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然他怕是会立刻挖个坑把自己埋起来!
好在,这个时候胡子商人对此还一无所知,在被宁小夏拉扯着向前走的时候,渐渐回过了神。
田月英的介绍声传入耳中:
“这是土豆片、这是香菇——菌菇的其中一种、这是萝卜片……”
“这个薄薄的肉片叫肥牛;这是黄喉,也就是牛的心管,别看它长这副模样,放入热汤中稍稍烫上那么一会儿,吃起来可是脆爽得很;哦这边还有一些牛百叶……也就是你们运气好,刚好碰上一头老死的耕牛,不然想吃牛身上的这些食材可没这么容易。”
“这边还有酥肉、羊肉、猪五花……然后是鱼丸,老刘他们今日上午剁了快一上午才收拾出了这么一些,哦对了,近日的豌豆苗不错,推荐你们最好来几盘,火锅吃到最后把豌豆苗放下去那么一烫,那叫一个鲜哟,又嫩又清爽!”
“……”
光是听田月英的介绍几人已经快被馋虫折磨死了,更别提周围还不断飘荡着火锅的香气,这时再看眼前摆放得整整齐齐的盘盘食材,便仿佛它们身上都长出了手,拉着他们叽叽喳喳地叫着“吃我吃我”、“还有我,也来上一盘”……
在这种情况下,众人已经丝毫没有了抵抗力:
“这个鱼丸,来三盘。”
“面条来一份!”
“这鱼片切得不错,薄如蝉翼、晶莹透明,来两盘试试!”
“肥牛、肥羊、酥肉、嫩牛肉、猪五花……各来一盘!”
……
急不可耐的架势,看起来几人就像是没见过世面的乡巴佬一般,不过面对边关这些新奇事物,他们可不就是没见过世面嘛!
在满堂吃得正热闹的气氛中,他们点菜点得急了点儿好像也没什么……相比起为了争抢最后一盘土豆宽粉差点打起来的两伙人,他们已经算是文雅了。
同时心里也在庆幸:还好他们点得快、点得多!
才在梅一坐下不久,菜很快就被端了上来,为了方便摆放,旁边还有一个五层的小木架。
桌子中间的汤锅早已冒起了袅袅白烟,粗眉商人看了一眼,锅是铁锅,做成了八卦阵的样式,中间用铁片隔了开来。
想到炼铁厂那些精炼的铁剑,边关能做出这种锅来倒也在情理之中。
锅的左右两边盛着不同的汤底,只凭颜色便能区分开来。
左边是奶白色,漂浮着菌菇、玉米,还有一些不知名食材,气味闻起来较为鲜香;而另一边,则是鲜红油亮的颜色,甫一闻到这股麻辣气味,便被呛出了个喷嚏。
两种汤底泾渭分明,却是同样的浓郁霸道。
满桌子没一个人试过这种叫做“火锅”的吃法,还是谢杉先学着方才在大堂见过的场景试着将肥牛卷放入锅中后,几个人才慢慢放开了手脚,开始往锅里放自己想吃的食材。
光是汤底的气味已经让人欲罢不能,放入食材后,融入了食材的香味,更是让人馋涎欲滴。
好在不用等多久,很快便可以开动了——
雪白的鱼丸十分Q弹,满口鱼肉的鲜香;
土豆片口感绵软,糯糯的土豆香味中,吸饱了汤汁的麻辣香味;
小酥肉外酥里嫩,一口下去,焦脆的肉香味裹挟着满满的汤汁,好吃得舌头都要吞进肚子里;
……
在座之人没有一个还有闲心说话,就连一开始打定主意打算在用餐时套话的晋城商人都吃得根本停不下来。
火锅热气腾腾,吃得人满头冒汗,越吃越辣,越辣越想吃……
一筷子滑嫩的鱼片下肚,宁小夏眯着眼感叹,他总算知道什么叫“没吃过的时候想吃,吃过了以后更想吃”了,这种叫“火锅”的吃法也太好吃了吧!
不枉他费心拐这些外城人过来,这麻辣鲜香的美味何止俘虏了他们的胃,更是俘虏了他们的灵魂。
宁小夏相信,不提东街厂房的产物,光是火锅,就会有不少人为了它留下来入驻边关。
而日后出入边关的商人络绎不绝、西街一铺难求的盛况,无疑是佐证了他的想法。
.
另一边,从食堂出来后,盛玉便带着枝儿朝城外走去。
从东街到西街有近路可走,但要是从城门进来,食堂便是在西街的最里处了。
走出食堂,入目是宽阔平坦的石板路,左右两边间间商铺鳞次栉比。
如今的西街一改往日的冷清,已经有不少商铺开了张,带有商铺特色的幌子飘飘扬扬,街上小摊贩的叫卖声不绝于耳。
往来行人络绎不绝,一路走来,可以看到有不少外城人正在“小红旗”的带领下参观、游览那些或已开张、或尚未出租的商铺。
他们看着那些被水泥修缮过、样式统一、风格独特的建筑面露欣赏,对着那透明的玻璃窗啧啧称奇,又或是走进不同的商铺中,被琳琅满目的带有边关特色的商品迷了眼,出来后手上堆满了各种小玩意儿,腰间的荷包却空了。
盛玉和枝儿就像普通的游客一般,穿梭在行人之间。
以往在朝城的时候,很少有机会可以出府,现在看到这繁华的商业街道,枝儿别提有多兴奋了,看什么都是新奇的。
她一只手虚扶着盛玉,行走间,视线专注地从那些商贩面前摆放的商品上一一划过,目不暇接。
枝儿拉着盛玉的袖子,激动道:“小姐,那边有卖风筝的诶!”
