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也不是真不懂,他们就爱问这些稀奇古怪刁钻的问题,懂了也要装不懂,很多时候就是胡搅蛮缠,想办法辩驳大人。
“秦瑶,小秦,啊!!真的是李嘉兰啊!活生生的大演员啊,她从电视机里钻出来了!小石头,快来看阿姨,你还记得阿姨的电影吗?”
“啊!妈!是活人哎!”
“这是拍电影吗?”
比之瑞瑞兄弟两个,陈小芸母子俩也没好到哪里去,一唱一和闹出大动静。
秦瑶忍俊不禁:“快进来坐,要不要和电视里跑出来的阿姨照相?”
把陈小芸母子俩邀请进来,没多久,房门被敲响,江梅叶红着脸站在外头,“我想跟李演员说说话。”
这江梅叶也是李嘉兰的影迷,秦瑶见她腼腆,平日里还忙着带孩子,请李嘉兰帮她签名,还用照相机给两人拍了合影,江梅叶喜滋滋的离开了。
乔洁瞥见江梅叶那模样,不由得撇了撇嘴,小声道:“不过就是个戏子嘛。”
九月一号发行的《南方生活月刊》里,多了李嘉兰的电影访谈,访谈内容大多是娱乐性质的,里面有李嘉兰拍戏过程中发生的趣事,还有李嘉兰对婚姻友情的看法,以及她作为演员的业余生活和推荐书籍。
此外,访谈后面有一个虚线方框,里面打了个活动的标志,只要裁剪下来,把想对李嘉兰说的话写信寄去编辑部,就有机会获得李嘉兰的回信,或者李嘉兰的签名笔记本。
“有李嘉兰的访谈?”
“就是那个电影里面的……”
“上面还有她的照片呢,还能抽奖!”
……
无论是买杂志,还是寄个信去编辑部,成本也不过是几毛一块的,对很多人来说,不过是九牛一毛,虽然大家都不富裕,可这种一两块的活动,普通人都有钱参与,学校里面的青年学生,更能挤出这一两块参与抽奖。
“我要一本!”
“我也要一本。”
“我买十本,我就不信抽不到我。”
买十本杂志还不到十块钱,家庭条件富裕的,别说是买十本,哪怕是买五十本也能买得起。
很快,这一期的月刊卖爆了,秦瑶估计销量能过百万,如果反响过硬,秦瑶打算把这个栏目做下去,多找几个电影演员明星,将来还可以找港澳明星演员。
杂志卖得好,最高兴的除了编辑部的人外,另一个就是书报亭的职工,这职工也属于单位职工,多卖出一本杂志,他本身是没绩效的,但是这一回,他偷偷地在旁边卖信和邮票,价格稍微高个几毛一分的,赚了一笔小钱。
编辑部收到的来信堆积如山,每天都在抽“幸运读者”,一天发出一百本签名笔记本。
李嘉兰这人,她很有良心,兴许是面对大家的热情太过激动,完全不愿意辜负影迷的喜欢,她每天都要拆几十封信,认真给读者写回信。
九月又是开学季,青年学生们到学校,这期刊在学生中卖的极为火爆,很快卖出了六十万册,超过一百万,已经是确定的事实。
秦瑶没来得及高兴,只因为太忙了,编辑部太乱了,堆积如山的信,陡然增多的工作人员,都使得他们编辑部的场地变得窄小,换办公地点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
秦瑶跟一栋新写字楼联系,要求给编辑部腾出一整层的空间,她的申请很快得到了批准,可就算再快,“搬家”也是下个月的事。
秦瑶才忙完这事,又收到了几所大学中文系、新闻传媒系和印刷出版学院的主动邀请,想要请她去学校宣讲,开交流会。
各种名目的邀请都有,有的还希望她当讲师,给大学生们上文学课,还有的希望她对大学生进行成功讲座,讲述自己创办期刊的前后事迹。
其中白秋玲就读的山中大学也对她发出了邀请,请她跟学生交流沟通,秦瑶哭笑不得,这都半年过去了,秦瑶忙得像个陀螺,都没能来得及去白秋玲的学校看她,这次正好有机会去见见白秋玲,秦瑶答应了学校的邀请,时间定在十月。
在这个时候,秦瑶除了是秦经理和秦总编外,也成了秦副馆长,可谓是各种光环加身。
这些好消息,也没忘记打电话告诉家里。
“我女儿都成个经理了?”沈桂香听说这事的时候,她首先觉得匪夷所思,愣愣道:“你不是没上大学么?”
