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做什么!”苏莫勒沙怒喝。
“你这样能报得了仇吗?常利叶歌有多少人,咱们有多少人?上回你去为密达鲁报仇,结果是什么样的,你不记得了?常利叶歌知道你的脾气,只怕这会儿已经磨好了刀剑、张好了弓等着你呢。”
密达鲁道:“羽说得对。你别鲁莽。”
苏莫勒沙怒道:“难道这个仇就不报了?”
密达鲁道:“你这个急躁脾气,你等羽说完。”
“咱们人手少,就不能跟别的部落一块干了?”
苏莫勒沙和密达鲁等都不太明白,令翊示意先安置老首领的尸身。
这是正事,苏莫勒沙勉强压下脾气来,不再暴躁地闹腾。
晚间的时候,令翊对密达鲁三兄弟及几个年长者解释他的意思:“咱们去跟常利叶歌拚命,把精壮年轻人都拚死了,或许能杀得了常利叶歌,或许不能。不管能不能,部落里只剩下老幼和女人,是守不住部落的,到时候咱们部落肯定会被别的部落吃了。”
密达鲁、固特及耆老们都面色一变,就是苏莫勒沙也脸色难看地沉默着。
“这么多年,咱们受气,不就是因为咱们是鹰部、常利叶歌他们是熊部吗?他们熊部人多势众,勒夫部落尤其厉害,别的部落都打不过他们,只能受他们欺负。可咱们要是跟虎、鹿、狼各个部落一块呢?”
众人面色再变,实在是令翊的说法太大胆。
一个年长者道:“你说跟整个熊部打?那是多少部落,那是多少人,你知道吗?”
“咱们又不是要杀了熊部所有的人。只打败领头儿的部落就行了。咱们鹰、虎、鹿、狼有十来个部落。大家并肩子上,勒夫肯定不是咱们对手。除了勒夫,常利叶歌和另外几个跳得厉害的熊部,咱们也能拿下。”
年长者们大多还是摇头。密达鲁若有所思。固特没什么神情。
苏莫勒沙道:“鹿角的首领石木达倒确实跟咱们挺友善,只是不知道别的虎、鹿、狼他们愿不愿帮忙。”
令翊道:“他们不是帮咱们,他们是帮自己。大家都是长久受熊部的气,哪个部落没死过人,哪个部落没让熊部抢过水草牛羊?”
令翊看着年长者,看着密达鲁、固特和苏莫勒沙:“眼前只有三条道,一条是像原来那样缩着,忍着,老首领的仇不报了……”
苏莫勒沙怒道:“胡说!”
令翊接着道:“第二条是咱们单去找常利叶歌寻仇,拼着灭族,也要杀了他;第三条就是我刚才说的,联合别的部落,博一博。若是输了,没什么说的。若是赢了,咱们的部落会壮大,人会更多,能占更多更好的水草地方,兴许以后的大首领也从咱们部落里出。即便不能,至少也不用像如今这样受气。”
令翊话音刚落,苏莫勒沙便道:“干了!”
让令翊这三条道一说,刚才觉得令翊说得太大胆的竟然也反驳不出什么——原来自己部落并没有旁的道可选。自然,也有人觉得还是原来那样更稳妥,但是首领死了,这时候这种话没法说……
令翊声音和缓下来:“我想了,这事没那么难。勒夫的老首领死后,不是错西鲁、路默西他们兄弟几个还争位呢吗?”
第121章 法经的颁布
代西库的老首领乌戈舍身死,长子密达鲁身子不好,次子固特无意首领之位,幼子苏莫勒沙成了代西库的新首领。
按照令翊的建议,苏莫勒沙一边让人与鹿、虎、狼诸部落通好,一边悄悄向大首领路默西的兄弟思朗图克“献慇勤”——错西鲁、路默西兄弟十余人,有野心也有势力的,除了被令翊射杀的错西鲁、如今的大首领路默西,还有思朗图克和另一个叫景蜜达的。苏莫勒沙选中了与自己“脾气相投”的思朗图克。
父亲身死,作为代西库的新首领,苏莫勒沙似乎一夜成长,收起了从前的一些坏脾气,性子却依旧豪爽,还带着点年轻人的活泼。他喜欢带着酒,带着牛羊,带着亲手猎的猎物去各个部落“玩”。
一顿顿酒喝下来,苏莫勒沙多了几个异父异母的部落首领“亲兄弟”,多了看他很顺眼的“叔伯”,其中一位叔父,狼部之一的纽胡部落首领莫拉,还将自己的女儿黛奇嫁给了他。
苏莫勒沙常常带在身边的是一个叫羽的族人,这是一位代西库的勇士——不是苏莫勒沙吹嘘,各部晚间篝火旁少不得要玩背克,这个羽从没输过。
苏莫勒沙每每得意,偶尔还胡咧咧:“从光屁股的时候,他就是我们一堆小孩里最厉害的。”
羽就把酒囊塞到苏莫勒沙嘴里,笑道:“你都玩背克了还光屁股,我可不像你。”
一同长大的同族兄弟可不就是这样相互挖苦笑话的吗?
