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和明月,就这样结束了吗?
表情迷惘的沈柏舟望着渐行渐远的列车,内心生出一股绝望的情绪……
明月和关山从川木县包车回到红山镇,关山提议在春风餐馆吃了晚饭再回高岗,明月没有意见,就和关山去了红姐的商店。
因为过年的缘故,镇上比平常热闹许多,人来人往的,颇有些农村赶会时的规模和架势。不少居民可能是走亲戚刚回来,骑着自行车,或是开着破旧的农用车,携家带口,看到关山纷纷和他打招呼。
关山笑吟吟地向他们拜年,聊了几句,一转身,却看到明月正杵在路边买灯笼的摊位前,和老乡讨价还价。
“十块钱好吧,卖我十个纸灯笼,再送我一包蜡。”明月说。
那做生意的自然不愿意,于是两人就绞缠上了。
过了一会儿,那生意人拗不过明月的缠劲儿,肉疼似的叹着气,把一包灯笼和蜡装起来,递给明月,“你这个闺女,太会搞价了。我这灯笼批发价还要八毛,你给我一块,一个赚两毛,最后还要搭上一包蜡。我亏死了。”
“薄利多销嘛,反正过了十五这东西就没人要了,你还不如早点清货,赚点是点。”明月笑嘻嘻地说。
关山看生意人的脸都绿了,赶紧咳了一声,提醒明月,“天不早了,我们快走吧。”
明月嗳了一声,跟着关山向春风商店走去。
“那么高兴?”关山听明月走路的脚步声都透着轻快,不由得好笑地问。
明月偏头,面带得色地看着关山,分析道:“那当然了。你知道这灯笼在同州卖多少钱吗?一个三块,还不讲价。如果我在同州卖十个灯笼,要花三十块钱,还要再掏五块钱买蜡,一共是三十五块钱,可我刚刚花了多少钱?一共十块,足足省下二十五块钱,二十五块钱是什么概念?是一个孩子一个月的午饭,你说,我能不斤斤计较吗?”
关山听得一愣一愣的,到最后,竟点头附和道:“你做得对。”
明月转了转眼珠,满足地笑了。
关山目光熠熠地望着她,嘴角一咧,也跟着笑了起来。
他们微笑相对的一幕恰好落在倚门翘望的红姐眼里。
她凤眼微眯,眼底掠过一道精明的光芒,瞅着越走越近的两人,呦了一声,招呼上了,“这是谁啊,让我看看这是谁家的漂亮闺女,大过年的上我们这穷乡僻壤来了!”
明月情知红姐逗趣,于是眼波潋滟地瞪了红姐一眼,笑道:“红姐,你惯会取笑人。”
红姐爽朗大笑,吐出含在嘴里的瓜子皮,然后指着隔壁亮着灯的餐馆,说:“成咧,今儿有人陪我一起过年了。小九,小九――”
“嗳!老板娘,你叫我做啥……”小九从餐馆里面跑回来,迎面看到风尘仆仆的关山和明月,不禁张大嘴,表情夸张地愣在那里。
“明……明老师,你咋回来了……关大哥去看你,咋把你从城里接回来了?”小九惊讶极了。
明月看见红姐和小九,只觉得亲切的不得了。
她上前一步,腾出一只手用力揉了揉小九的脑袋,笑道:“怎么,还不想让我回高岗了?那我再回城里好了!”
她作势欲走,却被小九扯住袖子,巴巴的瞅着她,说:“别走!明老师,你千万别再走了!关大哥会受不了的!”