很多人上大学,就是为了进工厂当工人,毕业了还得从普通工人做起,有的人干了二三十年,才能捞到个厂长或者副厂长的位置,大部分人,这一辈子,就是个普普通通的工人。
当然,像沈桂香这个年代的人,能成为一名伟大的工人群众,已经是非常幸运的幸运儿。
沈桂香就是个普通工人,干了一辈子,退休了岗位让给了儿媳妇,还以为这岗位能一代代传下去,现在恢复高考后,也不尽然了……
老四考上大学,夫妻俩高兴,可儿媳妇那边就惨了,恢复高考后,工人也要讲究学历了,再也不能随随便便的父传子,这个传给那个,必须要有学历,没有学历的,一律去当最低级的车间工人。
听说将来还有可能清退,再也不是铁饭碗了,对此,儿媳妇抱怨不已,私底下骂恢复高考一事,她觉得之所以要清退工人,还不是为了给新一批的大学生腾位置。
不清退掉一些人,怎么给大学生分配工作?
尽管这些传闻还是捕风捉影的事,可是身在京城,消息总是广些的,很多人信了这些,已经有了危机感,开始自考学习了,就怕有一天厄运降临到自己的头上。
也正是因为如此,沈桂香夫妻俩在家里也不好吹儿子考上大学,怕两个儿媳听了不舒服。
到了这个时候,倒又突显出“当厨子”的好处,别的岗位都要学历,唯独厨子不要,只要手艺好,单位抢着要。
民以食为天,一个好厨子是饿不死的。
“没上大学也不影响什么,很多人上个大学不就是为了文凭,为了分配工作吗?我现在不仅是秦经理,还是文化馆的副馆长。”
对于这个副馆长的位置,秦瑶也唏嘘不已,心想果然有奶就是娘,现在单位都要靠她来养活,还不都把她给供着。
这种事,在未来数见不鲜,沈桂香那个年代,要当上厂长的,怎么也得是四五十岁的人,而到了八十年代,厂长就多了很多二三十的年轻人。
只因为很多单位,到了八十年代都遭遇财政危机,经营不下去了,破产的破产,只要能力挽狂澜,干出效益,谁能改革成功,谁就是好厂长,谁管你是不是大学生。
也是因为过去工厂的福利太好,又因为职位代代相传,职工没有危机感,自以为端着铁饭碗,纪律涣散,效率低下,又加上沈桂香那一辈的人退休越来越多,工厂不仅要养着现有的工人,还有养那么多退休的人,变革是迟早的事。
沈桂香好像踩在云端:“还成个副馆长了……”
“我跟你爹也没想你当领导啊,结果咱家出的第一个领导,竟然是我的小闺女。”
无论是经理还是副馆长,都是半大不小的领导,能管人啊!
别说是沈桂香,就连秦传荣都被这些消息砸的一头懵逼,完全回不过神来。
在这之前,秦传荣还在谋划自家老四考上大学,将来分配工作,谋个一官半职什么的,哪怕是兽医院的队长或者院长,再或者是动物园的院长书记什么的,他都不挑,是个领导就行。
结果这个家里,先当领导的竟然是老幺!
第131章 第一更
打完了电话,秦传荣哼着歌出门买肉,他推着一辆老式自行车,哐哐哐走过抄手游廊,这自行车是老大骑过的旧车,大儿子换了新车,把旧车给他,他也不介意,车子后面装了小孩子的座位围栏,平日里用来带孙子孙女。
买三斤五花肉,挂在正前方,住在大杂院里就一个不好,谁家买点肉,一个院子的人都盯着,可他推着车哐哐哐地走,一路疯狂吸引人注意。
“老秦,咋个又买肉了?”
“家里有好事的呗。”秦传荣慢悠悠推着车走,一路发出震天的哐哐声,不远处坐着的老大爷,抬了抬眉毛瞥他一眼,点燃自己手里的烟。
“快闭嘴,回家去,就他这个样子,家里没点好事能这样出来晃荡?他就是出来钓鱼的,你以为?钓你们这些老酸鸡,待会儿一问,酸死你,赶紧甭问了。”
秦传荣:“三大爷,您别讨人嫌。”
“什么酸不酸的,也不是什么大事,就是咱家瑶瑶当上馆长了,文化馆的副馆长,这丫头出息了,让她老子也沾点光。”
“哎哟,你闺女当馆长了?她才二十来岁吧?”
秦传荣得意道:“可不是么?”
