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嘴角泛起一抹苦涩的笑意,这份苦一直蔓延到他心里。
他努力压抑因晕眩而产生乱抓东西的本能,叹道:“我阿耶在我这个年纪就已经去世了,阿娘更是英年早逝。我家诸人寿数不长,恐怕我也天命将近。”
武媚娘闻言,心一咯噔,李治说的这话极为不详。她的心中不知为何也泛起了一抹苦涩。
年轻的时候两人吵过闹过,在武顺和贺兰敏月的事情上,武媚娘甚至在黑夜里暗戳戳骂他这么风流也不怕英年早逝。
但现在真当李治病重之时,武媚娘心中却是浓浓的不舍。
风风雨雨相伴这么多年,武媚娘仿佛觉得李治的身影成了自己的一部分,若他离去,对于自己而言不亚于剜心割肉之痛。
痛不可忍。
武媚娘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将心中的悲伤掩上,喝道:“胡说!太宗皇帝是早年征战留下的暗伤损害了根基,故而早亡。”
“你看看高祖皇帝,他活到了八十岁,六十多岁的时候还给你添了几个小叔叔小姑姑的。”
李治闻言噗嗤笑出声,心中的悲伤稍减,笑道:“媚娘,不要对高祖皇帝无礼。”
“呵……”
第78章 . 我的天后堂妹 风雨
李治焦躁的内心被武媚娘抚平, 慢慢恢复了往日的理智。他自己也知道服饵的危险很大,很可能就是暴亡。
但他或许是因为当时实在太痛苦了,不知如何想的, 抱着媚娘要死要活地哀求媚娘允许他服饵。现在回想起来,实在令人汗颜。
李治心道,也许在内心深处, 自己是希望媚娘能够阻止他那不成熟的想法。
天变了,风起了。
往常这个时候, 天空还是一片明媚。现在却黑云压城, 天色杳冥如暗夜,狂风卷着暴雨尖啸着扑来向含凉殿,拍打在门窗屋檐上发出“啪啪哒哒”的声音。
清爽宜人的含凉殿变得潮湿黏腻起来, 殿内点了蜡烛, 烛影幢幢。
“来人,把圈椅挪到门口,朕要观雨。”李治呆在殿内觉得闷,于是吩咐道。
内监们两人合抬一把大圈椅,放在殿前, 椅下设着脚踏。圈椅椅背与扶手相连,将人包裹在内, 用料很重, 给人以安全感。
圈椅构造与身体贴合。李治垂足而坐,双足放在脚踏上,双手搭着扶手, 背靠着椅背,十分舒适。
大雨哗啦啦地下,模糊了视线, 树木被吹得团成一团,倒向一边,就像逆风而行的旅人。
地面上的雨水汇成一股股细流,细流又汇成大股的水流朝低洼的地方涌去。水面上飘着的落花和绿叶打着旋,随着流水而去。
屋檐下雨水入注,在大风的吹折下弓起身体。落下的雨水迸溅在肌肤之上,带着些微凉意。狂风带着水汽闯入殿内,仍然黏黏的,令人感到不舒服。
狂风暴雨之下,李治感觉太液池成了一片汪洋,含凉殿就像汪洋大海中的一叶扁舟,摇摇荡荡,不知道是否能在风暴中平安度过劫难。
武媚娘在紫宸殿和大臣商议完政事,心中记挂着李治,不顾宫女的劝阻决定冒雨回到含凉殿。
宫女撑的伞刚出紫宸殿就被狂风吹折了,暴雨顺着武媚娘的头浇了下来。狂风暴雨之下,宫女在说什么,武媚娘没有听清。她提起裙子就往含凉殿的方向跑。
等武媚娘浑身湿透地跑到含凉殿,结果却看见李治不顾自己的身体大大咧咧地坐在门口观赏雨景,而狼狈的自己则是这雨景中的一部分。
于是,武媚娘气不打一处来。
李治远远看到一人冒雨而来,还以为是宫女之流,没想到这落汤鸡似的来人正是武媚娘。
他惊讶地眼睛都瞪圆了,慌忙站起想要去接武媚娘。谁知他起身后犯了头晕,身子一晃,若非身边的内监扶住,恐怕就要摔倒了。
武媚娘吓了一跳,快跑上前将李治按在圈椅里,喝道:“坐好,不要乱动。你身子不好,怎么还出来碰雨?是谁把圈椅挪出来的?”