众人大笑。
在一个狼部和一个鹿部,令翊却见到了自己真正的“同族兄弟”——当初他从柳城派出的细作松根和白石。
令翊假作去撒尿,松根来找他。
“将军……”
虽是夜里,令翊也能看见松根眼睛中的泪水——松根从前是骑兵中的一个,父母被东胡人杀死之后,他自愿来东胡当了细作。
令翊用力地搂一下他的肩膀:“好兄弟……”
而后来见到的白石则有些嗫嚅:“将军,我……娶了东胡女子,还生了孩子。”白石却又急声道,“可我没忘了家仇!没忘了我是燕国人!”
令翊轻声道:“这有什么的?日后将他们带回去,他们就是咱燕国人。”
白石使劲点头。
暑尽秋来,春去夏又至。草原上的山丘从青到白,又从白到青,牧草短了长,长了又被牛马羊啃短,各部落逐水草从一个地方迁移到另一个地方,然后再迁移回来,周而复始——不知不觉就是三年。
因为上次在燕境吃了亏,大首领路默西多少有些犯怵,怕走了其兄错西鲁的老路,故而这三年都没有带各部大举南下“放马”。
有几个部落这一两年自行去燕境“放马”“打野草”,劫掠到的东西很少,燕人比从前更精了,他们筑了大城,那些燕人都搬到了城里,一到冬天,城外连个粮食毛都没有——攻城?旧柳城那么矮小,上回各部族那么多人,都没有攻下来。单个部族是疯了,才会想去攻城!
没有大量死人,虽然草原上的日子过得清苦,各部却透着些祥和。
就是一向爱挑事的常利叶歌,杀了乌戈舍以后,也有所收敛。他的部落虽没按大首领路默西说的那样十年不在东拓水捕鱼,但也没有再做出劫掠代西库牛羊的事,当然,也是因为代西库的人很少再去那片山坡放牧。
燕国也不错——如果不算燕侯重病的话。
相地已经全部完成。鼓励垦荒,打破井田,实行税亩之制,在全境推行——新垦的荒地头三年免除赋税,次三年也只课常赋三一之数,开垦得多,种粮多,纳赋多,还能得爵。田野中阡陌纵横,到处是辛勤的农人,燕国人对种田迸发出前所未有的热切之情。
大司空韩嘉依旧在治水,筑坝修堤,疏通河道,燕南河水两岸良田越来越多,人烟越来越盛——从前因为河水泛滥逃荒走的人又回来了。
故而这几年虽然不算很风调雨顺,但燕国的仓廪却越发丰足了。
燕国常备之军虽未增加多少,但因细分军爵,奖励军功,不管燕南还是燕北,军中气象都比旧时好了很多。上将军令旷定时上报其所练之燕武卒、燕武骑的情况,这支特殊的募军战力如何,要等战时才知道。
随着燕侯招贤令发布时间越来越久,知道的人越来越多,来燕国的贤者士人也越来越多。武阳泮学中人才济济,举世有名的贤者士人除了研习黄老的陶子、儒者郑子,还有王子津、韩子鱼、史伯休,墨者孟静先生也来武阳盘桓了许久,并有墨者仕于燕,更不要说来得最早的农家范子及其弟子。
朝中也颇拔擢了些有能有识之士,这里面既有燕国高门大族子弟,也有出身不高的燕国士人及列国来的贤者,有了这些新鲜血液,朝中气象为之一新。
进新人,便要出旧人,不然官职庞冗,人浮于事,对一个国家,绝非幸事。考核官吏,裁汰无德无能无功者,惩治作奸犯科者,是一直“悄悄”地在做的——燕国旧制中本也有考绩的部分,只是模糊,且非·常制。如今则将官吏考绩定出规程,作为法经的一部分颁布——经过几年的酝酿,燕国的法经终于出来了。
法经开篇言明“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1其中既有刑不避贵、以功授禄、鼓励农耕这样的国家法令大政总则,也有朝中诸司权责职能和官吏升降奖惩的细则,更有关于杀伤、偷盗、劫掠、欺诈、贪贿等诸罪判定、从笞至诛各种刑罚的规定及捕囚断狱的规程。
这并非一部苛重之法——像皮策、王子津这样的刑名之士大多认为它“全而轻”,但对很多贵人们来说,“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本身就是难以接受的,更何况其中还有个官吏考绩细则……
但法经颁布后,虽朝中有议论,也有人去找燕侯哭诉,总地说来还算消停——实在是燕国内政改革几年,众人皆知燕侯改革图强之决心,知道太傅俞嬴的本事和手段,知道相邦燕杵对内政改革的支持,都很难撼动。
更兼之,从改革之始到今五年多,燕国已经很有些“治世”的样子了,许多中立之臣,许多从前对内政改革心存疑虑者,看到如今燕国欣欣向荣之景象,把疑虑打消了不少——毕竟是燕人燕臣,燕国好了,自己才能好。
俞嬴本以为自己怎么也要再九死一生几回,没想到法经颁布几个月,身上竟然一点油皮都没擦破……
或许燕侯也如她一样这阵子一直在绷着,这稍一松神儿,就病了。
第122章 燕侯重病后
燕侯半倚在床上,太子启亲为其喂药。俞嬴和相邦燕杵坐在不远处。
燕侯的脸颊已经瘦得凹陷了进去,眼睛眍瞜着,鬓边白丝越发多了。这些天医者神色越发凝重,巫者几度登台祈福,而卜官数次问卜,每次都摇头。其实不问他们,只单看君上的样子,俞嬴也知道君上这次怕是……
俞嬴想起第一次见君上的时候。他站在先君身边,高大,清瘦,儒雅,看起来还是个年轻人的模样。还不到十年,怎么就这样了呢?
