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思想深邃的人,越愿意思索这样深刻的问题。
为什么?
这不是他们在标榜自己的思想境界。也不是故作深沉,显示自己的举世独醒,茕茕孑立。这就是人类历史上那些伟大的哲学家们,所有足以写进历史的思想家们,确确实实关心,并亲自脚踏实地,反复琢磨、不断探索的问题。
“我是谁”,这是对自我内心的追索。极致的个人思辨。
因为越是思想深邃的人,就越追求真实地面对自己。真实地面对自己的内心,自己的欲望,隐藏的阴暗面。
这叫自省,自审。
那些伟大的思想家,哲人们,认为,只有真实地审视自己,面对自己的人,才有可能以更客观的态度,冷静,理智地看待这个世界。
什么是真正的自己,那是弗洛伊德说的“自我”、“本我”、“超我”。
“自我”,一个隐藏的,代表着黑色,晦暗,不可告人的目的和欲望的内心阴暗的“我”。“本我”,一个现实世界中,周旋于各种人际关系中,善于伪装,也被迫伪装的,介于真实和虚幻之间的“我”。
最后的那个,是想象中的,代表着未来,光明,寓意着不断发展,不断自我完善的“我”。“超我”,是最好的“我”,是希望中的“我”。
可惜,“超我”是最不真实的,可能永远无法实现的“我”。他可能是高屋建瓴,高瞻远瞩,也可能是水中望月,空中楼阁。
我说得对吗?
认识世界之前,需要先认识自己。
正确认识自己,是正确认识世界的前提。连自己都不能够真实对待的人,还想要去认识世界,指导他人,那就是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就是装腔作势的“虚有其表”。
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我知道,我无法直面这个问题,也无法回答这个问题。我不是一个能够冷静客观地看待自己的人。我不能正视自己的欲望,我已经习惯了把它们都掩藏起来。不然人知道,不给人看见。
不让别人看见,就更不可能毫无保留地面对它。
这是人的本性,本能。
我确定,自己既不是能够正视自己内心,审慎地看待自己欲望的圣人,也不是道貌岸然,自我标榜的伪君子。
不是《笑傲江湖》里的方证大师,也不是《天龙八部》里的鸠摩智。可是我觉得,我很像是岳不群。
很像是一个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的人。
“你永远不会知道我是谁。永远不会知道有我这样的一个人存在。永远不会知道,我愿意为你做的一切。”
“也不对,其实我没有对你做过任何事情。我一直都只是在做自己,做一个和你无关的自己。”
我可以告诉你,在我成年后,我所有的梦境,都和你有关。
有关,不是说梦境里出现了你,而是说这些梦境的出现,都和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的是你直接现身在梦境中,有的是梦境因你而起,在梦境中影射你的存在。有的,是梦境里的某个人,在暗示你。
有一种梦境,只是在某个特殊的时刻才会出现。
我无法跟你描述这种梦境,可能是你出现了,可能是梦里的人在和我对话时提及你,还有可能是我在梦里想象的你。
但无一例外,这些梦境出现后,我的心,都像被一柄利刃划过。那种无法掩藏的,难以名状的疼痛感,即便是在梦里,也让我痛苦不堪,满头大汗。
“你知道什么是真正伟大的爱情吗?”
我当然知道什么是伟大的爱情。
长久以来,我不是一直都认为我自己就是这种“伟大的爱情”的实践者吗?我自己,不就是一段伟大的爱情的亲身经历者吗?
我自己不就正在“制造”着一段伟大的爱情吗?