李治顾不上其他,拉着武媚娘的手道:“媚娘,我知道错了。你赶紧去换身衣服吧,别得了风寒。”
武媚娘哼了一声,对内监说道:“把圈椅往里面挪,照顾好天皇。”
说罢,武媚娘才去殿内沐浴换衣。
等武媚娘出来后,发现李治乖乖地坐在圈椅上,而且圈椅往里面移了尺多,这才露出满意的神色、
武媚娘站在李治身前,上下打量了几遍,只发现袍角处沾染了几点轻微的水迹,暗自点点头。
“为什么到外面看雨?”武媚娘居高临下地发问。
李治恍如做错事的小孩子,辩解道:“下雨了,屋里闷热潮湿,不如外面凉快。”
武媚娘想数落几句李治不爱惜身体,但又怕他听了心情不好,影响养病。
于是武媚娘只告诫他道:“热了,让宫人打扇;潮了,重新换被褥。现在外面狂风骤雨,你万一得了风寒怎么办?”
李治垂着头,沉默不语,看起来一副羞愧的样子,武媚娘见状才放过他。
李治见武媚娘气消,反省道:“我以后不这样做了。媚娘,你头发还没干,我给你擦头发。”
“来人,去把殿内的月牙凳搬来,再拿几条干巾。”李治对自己的建议兴致勃勃。
武媚娘叹了一口气,静静地看着李治折腾。她坐在李治身前,感受到李治的手抓起自己的湿发慢慢地用布巾擦拭,力道轻柔。
湿了的布巾立马换下,换了几十条,武媚娘的头发才变得松散开来。
李治的手在如云的乌发中穿梭,遗憾道:“今儿下雨了,头发不易干,只能擦到这种程度了。”
武媚娘稍稍靠在李治的腿上,问道:“可以起身了吗?”
李治笑起来,笑声爽朗:“当然可以啦。媚娘的头发真好依然乌黑发亮,我早已生了白发。”
武媚娘慢慢起身,转头对李治说道:“平日里让你多吃些保养头发的食物,你挑来挑去,嫌弃这个嫌弃那个,你有了白发怨谁?”
武媚娘心知肚明李治头生白发,是因为他虚弱的身体和一直折磨他的风疾,但嘴上却说着是因为李治没有吃保养头发的食物。
李治闻言懊恼道:“现在吃还来得及吗?”