三大爷慢慢地捏着烟枪:“让你们别问别问,这下晓得了吧,屁股翘天上去。”
“这可是好事,瑶瑶可是大家伙从小看到大的,她当馆长,咱们为她高兴。”
“谁酸呐?没谁家酸,咱们家里又不缺酸菜。”
三大爷:“总有酸鸡跑出来往人家屋底下挂。”
秦传荣带着肉和自行车,在外面显摆完了一通后,这才慢悠悠地回到家,住在大杂院里,挤是挤了点,但就这一个好处,想怎么迷路,就怎么迷路,从前院走到后院去,又从后院走到前院去,经过的街坊邻居无数,家里有点好事,抓住人就能唠嗑几句。
秦传荣带着五花肉回到家里,路上倒是没遇上讲酸话的,所谓的酸鸡更是无稽之谈,只不过回到家里,老大和老二媳妇儿都来了,脸色看不出喜意。
他跟沈桂香一共五个子女,四儿一女,老大老二离得近,平日里经常回来看老两口,老大夫妻俩都老实,老二夫妻俩则刁钻了些,老二窝囊爱偷懒,老二媳妇多嘴多舌却长得漂亮,秦传荣对这两个儿媳,尽量一碗水端平,奈何生活还总有不如意的地方。
当初一家子住在一起的时候,这两儿媳妇就结下了仇怨,总在背地里暗着较劲儿,谁也不肯吃亏。
老三跟媳妇儿离得远,管不着,老四还在读大学,就他一个打光棍,还没结婚,小女瑶瑶夫妻俩过得幸福甜蜜,也不用他们夫妻操心。
就这两个儿媳妇,闹得让人心慌。
秦传荣买肉回来,她们肯定是要上门来吃饭的,生怕妯娌家里多吃了一口,怪秦传荣夫妻俩偏心。
老大媳妇:“小妹也是好命,咱们沾她的福气。”
“可不是么,谁跟她似的,嫁了那么个好男人,自己也跟着麻雀变凤凰。”老二媳妇忍不住酸了,秦瑶交好运,说来说去还是她跟大嫂惹出来的。
要不是当初她跟大嫂吵起来,诓骗秦瑶下乡,秦瑶也不会跑去海岛探亲闺蜜,再顺藤摸瓜逮住了一个好男人,这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她也平步青云,成了个文化馆副馆长。
以前怎么也想不到这小胖妞能麻雀变凤凰,顶多以为她嫁个粗糙的军官汉子,变成个操劳的家庭妇女。
这么多年过去,二嫂越来越不平,心里面总不是滋味,以前嫁进秦家的时候,她可是秦家最漂亮的女人,哪知后来秦瑶瘦了,变美了,秦老三那个粗糙货色狗屎运爆棚,娶了谢红霓这么个资本家的毒瘤闺女,这两的存在,把她衬得一文不值。
老二工作差,她跟大嫂也不过是普通工人,更有被清退的风险,二嫂心里后悔极了,自己过得差,也不愿别人过得好。
她甚至后悔当初哄秦瑶去海岛,就应该让她留在大杂院结婚生子……
沈桂香道:“麻雀怎么变得了凤凰,她就是真凤凰,瑶瑶她搞得那期刊啊,卖出了几十万册。”
“几十万册,有可能吗?别是吹牛。”二嫂小声叨叨,她也去找人打听过,就白洋淀那,一直是个文青交流区,交换手抄本啊,朗读诗歌啊,秘密又公开的小聚集地。
有些还挺有名的,搞得什么文学期刊,也就卖个几万几千册,哪来那么多受众,不过是这些文人小范围的无病呻吟。
卖出几十万册?那得赚多少钱。
沈桂香理所当然道:“上过报纸的,这还能有假?”
沈桂香把两个儿媳说了一顿,也叹气五个孩子发展不均衡,自然有眼红的,这个羡慕那个……可人家混出来就是有本事,打铁还需自身硬。
*
顾家那边得知秦瑶成了副馆长,也是恭喜连连。
顾老爷子暗自寻思着自己这个小孙子顾呈,简直是狗屎运爆棚,路边都能捡个大美人媳妇,让人不得不服气,到底哪来的狗屎运?
“小呈啊,你说你从小到大出门是不是经常踩狗屎?”
顾呈面不改色:“爷爷,只有酸鸡才说这种话。”
“哼。”顾老爷子冷哼一声,接着轻飘飘道:“当初你爸要给你取个贱名我就不该拦着,要不然你从小就得叫屎娃。”
顾呈冷笑道:“你以为我会信吗?”
“爷爷,屎娃是您自己的小名吧,我让瑶瑶加到书里去。”
顾老爷子:“你敢!你个小兔子崽子,走开点,我要跟我孙媳妇瑶瑶说话。”
秦瑶努力捂着嘴,接过了话筒,十分艰难才没让自己笑出声,她以为“狗蛋”、“铁柱”、“二牛”一类的小名已经够经典了,没想到还有“屎娃”。
顶着这名字长大,那得多自卑啊。
“瑶瑶,你办的那期刊不错,让我的那书在杂志上连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