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妇攻略:农家娘子致富记——小m愚【完结+番外】
时间:2022-12-13 16:56:06


  萧铁策那时候已经在当时的太子身边,而且深受倚重,只是因为他不苟言笑,所以很多女子都怕他。
  赵夫人偷偷见过他,倒是不讨厌他的长相,不,准确地说,满足了她对未来另一半的幻想。
  然而萧铁策的名声实在太不好了,平时她是断然不会考虑的。
  眼下却没有挑挑拣拣的余地,横竖嫁谁都是嫁,既然他可以帮到爹,那就是他了。
  就算,就算他真的是个凶恶之人,甚至就算他打人,她也硬着头皮认了!救爹最要紧。
  然后赵夫人在手帕交的建议下,想了个“好计策”去接近他。

第1354章 当年渊源(二)
  这“好计策”现在想起来,赵夫人都觉得脸红不已。
  她利用落水去接近萧铁策……结果萧铁策根本就没下水,提着她的衣领像提小鸡一样把她从浅水里拎上来,他身后的侍卫们笑得前仰后合。
  萧铁策说:“别再出来丢人现眼,赵大人一世英名都要被你毁尽了。”
  然后他又呵斥嬉笑是侍卫,让人去找丫鬟把她带走。
  彼时天气还冷,赵夫人冻得瑟瑟发抖,脸却烫得可以烙饼。
  他凭什么那么说她!
  她又不是真心喜欢他,萧铁策凭什么那么骄傲,还当着这么多人的面羞辱她!
  明明是她嫌弃她,她做了很多心理建设才迈出这一步。
  那时候她年轻气盛,萧铁策给她的“羞辱”,让她后来每每想起都脸红,继而恼羞成怒。
  她无数次不甘心地想,当时她怎么就没说一句“我又不喜欢你”呢!
  因为这句话没说,她一直惦记了这么多年。
  这件事情后来她和赵老爷说过,因为那个“手帕交”,后来过得不好,随着相公调任的时候路过这里,“假装无意”地在赵老爷面前提起过,把赵夫人气了个倒仰。
  当年之事,她只怪自己瞎了眼;匆忙出京,也没有报复过那人,却不想她竟然还得寸进尺。
  好在赵老爷足够维护她,当众打了那人的脸,说无论赵夫人过去如何,她都是他手中至宝。
  赵夫人觉得十分解气。
  原来最好的报复不是她同那人唇枪舌剑,多赢一句;而是自家男人轻描淡写,将对方男人比到了尘埃里。
  但是赵夫人也是个聪明人,决计不希望这件事情不清不楚,成为赵老爷的心结,便把当年的事情一一跟他说了。
  不仅包括她被萧铁策羞辱,还包括之后继母诬陷她,父亲轻信继母,把她远嫁的事情都说了。
  赵夫人在赵老爷怀中痛哭一场:“我是恨她,可是她也对我好过。我对她的不好都是在脸上嘴上,什么时候痛下杀手了?她肚子里的,不是我爹的亲骨肉,不是我的亲弟妹吗?我怎么会去害她流产?我如果想害她,为什么不害我弟弟?要去害肚子里那个?”
  赵老爷安慰了她:“夫人呐,萧铁策哪有什么眼光?但是你得这么想,要不是他没眼光,还有我什么事,是不是?至于岳母大人诬陷你这件事情,其实是误会……”
  “什么误会?”赵夫人含着泪道,“你竟然也不站在我这边了?是不是你也觉得我不好?”