武媚娘瞥了李治一眼,说道:“马马虎虎吧,有总比没有强。来人,上膳。”
宫女呈上来的饭菜,李治看了一眼就苦了脸,无非都是些炖煮的软烂之物,而且以清淡为主,这分明和自己之前吃的没什么区别吧。
“这是可以养发乌发的食物?”李治舀着一勺粥冲武媚娘说道。
武媚娘点点头,糊弄道:“多吃饭身体壮。身体好了,头发也会变好。”
李治简直不知道要说什么,愤愤地喝一口粥,才道:“我劝小太平吃饭都不会这么糊弄。”
武媚娘抬头斜了李治一眼,一本正经道:“食不言寝不语。”
吃完饭,外面的雨依然在下,风却渐渐小了起来。二人伴着雨声入眠。
大雨下了一夜,次日一早才放晴。
大明宫的宫殿、树木和花草被洗刷一新。
宫中巷道上昨日被风吹落的花瓣、树叶和树枝早已被打扫干净,现在路面上一尘不染。
树叶被夏风吹得翻转过来,露出仿佛镀了一层银的背面,在阳光的照耀下折射出刺眼的白光,令人生眩。
院判诊断李治风疾复发是因为劳心劳力和夏季暑热所致。为了让李治安心养病,武媚娘严令任何人不得以国事和家事打扰李治休息。
武媚娘批改奏章的地方由主殿改成偏殿,以免李治窥探自己的神色,进而担忧起国事来。同时,武媚娘人在偏殿,又能时时关注李治的身体状况。
至于夏季暑热,武媚娘本想去九成宫或者紫桂宫避暑,但是现在天气酷热,路途遥远,怕李治的身体不能承受,只得作罢。
一日,李治突然发起了热,出现了类似于风寒的症状,疲倦乏力、咳嗽、流涕、咽痛……
又过了一两日,他的面部和颈部起了一层细小稀疏的红疹,一天之内红疹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蔓延到了全身。
李治得了风疹。风疹又加剧了头疼。
李治躺在床上,气息虚弱,连动下手指都要费好大的力气。他这副可怜的模样,看得武媚娘心痛不已。
太医们小心用药,过了五六天,李治身上的风疹方才退去。但风疾的症状比之前更严重了,严重到武媚娘和太医院不得不考虑服饵。
李治之前还有力气在床上打滚要求服饵,但现在说话断断续续,气息微弱,再拖下去恐怕会加重病情。
武媚娘拿着手帕给李治轻轻擦拭额头。李治躺在床上,视野模糊,仿佛看见武媚娘眼中的水光。
“陛下,我和太医们商量了,他们建议服饵。你觉得怎么样?”武媚娘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和嘶哑。
李治枯瘦的手努力地抬起,立刻被武媚娘捧住。他道:“好……若……不测……以后都交给你了……”
武媚娘柳眉一竖,厉声道:“陛下说什么胡话呢。正因为服饵有可能让陛下痊愈,我才同意的。陛下只管安心治病,其他的都不用担心,我等你病愈。”
李治笑了,断断续续道:“我……知道……封裴炎为侍中……崔知温……薛元超并……并为中书令。”
武媚娘一顿,脸上流露出一丝怒色,道:“不是说让你病中别忧虑吗?怎么还想着这些!”
李治:“朕……朕是天皇……”
武媚娘深吸一口气,道:“天皇服饵事关江山社稷,我去请几位宰辅过来商议此事,你好好休息。”
武媚娘派人去请尚书左仆射刘仁轨、黄门侍郎裴炎、中书侍郎薛元超和崔知温等人来紫宸殿商议此事。
刘仁轨出将入相,德高望重,资历最深,听到天后说起服饵,眉头一皱道:“金石猛烈,恐损圣体,望天后思。”
裴炎则问道:“太医如何说?”
武媚娘将候在外面的太医召来,令其将服饵的事情详细说给几位重臣。
刘仁轨几人听了,忧心忡忡,互相看了眼,最后还是刘仁轨出列禀告道:“不知臣等可否能面见天皇?”
李治由于病重,已经很久没有上朝或者召见大臣了。外臣不知情况如何,心中不免多思。
武媚娘闻言,微微颔首,叮嘱道:“诸卿,天皇病中不宜忧虑,还望诸卿不要用他事打扰天皇修养圣体。今日只论服饵,不论其他。”
刘仁轨几人点头称是。
武媚娘又道:“天皇刚才任命裴卿为侍中,崔卿和薛卿并为中书令。”
武媚娘口中提到的裴炎等人心中一喜,立马表忠心:“臣定当竭心尽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武媚娘挥手,再次道:“你们随我进去,勿要以他事打扰天皇休息。”
刘仁轨闻言,心中稍稍松了一口气,一路上留心打量周围,即使看见宫女寺人行动神色如常,仍然不敢放松。
天皇病重,他怕会发生政变。
第79章 . 我的天后堂妹 北门羽林军
刘仁轨来到含凉殿, 看见在卧榻上休息的李治这才松了一口气。
天皇病弱、天后凶悍、太子懦弱,这些加在一起不免让刘仁轨心惊胆战。
他想起了前汉的吕后之祸。天后与吕后一样在朝廷主政多年,天后的母族虽然看似不起眼但实则已经根深蒂固,已有吕家之势。
京师之中武承嗣武三思兄弟已经占据高位, 京师之外天后的外甥秦梦年手握兵权镇守一方又战功赫赫, 皇宫之内又有其姊武婧儿掌管宫廷事务。
天后若动, 恐怕很容易达成目的。
如此下来,怎能不令人心惊胆战?
