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黛玉离开赵家后,就急忙忙来到武馆,向陆清舟讲了一下后续的事情。
“予儿还小,尚不懂事,你嫂子未免严苛了一些。”陆清舟想不到东妞平时大大咧咧,教导孩子却是说一不二的。
“这也是好事,不能纵容了他,以后要是闯出更大的祸可怎么办?哥嫂虽只有这一个孩子,平日里全家也疼得紧,但在教育方面可马虎不得。”黛玉倒是很支持东妞的做法。
“你说的也对。赵大人夫妇是大度的,只是那小娃娃要疼痛一场了。”
“好在只烫了个小泡,大夫说小孩子恢复得快,不至于留疤,不然我也得揍予儿一顿。”黛玉说。
陆清舟:“你呀,对亲侄儿舍得下手?怕你娘都不依。”
“教他成才,谁拦都不管用。”黛玉见天快黑了,便要告辞,“我先走了,明日再来,你明日想吃点什么?我好做了带过来。”
“别的倒无所谓,就想吃一碗你做的佛跳墙,我可是馋了许久。”
“都这么馋了怎么不跟我呢?还巴巴地等我来问你。”
“你每日照顾我,已经很辛苦了,我哪里还敢劳烦你……”这倒是真话,陆清舟是个不喜欢拖累别人的人,能少麻烦别人就尽量少麻烦,所以很多时候他都把事情憋在心里。
“跟我说这些就太见外了。佛跳墙须费些功夫,所以明天我就晚点过来,你要是饿了,就先叫厨房弄点吃的垫垫肚子。”
“好。你快回去吧,再晚就看不见路了。”陆清舟不放心黛玉一个人走,又喊来两个武馆的师傅送黛玉回去。
黛玉到家后,却见东妞买了一大堆的补品和衣服,黛玉不解:“你买这么多做什么?”
“明日送去赵家,就当是我们家的诚意了。”东妞爽快地说。她始终过意不去,觉得一定要好好补偿赵大人他们。
“白天不是都释怀了?再说他们夫妇都是讲理的人,不会往心里去的。”
“人家宽厚是人家的事,我还是要表现一下,不然心里老不踏实。”东妞又指着一旁的予儿,“也要让这小子知道,犯错是要付出代价的,不是仅仅口头道歉就能解决。”
予儿默不作声,随他娘怎么说。
黛玉看着这一对母子,实在是可爱又可笑,她拗不过东妞,就随她置办东西了。
不过黛玉料想,明天肯定要原封不动地搬回来,因为清照夫妇也不是贪财之人,能感受到林家的诚意就够了。
第二天一大早,东妞把东西都装上马车,拉着予儿又去赵家了,黛玉忙着做佛跳墙,也就没问她娘俩的事。
果然,不到一个时辰,他们就回来了,把马车里的东西一趟趟往屋里搬。
黛玉前来帮忙:“我就说嘛,他们不会收的,白白浪费这么多东西。”
“不会浪费的,许是今天送太多,他们不好意思收。赶明儿我隔三差五去看娃娃,顺便带些,他们总不好推辞。”原来东妞心里还有这个算盘。
“这倒是。我煮了佛跳墙,你和予儿也来吃一碗。”
“好,等我们搬完就来。”东妞答着。
今日黛玉这份佛跳墙煮得多,家里人都盛了一小碗,留了一些给陆清舟送去。
林瑾还是赞不绝口:“咱们家许久没吃你这碗佛跳墙了,比我和你嫂子做的都好。”
“你们爱吃,我以后常做就是了。从回来后就一直忙,也没好好给你们做顿吃的。”黛玉对家人有些愧意,她照看陆清舟的日子多,一般都是晚上才回家休息,确实没来得及谈谈心。
林大娘舍不得女儿受累:“傻孩子,你注意身体才是,我们在家里吃得好喝得好,你不用操心。”
黛玉见小江一直不吭声,猜测他有什么心事,便故意说:“小江,待会你陪我一起去武馆给清舟送吃的,好不好?”
小江满口答应:“行!”
黛玉将佛跳墙装在食盒里,同小江出了门。
路上,黛玉细细询问:“在我家里习惯吗?”
小江不拿黛玉当外人:“不大习惯,这里和边疆有许多不一样。”
黛玉解释:“你在边疆生活了那么多年,肯定一时不大适应东京。等你生活久了,就会喜欢这里的。我最近忙,等过了这段时间,我带你去乡下收菜,散散心。”
“我一想到将士们在战场上搏命,而我却好吃好喝的,心里就很过意不去……”
黛玉才明白小江的心事,原来他心有愧疚。
“你这样想可不对。将士们保家卫国,本就是为了让百姓安居乐业,你也是大宋的子民,你过得安稳就是对将士们最好的回报。再说,现在边疆无战事,连平远将军都快回来了,你就更应该放宽心了。”黛玉又问,“我爹每月从账上给你支的银子可够使?若不够,只管和我说。”
小江忙说:“够了够了,我没什么花销,吃住都在家里,大叔开的工钱我都存起来了,已经存了二十两啦!”这笔钱对小江来说无疑是天文数字,他长这么大哪里见过这么多钱。
黛玉忍不住逗他:“你挣的钱都要好好存着,来日你还要娶媳妇,最好再置办个宅子,好有个自己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