只是我从来没有对别人说过。为什么要对别人说?爱情就是属于自己的,就是一个人自己的事情。
“伟大的爱情,就是那个人一直都在你的心里,记忆里,在你的血液里,和你融为一体。那个人可能不再和你有任何关联,可能从来就没有关注过你,可能从来就不认识你,更是从来没有爱过你。但这都没有关系。丝毫不影响这个人在你心里的重要性。”
“伟大的爱情,不是伟大的婚姻。伟大的婚姻属于两个人,至少属于两个人。伟大的爱情,只属于一个人,那个人,就是你自己。你的目的不是得到他(她),更不是为了占有他(她)。只是爱他(她),属(发 zhu 音)意于他(她)。”
“为了这伟大的爱情,你关注他(她)的一切,了解他(她)热爱的一切。听他(她)的声音,看他(她)的样子。为了他(她),你可以付出自己的时间,精力,感情。你愿意为他(她)牺牲自己的一切,成为另一个他(她)。而且不求回报,甚至不需要对方了解,知道。永远把自己隐藏在这个人的身后。因为伟大的爱情,就只是你自己的事情,和对方无关。”
“就像《笑傲江湖》里对小师妹岳灵珊情根深种的令狐冲,就像《霍乱时期的爱情》里把自己的感情埋在心里 60 年不曾改变一点点的弗洛伦蒂诺 阿里萨。”
“这才是真正伟大的爱情。”
可是现在,说出来的,居然也还是真实的,伟大的爱情。
这番关于“伟大爱情”的表述,说得如此真切,动情。
而且无比真实、具体,毫不空洞,说教。只有那些真正经历过伟大爱情,真正实践着只为了爱,心甘情愿付出,毫无保留地献上自己全部感情的人,才能说出这些饱含感情的话。
它就是一个人内心所有感情的真实表达。不矫揉,不造作。
只是,说出这些话的人不是我。
但说出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观点,用以证明这种感情的每一个文学人物,都是我想说的,都是我心里一直在“呼应”的。
就好像是另一个“我”,在和我在说话。
她叫肖颖。我的大学同学。是我三十多年的生命里,唯一一个直白地向我表达过爱意,又被我拒绝的人。
“我为什么会喜欢你?”
我不能回答肖颖的这个问题。我不知道她为什么会喜欢我。就像我不知道,为什么会喜欢你,为什么会对你心心向往之,生生相念之。
为什么?
“因为我在你身上,看到了我自己。看到了我一直想要努力实现,却始终无法做到的那个自己。”
她在说我吗?她说的是大学时期的我,是吗?
那个把自己真实的内心隐藏起来,却让人感觉无比真实,充满活力和希望,对摇滚乐,诗歌,哲学都有相当造诣,对生活充满热爱,永远充满活力和正能量,从不抱怨生活,从不沮丧的人。
那个喜欢踢足球,在学院杯的决赛赛场上撞断了眉骨的人。那个在开学第一次班会上,自我介绍活动上朗诵诗歌的人。
她喜欢的,到最后爱上的那个“我”。我不知道那是“自我”,“本我”,还是我认为的不可能实现的“超我”。
“8 年,8 年前你就这样消失不见。一言不发。换了电话,从班级 QQ 群消失,甚至断了和大部分大学同学的联系。如果不是微信,不是微信群,我可能真的就再也找不到你了。是吗?”
是的,从我切断和她的联系的那天起,我就想切断和她所有的联系,从她的世界里彻底消失。
只是科技在变,从彩屏手机变成了智能手机,从诺基亚时代变成了苹果、三星,和华为的时代。从 QQ,变成了微信。
人也是会变的。
“我知道,你一定有你的理由。我不需要你告诉我,我只是要告诉你,你,就是我心里的伟大的爱情。为了你,我学会了看足球,阅读哲学书籍,听摇滚乐。我成为了另外一个你。”
“你知道吗?无数次,我也在心里想,思索,我到底放不下的是你,还是我自己。我坚持的是对你的爱,还是我自己的执念。执念,一念成佛,一念成魔。这是你喜欢的哲学吗?这是你喜欢的《悟空传》里想要努力表达,却始终说不明白的主题吗?”
是执念吗?
那种刀刃划过心脏,无法掩藏的,难以名状的疼痛感,在我心里出现了。我,放不下的是你,还是我自己。我也问过我自己,这执念,是执着于你,还是执着于我自己。
这也是我始终不能明白的主题。
但放不下。
“我想象过,这个场景,我们坦诚相对。不是心对心的坦诚,是身体和身体的坦诚。你得到我的身体,你的身体也属于了我。那是爱情的升华,会让我们开始进入家庭,成为伟大的亲情。只是现在,没有这种可能了。”
“我已经是一个男人的妻子,一个孩子的母亲。这个男人,和这个孩子,和你都没有任何关系。你也不会认识他们。这是我和你身体的第一次,我不知道会不会是最后一次。我的理智告诉我,这必须是最后一次,我不是荡妇,我忠于我的婚姻,忠于我的丈夫。可我的感情一定告诉我,不要成为最后一次。因为在道德之外,我还有我的感情,还有我的心。”
是。道德之外,还有感情,还有心。
“但是不管怎么样,现在,这个执念放下了。你不会再频繁出现在我的梦境里,你出现的时候,不会再让我的心,有刀刃划过心脏的剧痛。我还是念着你,还是牵挂着你。但我已经知道,你永远不会是我的,因为你现在,已经属于了我。”
只是现在。不是之前,不是以后。
“什么是 Delm?”
什么?微信名?QQ 名字?
“Don’t ever love me!”
你从来没有爱过我。
“Don’t ever lose me!”
