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 我的天后堂妹 少君×明崇俨
武婧儿听完武徽音的解决办法, 心中感叹,这才是应对流言最好的办法。
然而,这样聪颖过人的女子却止步在了太子妃, 令人唏嘘不已。
若这样聪慧的人当了皇后, 该是什么样子。武婧儿心中想道, 肯定不是武媚娘那样的外向热烈, 也许她的风格更像和熹皇后吧。
时也,运也, 命也。
“你最近在做什么?”武婧儿收回思绪问道。武徽音这些日子早出晚归, 常常不见人影。
武徽音嘴角露出一抹温柔的笑意:“我在建祠庙呢。我用的是下班和休沐的时间门, 没耽误工作。”
武婧儿听了最后一句不禁笑出声来, 道:“建庙啊……钱不够的话,你就去府上账房支。你是家中的一份子, 不要客气。”
大唐权贵或者豪商经常建一些庙宇,或做祈福之用,或寄托哀思。大慈恩寺就是李治为纪念母亲长孙皇后所建, 荣国夫人也曾在少林寺营建弥勒佛塔。
武婧儿以为武徽音说的建庙是和荣国夫人差不多呢。
武徽音忙碌起来也好, 忙碌了就无暇思考其他,就能很快走出李弘逝去的悲伤。
对于武徽音从账房上支了五千贯钱, 武婧儿没有在意,反而高兴武徽音将自己当成了家里人。
过了几个月,武婧儿发现泉州府的核心地区, 那座施工的建筑终于盖好了。走进一看,竟然是一座规整的祠庙。
“少君庙?”武婧儿看着牌匾念出声,问道:“这是什么神?”云川亦是不知。
这座祠庙修得高大巍峨,壮丽非凡,上香拜祭之人络绎不绝。
“进去看看。”武婧儿和云川两人走了进去。
武婧儿将帷帽上的帽裙掀开, 看向大殿之内供奉的神像。
神像是一位十五六岁的少年,右手执剑,左手臂上擎着一只金翅黄金羽的鸟儿。金鸟的仪态神情看起来十分果决好斗,少年垂眸含笑,衣着华丽,气质高贵典雅。
“迦楼罗?这个神像有点面熟。”武婧儿越看少年神像越觉得熟悉,仿佛在哪里见过似的。
云川问一旁道童打扮的少年道:“敢问这是哪家的神灵?”
小少年扑闪着明亮的大眼睛,朗声道:“这是天君之子少君,他是商旅的保护神。少君神通广大,斩妖除魔,见少君则商途坦荡,一路平安。少君还能化为金翅鸟,昼夜飞翔不息,掠过大地、海洋、沙漠,聆听世人的祈祷,回应世人的愿望。”
小少年说完,取出一张少君的彩色画像道:“郎君,你要请一张少君神像回去吗?少君能降妖除魔,保佑旅途平安。”
云川接过来一张,画像采用的是彩色套印技术,线条流畅,配色精美,神态逼真,人物栩栩如生。
武婧儿眉头微微拧起来,不确定道:“这个神像有点像弘儿。”
云川没有见过太子李弘,就觉得这神像塑得很好看,身上有一股贵气,感叹不愧是天君之子。
民间门百姓拜祭的神明很多,这少君怕也是其中一位。武婧儿觉得神像像太子李弘纯属巧合。
武婧儿自己经常出海,于是随众人拜了一下,求个心安。
出了祠庙,武婧儿回望一眼,心中总觉得有什么不对劲。
武婧儿和云川回到府邸,正碰见武徽音出门。两人打招呼说话时,武徽音的目光落在云川手中的画像上。
“姑母去了少君庙啊。”
武婧儿点头道:“这间门庙宇香火旺盛,说少君能降妖除魔保平安,我们就请了一张回来。赶明咱们远行可以带上。”
武徽音闻言惊讶了下,随后掩唇笑起来道:“姑母,咱们不用这个,少君有灵,一定会保佑我们的。”
武婧儿看看云川手中的画像,又看看武徽音,突然灵光一闪,不可置信道:“这……这是弘儿?”
