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售货机的古代生活——圆月柚子【完结】
时间:2024-07-17 17:17:03

  甜菜、棉花等等农作物也被陆续收摘完毕。
  很早之前,县里对于棉花就有了安排。
  摘完后做过简单的处理,就拉去纺织厂纺成棉布棉线,羽绒服等衣物的制作正式提上日程。
  甜菜的情况也差不多,收获后就被送到制糖坊里制糖用。
  县里目前还是以吃方仙儿的白糖为主,这些甜菜制的糖浆可以运到外面售卖。
  再就是眠崇那边种植的板栗,也为两县百姓们的餐桌增添了不少新鲜滋味。
  糖炒栗子、板栗饼、板栗鸡……板栗能吃的花样可真不少。
  糖炒栗子近来成了县里最受欢迎的小食。
  只要在路边小馆打包一份,捧着纸袋就能边走边吃。从早到晚,学习中途吃一颗,做活间隙来一颗,茶余饭后剥一颗,什么时候吃都很适合。
  要说这栗子有哪里不好,那就是剥壳有些麻烦。
  不过,对于大多数百姓来说,这居然算个优点。
  栗子连剥壳带吃能折腾很久,很长一段时间手里都能有个吃食捏着,偶尔盘玩两下,心里那叫一个充实。
  当然,自然也有不爱剥壳的人。
  觉得剥栗子麻烦但又想吃,就可以选择在福利铺买到一种剥栗子的小工具,对于栗子爱好者来说性价比很高。
  这种工具是一个带可按压柄把手的夹子。
  夹头像是一个小铁笼,大小正好能把栗子包住。把栗子放进去轻轻一捏夹柄,壳就裂开了,不会伤到里面的栗子肉,拿出来就能畅享栗子的美味。
  说来奇妙,这件小工具还不是盛B提的点子,而是城里一位爱吃栗子学习又好的小娘自己灵机一动造出来的。
  盛B得知后十分感慨。
  只能说吃货的力量是巨大的,有文化的吃货就更能耐了。
  栗子连带一系列食谱很快被送出城外,送入之前那批在各地酒楼就职的厨子们手中。
  糖炒栗子等食物也开始出现在各地,眠崇的板栗因此在周边小小扬名了一把。
  说到厨子。
  之前培育的那批厨子都干出了不错的成绩,如今已能陆续传回一些有用的情报。
  荷花觉得很有成就感,对于厨子的培养工作也更加上心。
  厨子们不仅需要培训厨艺,还要做一些间谍工作相关的训练。
  有了这一系列正规的培训流程,就是一个正式的机构了,应该取个响亮的名头。
  荷花在参考过盛B的意见后,将这个特殊的厨师学堂起名为“兴东方”。
  兴是兴和县的兴,也是振兴的兴。
  东蕴含着太阳东升的意思,日出东方,蒸蒸日上,算是一个好兆头。
  而方,就是方仙儿的那个方。
  组合在一起,简直是非常完美,恰到好处的三个字。
  拥有了讲究的好名字,荷花也是干劲满满,立誓要带领兴东方闯出一片天。
  在城里的秋收大业即将收尾时。
  拉克申也带着一大群人风尘仆仆抵达了县城。
  在距离眠崇还有一段距离时,他们就引起了巡逻县军的警戒。
  县军当即带着武器列队迎了过去,那浩荡的气势吓了拉克申他们一大跳。
  好在逼近以后,确认过是熟人,且身份全都没有问题,县军就收起气势换了一副热情的面孔,派出几人引着拉克申他们往一处村庄去了。
  不得不说,如今兴和县各方面工作效率已经高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自上次拉克申说要举家搬来落户,县里就为他安排好了地方。
  像是屋子连带基础的家具,桌椅和床什么的,都已经安排到位了。
  等拉克申拖家带口一来,立刻就能拎包入住。
  次日即可办完所有的手续,全部成为光荣的兴和人。
  甚至,只要他们不累,第三日就能上工干活领方仙票了。
  一听住处已经打点安排好,拉克申也是感动不已,他边走边偏头和身旁的亲人们说道:
  “哎,我就说吧,咱们来兴和肯定没错,这里简直比草原还要热情舒服!等会儿我就带你们去城里好好逛逛……喂!你们有在听我说吗?”
  发现同伴没人认真听他讲话,拉克申有些不满。
  一旁,他的妻子从目瞪口呆中回过神,戳了戳他的手臂,指着不远处震惊道:
  “呃,是的,你刚才那些话我们都很认同,毕竟一路过来你已经说了许多遍。可那边跑的东西,你好像从来没有提过!”
  “不可能,还有什么是我没提过的?”
  拉克申疑惑地转过头,朝她指的地方望过去,然后也张大了嘴巴。
  天啊,他看到了什么!
  一个人坐在一架只有两个轮子的怪东西上,前面明明没有牛马牵引,竟然也能飞速移动!
