒是够足,只可惜他一心水论文,也不知道浪费了多少好机会。
倒是便宜了本来只想跟在后面捡点经费的井熙了。
“这应该是一种新材料,我们尽快把它的特性测试出来,说不定能发一篇很不错的论文。”井熙说。
“又是英文论文?”王聪兴奋的问。
“当然。”井熙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