武徽音点点头,温柔地笑道:“就是他,姑母觉得像吗?他对我一片赤诚,我想回报他,但我现在所拥有的都是他留给我的。我这样做,还是姑母给了我灵感呢。”
所以你就将李弘塑造成了神仙少君?
武婧儿不理解,但大为震撼。
武婧儿晕乎乎地走了,晚上她就此事给武媚娘打了报告。
武媚娘接到后,眉头一挑,将信递给李治。李治接过低头一看,颇为心动,道:“媚娘,要不我册封一下?”
李治对李弘的感情很深,看到武徽音这么做,想着以皇权将少君的神位固定下来,让百姓祭祀。
自魏晋以来就传言李弘是太上老君降世的化名,隋末就有李弘当天子一说。李治给儿子取名李弘,饱含他对儿子的期盼。
武媚娘横了李治一眼,拒绝道:“不行,牵扯太多,恐为所累。徽音做事有分寸,随她去,咱们不用管。”
李唐皇室虽认了老子当祖宗,但这不影响皇室之人的信仰,比如武媚娘受荣国夫人的影响,对佛教比较感兴趣。
李治叹了口气,只得作罢,然后又高兴起来道:“弘儿在天之灵,听到这个消息一定会开心的。”
武媚娘点头,赞道:“徽音是个有心的孩子。”
两人正说话,就听见有人禀告正谏大夫来了。正谏大夫明崇俨是帝后一人新晋的宠臣,通神道,擅医术,又能进谏朝政得失。
李治和武媚娘对他颇为看重,授予他出入宫廷的权利。
“臣参见天皇天后。”明崇俨的年纪比秦梦年小了三四岁,两人的容貌不相上下,秦梦年更内敛些就像秋日的明月,明崇俨朝气蓬勃就如夏日的朝阳。
李治和武媚娘天然对长得好看的人有好感,明崇俨又能为李治治病,因此一人对这位年轻的臣子十分喜爱。
“起来吧。”武媚娘说道:“你过来给天皇把下脉,看天皇的身体状况恢复得如何了。”
明崇俨闻言上前,天皇的身体这些日子都是他在调理。
修长如玉的手搭在李治的腕上,过了一会儿,明崇俨道:“天皇身体已经好转,只需再吃几服药就可以了。”
李治收回手腕,问道:“明卿,朕这病可有根治之法?”
明崇俨回道:“天皇乃上天之子,承天应命降临人间门牧四方之民。盘古开天辟地,阳清为天,阴浊为地。天皇以清灵之体,降生在阴浊之地,清浊不融,故有此疾。臣才学浅薄,只能为天皇控住阴浊之气,不能消除,有负天皇所望。”
李治听了,虽然早有心里准备,但还是有些失望。失望之余,李治对明崇俨所说的清浊一气,颇为感兴趣,道:“朕是清灵之体,那明卿看天后如何?”
明崇俨仔细端详了武媚娘,道:“龙睛凤颈,贵人之极。天后是臣一生中见过面相最贵的人。”
武媚娘听到这话,突然一愣,“龙睛凤颈,贵人之极”唤起了她小时的记忆。
她为孩童之时,袁天罡路过武府应武士彟之邀给几个孩子相面,发现她的面相最贵,称若为女子,可为天下之主。
武媚娘在困顿之时,常以此事激励自己,坚信天降大任于斯人,内心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至始至终从未有一刻放弃自己。
如今,袁天罡的话已经应验。李治这些年风疾加重,经常不上朝,朝中的大部分事务都是武媚娘她自己处理。国家典礼仪式,武媚娘也经常代替李治接受百官朝拜。
“天后当然是面相最贵之人。”李治的声音响起,让武媚娘回过神来。
武媚娘笑问道:“明卿精通相面,我这三子面相如何?”
明崇俨手指掐算,过了一会儿,道:“相王面相最贵……天后诸子面相皆是贵人之极。”
武媚娘听了,笑道:“皇子王孙可不是人间门至贵?”