第172章 春去冬来
明月提前回到高岗,最开心的人莫过于郭校长。
他把明月当女儿看,不舍得让她受一丁点的委屈,之前明月因为沈柏舟背叛她,在电话里崩溃大哭,他在高岗急得吃不下睡不好,每天都要去转信台问董晓东情况,得知关山到了同州,已经找到明月,他这才放下心来。
没想到明月这么早就从城里回来了,而且精神奕奕,一点也不像是受了很重的情伤似的病恹恹的打不起精神。她这次回来,无论是讲话还是眼神,都变得和以前不大一样,似乎变得更加成熟稳重,而且,思考的时候多了,眼睛里就多了一层连她也不曾察觉的光华。
郭校长知道,这就是岁月回赠给她的礼物。
不全是劫难,是伤痛,还有睿智的头脑和豁达的心境。
发现郭校长还在咳嗽,明月忧心忡忡地劝郭校长去同州省里的医院看病,钱不够,她可以和关山帮着凑,可郭校长却连连摇头,说没到那份上,说他有看病的钱,还不如给娃娃们多买些东西呢。
明月劝不动,只好作罢,不过,她每天按时给郭校长煎药,监督他喝药,过了几天,夜里咳嗽不止的现象倒是轻多了。
正月里,一天天过得飞快。
转眼就是十五。
元宵节,家家户户庆团圆。
元宵是稀罕物,普通农户家里一般不吃,也不会做。
为了让孩子们吃上新鲜元宵,十五这天,明月把高岗小学的孩子们都叫来学校,然后发给他们揉好的糯米粉和豆沙馅,人人参与制作,用DIY的方式做了几十个圆滚滚,白润润的胖元宵。
手搓的元宵因为带了期盼和感情,所以格外的好吃。
孩子们捧着碗,吃着甜滋滋的元宵,互相笑话对方的花猫脸,一时间,学校里欢声笑语,引得附近经过的村民,纷纷驻足翘望。
到了晚上,关山过来,把灯笼点着,发给孩子们,让他们去村里玩耍。孩子们提着花灯,像是握着亮银枪的赵子龙,个个神采飞扬,兴奋得意。
高岗村的正月十五就在这样一片祥和喜庆的气氛中结束了。
节后,在外务工的村民陆续离开家,去繁华的都市一隅开始一年辛苦的打工生活。
正月里的清晨,明月早早起床,想去看看花妞儿。
花妞儿的父母今天要离开家,去一千七百多公里外的南方城市打工。花奶奶曾经告诉明月,每年到了这几天,花妞儿就会食欲减退,情绪失落,易发脾气。
清晨的山道,泛起一层薄薄的雾气。山风徐徐,吹得树上没有枯萎的树叶沙沙作响。脚下也有落叶,踩上去,发出嘎吱嘎吱的响声,愈发显得山里的寂静和孤冷。
明月抬起头,看着深褐色光秃秃的枝桠,在早春的寒风中瑟瑟发抖,四周空荡荡的,连鸟儿的身影也不曾出现,她低低地叹了口气,心想,难道这就是她曾在报刊电视上看到的‘春去冬来’?
虽已步入春天,可对这些留守儿童而言,冬天却刚刚到来。
还未走进花家的院子,就听到里面传出一阵撕心裂肺的哭声。
“妈妈,你别走――别走――”
明月快走几步,进了院子,却看到花妞儿紧紧抱着她妈妈的腰,哭得泪人似的不肯松手。花奶奶在一旁拉不住,扭身抹泪。
花妞儿妈妈低头垂泪,劝说花妞儿,“妞儿,妞儿,妈得出去干活赚钱,等妈赚够钱了,能供你上大学了,妈就回来,啊!”
花妞儿父亲垂首叹息,上前掰开花妞儿,示意妻子先离开。
“不!不要!妈妈――”花妞儿大声哭泣,隔着爸爸,一直试图向前拉住妈妈的手,嘴里一直哭喊着:“妈妈,别丢下妞儿!别丢下妞儿!”
花妞儿的妈妈神情悲切不舍地跑出院子,恰好和明月撞个正着。
明月赶紧扶着她,“花妞妈妈。”
“明老师……”花妞妈妈擦擦脸上的泪,谁知越擦越多,她干脆蹲在地上捂着脸啜泣起来,“我对不起妞儿,对不起她啊。她还这么小,我们却撇下她不管……”
亲眼看到这揪心的一幕,明月难掩心中的酸涩,她弯下腰,拍抚着花妞妈妈的脊背,安慰说:“这不是你们的错,你不要太过自责。”
“明老师。”花妞儿妈妈用袖子擦去眼泪,哽咽说:“我和她爹心里苦啊。春节回来这几天,妞儿就没离开过我,除了白天黏在一起,夜里连睡觉都要搂着,我让她出去找娃娃们玩,你猜她怎么说,她说,她不去,她舍不得离开我。呜呜……每年都是这样,每次走的时候,我的心就跟刀绞似的……可是又不能不走……”
明月眼眶红了,是啊,此刻再多的安慰也没用。
因为谁也无法改变结果,无力去改变现状,现实情况下,他们不得不做出这样的选择。
在他们看来,只有自己努力打拼赚钱,才能让后辈人免受他们的苦。
只是,这用钱程换来的前程,就真的好吗?
