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妈妈周末有空,经常会去军区大院看看女儿,去了几次后,她也不带东西上门了。
这一天,孟妈妈去闺女家,“你三娘这两天给你送什么来了?”
孟晓笑眯眯的,咬了一口大梨子,“秋梨,三娘说秋天干燥,叫我多吃点梨。”
孟妈妈笑道,“秋梨要炖冰糖,要不熬成秋梨膏,你这么单吃有什么意思?”
又是咔嚓一口,孟晓一脸满足,“好吃呗,妈你快尝尝,不知道三娘去哪儿买的品种,这个梨皮薄汁水多,还甜的很,简直太好吃了。”
孟妈妈尝了一个,“还真挺好吃的。”
“是吧!”孟晓高兴得很,招呼亲妈赶紧坐。
“你婆母虽然不在,我看你这三娘比一般亲婆婆做的还好,你也是享福。”
“快别说亲婆婆了,就说您,您对大嫂二嫂他们有三娘对我好?”
孟妈妈瞪眼,“有你这么说话的吗?”
孟晓哈哈一笑,“咱们亲娘俩,有啥说话。说实话,其实我婆婆不来也挺好,不说别的,至少我过的自在。”
“我瞧着你婆婆人应该不错,你婆婆来了你要好好和人相处。穆副师长家,你要记得人家的情,以后有机会要还。”
“还,有机会我肯定还,只是我家这样,三爹和三娘家又是那样,估计我家也没什么机会还他们人情。”
“他们家确实是运道旺。”
孟晓吃了梨子,站起身,慢悠悠地去洗手,“我和红旗商量,等清清结婚的时候,我们给包个大红包。”
“想包多大?你结婚你大哥二哥都给的是二十块钱。”
“二十?我们想的是至少给二百。”
二百?孟妈妈深吸一口气,“我看你是钱多烧得慌!”
“二百真不多,有些人想多送还没送的门道呢。”
孟晓是个单纯的人,人家对她好,她就对人家好。三爹三娘家这样的,既对她好,又是一条大粗腿,怎么抱紧都不为过。
母女俩闲聊了半天,孟妈妈给闺女做好午饭,歇了歇,等闺女去睡午觉她才慢慢回家。
回家的路上碰到一些学生家长叫她,她都温温柔柔地和人家说话。
她这一辈子,儿女都成家了,都过得好,她还有自己的事情做,以后肯定是个有晚福的老太太。
秋收过后,穆清收到霍容时寄来的信,说是看到合适的院子了,还给她寄来了两套院子的图纸,穆清一下就看中了一套四进的院子,这套规整的四进院子东边还有一个大花园,太合她心意了。
这套院子好是好,就是被拆分成两半,不同的单位在用,要想全部收拢过来,不是简单的事情。
霍容时说,如果她看得上,她再想办法。
穆清笑着给霍容时回信,好话说了一箩筐,还给他寄了冻疮膏。
哎呀,这个时节,在南广都还没觉得冷,穆清没想起给他寄冻疮膏,这次一起给寄去。
穆清才说还不觉得冷,信寄出去没几天,连绵下了几天雨,温度慢慢降下来,短袖和裙子都不穿了,换上了长袖和长裤。
穆清也赶在彻底冷下来之前,去了一趟水潭,捞了几网鱼,又打了不少野鸡野兔子回来。
在山上耽误得久了,穆清下山已经是傍晚了,孟晓他们都下班了,穆清刚好在路上碰到她,跟她一起回去。
孟晓拉着她说,“我妈来了,她一来就去菜市场买菜做饭,中午还给我送饭。”
“你妈?”
“哦,不是我亲妈,我说的是你大娘。”
“这么早就过来了?”
“可不,肯定是忙完秋收就准备出发了,真是辛苦她老人家了。”
穆清笑道,“那你以后不用操心做饭做家务了。”
“那可不。”
两人正说着话,王春玲来了,“哎呀,想来接你的,看来我出来晚了。”
孟晓连忙说,“我走路稳当着呢,不用妈来接。”
“大娘好。”秦牧乖乖问好。
“清清呀,你今天上山去了?”