  “不是,真的不是。”赵老爷道,“夫人,我一直没有告诉你。当年你南下嫁我之前,我已经到了京城。你来的这一路上,我其实都在后面跟着。”
  赵夫人不敢置信地看着他。
  赵老爷点点头,眼睛笑得几乎看不出来:“我早就中意你了。岳父大人出事之前就把我叫到了京城,把你托付给我了。”
  “所以后来我和萧铁策……”
  “我知道。”赵老爷摸摸她的头,“多傻的姑娘。”
  赵老爷告诉赵夫人的事情,彻底颠覆了她多年的认知。

第1355章 当年渊源(三)
  原来,赵夫人的父亲出事,是因为查到了有人在京郊豢养死士。
  在齐王后来大规模豢养死士之前的十几年,当时的太子,现在的皇上,其实也在暗戳戳地做这件事情,只是更加隐秘,规模少一些,而且严格来说,更像是精良侍卫,而不是死士。
  然而这件事,即使只是擦边,那也是皇上的大忌。
  可是当时老大人只查出了死士,却没有查到是谁。
  然后他就出了事——他被诬陷参与走私茶叶,因为赵夫人的继母在外面经营铺子,铺子卷入了走私茶叶案。
  这也是大罪,然后老大人就被下了牢。
  先皇觉得这件事情有蹊跷,怀疑他被诬陷,所以私下去见了他,让他安心待在狱中,等待幕后黑手放松警惕上钩。
  然而老大人觉得这件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他怀疑,这件事情是当时的太子所为,然而他没有证据。
  他知道皇上和太子父子情深,没有确凿证据就说出来,皇上一怒之下,完全可能放弃他。
  所以他表面上接受皇上的安抚,实际上内心十分焦灼。
  知情不报,他身为大理寺卿,良心过不去;现在坦然告诉皇上他所知道的,又落了个这样的下场。
  他对未来没有那么乐观,因为他得罪的是太子。
  所以他便和妻子商量了这一出戏,撇清关系,把女儿“撵出京城”。
  这件事情后来萧铁策出面从中斡旋解决了,保住了老大人;当然老大人也做出了妥协,不再追究这件事情。
  萧铁策是如何同老大人达成共识的,这是个秘密。
  老大人后来就致仕了。
  无论如何,这件事情算是“圆满解决”。
  赵夫人听到这些的时候极为震惊。
  她爹竟然把这些事情都告诉了未来女婿,却对她只字不提。
  “因为你我的婚事,是岳母大人在世定下的。岳父大人也喜欢我憨厚老实……”赵老爷说这话的时候,眼中是得意,“岳父大人对我真是极好极好的。”
  好到能把心爱的女儿托付给他。
  “那你为什么不告诉我啊!”赵夫人哭着捶他的胸口。
  她冤枉了父亲这么多年!
  “岳父大人不让。其实我和他老人家一直有书信往来,他老人家很好,知道你过得好,他也高兴。他不许我告诉你真相,因为那位,将来还是要做皇上的。到时候清算起来,恐怕你……倒不如现在这般,撇清关系。”赵老爷说起这些的时候,也感慨万千,“可怜天下父母心哪!”
  “还有,萧大人真的帮了很多忙,所以我心里是感谢他的。”
  “不许感谢他!他助纣为虐!”赵夫人气呼呼地道。
  赵老爷聪明地不再提萧铁策,免得夫人恼羞成怒。
  赵夫人等了好久之后才道:“这些都是我爹跟你说的?”
  “嗯。”
  “我不信!”赵夫人道,“他真的那么好,为什么只把我撵出来了?我弟弟呢?那不是他的根吗?”
  “弟弟的话,不是岳父的,他老人家也做不了主。”

第1356章 当年渊源(四)
  此话一出,石破天惊。
  原来,赵夫人继母肚子里的孩子,根本不是老大人的,两人甚至没有夫妻之实。
  赵夫人母亲病重之时,不放心的是女儿,还有被渣男骗得怀孕却没有得到任何名分的妹妹。
  于是在她的安排下,就有了后来热丧期间的亲事。
  “都是娘的安排?”赵夫人泪如雨下,“那姨母她……”
  “姨母对你一直很好;岳父大人更是难得,他说这一生只要岳母一人……所以后来的流产,根本就是造假……”
  “那我,我……”赵夫人想起自己对继母的谩骂甚至动手,几乎快要被愧疚淹没。
  “傻夫人,没人怪你。岳父岳母对姨母的好,足以弥补你不知情下的伤害;况且姨母也是看着你长大的,对你做那些并不生气。岳父大人问过她,要不要把弟弟送走,是她不肯……灵珊,没人怪你,你没有做错什么。你是被算计的,只是大家都是为了你好。”
  所有的事情,只是朝廷倾轧之下的无奈选择。
  夫妻之情,父女之情,其实一直都没有任何问题,只是现实无奈。
  不过就算赵夫人知道这一切,也只能假装不知道,否则老父亲的良苦用心又算什么?