盛玉看过去,果真看到有个卖风筝的小摊,小商贩支了个木架子,一个个风筝便挂在了那架子上,颜色多彩、样式多样,有常见的蝴蝶、蜻蜓、大燕,甚至还有鲤鱼。
不知想到什么,盛玉的眸中划过一抹笑意,她点点头:“正好春天来了,下次实践课便带他们放风筝去,你也来。”
枝儿顿时眼睛一亮:“嘿嘿,小姐真好!”
一路喧闹,快从西街出来的时候,盛玉回头朝拐角一个方向看了一眼。
相比起热闹的商铺街,那边要安静许多,甚至没什么行人往那边走。
“小姐,你在看什么?”
盛玉收回视线,摇了摇头:“走吧,我们去城外农田看看。”
枝儿应了声,疑惑地朝那个方向看去,那边是……医堂?
边关开了城门,其实最先赶来的不是商人,而是各地的医者。
若说商人们来边关的目的各有不同,大夫们的想法则简单得多——他们想要找到治疗天花的秘密。
大夫们从未想过边关的掌权者竟会如此无私地把天花的治疗方法详细地公布出来让他们参考,是以这个消息一出,震惊过后,他们便赶紧包袱款款赶赴边关。
有这个想法的人不在少数,到达边关后,一群医者齐聚一堂。
人多了,想法也多,每天的唇枪舌战几乎没有停息的时刻,但边关的少夫人对这种局面甚是乐见其成,他们也在辩论中学习到了更多医学技巧,甚至有不少大夫的瓶颈就是在争论中突破的。
这种学术氛围,是他们以前闭门造车时从未体会过的,新奇的同时,也在不断汲取着各家医学知识。
医学的范围何其庞大,再者,每个大夫所擅长的方面都不相同,他们每天讨论也讨论不完,索性就在边关住了下来。
也是在这个时候,他们了解到边关官府居然发布了一个“人才引进”政策,像他们这种有一技之长的大夫,都可以在医堂任职。只需要完成官方任务,便可以得到相应的工分,而这数量不少的工分完全可以支撑他们在边关的衣食住行。
当然,若是不想接受官府的任务,也可以在西街租个铺子,开办自己的药铺、医馆。
枝儿回过神来时,她们已经出了城门。
春回大地,冬雪消融,簌簌寒风中,万物苏醒。
这样的感触在出了城看到满目的绿意后来得更加明显。
两人径直朝农田走去,走在小道上,险些被融化的雪水沾湿了裙角。
“——少夫人,是少夫人!”
盛玉回过头,就看见几个头戴棉帽、身穿厚棉袄的小孩正站在不远处的山坡上喊叫着朝自己招手,见自己看过来了,更是激动得手舞足蹈,她便也笑着朝他们挥了挥手。
枝儿大声问道:“你们几个在这干嘛呢?”
那几个小孩立刻收敛了动作,嘿嘿笑着回道:“枝儿先生,先生这堂课让我们带着放大镜来观察植物呢!”
枝儿点了点头,她是知道有这么一回事儿的,方才也是见他们是自己班上的学子这才多问了一句,如此她也放下了心:“行,注意安全。” “是!”
“知道了!”
“嘿嘿,少夫人和枝儿先生也是啊!”
“……”
挥别了几个七嘴八舌叫嚷着的小孩,盛玉和枝儿走上山坡,在一个较为平坦的地方停了下来。
站在高处的视野是完全不同的——
青山环绕,绿水相依,不远处田埂交错,大小不一、形状极为不规则的农田成片相连,褐色的土地成块分布,上面有的作物长出来了,冒出了翠绿的嫩芽,有的土壤还是单调的土褐色,看起来极为安静。
但所有人都知道,土壤之下,埋藏着新的希望,在不久后便会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盛玉深吸一口气,空气中冰雪的冷凝与绿叶和青草的芳香交织在一起,这是春天的气息。
再睁开眼,却发现枝儿不知何时与她错开了一个身位,正笑意盈盈地站在两步远的地方看着自己。
疑惑地看过去,尚未开口,肩上便传来了一件厚披风的重量。
一道熟悉的声音在头顶响起:“出来怎的只穿这么一点儿?”
将手上拿着的东西递给盛玉,谢景珩给她拢了拢披风,系好,这才看向她:“今天天气好,放风筝去?”
盛玉看了看手上的风筝,又看了看谢景珩,笑了笑,点头:“行,放风筝去。”
-正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