但你从来没有失去过我。
这就是伟大的爱情。
可是你知道吗?我为什么会成为一个能够自己写诗,还能够朗诵诗歌的诗人?那是因为你。为什么我会表现出在哲学思辨上异于常人的兴趣和天赋,还是因为你。
为什么,我会拒绝掉一个把我放在她的心里很多年,以后也还会继续放在她心里的女人。依然是因为你。
到现在,我看到了,我是在找一面镜子。但是我却说不清楚,看不明白,我,肖颖,哪一个是镜子外面的,真实的人,哪一个是镜子里面,那个真实的人的镜像。
“他们”如此相似,难以区分。
你明白了吗?2016 年 5 月 14 日,我为什么会杀死那个女人。你理解了吗?2017 年 3 月 27 日,我又为什么会杀死第二个女人。
我的心里,有一个声音,在催促我,在叫醒我,在呼唤我。让我双耳失聪,双眼失明。
夜幕低垂
在凉风和两岸湿润的气息里
在影影绰绰的山影内
和山脚下
那无处可逃的喧闹声中
骄傲有静谧的
此时此刻
从陌生的内心深处
潜流涌动的刹那
由眼睛开始
骄傲
又静谧的心里
那一匹灿烂的
狂野的奔马
直至指端
有花朵悄然出现
不知道
是含苞欲放
还是鲜艳夺目
目之所及
每一个深浅不一的蹄印
走向远方
闪亮在前
闪烁在后
在夜幕下
在凉风里
在气息中
在山影内
骄傲
又静谧的心里
那一匹灿烂的
狂野的奔马
第三十七章 说服
这个时候,不再适合回到公安局刑侦支队的办公室。必须找到一个外人不能随便介入,又足够私密的地方,让刘余川和许畅之间有时间,空间,就某个问题达成一致。
然后才能开始下一步的侦破。
所以,聂云斌回到了自己的荆山分局办公室,金柳楠被打发回了警察局。
只有阮益达,还没有正式到刑警支队工作,自己片区的工作也被暂时停止了。他自己申请按照他“自己”的方式,继续去寻找两起凶杀案的线索。
刘余川和许畅,回到了许畅的那间“工作室”。
这次有了变化,房子里多了几把椅子。许畅示意刘余川坐下,她站着。
“不喝茶,也不喝咖啡,饮料你更不会要了。”
“工作起来,我连水都不喝。”
“你选择一种苦行僧式的生活?一定是有什么特殊的秘密。”
没有回答。
这种“拉家常”的开场白方式,不是刘余川喜欢的。他习惯于和别人保持距离。保持距离的方式之一,就是不和别人讨论自己的个人生活,当然包括生活习惯。
许畅只能转换话题。
“你是什么学校毕业的?”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刑事犯罪侦查系,侦查学专业。”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在哪里?”
“沈阳。”
“等我看看。”
对话暂时停止,许畅拿出手机,开始查找相关信息。应该是百度。
“1949 年就建校,那是很老资格的公安学校了。”
“公安部直属院校。”
刘余川犹豫了一下,但还是没有拒绝许畅的提问。他在心里给了自己一个解释――这是礼貌。
尤其是在刚刚拒绝了对方的“善意”之后。
“老资格的公安专业院校毕业,学的又是刑事侦查,标准的科班出身。那对基本的犯罪心理学理论肯定是知道的。”
谈话的方式改变了,这是一个有一些挑衅意味的问题。许畅开始表现出某种攻击性了。
刘余川没有马上做出回应。
以他对许畅为人和性格的了解,以及两个人到目前为止的熟识程度,他想不出许畅对自己发起挑衅的动机。
“你知道什么是虞犯吗?”
虞犯?这是基本的犯罪心理学常识,刘余川当然知道。
他知道许畅想要说什么了。
“犯罪心理学,是犯罪学与心理学联系密切的产物,反映的是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交叉、渗透、补充的发展趋势。”
许畅却又一次转换了话题,从虞犯,转到了犯罪心理学。
不,没有转换,虞犯,就是犯罪心理学的一部分。
“犯罪心理学可以区分为狭义的犯罪心理学和广义的犯罪心理学两种。狭义的犯罪心理学,只研究犯罪人的心理,包括犯罪人犯罪心理形成的原因、过程,犯罪过程中的心理活动等等。”
“广义的犯罪心理学不仅研究罪犯的心理,还研究有犯罪倾向的人的心理,以及刑满释放人员的心理,还有被害者的心理和罪犯改造过程中的心理,等等。也就是把研究对象,从已经发生的罪案,扩展到了可能发展的罪案。从惩治罪犯扩大到了预防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