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忘记了这两者没有任何关联,而且是自己放弃了太多的机会。
“粮食基地又在招工人了。”梁衔月说着自己在早市听其他摊主说起的事,“这次要的人也不少,最受欢迎的是有种植经验的。”
“那怎么不去村里招人,谁还能比我们这些农民经验更丰富?”甄敏不解道。
梁衔月只能猜测:“粮食基地有统一管理,普通人稍微训练过也能胜任这些工作。要是都招村里人,市里的居民就更活不下去了,他们没地没粮,如果工作也轮不到他们,只能刚才那些人一样乞讨为生,或者去偷、去抢,那就乱套了。”
这可能就是粮食基地的建立自始至终都没有到农村招募工人的原因,如果不是他们经常到市里来,恐怕连这个消息都不会知道。
甄敏觉得很有道理:“是该让他们看到出路,这样就不会铤而走险去做犯罪的事。”
又开了会车,马路上遇到车辆的频率明显多了起来。甄敏不经意的看向车外,突然看到一个没关窗户的车子疾驰而过,就在那一瞬间的交错,她看见了后车座上躺着一个人,他脸色很红,身体不自觉的抽搐着。
“他一定是中暑了!”甄敏攀在窗边看,一旦注意到这个情况,她竟然意外的发现往市里开的车辆中很多都是这样的情况。后车座上载着病人,症状都大同小异,脸色不是赤红就是苍白,伴随着不同程度的抽搐。
“应该是热射病。”梁衔月表情严肃,“人长期处在高温环境里,体温升高,就有可能患上热射病。这病凶险,必须要尽快治疗,不然病死率是很高的。”
――――
安城医院。
又一个热射病病人从急诊推进来,几个护士冲上来,熟练地给病人进行降温治疗。还有人去喊医生,值班医生忙得焦头烂额,嘴唇都干的起皮,他一边急匆匆的朝下一个病人走去,一边问护士:“今天的热射病病人怎么这么多?”
护士也摇头表示不解:“不知道,今天也没有比昨天气温高很多,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多人发病。但是这些病人情况都很严重,他们很多从农村过来,路上花的时间比较长,发病已经有一会儿了。”
――――
梁衔月回到家以后,先把从早市上换来的东西搬下车,再把大姨给的种子和草莓苗放进空间里。
“这草莓秧苗不能放太久,咱们赶紧进空间种好。”
甄敏也进了海岛空间,却没有跟着梁衔月和梁康时一起朝后院的门前走去,而是先打开了家里的冰箱。
“我拿几只兰花蟹给易君,你们先种着。”
现在正好可以借着刚刚去过早市的由头,把螃蟹送给易君夫妻俩。甄敏早就有这个打算,没把全部的兰花蟹都拿到早市上换物资,还在冰箱里留了一些。
这几只兰花蟹被放在冷藏室,现在还是活的,甄敏找了盆把它们装起来。自己一个人出了空间,路过小超市,看见黄一峰正在里面和来买东西的村民说话,也就没进去打扰,直接去了他家里。
梁衔月刚和梁康时拿上合适的农具来到海岛别墅后面的农田,锄头还没挥几下,甄敏就回来了。
她手里端着个大碗,另一只手拿了三个小碗和勺子,让梁衔月和梁康时先别急着干活。“来把易君做的绿豆沙吃了,我尝了一口,特别好吃,还是凉的。”
梁衔月凑过来接过了自己的碗,舀起一勺绿豆沙送进嘴里。这绿豆沙绵密甜润,冰糖的用量恰到好处,滋味清甜,应该是在井里镇过,入口冰冰凉凉的,里面还加了点薏米和百合。
“好吃好吃。”梁衔月吃完了绿豆沙,还把碗底的那点糖水都喝了。
甄敏一边吃着绿豆沙一边问梁康时:“我去易君家里,怎么没见着咱们家的车?”
