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赵巧梅同意,“文工团那些小姑娘都还没结婚,让人家来看孩子也不太现实,知青也都没几个结婚的估计他们也不愿意。”
陆秋心里一动,突然想到江卫国之前提的,和他搭档的那个知青,好像找的就是介庄本地的媳妇。
听说孩子都有了,但是部队上没地方,也没随军过来。
如果能来当幼儿园老师的话,说不定就能解决他们两地分居的困难了。
当然,也得看看人怎么样。
这事陆秋先按下不提,和赵巧梅继续说食品厂子的事情,“我看现在就得组建人手了,得找干净会做饭的,你觉得谁合适?”
赵巧梅知道这就是陆秋的考验了。
她想了想,没说之前和自己玩的不错的几个女人,那些人她怕陆秋看不上,觉得他们喜欢说闲话,不爱干活。
但是,凭良心说,除了她那时候犯懒之外,其他人家里什么活不干,连说闲话手里都拿着针线呢。
“你看哑巴娘怎么样?她一直在食堂干活,人也干净。”
陆秋就点了头,肯定的道:“我也是这么想的,就是得问问哑巴娘,愿意不愿意。”
毕竟他们厂子到底怎么样,还是不确定的,可能最后这厂子就打了水漂。
但在部队的食堂干活可是不一样,那是正式工作。
“行,我回头问问。”赵巧梅这么说,继续又说了几个人名,都是部队上有名的勤快人。
见陆秋一直没反对,她才试探着说了桂香的名字,还赶紧解释:“她人也很好,之前小冬淘气的时候,她也带了好些人去找。”
“桂香姐愿意来吗?”
“愿意!”赵巧梅一说这个,就忍不住拍了下大腿,“我之前卖东西,都把她馋得不行,恨不得跟在我后面干。”
“她家里人同意吗?”
“这个你放心,我到时候肯定都会问问的。”
说到这里,陆秋已经把饭给做好了,问赵巧梅:“要不我们家里吃点吧。”
赵巧梅看了看隔壁,皱眉:“我去看看孩子在哪里。”
陆秋就没留她。
等把饭端上来,几个孩子都已经洗了手,迫不及待地等着吃饭。
陆秋特地盛了一碗出来,等左景吃完了,让他去给左碧惠送过去:“就说我今天下午再过去看他们,问他们有什么缺少的。”
“行。”
左景和陆立春两个要出去,陆秋怕村里有水,又叫住他们,给找了胶鞋出来。
这两双一个是左至历的,一个是陆秋的,两个孩子穿着都不合适,但他们还是穿得挺高兴的。
到了村里一敲门,臭蛋就跑过来了:“把碗给我吧,你姑姑在我家呢。”
陆立春不给:“给你不用到家门口,就全都没了。”
臭蛋撇嘴,跟在陆立春和左景后面,把陆秋说的话告诉了左碧惠。
左碧惠赶紧摇头:“不用让嫂子过来,我这里什么都不缺,已经收拾好了。”
赵大姐也说:“路上都是化的水,来回跑什么?让你大姐安心在家里呆着。”
“行。”
赵大姐又留着陆立春他们吃了点东西,走得时候也不落空。
左碧惠就觉得这里处处都透着人情味。
不拘拿的是什么,都是散发在乎的意思,乡里乡亲的,这么走动能不热络起来?
陆秋中午睡了一午觉,猜测着左至历恐怕忙得脚不沾地,也不知道他有没有吃饭。
她开始收拾行李,把给大家带的礼物都拿了出来,有果脯,有点心,都是孙竹斓给他们制办的。
陆秋他们现在要盖厂子,又要养活这么多孩子,手里正是缺钱的时候,就没推辞。
北京果脯挺出名的,她一家给分了点,开始让孩子们往外挨家挨户送。
就这样忙碌一下午,该见的人也都见到了,孩子们往家拿的东西也快堆成小山了。
他们就凑在一起,看拿回来的是什么。
“这是桂香婶子给的,是自己家蒸的黄米面糕,里面放了特别多的红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