  她只能在赵大人偷偷给京城送礼的时候仔细斟酌,多多考虑,把自己的孝心藏在其中。
  当然,她也怨,甚至想狠狠地和爹吵一架。
  为什么这么多事情,他宁愿告诉自己的相公都不告诉自己?难道她真的那么不被他信任?
  这种委屈,一直伴随着她。
  果然,太子浮浮沉沉之后,还是成为了皇上……但是他们一家,算是苟且偷安了。
  赵夫人对现状没什么不满意,唯独提起萧铁策,就会想起年少时候的荒唐;对皇上的怨恨,也多少会转移到他身上,虽然现在她已经明白,萧铁策当年其实是不必帮她家斡旋的。
  萧铁策的帮忙,是对她家的大恩。
  然而她总是别扭着,直到她听说萧铁策失踪,才知道这段过往,不管是谁亏欠谁,恐怕都没有机会弥补了。
  她口中恨恨地说“死得好”,其实心里是很难过的。
  她听说他和那个世人都不看好的娘子夫唱妇随,幸福美满;她听说他建功立业,浮浮沉沉后终成侯爷……他是活在传说中的人,包括死讯。
  然后后来就发生了这么许多的事情。
  缘分这件事情实在奇妙,她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十几年后,她会和萧铁策的女儿们有这样的交集。
  她在性命攸关之际护住姐妹两人,不是她对萧铁策有多么深厚的感情,而是内心深处,感念他当年的相助之恩。
  事到如今,赵夫人终于承认,当年如果没有萧铁策的斡旋,怕是她早已家破人亡。
  赵老爷也很清楚这点,所以也很支持她的举动,即使冒着巨大的风险,也要护着姐妹俩。
  赵夫人给明九娘写的信很长,不过因为担心信落在别人手中,所以当年隐情也没有详谈,只是把姐妹两人的遭遇写的很详细,希望她放心。

第1357章 阿锦的请求(一)
  因为不知道明九娘到底在哪里,所以这封信赵夫人又亲自誊抄了几份。
  信还没有送走,阿锦来了。
  “怎么了?”赵夫人对她招招手,态度温和地问道。
  她也算出身富贵之家,所以知道京城中那些贵女都是如何被婆子丫鬟簇拥着长大,十指不沾阳春,水。阿锦和幺幺两个是侯府贵女,更应该是在千万般宠爱中长大,事实也确实如此。
  可是这两个孩子遇到了那么多变故,现在还能够好好活着,实属不易。
  她们身上的坚韧令人动容。
  “夫人,我想给我娘写封信。”阿锦道。
  赵夫人写什么,她娘见到了恐怕将信将疑;只有见到自己的亲笔信,娘怕是才能放心些许。
  但是即便如此,恐怕娘也会怀疑自己被胁迫所写,但是总比没有的强。
  赵夫人立刻明白过来她的意思,笑道:“我怎么就没想到呢?主要是你小小年纪,我没想到你已经能写信。”
  阿锦顿时有几分不好意思。
  “我字写得不好,也总写白字,但是我娘能懂。”
  这是亲人之间传递的思念,和字体好坏没有多大关系,她很想让娘放心。
  赵夫人招呼她到书桌前,“写吧,想跟你娘说什么就写什么,我保证谁也不会看。”
  “多谢夫人。”阿锦十分感动。
  信的内容她已经想好,并不很长,所以即使她写得慢,不到半个时辰也写好了三封。
  墨迹干了之后,赵夫人当面把三封信都一起封好,让人送走。