她和梁衔月今天借了黄一峰的车用,自己家的车放在易君家里了,但是甄敏去送兰花蟹的时候并没有见到。那么大一个车能去哪儿呢?
梁康时把最后一勺绿豆沙送进嘴里:“我正想跟你说这个事,车被梁六叔的儿子开走了,六叔今天中暑了,他家的汽油早就用完了,所以你来找咱们借车送去医院。”
这可真是巧了,甄敏奇道:“我和月月回来的时候就看见不少人身体不适,躺在后车座上,应该也是中暑了。你没问问具体是怎么回事?”
“当时急着把六叔送到医院,我也没多问。应该就是天气太热,老人身体不好,扛不住这个天气。”
他们三个人的绿豆沙都吃完了,转身继续种草莓。这一捆草莓苗只有十七棵,一会功夫就种下了。
又顺手种了一小块地的油麦菜和小葱,三个人这才收拾东西准备回去。
梁康时一看三个人都在海岛空间里,赶紧说道:“家里的大门还没锁,六叔要是从医院回来了,他儿子可能还会来还车,我先出去待着。”
梁衔月抢先道:“还是我出去待着吧,你们俩先做饭,到时候我把大门锁上就行。”
她出了空间,抬脚准备去锁门,车子肯定没那么快还回来,就算没到热射病的程度,轻微中暑也得观察几个小时,这车才借走不到两个钟头,不可能那么快回来。
院子里阳光灼热到刺眼,梁衔月拿了一件外套两手撑起罩在头上,准备就这样去锁院门,省得还要带帽子和丝巾。
她踏出一步,听到了一声细微的“咔嚓”,低头一看,立刻嫌恶的挪开脚步。
踩到了一只死老鼠,这老鼠不知道什么时候死在院子里,被太阳晒的干瘪,梁衔月一脚踩在老鼠的后半段,把干透的尾巴都踩碎了。
梁家村闹老鼠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梁衔月家院子各个角落里,还有厢房和仓房都撒上了老鼠药,几个地方还放了捕鼠笼。三两天就会见到一只死老鼠,梁衔月已经见怪不怪。
她把衣服搭在脑袋上,取了扫把和铲子,走到大门口,把老鼠远远地扔了。他回身正要去关门,眼前晃晃悠悠吊下来一只衔着丝的毛毛虫,扭动着长满长短交错细毛的身体,梁衔月就能看清它身上褐色和绿色的色块。
梁衔月登时后退两大步,又把头上披着的衣服扯下来抖了抖,确认上面没有毛毛虫才又披上。她仰头看着毛毛虫落下来的树,那是一棵杏树,今年迟迟没有发芽,梁衔月还以为这颗杏树去年冻死了,结果天气转暖快一个月它才长出花苞来,不过只有有一个很大的分枝死了,一棵树很明显的秃了一块。
毛毛虫就是从这棵树上落下来的,顺着阳光下闪烁光泽的丝一直向上,能看到一条树枝的分叉处密密麻麻的虬结着一大球毛毛虫,翻滚蠕动着,看着就让人汗毛倒竖。
毛毛虫确实是这样孵化的,蝴蝶产卵的时候都产在一起,春天这个地方会爬出成百上千只毛毛虫,它们吐出嘴里的丝顺着树干落到地上,再爬去别的树上。
梁衔月深吸一口气,蒙着衣服匆匆从树下跑过,把梁康时从空间叫了出来。
梁康时一听这话就去仓房找引火的秸秆。“去给我拿个打火机。”
