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九哥,你在说什么傻话?”他不明觉厉,但见我精神萎靡,当即耐心地劝我道:“我办事你放心啊!怎么会……”
“九王殿下。”未等他劝说完,旁边有一位小兵打断他的话,对我拱手道:“请殿下振作起来,其实您从未服用过子乌草。”
“嗯?什么子乌草?”杨严更迷糊了。
“……!!!”
我一惊,锐利地眼神当即射向对方,隐约想起来他好像就是杨严方才所指的那位带路人;我心中乱成一团,好几个念头纠缠在一起,顷刻间扣住他的手腕,逼视着他一连串问道:“你是什么人?你有何目的?你是怎么知道子乌草的!?”
“嘶……”我力道不轻,他疼得倒吸一口气,却完全没挪动身体,只是继续说:“现在小的不方便解释那么多,但请殿下相信我,您一直以来被灌下的都只是一种让人嗜睡的药,停了药就能恢复正常。”
“……”我微愣,心里顿时被一种无法形容的感觉所充斥,虽然有无尽疑惑,但更多的是劫后余生的兴奋和希望,在那一瞬间如打了鸡血般容光焕发,连力气也一下子恢复了许多;杨严显然没搞懂我们在说什么,一时间竟有些愣神,我深吸几口气平复心神,主动推了推杨严:“你小子愣着干什么?快带我离开这鬼地方!”
“啊……哦……好!”杨严被我短短几秒钟前后判若两人的模样给惊住了,不过他很快回过神来,动作麻利地对其他人打了个手势,然后亲自搀扶着体力仍未复原而脚步虚浮的我往外赶去。
不知他们事先用了什么妙招,从牢房里出来的这一路行进非常顺利,偶尔有路过夜巡的小兵,也被我身边的暗卫干净利落地解决掉,再拖到角落里藏起来;很快地,我们紧张又刺激的从营地后方绕进周围的密林,再绕出来一路向着盛都的方向赶路,在清朗无云的夜色中,盛都外城巍峨的轮廓已隐约可见。
不过我们所处的位置毕竟属于敌营后方,离大本营也不远,守军的数量并不算少。又过了一会儿,当我们行至杨严事先藏好马匹的地方时,周围忽然有数百火把被陆续点亮,随后便是嘈杂的行军声。
我心里咯噔一声,看来我始终担忧的事情,终究是发生了……
“我们快走!”
杨严反应还算快,哪怕面对对方越来越近的包围圈,他脸上也半分惊慌的神情都没有。只见他和众人飞速将几匹马给解开,将我干脆地托上马,随后从袖中拿出一个小圆筒,并拔去顶部的塞子。
“嗖”地一声,一道炫目的烟火直冲天际,在我们头顶轰然炸响;我心里登时有了谱,这相当于现代的信号弹,想必杨严这烟火放出去,周围接应的人应该很快就有所行动。
果不其然,就在下一秒,震天的喊杀声从四面八方涌出来,伴随着尘土飞扬和越来越密集的火光,看上去就像是有千军万马横扫而来似的;有人在树林各处和粮仓军营放火,借着敌军慌乱的间隙和夜色掩护,纷纷冲上去跟他们拼杀;我虽然清楚敌众我寡,但杨严他们显然早有准备,硬是将这几个人的能量发挥到极致,不多时就在后方撕出一条口子。
我精神大振,俯身把杨严也拉到马背上,主动指挥身边的人和援军迅速撤退。我方援军显然对盛都周围地形很熟,带着我两拐三转就钻进某些连我都不清楚的地方,很快就把追兵给尽数甩开。
他们人虽然多,但早些时候被贺秉则他们给弄得很是疲惫,再加上四周多处起火以及出其不意的夜袭,一时半会儿还真被我们给搞得焦头烂额;待他们的主帅匆匆赶来镇场时,我早就在杨严的护送下溜得无影无踪了。
待我们彻底甩脱了追兵,杨严和潜伏在周遭前来接应的暗卫先后打了几声唿哨,示意士兵们撤退。不一会儿,我看到身披斗篷、匆匆赶来的几名统帅;他们看清我的脸,纷纷激动得热泪盈眶,径直下马跪在我面前——
“殿下!卑职前来救驾!”
“吴卓?”再次见到熟悉的人,我心中也腾起一阵欣喜,急忙把他扶起来。
“殿下平安无事,臣女和夫君皆不辱使命。”俏丽的女声响起,正是数月前与吴卓完婚的迎夏郡主。
见到这场景,不消他们多说什么我便明白,正是他们主持的这场营救行动;我敛肃了容颜,对他们郑重一揖:“郡主搭救之恩,本王无以为报。”
“殿下使不得!”钟迎夏一惊,连忙阻止我的动作:“保护殿下的安危,臣女在所不辞。”
“九哥,我们快些进宫吧。”这时,在周围简单巡视一圈的杨严回到我们身边,对我说道:“太皇太后他们还在宫里等着呢!”