  这究竟是如何做到的!难道是他眼睛花了吗?
  或者说,这是什么新的杂技节目?
  拉克申结结巴巴地碰了碰旁边县军的胳膊:“那,那个是……?”
  县军扫了一眼,表情自然道:“哦,你是说自行车啊。那是在你走之后做出来的新鲜东西,看到那个脚踏板了吗?踩着来回蹬车就能前进了。”
  “这种车很适合走咱们平整的水泥路,县里不少人都换了一辆骑。你们若是喜欢,之后有了方仙票也可以在福利铺里换到。”
  接着,好心的县军又给拉克申简单介绍了一下城里的新变化。
  因为橡胶制品的出现,再加上丰收,这几个月城里简直就如翻天覆地一样。
  听完他的话,拉克申的疑惑解决不少,但他仍是震惊无比:“等等,我是只走了几个月没错对吧?”
  “是啊。”县军肯定道。
  “可我怎么觉得简直就是像过了好几年?”拉克申捂着脑袋叫道。
  唉,亏他在来时路上信誓旦旦地和家人们说,自己已经十分熟悉兴和的一切,等来了就能带他们畅游县城。
  结果现在,他就走了那么一段时日,再返回来时又和外来者完全没有差别了,还得请县里派人带他们重新了解兴和。
  早知道就不吹牛说大话了!
  看到拉克申沮丧的模样,县军开口安慰道:
  “没关系,城里虽然有了不少新变化,但都是让我们生活更好的变化,很快你们就能适应过来。”
  “对了,之前你走的时候,县里的幼儿园和小学还没有完善好,如今已经可以正常入学了,你们的孩子很快就能读书识字。”
  “还有村里的村医也已经就位,住在这里有不舒服随时都能问诊哦。”
  听到这些消息,拉克申他们高兴极了。
  对他们来说,过日子安稳就是最重要的。
  在此基础上,除了吃喝,就是健康,再就是孩子们的前程。
  在这里,一切都能得到满足。
  一行人说着话,很快就到达了他们要居住的村落。
  村里又清静又干净,据说是为了防治疾病,对环境卫生也很有要求。
  迎路遇到的村民也都很好相处。
  枣儿她们选的这个村子,住民都是从各处迁来的,这样拉克申他们融入进去会更快。
  这会儿知道他们到了,其他村民一个通知一个,陆续跑过来帮忙。
  相处没多久,一群人就打成了一片,热热闹闹的全是欢声笑语。
  看过屋子以后,拉克申一行人更是满意的不得了。
  他们分到了好几处带院的小屋,离得都不远,来回串门很方便。
  屋内基本的桌椅板凳都已备齐,灶炉也砌好,直接就能烧饭。剩下的家当就要靠自己的双手慢慢添置。
  此刻他们的生活才刚起步,就比起之前的山居生活好出无数倍。不夸张的说,简直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搬来这里,简直就是有生之年做出的最棒的决定!
  住处没有问题了,接着就是生计。
  不过,对于这方面,拉克申他们在来时的路上已经做了初步的规划。
  一部分人打算去养殖场,一部分人要去田里做农活,还有少部分人想要去城里务工闯荡。
  既然有种地的想法,一行人放好东西,就跟着左邻右舍去田里看了看情况。
  如今秋收已经落下尾声,地里正在进行一些善后工作,不过村民还是给拉克申他们展示了一下新的收割机。
  “没想到收获改能这样轻松!”拉克申惊道。
  “是呀!虽然现在咱们村里的牛马都是农忙时跟县里借来的,但养殖场那边除了鸡鸭,也已经开始科学养牲畜了,到时说不定家家户户都能分到牛马用!”一个村民充满憧憬地说道。
  “太好了,等我们去了养殖场一定会好好干的!”
  本来,能搬来兴和已经是一件幸运的事,有这样好的生活环境,拉克申他们也不觉得种地养殖这些事很辛苦。
  但谁不愿意有更好用的农具呢?
  轻松不说还能提升许多效率,简直就是意外之喜。
  见过了村民,又去一趟福利铺,把这些日子上的种种新品挨个认识一遍。
  什么雨鞋雨衣,每样都像是神在上边落了法术般神奇。
  这会儿没有下雨,但拉克申他们也试穿了一下村民热情相借的雨衣。
  往身上浇了两瓢水,果然一点也没淋湿,真是令人大开眼界!