这毛毛虫处理起来也简单,用火把一烧就全从树上掉下来了。
只是梁康时踩着椅子,手持火把将树枝上的毛虫球全都烧死,等他下来的时候梁衔月一看,就这么一会功夫,梁康时整张脸都是红的,汗珠顺着额角淌到脖子里。
梁衔月赶紧说:“爸,你快去洗把脸,我看你都要中暑了。”
梁康时热得不行:“都是火烤的,我去洗脸,你把椅子搬到院子里,不,搬到仓房里,放院子里该晒坏了。”
梁衔月推他:“知道了知道了,你快去吧。”
她把毛毛虫的尸体扫干净,扔到外面的阳光下,就算有暂时没烧死的,晒上一会也该死了。又把椅子也搬走,就做了这两件小事,身上的汗都快把衣服浸透了。梁衔月现在只想赶紧喝一口沁凉的冰水,然后进空间里洗个澡。
见父女俩一个个才出去半个小时就热的满头是汗的回来,甄敏把本来打算中午就做的红烧肉挪到了晚上,转而拿了放在壁橱里的土豆淀粉罐子出来,打算做一些土豆凉粉。
土豆淀粉是在梁家村的交易市场上和一位老婆婆换的,本来就只有半罐,梁衔月用来做过几次土豆粉吃,现在只剩下三四厘米高度。甄敏倒出来一半,加了水搅和成乳白色的液体。然后倒进平底锅里熬煮,直到液体变成黏到可以挂在铲子上。
然后她随手拿了个盘子,把锅里熬好的东西倒进了盘子里,放进冰箱。
再调上一些调味汁,等冰箱里的土豆凉粉冷却以后倒在一起搅拌,这道简单却爽口的凉菜就做好了。
中午的时候,果然这道菜最受欢迎。土豆凉粉本身没有什么味道,口感嫩滑,冰冰凉凉,加入了调味汁后酸酸辣辣,很是开胃。
吃过饭以后,甄敏和梁康时就得从海岛离开,直面酷热的天气,不然他们晚上就没有足够的登录时间来吃晚饭了。
他们一家做饭用的是电,吃饭时可以在凉爽的海岛,回到家里还能用冰,尚且觉得日子十分难熬。村里那些需要烧火做饭的人家可怎么过,梁康时这么一想,也觉得难怪梁六叔这样的老人家会中暑。
下午两点多钟,正是一天中最热的时候,梁六叔的儿子开着梁衔月家的车回来了。
他先谢谢梁康时愿意把车借给自己家,梁康时忙说这是应该的,追问梁六叔的情况,也奇怪他们怎么这么快回来,不留在医院多观察一会儿。
“我爸还好,中暑程度比较轻,打了两个点滴就恢复过来了。我们也想在医院多观察会儿,但是医院的病人实在太多了,听说本来中暑的人就住满了病房,今天送来的病人又翻了几倍,我们留在那也没有床位。
我想着,医院有空调,哪怕只有走廊上的座位,让我爸多坐一会,也比在家待着舒服,结果你猜怎么着?不是我一个人这么想,走廊上也全是人,有些病人明明都好了也不愿意出院,还得安保一个个劝走,我爸一看,别在这丢人了,赶紧回家吧!”
两个人又感叹了几句这鬼天气,梁康时随口问到:“六叔是不是闲不住,在家做活了,这才中暑了,你得劝劝老人家,现在身体最重要。”主要是因为梁六叔中暑的时间是早上九点多钟,也不是最热的时候,所以梁康时才有这个猜测。
梁六叔的儿子说:“你还真是说准了,不过有一点猜错了,他不是在家,他是去地里干活了!”