李治闻言,敏锐地觉得明崇俨这话有些不妥,但他素来对鬼神之说敬而远之,没有多放在心上。
他还是稍加描补:“朕乃天子,天后是贵人之极的面相,朕与天后诸子当然皆是极贵之相。不独相王面相最贵,太子更是贵中之极。”
李治和武媚娘对明崇俨的话没有多在意。
明崇俨曾在相王府中任职,相王又是天后幼子,性格恬淡,喜好音律。
李治和武媚娘认为明崇俨说相王面相最贵,只是给老东家说好话而已,并没有放在心上。
李治和武媚娘没有屏退左右,所以明崇俨的这话流传了出去。他深受帝后一人宠爱,别人自然将他的一举一动都解读出了特别的含义。有人琢磨这话,“看出”了天后对太子李贤的不满。
李贤现在对朝政的处理渐渐熟悉起来,但即便如此,也经常受到天后的批评。他听闻明崇俨说相王面相最贵,心中十分烦躁。
他不断拿幼弟和自己相比,李轮醉心音律,不喜朝政,哪一点比得上自己?
思来想去,李贤终于发现了一点,那就是李轮得到的父母宠爱比得上自己。
李贤想到这点时,更加烦躁难安,连带着对两位弟弟的态度也尖锐了不少。
面对盛气凌人的太子,李显和李轮这对难兄难弟考虑到父母百年之后,两人要在太子手里讨生活,只得忍气吞声。
第58章 . 我的天后堂妹 九成宫宴会
最近两年大唐天灾不断, 去年春天京师地震,夏天四月河北河南大旱,冬天又无雪。今年春天少雨, 四月又发生了一次旱灾。
武媚娘下旨开仓放粮, 帮助百姓度过难关。唐初的官员多勤于政事,政令通达, 官府办事效率也高。这两年百姓虽然生活艰难了些, 但到底挨到了上天给脸赏饭的时节。
今年四月之后, 连日下了几场甘雨, 缓解了旱灾。夏麦丰收, 收获后种下的庄稼长得葱郁茂盛, 瞧着又是丰收之相。李治大喜, 于是就在九成宫咸亨殿大宴群臣。
九成宫在隋名为仁寿宫,入唐改名为九成宫,一说九成是指山峦叠嶂极言周围山多, 一说九成是指宫殿之多,“栋宇胶葛,台榭参差”①。
九成宫群山环抱,位于杜水之南,在炎炎夏日依然清凉如秋, 是避暑胜地。太宗皇帝和李治夏日时多去此处避暑。
九成宫宫殿雄浑壮丽而不失精美, 被誉为离宫之冠。九成宫宫内还有一块刻着被称为“天下第一楷书”《九成宫醴泉铭》的石碑。
咸亨殿上,李治举杯对霍王李元轨感慨道:“这两年来灾害频发, 但苍天保佑,过了四月就风调雨顺起来。近日五谷丰登,边境安宁,诸邦臣服, 全赖祖宗神明保佑啊。”
霍王李元轨是唐高祖李渊的第十四个儿子,深受父兄宠爱,娶了魏征的女儿为妻,比李治大了五六岁,两人的关系不错。
霍王举杯道:“这是陛下德行出众,才让祖宗神明降下恩德,使大唐风调雨顺,江山永固。”
李治闻言笑了:“十四叔,你言过了。”
两人对饮。李治放下杯子,面带微笑地和霍王说起了家常,神情放松。
“我家中几个儿子终于都办完了人生大事,就只剩下太平一个女儿了。前些日子,我和天后为相王娶妃,相看多家都不满意,直到遇到了刘延景的女儿。相王妃是个孝顺的孩子,又能劝导相王上进,天后十分喜爱她。”
霍王闻言笑道:“恭喜天皇天后又得一佳媳。如今太子和几位大王都已经成家立业,再过几年天皇就子孙绕膝,尽享天伦之乐了。”
李治听了,摇着头,叹气道:“不知为何我这几个孩儿的子孙缘分都浅些,弘儿无子,贤儿好些有光顺光仁二子,但都非太子妃所出。显儿和轮儿也都没有孩子。”
霍王安慰道:“太子和几位王爷不是子孙缘分浅,而是子孙缘分还没到。咱们李氏一族枝繁叶茂,天后一族人丁兴旺,况且太子和诸王年纪都小,一定是缘分没到,天皇不必担忧。”
李治点头道:“十四叔言之有理。咱家男儿的未来我不担心,就是担心太平所嫁非人。”
霍王赞同道:“太平公主是天皇天后的爱女,又年纪最小,这驸马可得要好好挑选。天皇可有属意的人选?”