明月扶起花妞儿妈妈,语气坚定地说:“你们放心走吧,我会照顾好花妞儿的。”
花妞儿妈妈感激地看着她,“明老师……”
“快走吧,要不,一会儿就走不了了。”明月说。
花妞儿妈妈走了。
那抹一步三回头的身影让明月感触万千,她走进院子,上前,抱住哭得喉咙嘶哑的花妞儿,“老师在呢,老师还在……”
花妞儿转身抱着她,脸埋进她的腰间,痛哭出声。
花妞儿爸爸抹了把眼泪,跺了跺脚,狠下心走了。
花奶奶一屁股坐在台阶上,伤心哭泣起来,“每次都是这样,走的时候剜心割肉的,呜呜……我可怜的娃娃……呜呜……就不能不走吗?穷日子苦日子,一家人在一起就是好日子,打工能赚多少钱,娃娃受罪啊……”
明月悄悄擦了擦眼角的泪珠,望着远处寂静连绵的深山,秀气的脸上浮现出若有所思的神色。
没过两天,高岗小学开学。
学校的教学工作步入正轨,而明月之前推行的适用于山区儿童教育的英语授课模式也逐渐显露成效。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学校多了一位志愿者。
宋华婶儿的儿子。
孙家柱。
这位个头不高,长相斯文的大学生,利用较长的假期,帮郭校长和明月代课,并照顾管理孩子们的生活。
孙家柱的到来,给高岗小学注入了勃勃生机。
三月初的一天,春风和日,明月正在宿舍整理教案,外面却传来一阵急沓的脚步声。
“明老师――明月――”
关山?
明月讶然抬眸,站了起来。
第173章 夜路
宋铁刚失踪了!
郭校长刚才去宋家探望生病的宋大爷,顺便问问请假照顾爷爷的宋铁刚何时上学,谁知到了宋家,却遇到跌坐在地上,大哭不止的宋大爷。
郭校长大惊,搀扶起宋大爷,把他安置在炕上,才询问原由。
冻得浑身发颤的宋大爷拉着郭校长的手,泪水涟涟地说铁刚那个小兔孙,偷拿了家里仅剩的三百块钱积蓄跑了!
郭校长眼前一昏,差点没栽倒。
“铁刚不是说您病了,要留家照顾您?”宋大爷过年的时候被儿子儿媳气病的事闹得全村人都知道,前两天,宋铁刚找他请假,说是爷爷病了,需要人照顾,所以,他想也没想的就答应了。
谁能想到那小子会做出这种事!
居然扔下生病的爷爷,拿了家里的钱跑了!
宋大爷嘴唇乌青,口齿混沌地说:“小兔孙骗你呢!他看不惯他爹娶的媳妇对我不好,和他爹大吵了一架,他爹打他打得狠了,铁刚受不了,就……”
“他爹呢?”郭校长四下里瞅了瞅,发现房间凌乱,根本不像是有人打理清扫的样子。
“铁刚拿钱跑的那天,他就带着媳妇走了!”宋大爷唉声叹息。
“木鱼,你快去找找铁刚,别让他惹出啥事……我走不动,这把老骨头,咋还不死呢……呜呜……”
郭校长知道出大事了,宋铁刚两天没来上课,谁也不知道他跑哪儿去了,他还是个孩子,万一冲动之下做出什么坏事,或是遭遇什么危险,这一辈子就毁了。
郭校长把宋大爷托付给宋华之后,着急忙慌地跑去转信台找关山。
关山听了后,也觉得事情重大,耽搁不起,于是把转信台交给董晓东,一路狂奔到学校找明月商量下一步怎么办。
明月倒是比郭校长表现得镇定。
她略一思忖,就说了两个字,“找人!”
她回宿舍拿了外套和钱包,和关山连夜下山去了镇上。
红姐陪着他们一起找宋铁刚,可打听了一圈,只有一家卖早饭的人家说见过这样一个十来岁的孩子在他家吃过早饭。
“你好好回忆一下,他吃饭时说要去哪儿吗?”关山问道。
那人努力回忆半天,猛地拍下脑袋,说:“我想起来了,他付钱的时候给了我一张大票,我觉得奇怪,问他一个小孩儿哪来的钱,他含含糊糊说,是家里给的车费,让他去川木县串亲戚用的。”
“川木县?”关山讶然望向明月。
明月拧着眉头,心倏然沉向谷底。
川木县那么大片地方,想在几十万人里找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无疑于海底捞针。
去肯定得去,可怎么去?每天开往川木县的班车只有一趟。难道,要等到明天?
想到宋铁刚不知躲在哪个角落里受冻挨饿,她握拳,沉默不语。
关山看看她,转头对红姐说:“摩托车在小九这里?”
红姐点头说:“在。这小子爱惜得很,轻易不骑。”
关山说:“那好,我载着明月去县城。”
明月愕然:“骑摩托车?”
全是盘山公路,还是夜里,他不要命了。
可转念一想,可不是豁出命了吗?过年的时候,为了赶去同州找她,他也是这样赶夜路一路跑到了县城。
红姐张张嘴,脸上透着不赞成,劝道:“走夜路太危险,不如明早……”
“不用。我小心点,没事。”关山别的不敢说,驾驶摩托车的技术却敢向任何人打包票。
红姐摇摇头,无奈说:“那好吧,我去叫小九,你们去我商店拿点吃的,防备着路上饿。”
关山想了想,说好。
他随便拿了几样能果腹的面包和火腿肠递给明月,“装你身上,路上饿了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