“嗯,去山上走一走。”
穆清背篼里装着不少野鸡野兔子,穆清抓了两只给她。
王春玲笑着道谢,“大娘就不跟你客气了。”
大娘来了,穆清瞬间觉得家里热闹起来。
堂哥经常出任务,出去一趟好多天才回来,孟晓也要上班,王春玲除了给儿媳买菜做饭之外,其他空闲时间就经常来穆清家。
快入冬了嘛,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家里有票,她就去买了几斤毛线回来,跟林玉学着织毛衣。
入冬后,第一件红色的毛衣就穿到了孟晓身上。
孟晓怀孕,肚子大了,王春玲就在毛衣两边留了分叉,孟晓穿起来很方便。
孟妈妈也说王春玲真会想,“以后生了孩,再把两边开叉的地方缝上一样好看。”
王春玲高兴笑道,“我开始还没想到,还是林玉给出的主意。”
“你们妯娌关系好,带着下一代关系也好,红旗和孟晓多个长辈疼爱,以后日子也过得顺畅些。”
王春玲不傻,听得清楚亲家母是什么意思,她自己其实也在心里嘀咕,自家儿子当营长也好长时间了吧。
穆红旗知道他娘的想法后,笑了一声,“您都知道的事情,我三爹不知道?要是有位置,他会不帮我?”
“我一个乡下人哪里懂这些,我就是白说一句,你自己心里有数就行。你三爹两口子有良心又愿意帮扶子侄,我现在还记得,你大哥当初能进药材公司,也是你三娘家帮的忙。”
“我记得是叫容爷爷吧。”
“是啊,这么多年了,都没听说过他的消息。”
穆家人惦记容文博,容文博也惦记穆家。
他只惦记林玉一家,最惦记的就是穆清。
这么多年过去了,当年聪慧无双的小丫头也十六七了,不知道现在长成什么样了。
他鬓角已经花白,慢悠悠地去书房。
宅子里的下人们见了,不用老爷说,都知道他要去书房观赏字画。
容家的少爷小姐们,齐刷刷撇嘴,多少年了?
他们兄妹几个,正经靠自己考上了大学,大哥还是去英国留学回来的,谁见了不得夸一句年少有为?
但是在家里,每次说起他们的学业,就要被骂不学无术,转头就说穆家那个小丫头最聪明,一点点大就能画那么好的画。
这么优秀的他们,和穆清那个小丫头一比,他们兄妹几个,似乎没一个能拿得出手的。
用长辈的话说,人家那叫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他们嘛,就是会读两页书罢了。
算了,这么多年了,他们也累了。
被嫌弃就被嫌弃吧!
第87章
容家的少爷小姐凑一起, 还在嘀咕穆清,佣人突然过来传唤,那边叫二少爷过去。
容念家, 家里的老二, 此刻一脸生无可恋。
家里唯一的姑娘容芯偷笑, “学什么不好, 谁叫二哥学画画,小叔不叫你叫谁?”
容念家烦躁,“我都二十好几的人了, 拿我跟一个小丫头比什么比?”
大哥容知远双手插兜, 懒洋洋地吩咐弟弟,“小叔叫你去你就去,多说点让他开心的话, 回头我给你出精神损失费。”
看在钱的份上,作为家里第三代最穷的那个人,容念家一下跳起来,“必须比上次给的多。”
“嗯, 多给你一万。”
“那咱们就说定了。”
等二哥走后, 容芯拉着大哥撒娇,“人家也要零用钱。”
“小姑娘家家的,钱够花就行了,别跟着外面的人胡混, 小心爷爷奶奶和爹娘打断你的腿。”
容芯不屑道,“我跟他们可不一样, 崇洋媚外的, 以为捧着那些洋人别人就把他们看在眼里了, 哼, 傻得很。”
容知远嗯了一声,脑子里思绪飞远。
爷爷奶奶年纪也大了,想落叶归根。小叔这两年也越发想念穆家的那个小丫头,看样子也是想回去的很。
不知道什么时候,他们才能得偿所愿。
容念家去小叔那里受了一番打击出来,看到大哥给的钞票,高兴得合不拢嘴。
入冬后,西南边陲的南广县,穆家人也乐呵得很。
因为孟晓怀孕,加上穆继东和穆红旗也没有时间回去,穆家村那边商量后,决定来南广这边过年。
这个时候离过年还早呢,为了家里人来了有地方住,林玉跟穆继东商量后,决定去家属院申请房子。
本来他们去年回来就该申请,一家人想住自己家的房子,就把这事儿撂下了。
“正好,你婆婆爷爷上次来的时候就想住小洋楼,这次就让他们住个够。”
林玉在家收拾棉被,一边忙一边跟闺女说,“等孟晓生孩子了,干脆也叫她在小洋楼里坐月子,他们那个筒子楼地方窄,洗尿片什么的都不方便。”
穆清盘腿坐在躺椅上撸猫,随口应了一声,“先说好,我不去住小洋楼,你们自己去住。”
“哼,我也不爱去,到时候叫你爸跟你爷爷奶奶他们住去,他们也好说说话。”
穆清笑道,“我爸的心不是一直都在您这边吗?你还担心这些干什么。”
林玉有些得意,“我陪你爸这一路走过来,辛不辛苦呀,好坏呀,这些我都不提了,他的心要是不在我这儿,我才不跟他走南闯北呢。”
林玉打包好棉被,哎呀一声,“今年这一年过得真快,好像没干什么正经事,这一年就快到头了。”
“过得快不好?”