武媚娘扶着李治坐起来, 拿过一个引枕让李治倚着。李治看向几位股肱之臣, 缓了缓,说道:“朕身体有恙,欲服饵, 朝政赖诸卿了。”
刘仁轨看着李治气弱的样子,心中一紧, 问道:“天皇, 这服饵危险, 你要三思……”
李治摆摆手, 道:“服饵……未必不佳……”
刘仁轨见李治主意已定, 又问:“臣从太医处听闻这服饵需要处于无风密室内服药休息,而且切勿心生忧虑。因此, 臣请令太子监国以安人心。”
刘仁轨的目光定定地看着李治,李治颔首。
刘仁轨见状,问道:“太子何在?”
李治看向武媚娘,武媚娘吩咐宫人道:“来人,去东宫请太子过来。”
武媚娘自从进殿之后就一直脸色凝重。此时听到刘仁轨请太子监国,她的心脏仿佛被人攥住,揉捏成一团。
于私, 她是李治的妻子,二人相濡以沫几十年。她和李治商议服饵的事情时,根本没有想起太子,心中早已把李治的事情当做自己的事情。
但现在却被刘仁轨的言语敲打醒,即使她们夫妻再如何情意相投,众人仍没有将她武媚娘看作李治意志的继承者。
于公,她是天皇的天后,执掌朝政二十多年,夙兴夜寐,焚膏继晷,将一切打理得妥妥当当。但当天皇出现病弱之势时,一众臣子心中想的是为太子即位铺路。
武媚娘的心沉了下去,此刻她无比清醒地明白,她不过是众人心中一个退而其次的选项,一个可以随时放弃的选项。
宰臣、百官、甚至全大唐的百姓都理所当然地认为,太子比她武媚娘更适合在李治之后执掌大唐,哪怕她已经用二十多年证明了自己的能力。
过了一会儿,李显跟着内监进入含凉殿,先向李治和武媚娘见礼。
武媚娘此时已经收拾好心情,脸上不辨喜怒,直接吩咐道:“天皇服饵期间门,由太子你来监国。
李显的嘴张了张,险之又险将询问服饵是什么的话语吞下去,艰难道:“是。”
他记住了武婧儿的话,有什么疑问不能当众问,不然会给人留下愚昧蠢钝的印象。
一旁的大臣见李显脸色难看,欲言又止,以为他是担忧天皇,想劝谏又出于孝心只得忍下,最后不得已称“是”。
太子果然仁孝啊。
其实在李显的心中,他的阿耶虽然病弱但无所不能,即使有不能的地方,还有他的阿娘顶着。
他此刻还没有意识到李治服饵的危险,只当是平常的治疗。
太子监国是对李显身份的承认,有了这一项,即便是李治来不及留什么遗诏,他即位也不会遭受什么大的流言蜚语。
院判和刘神威认为李治的病情不能再拖了,于是决定次日就开始实施服饵治疗。
武媚娘对着几位宰臣说道:“如今天皇服饵,朝政无人可决,还请刘相、裴相、崔相和薛相几人从今日起暂留禁中辅助太子。”
李治听了,亦道:“如此,辛苦诸位。”
刘仁轨认为留在禁中,是天后切断他们这些宰臣与前朝的联系。但是若不留在禁中,若天皇出了意外,岂不是失了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