俞嬴又想起前几年已经薨了的韩文侯和赵敬侯。他们与从前的自己都是上下不差几岁的同龄人……
太子启将半碗药喂完,要扶其父躺下。燕侯摇头,笑道:“成日躺着,倒是坐一会儿松快些。也正好和太傅还有你伯祖父说说话。”哪怕只说这么几句话,燕侯都要喘气歇一歇。
过了片刻,燕侯笑道:“民谚说最舒服不过倒着。等真每日只能倒着了,才发觉这才最累。”
俞嬴强笑道:“等君上好了,又忙起来,就又觉得这民谚对了。”
燕侯笑。
看看身旁的太子启,燕侯对俞嬴和燕杵道:“寡人放心不下的,一个是燕国,一个是启。咱们的内政革新正在关口上,寡人若去了,只怕那些心怀不满者会反扑……启还不到冠年,太小了。”
燕侯喘息叹气:“要是上天再给寡人十年,哪怕五年也好。那时候新政实行得更久,启年岁也更大一些。”
启眼中含泪,抓着父亲的手。
燕侯另一只手轻轻拍拍他的手背。
燕杵滚下老泪来:“君上年纪轻轻的,莫要说这些丧气话。”
燕侯微笑摇头,眼睛也有一些湿意。
俞嬴微低头,忍住泪水。
“生死有命,这也是无可奈何之事。启还有国政,就交给太傅和伯父了。”燕侯道。
启哭出声来,又尽力憋着,却哪里憋得住呢?
燕侯叹息:“都快加冠了,还和小儿一样。日后有什么不懂的、拿不准主意的,就问太傅和你伯祖父。于内政革新,莫要三心二意,否则就功亏一篑了……”
又说一会儿话,燕侯累了,俞嬴和燕杵告辞出来。燕侯让太子启也不用陪着自己。启便出来送俞嬴和燕杵。
燕杵是长辈,俞嬴和太子启先送他上车。临上车,燕杵回头看着太子启,神情坚毅:“放心,有我和你老师呢。”
太子启点头。
老叟坐上车,御者抖动缰绳,车子缓缓离开。
俞嬴对太子启道:“回吧。得空儿多睡一会儿,吃不下也要每餐强塞一碗,别因为年轻就瞎熬。”
“老师——”太子启泪眼看着俞嬴,一脸悲伤彷徨。
俞嬴叹口气,像他小时候那样揉揉他的头。
她这一揉,好像有什么神力一样,太子启眼泪落下来,肩膀和神情却松弛下来。
太子启轻声嘱咐:“老师快回吧,天要晚了。老师身边带的人还是太少了,这阵子……老师出门一定要当心,就不要去市井那样闲杂人多的地方了。府里也要让犀他们更警醒些。小心谨慎无大错。”
俞嬴微弯一下嘴角儿,小崽儿是真长大了……
俞嬴上车。太子启行礼,目送老师的车子离开。
太子启走回自己的宫室去,他的宫室里还有人等着——其舅父浴癸。
启的母亲出自燕国旧族浴氏,当年贤德貌美、声动两都,因此被聘为太子妇。可惜这样好的一个人,寿命不永,过早地撒手人寰。
浴氏封地是在上都蓟附近的浴城。母亲虽去得早,外祖父祖母也不在了,浴城离着武阳也不近,但每逢节庆,舅家都有礼至。近几年季舅来了武阳,也时常来探望。父亲重病的这个时候,见到母亲这边与自己血脉相通的长辈,太子启心里觉得很是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