他一提起这事也愁容满面:“你是不知道,每天我爸一大早太阳还没出来就会去田里看看,地是他的命根子,我们也没拦着,早上不出门还能什么时候出门?没有比早晨更凉爽的时候了。
结果今天去地里一看,玉米一夜之间生了虫,把玉米叶咬的啊,差点就吃秃了。我爸一看就急得不行,赶紧回家兑了药来打,一直干到九点多,太阳升得老高,他这心里焦急,又顶着太阳干活,这才倒下了。我到处找不到我爸,才去田里看,那时他就很不舒服,我就赶紧来借车送他去医院。幸好没什么大事。”
梁六叔的儿子想起自己在医院的见闻,这么热的天里还打了个冷战:“那些情况严重的人浑身都抽搐了!好几个人都摁不住,医生说这些严重的人身体里的器官都烧坏了,死亡率特别高,让我爸千万别在这种天气里顶着太阳劳动,这次还算幸运,下次就不一定了。”
梁康时听了也心有余悸:“要听医生的话,先让老爷子在家好好休养吧。”
梁六叔的儿子走了以后,梁康时把这些话讲给甄敏听,甄敏一边为老人家因为心疼农作物这才不慎中暑惋惜,一边惊讶于玉米地生了虫。
“咱们这里的玉米从来没有出现过这么大规模生虫的情况,而且今年的农药也打了,化肥也上了,难道是种子有问题?”
即使在这么困难的情况下,梁家村人对待农田也从没敷衍过,很多东西买不到可以将就,但是种地时不管是种子、化肥还是农药,都力求和原来一样,没有一丝敷衍,可还是出了问题。
“这是个大事,村里肯定会重视。”
――――
玉米大范围生虫的事情很快惊动了农业站的工作人员。在一个天刚蒙蒙亮的早晨,两个工作人员出现在梁家村里,他们要去找家里玉米受害最严重的赵卫民家里。让赵卫民带着两个人去他家地里。
这两个工作人员正是当时在化肥厂下发洋姜和丝瓜种子的人。他们一个年轻一点,看着像刚毕业没几年的大学生,叫王晨,一个看起来有40多岁,皮肤微黑,梁家村村民对他比较熟悉,都管他叫老杨。
赵卫民把两个人往他家地里引,脚步都有些踉跄。要知道他刚发现玉米地里生了虫时,见到整片田里的玉米叶上都爬着灰色的长条虫,把叶片吃的只剩中间细细一条,边缘都是参差不齐的咬洞,当时就一股热气直冲脑门,差点栽倒在田里。
“你们看看,这可怎么办啊!”赵卫民摊着手站在农田边,急得脑袋冒汗。
今年阳光毒,又不下雨,玉米苗长势缓慢,还被晒死了很多。他们这些农民想办法借了水管水泵和发电机来,费了好几天的功夫,总算把地浇过一遍,玉米这才长了起来,现在才刚长到腰的位置,穗还没结,就被虫子给啃咬的没剩几片叶子,这还怎么结玉米棒子!
老杨捏起一个虫子在手心看:“这是玉米粘虫,玉米作物的常见害虫。”他回忆了一下玉米粘虫的习性,想说出口的话在肚子里转了两圈,最后变成一句感叹,“这不对劲啊!”
看到这是玉米粘虫,王晨正是对书本知识记得牢的时候,在一边背诵道:“玉米粘虫,鳞翅目,夜蛾科,是跨区域迁飞的害虫。”
他拉过一片玉米叶,看上面玉米粘虫的颜色。“地里灰褐色的幼虫比较多,应该在2-3龄左右,4龄的黑色幼虫也有不少。玉米粘虫一旦达到3龄,就会食量暴增,如果防治不及时,农田大量减产甚至绝收都有可能。”
赵卫民一听这话就急了:“咋个防治方法啊?我们前天发现有虫,连夜就打了农药,你看这效果也不大,虫子还是活蹦乱跳的,而且以前也打过药了,就是防治玉米粘虫和螟虫的,这都打过了怎么还是生虫?”
老杨又问起打了什么农药,赵为民一五一十的说了。老杨的眉头皱的更深,打的农药确实是有效针对玉米粘虫的药剂,怎么效果不好呢?
他和王晨商量道:“我觉得这批玉米粘虫不对劲。你还记得玉米粘虫喜欢什么样的环境?降水多、土壤空气湿度大。35℃以上的高温会极大地抑制幼虫的成活,你看看现在这条件符合吗?而且农药防治效果差,说明这些玉米粘虫有了耐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