李治摇头道:“还未开始相看。十四叔若遇到合适的郎君,不要忘了给我推荐。”
霍王笑道:“一定一定,太平是咱们大唐的公主,我若见到好儿郎,一定绑来给太平当驸马。”
“倒也不必如此。”李治笑起来。
李治与霍王正说在兴头上,两人一杯接着一杯喝酒。这时一宫女过来拿着酒壶为李治斟酒。
这酒一入口,李治就发现不对劲。这哪是什么美酒,而是沾染了酒杯壁上微末酒味的白开水。
李治的目光瞥向武媚娘,只见武媚娘目不斜视,与一旁的大臣们说着话,一丝目光都没落到他身上。但李治肯定,这一定是媚娘的主意。
如今连酒都不能畅快喝了,李治不由得烦恼起来。
为避免霍王发现酒水的秘密嘲笑自己,李治一饮而尽白水,示意宫女不要倒了,让教坊司的人奏乐起舞为宴会助兴。
李显去年改封英王,他与弟弟相王李轮的位次相挨。
李显扭头对弟弟显摆道:“八弟,我听说你府上的乐人擅长歌舞,我正好也新得了几个乐人,咱们比试一番可好?”
李轮听了跃跃欲试,不是他自夸,几位兄弟中就数他最擅长音律,府上乐人的水平自然也高。
如今七兄要和他比较,岂不是以己之短和自己所长相碰吗?即使输了,李轮也不怕,他正好向七兄讨要一两个人过来。
两位皇子有兴致,底下的人自然安排上。场上的舞蹈还没有跳完,就匆匆退下,乐队也停了下来。殿内进来两队服饰款式相同,但颜色不同的乐人。
李治见状诧异了下,内监在他耳边小声说了几句。听完,李治笑着对众人说道:“英王和相王想要比试一下府上乐人水平高低。朕与诸位爱卿为他们做裁判,看哪个府上的乐人更胜一筹。”
有大臣立马捧场道:“臣听闻相王博学多才,在音律一道最为擅长,想必府上乐人水平不低。但英王明知如此,依然决定比试,怕是有所依仗。臣托天皇之福,能欣赏两王府上乐人表演,实乃三生有幸。”
众大臣附和道:“我等有眼福了。”众人仿佛对这场比试极为期待。
突然一位大臣出列,大声道:“天皇,此事不可!”声音之大,刚一出声,殿内仿佛按下了暂停的按钮,寂静无声。
李治好奇地望去,只见是太子少保郝处俊,心中一紧暗道,这家伙又要进谏了,但就是不知道要进谏什么。
郝处俊不顾周围异样的目光,继续朗声说道:“英王和相王年纪尚小,脾性未定,此时正应当教导他们推梨让枣,兄弟友悌。现在陛下却要英王和相王相互竞争比试,而且乐人鄙陋好口角之争。臣唯恐因乐人之争让两王不睦,故臣请陛下让王府乐人退下不得比试。”
李治听了,蓦地想起这段时间三兄弟略微紧张的关系,目光不自觉地落在太子李贤身上,心中浮现了一丝隐忧。。
“爱卿言之有理,见识深远非常人能及。”李治采纳了郝处俊的建议,让乐人退下,并对李显和李轮说道:“你们兄弟二人可明白郝相的苦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