  试完东西就到吃饭的时候。
  拉克申带着家人们吃了一顿火锅,这可是他尝过的美食,回去的路上每日都在回味,来的路上时刻都在吹嘘。
  好在火锅对得起任何人的期待,拉克申的亲人们吃过,全都是赞不绝口。
  饭后,还有村民端来一份糖炒栗子。
  用架子夹开壳,品尝着香甜的板栗仁,一群人吃完,休息整顿了一阵,然后就迫不及待前往县城。
  为满足拉克申他们的好奇心,村民们特意凑出了一批自行车,又从周边村子借来了好多辆,打算载着他们进城去。
  这会儿已是傍晚,坐在自行车的后座兜风也是一件很舒服的事。
  拉克申他们彻底被自行车的魅力迷住了,下定了决心一定要拥有一辆才行。
  骑车进了城。
  这个点不少人都已经下工,城里正是热热闹闹的时候。
  县里最近做了一些亮化工作,道路两边吊起多了许多漂亮的灯,天色虽然还没完全黑下来,但灯已经全部亮起来,这会儿看着漂亮极了。
  拉克申他们拿着小吃,在街道上悠闲地漫步,参观了修缮好的幼儿园和小学,心中满是期盼。
  真好啊,等到明天办完手续,他们就是正经的兴和人了!
  -
  这段时间,铁柱这边已经找到了橡胶草,顺利出山。
  摸清了橡胶草生长的地方,后面再进山过来就有了明确的方向。可以存下草种,源源不断运出去。
  这东西长得快,等冯平他们造好坎儿井,来年就可以正式投入种植。
  等种植有了一定规模,橡胶基地就可以办起来了。
  说起来,枣儿她们之前送来的东西,铁柱已经收到。
  随着东西而来的还有一封信,内容都是拼音写的,也不怕中途有谁看了去,泄露机密。
  展信一读,原来是方仙儿那边发力了,弄到了不少橡胶,缓解了县里用胶的燃眉之急,还做出许多合用的东西。
  看完信,铁柱就松了口气。
  这样也好,兴和有橡胶用,他这边也能少些紧促感,按部就班做发展。
  不过,有一件事不能再拖了。
  铁柱捏着笔,很快写起回信。
  前些日子,他带着坎儿井等技术去和那位女村长交涉,过程很顺利,还有了一些意外的收获。
  现在,他也需要兴和那边提供一些武装和战术上的支援进行下一步计划。
第129章
  铁柱希望得到支援的武器,主要就是些火枪。
  这东西不仅得有配方,还得依赖兴和那边的好钢材和成熟的技术。
  同时他也想询问一下县里最近有没有琢磨出更先进的战术与阵法,如果有,就可以先送过来,在这边实战应用一下。
  对于回纥的情况,大致思路就是先与北边的部落结盟,一起对抗外敌。然后再用现有的资源与技术友好合作,彻底将北部团结成为自己人,然后再去解决西部的混乱困境。
  等到回纥的情况彻底稳定,搞一搞发展,再去鞑靼那边。
  然后按照枣儿的设想向南推进就好。
  当然,这些只是设想,具体情况还得结合实际不断调整。
  虽说枣儿她们升级了马车,但从回纥到兴和两地往来间的道路运输仍不便利,两边传信运东西也只能等待很长时间。
  铁柱把信传回去后,自然不可能闲着干等下去。
  回纥最近也刚过收获季。
  铁柱他们到来的时候,春播早就过了,作物也已经扎根在地里,所以他们只能在半途提出一些种地的改进措施,有些效果,但作用不大。
  于是这次,冯平他们的收获就也就只是常规水平好上那么一点点。
  包括之前冯平找到的鹰嘴豆,去寻找种植方法的时候他还被人掳走了,没能好好种,收获时也是十分惨淡。
  铁柱等人对此束手无策,只能从秋收后努力,明年春天再指导大家精耕细作。
  对于地里的情况,这里的人们似乎早就习以为常。甚至因为铁柱他们的中途提点,最终收获比想象中还要多,就已经觉得十分满足感激。
  不过,那些通过羊毛衣和新鲜奶制品带来的额外收入却是让大伙欣喜不已。
  这份收入一部分是铁柱他们带来的。
  铁柱他们有药材,后面又用车马运来了肥皂、雨鞋等实用物品,大家可以用毛衣和毛线去换。
  奶制品收的少,主要是因为不好保存太久。不过做出的奶粉可以放得稍微久一些,铁柱就也收了一部分。
  收到的东西一并寄回兴和去。
  这样的交换算是互惠互利,不过冯平他们总觉得是自己这边更占便宜些。
  铁柱等人教会他们做东西,又自掏腰包换走他们做的东西,完全就是为了帮扶他们嘛!
  两边的情谊越发深厚,牙地的住民们对此也很是感激。
  不仅是他们这边。
  铁柱之前去找邻村那位女村长谈合作时,同样也会和她们村里做这样的交换。
  有了铁柱这层关系,冯平他们与那边村子的关系都缓和不少。
  不能说见面时双方有多热切,但至少不会再像之前那样冷言冷语地互相挤兑。
  除了铁柱这边换来的东西,还有部分奶制品和毛衣是去沃土镇里卖掉的。
  一位阿婆喜滋滋地给铁柱他们展示自己的收入:“你们瞧,这些东西还有钱都是用毛衣和奶酪换来的,今年收获多多,这都是你们的功劳啊!”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