“也好。”我重新翻身上马,飞速往宫城的方向疾驰而去。
<hr size="1">作者有话要说:
哈哈哈哈恭喜小叶子成功获救,从敌人手里逃出来。多亏了杨严小天使,吴卓大统领,迎夏郡主还有那个神秘的小兵啊~~
话说第一句话关于小叶子在牢房里的描写,看过剧的读者,有没有觉得有点眼熟啊~~没错,就是剧里九王被齐晟关到牢里之后,杨严去救他的时候,他抱着头颓废的坐在牢里的样子;后来他心如死灰,刚开始不肯跟杨严逃走,我当时被那几幕给戳到了,所以就也放进这段情节里,增加感染力~~
不得不再次夸一下小叶子,都到了这个地步了,她还在努力的思考和分析局势,亲爱的小叶子真的是辛苦你了……而且小叶子你振作的也快了吧我的天哪,前后几秒钟的功夫你就完全判若两人,从颓废变成打鸡血233333不愧是经过锻炼的,想必经过这一劫,你也基本上脱胎换骨了。
接下来的几章将会特别高能特别燃特别热血,九王齐翰的身份将会发生重大变化,为日后称帝【没错,就是登基】做准备。同时天下局势也会改变,而十分重要的暗线——历史前后因果论和是否阴差阳错更改历史轨迹,也会逐渐出现,并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哦~~剧情到了真正的高潮啦,撒花??ヽ(°▽°)ノ?
第151章 第一百四十九章——摄政王
进了熟悉的宫门,我先马不停蹄地赶回广陵宫简单整理下仪容并换了身正式的装束,这才一刻不歇地往太皇太后的宫殿赶去。不多时,我在众人的簇拥下来到最终目的地,在那里果然见到了坐镇都城最为重要的几号人——
太皇太后,太后娘亲,皇后张芃芃,和以贺秉则为首的几位年轻小将。
“恭迎九王殿下回朝!”
我一进殿门,两边所有军士和臣将整齐划一地单膝跪下行礼,声音亮如洪钟;我目不斜视地昂首穿过众人,步伐坚定的迈到大殿正中央,对上首的几位掌事人一撩衣袍优雅下拜——
“儿臣归来,叩见皇祖母,叩见母后。”
然后我再转向张芃芃的方位,对她行了个平礼:“皇嫂万安。”
我清楚地知道,我获救回朝的消息对于盛都的臣民来说相当于一剂强心针,所以哪怕再疲惫,我也要保持很高的姿态和气度,以完美从容的形象示于人前。
“好……好孩子。”这一刻我清楚地从两位老人家眼里捕捉到一丝热泪,她们更是亲自从座位上起身,走下来将我扶起,一个劲地说:“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啊……小九,你受委屈了,那个逆子有没有把你如何?”
“呃……”我想了想,决定还是暂时隐瞒赵王对我做过什么,于是便摇摇头说:“没有,二哥对儿臣还算客气。”
“都伤成这样了,还说没有?!”我话音刚落,太后娘亲就托着我的手腕,满脸疼惜的轻抚着上面被铁锁勒出的紫痕:“他竟忍心对你上锁拷!”
“母后切莫伤心,儿臣不是平安地站在这里了么。”我见她一脸泫然欲泣,忙不迭地主动宽慰她:“儿臣想,二哥那边很快就会发觉今晚的变故,他恐怕会恼羞成怒,并在天亮时对盛都发起总攻;我们的时间不多了,须得尽快商量对策才行。”
“小九,你真的成长了不少。”太皇太后欣慰地拍拍我的手背,叫人去宣召太医并为我准备席位和晚饭,随后对诸位将领抬手道:“九王所说的你们可听见了?都平身,有什么想法畅所欲言便是。”
接下来的好几个小时,我将赵王带队伏击我和齐晟,后来得到豹符并一路往回赶,以及计划到盛都谋夺皇位的全过程跟众人讲述了一遍;在这期间,所有太医都围在我身边为我施针诊疗,而我任由他们摆弄,嘴上却一刻不敢停,无论贺秉则他们问什么都是有问必答,生怕耽搁一分一秒。
多方分析下来,我们得出一个共同的结论——
“如今二哥铤而走险准备不足,而我方已将皇城围护得水泄不通,二哥首战失利又失了先机,长久拖下去对他绝对不利。等那七万援军一到,胜负就成定局了。”
“所以,他在天明时一定会疯狂地全力攻城;距离援军赶到最少需要一日,我们能死守熬过这一天就好,否则就只能鱼死网破。”
又商议了一会儿,我转向贺秉则问道:“秉则,如今都城周围的战备情况,可否与本王详细说说?”