  “你家人收到信,很快就会把你们姐妹接走,别着急。”赵夫人安抚她道,“只是我就会舍不得了。我的两个女儿都已经嫁人,身边很久都没有你们这么小的女孩子了。”
  想起一直没能生育的长女,她心中也蒙上了一层阴霾。
  ——都是养孩子的母亲,只要这辈子不闭上眼,就一直要为儿女担心,所以她可以体谅明九娘现在内心的焦灼。
  “夫人,”阿锦道,“感谢的话我都不好意思再说,实在太轻飘飘。因为我和幺幺,府上得罪了那么多人。等大哥来接我们的时候,我一定和大哥说好,让他留人照看府里,日后府里不管出什么事情,侯府都会照应。”
  赵夫人笑道:“我对你娘实在太好奇了。到底什么样的人,能养出你这么乖巧贴心的女儿来,我也真羡慕她。”
  “说起乖巧贴心,我远不如大姐。”想到能回家见到家人,结束担惊受怕的漂泊,结束寄人篱下的不安,阿锦脸上露出笑意,“也不如三妹。但是这次,虽然受了不少罪,但是我也懂了很多道理,以后回去要好好孝敬爹娘,爱护姐妹。”
  想到萧铁策,她忍不住又红了眼眶。
  “夫人,您听说过我爹的消息吗?”
  哪怕只有只言片语也好。
  她们姐妹回家是好事,可是家里缺了爹,还是从前那个家吗?
  “没有。”赵夫人道,“但是这么久都没有消息,或许是好消息。你娘现在正北上,奉召进京。”

第1358章 阿锦的请求(二)
  赵夫人其实很担心明九娘的处境。
  萧铁策出事了,她隐隐听说这些年他和皇上的关系也不甚好——狡兔死,走狗烹,这是那狗皇帝能干出来的事情,只怕皇上还要对她们孤儿寡母赶尽杀绝,永绝后患。
  因为之前经历了她爹被无辜构陷之事,赵夫人对皇上深恶痛绝。
  她觉得她比现在这些人,包括萧铁策,早了十几年就看清了皇上的真实面目。
  想想萧铁策也是可悲,效忠的竟然是这样的人。
  不过后来她也隐约听说萧铁策的身世,似乎和皇上有兄弟之情。可是那又如何?重情重义的人,总要被薄情寡义的人辜负。
  她觉得,皇上多半要趁着萧铁策失踪,把他手中的权利归拢到手中。
  萧铁策是可悲,但是不傻,这么多年,若说他没有自己的势力,便是赵夫人这样的深宅妇人都不相信。
  可是这些话,她只能藏在心中,不舍得给阿锦增加更多负担。
  “我知道,我不着急了。”阿锦道,“有夫人照顾,我现在不着急。我只担心温青那边……”
  “没事,我每日让人都在他们的饭菜中加了让人四肢无力的药,他们跑不了的,到时候一并交给你哥哥。”
  “嗯,多谢夫人。”
  阿锦心里有种不安的感觉。
  那只不知所踪的金雕让她不安。
  金雕在中原是极其稀少珍贵的存在,如果在南华国也是,那说明温青身份尊贵,惹了他,事情怕是没有那么容易善了。
  如果在南华国,金雕稀松平常,那他们也是太可怕的对手;他们还对仲灵虎视眈眈,大哥又要保护仲灵……
  相对于幺幺没心没肺和铁柱玩,阿锦心思就重了许多。
  “对了,还有一件事情……”阿锦面上露出几分不好意思,“本来不该麻烦夫人,但是我想着,有些事情,若是错过了时机,以后也来不及弥补了,所以就厚着脸皮求一求您。”
  她说的,是侯小月的事情。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