“也有好的地方吧,你今年的分红是不是要送来了?我看这些年,分红一年比一年多,看来你的药方用的越来越广。”
穆清也等着分红呢,她怕霍容时那边买房子运作的钱不够,想多做一些准备。
“小霍帮你找院子又是出力又是托人,等他回来了,咱们要对他好些,显得咱们记他的情分。”
“他喜欢吃咱们家的饭,到时候请他多吃几顿。”
说到吃饭,林玉又说,“明天我炖两锅暖生汤,到时候你给霍家送去。这边冬天湿冷,他们上年纪了,估计有些不好受。”
“好。”
林玉炖暖身汤,一锅是炖,两锅三锅也是炖,家里不差这点东西,林玉一口气炖了五锅。霍家、张家、陈家、穆红旗家还有他们家,一家一锅。
第二天傍晚,提前通知到的几家人,下班后都来家里端暖生汤。
知道有好东西,陈玉树和刑莉夫妻俩跑得最快,笑嘻嘻地端起一锅就跑,这还没到家属院门口,就被后头赶来的陈静拦住。
“堂哥堂嫂,你们上哪儿去?”
“哈哈哈,能去哪儿,这不是得了好东西,这不是正要去你家么,这么大一锅,咱们分着吃。”
比陈静慢了一步的刑昭直接戳破他们俩,“我还以为你两口子想偷偷端回你们家吃独食呢。”
“胡说,我和你姐夫是那样的人吗?”刑莉这话说得有些底气不足。
刑昭嘿嘿一笑,“我当然知道你们不是那样的人,我随口说说,你们别往心里去。”
陈玉树给老婆使眼色,一会儿动手快点,争取多喝半碗汤。
孟晓怀孕走路慢,等她和婆婆到三娘家里时,张钦和穆清刚好端着暖身汤出来。
“哟,清清这是送去哪儿?”
“给霍奶奶他们送去。”
“那你快去吧,别耽搁,这么大一锅,端在手里可沉手了。”
寒暄了两句,穆清跟张钦走了。
王春玲去后院,笑着对林玉说,“你这门手艺真是厉害,到了哪儿都受人欢迎。”
林玉笑着说,“你们喜欢喝我炖的汤,我心里可高兴呢。还有两锅,你自己选一锅。”
“这有什么好选的,都是你炖的,一样好喝。”
孟晓笑眯眯地撒娇,“三娘,过年的时候咱们炖一锅养生汤呗,我妈家里养着老母鸡,到时候我回娘家抓两只过来。”
王春玲哈哈大笑,“小心你妈把你赶出来。”
孟晓傲娇地挺了一下肚子,“肚子里的孩子想吃,我也没办法。”
林玉和王春玲都放声大笑起来。
今天穆红旗不回家,一大锅养生汤,他们婆媳两个一顿也吃不完。想着孟家离这里也不远,王春玲大方一回,带着媳妇儿端着养生汤慢慢走去孟家。
婆媳俩刚走进巷子,邻居的小孩儿就喊起来,“孟老师,孟姐姐回来啦!”
孟妈妈刚做好饭,听到外面喊,赶紧跑出去。
孟晓叫了声妈,“三娘今天炖了暖身汤,这个对身体好,婆婆就带着我过来,咱们一起吃。”
“哎呀,这怎么好意思。”
王春玲笑着说,“都是一家人,这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孟妈妈赶紧扶着闺女,推开门,请亲家母进去。
隔壁的小媳妇儿看了直羡慕,孟晓嫁的真好,虽说婆家是乡下人,这可比那些高干家庭的公婆还通情达理。
要不说孟晓命好呢,她也是赶上好时候了。现在家里过得好,两个儿子儿媳都是双职工,家里不缺吃穿,王春玲心情愉悦,也不像年轻时候那般斤斤计较。
要换以前,一个鸡蛋都要争一争的年月,别说端着吃的去媳妇儿娘家,她不讥讽两句都是好的了。
总之吧,孟家碰上现在的王春玲,只觉得王春玲大气,不愧是能培养出两个优秀儿子的妈,还能和穆副师长家的夫人做妯娌,不是一般人呀!
王春玲若是说她从没想过和林玉别苗头那是不可能的,后来林玉一家越过越过越好,她有求于林玉,才把那点子小心思压下去,对林玉越发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