“臣遵旨。”他拱手应了,当即禀道:“原本敌我双方兵力差距有五万之多,经过今天的初次交手就只差三万了;而城内粮草充足,布防也没有损耗,哪怕赵王集中所有力量硬碰硬,想抵挡一阵也并非不可能的事。”
“虽说狭路相逢勇者胜,但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这种终究不是上策。”我沉吟一瞬,表示希望能找个减少伤亡的战术:“若能做到不战而屈人之兵,是最好不过的了……”
“殿下有何良策?”贺秉则对我端正了身子,双眼发光地看着我征询意见;我又仔细思考片刻,才谨慎地回答:“秉则你太高看本王了,若论良策,本王那点小伎俩,怎么及得上你出神入化的驭兵之术?本王如今所想的,不过是尽量据守不战,不愿眼看生灵涂炭而已;只是本王思来想去,有一点倒是可以加以利用。”
我绞尽脑汁努力回想当初阿九速成教授给我的兵法战术,以及后来在实地战场上学到的经验,很快便有一个模糊的念头从我脑中闪过。
“名不正,言不顺,师出无名,是谓有失人和。”我食指轻扣案几,轻描淡写地说:“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何如?”
“……!殿下的意思是……”贺秉则喃喃重复一遍我方才所言,恍然悟出我的用意,对我信心百倍地回道:“殿下英明,臣这就去安排。不过臣以为,此事还是需要殿下您亲自出马,方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这是自然。如此重要的一环,本王岂能缺席。”
我与他暗示的战略,其实就是策反赵王手下的军士,将他们掌控在自己手里。赵王虽然来势汹汹,但根据我的观察,那些士兵大多数并不清楚他此番实为谋逆之举,即便有知情的,也因着军令如山而不得不奉命行事。简单来说,赵王阵营里最大的问题就是军心不稳人心不齐,若能在临阵成功策反使其倒戈,就有望实现我兵不血刃的理想。
“小九所言甚是。”始终听着我们相商的太皇太后微微点头,眼中的精光闪了闪,随即对身边伺候的宫人们抬了抬手;他们得到某个命令,皆恭敬地走下台阶并俯下身子,太皇太后身边的首席太监更是尖着嗓子说了一句——
“肃静!”
此话一出,满堂都自动噤了声并原地跪下来,同时面带疑惑的看向太皇太后;在众人的注目下,太皇太后林氏凤眼微眯,满脸庄严正色地开口,浑厚的声线回荡在大殿——
“九王齐翰,德性卓然,聪颖□□,威望颇高,众望所归;今仰承天命,传哀家懿旨,册立为摄政王,兼任临时兵马大元帅,掌控三军朝政。”
“……!!!”
不光是我,所有人都震惊地说不出来话;我不可置信地仰头看向她,只见太皇太后眉眼间满是不容置疑的威严,对我缓慢地重复一遍:“九王,接旨。”
“皇祖母,孙儿……”
我仍未从最初的冲击里回过神,一时间不免有些踌躇,脑中更是空白一片。如今皇帝不在,当朝地位最高的就是历经三朝的太皇太后林氏,她的确有这个权力和资格。至于她的打算,我更是很清楚,在这个节骨眼上,她册封阿九为位高权重的摄政王,一是为了稳定军心振奋士气,给浴血奋战的将士们一个信号:从今往后阿九便是他们效忠的主君;二是通过确立阿九“正统”的名位,给赵王那边施加无形的压力,毕竟与正统对抗的必定是乱贼,人人得以诛之。
好吧,道理我都懂,也承认老太太这步棋走的很关键,但我却忽然有些信心不足;摄政王这个座位的滚烫程度不亚于那把龙椅,尤其是在此等生死存亡关头,我若是坐不稳当,岂不要把大家的性命都搭进去了……
“没什么可犹豫的。“看出我的摇摆不定,老太太声音瞬间提高了几个档:“接旨!”
“是。”
我接触到她目光中饱含的信心和期冀,以及对我的鼓励和信任,顿时感觉心上如同微风拂过,将积攒的愁绪都一扫而空;我不再有任何退缩,起身行至殿中央的位置复又双膝落地,将手背抵在前额,对她端端正正地行了一礼——
“谨遵太皇太后慈谕;孙儿必不负先祖所托,定将恪尽己责,与家国臣民同生死共进退!”
我话音刚落,在座除了皇后、皇太后与太皇太后的所有人皆转向我的方位,整齐划一地说——
“恭贺殿下。摄政王千岁!”
太皇太后眸光中隐隐闪着激动的神色,她深吸一口气,对侍奉在侧的贴身嬷嬷挥手示意,对方便快速退了下去;不一会儿她就回来了,双手举着个华丽的托盘,上面叠放了一件看上去很厚重的外袍。不仅如此,那件衣服上还放置着镶嵌金蟒的黑色发冠,冠上插着光泽明辉的玉簪,尾部更是以纯金镶着流纹,规格也比我平日所佩的王冠要稍大一些。
太皇太后从座位上缓缓站起,白净的素手伸向那身一看就意义不凡的行头,拖着长长的凤尾向我走过来,边走边解释道:“这身服制曾经的主人,是你皇爷爷的幼弟、即你皇叔祖父,也是当年的摄政王齐宣。他与先帝辞世之后,哀家顺手将一些旧物保存下来以做念想。如今你临危受命,时间紧迫,来不及为你赶制册封的冠服,哀家就替你皇叔祖父做回主,把这服制暂借给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