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会儿听说林郎君回来了, 可不就一个个急赶慢赶地捧着铜钱送过来了。
林回星也没较真到一枚枚去数, 大家给了他, 他就随手把铜板倒进了身旁的箩筐里面。
“马婶子,乔大叔, 我那菜园里的菜都疯长起来了, 你们别客气, 能吃多少就去摘多少啊,要是你们都不去摘,那些菜长老了就只能摘了去沤肥了。”
每一个过来送铜钱的人都得了林回星的叮嘱。
不是林回星啰嗦, 实在是村里人太过客气。
他那菜园子里的菜种的多,他自己连带着苏大荣一家人根本就吃不过来。
林回星之前也说过几次, 让大家尽管摘了吃,然然大家好像脸皮都很薄,被他催着来摘过一两次后,就没再来过了。
偏偏这辣椒、豆角、西红柿之类的菜都是一茬一茬紧跟着成熟的,大家不摘,这些菜也就消耗不掉了。
林回星又没时间去摘了一家一家的送过去,只能借着这个机会再叮嘱一遍。
这是有用的,或许是想着自己刚给林回星送了铜钱,村里好些婶子回去的时候都顺便去菜园子里摘了一些菜。
林回星菜园子里的菜新奇,口感也好,那豆角茄子辣椒就不说了,单说那一片西红柿,酸酸甜甜的,不但吃着好吃,看着也好看。
大人还好,能控制着自己,村里的那些小孩子们之前尝过西红柿的味道后,心里对这种蔬菜是爱得不行。
在枝头上成熟的西红柿清香可口,对村里这些没吃过震惊水果的小孩子诱.惑力可大了。
奈何整个上梁沟里,能够大摇大摆去林回星菜园里摘西红柿吃的小孩就苏应文一个。
其他小孩子被家里的大人耳提面命过之后,只能在苏应文吃的时候干站在一旁咽口水。
苏应文倒是记得他林大哥的丰富,在他下山的这段时间里摘了不少成熟的西红柿和村里的孩子分。
加上一些嘴馋的孩子,就算知道家里的大人不让,也会在出门玩的时候摸到林回星的院子里摘上几个西红柿解馋。
不过那都是偷偷干的,这会儿被林回星催促着,他们被父母带着,倒是可以光明正大的去菜园里摘西红柿。
现在村里的日子也好过了,大家对家中的孩子也更加宽容了。
马婶子看着孙女抓住西红柿吃得狼吞虎咽的样子,也没忍住咽了咽口水,伸手摘了一个西红柿狠狠地要了一大口后,回味着嘴里的酸甜,她开口道:“这西红柿子确实好吃,等把绣活交上去后,咱们也还找林郎君买些种子来种。”
马婶子的孙女今年八岁,平常已经在帮着家里做绣活了,闻言不由得双眼一亮:“那我以后岂不是想吃多少西红柿就吃多少西红柿了。”
想着孙女平常做绣活的时候还总惦记着和村里的那些小子一样出去玩,马婶子适时道:“只要你好好做绣活,别整天都想着出去玩,我就种上一园子的西红柿,随便你吃。”
马婶子的孙女三丫闻言忙不迭点头:“好,我以后就在家里做绣活,不出去玩了。”
对于村里的孩子而言,对家里人说的赚钱不赚钱并不了解,但是要告诉他们做了活能有好吃的东西吃,那他们肯定是都愿意的。
“没让你不出去玩,你还笑,哪能整日做绣活,该出去活动还是得出去活动,我说的是让你别再跟着那些小子跑去山上,一跑就是半天,平常做会儿绣活还是可以去找你的那些小姐妹聊聊天的。”
马婶子想到刚才林郎君说的,他已经和县里的杂货铺老板谈好了,以后村里人做出来的草纸,尽可以送去杂货铺。
虽然草纸卖给杂货铺比自己卖少赚一个大钱,但是胜在长久且稳当。
想到自己的那副绣品也差不了几针了,马婶子索性把饼给画得更大了一些:“你听话,等你阿翁下次去山下卖草纸的时候,我让他买肉买糖回来。”
村里人节省,虽然这次大家都赚了一些钱,但是舍得从山下买肉回来改善生活的总归是少数,大多数人是只买了两个光饼子回来哄孩子,也有那更加节俭,下山一趟,什么东西都没有舍得买的。
这各家的私事林回星没管,当天晚上他就把买回来的肉分成了三块。
林回星要在荣叔家吃饭,所以他给苏大荣家分的肉最多,其次就是苏大贵家,这一趟人家也帮了他不少。
最后就是马婆婆一家,她们没什么进项,之前做出来的草纸也不多,还帮林回星养着羊。
马婆婆家的孙子是个好的,前两天母羊在山上下小羊了,是他听见动静后脱了衣裳和自家妹妹把两只小羊给抱了下来。
这事也怪林回星疏忽了,他对那几头羊并不怎么上心,马婆婆一家之前也没养过羊,这就导致直到母羊下崽了,大家都还不知道它是什么时候揣上崽的。
这下子林回星的羊群算是又壮大了一些,想着以后马婆婆一家以后放的羊就更多了,这次过去除了两斤肉外,他又额外给了四十个大钱。
山里的物价比不上县城,在县城卖四十个大钱一石的稻谷,在上梁沟里三十五个大钱就能买到。
今年风调雨顺,各家田里的稻谷长势都不错,尤其是那按照林回星的法子一株一株插种的水稻,那是肉眼可见的比其他稻谷要长得高出一截。
村里那些有经验的老人,一看今年的这个雨水和田里水稻的长势,就知道今年应该是个丰收年。
田里的出息不用担心了,这段时间村里人都更舍得往粥饭里面掺大米了。
至于以前大家常吃的米糠,现在已经没什么人吃了,都用来喂家里那能下蛋的鸡了。
林回星惦记着金主爸爸秦辉的要求,计划着回现代采买一趟。
不过林回星并不打算空着手回去,第二天一早他就去菜园里摘了一大背篓蔬菜,去村里的几户人家走了一趟。
林回星最先去的就是苏大贵家里,他目的不是别的,就是想在附近的村落里收购一些干蘑菇。
他在上梁沟除了苏大荣一家外,就数和苏大贵一家关系最亲近了,另外再加上马婆婆一家。
这趟过去,林回星顺便把苏应平的工钱给捎了过去。
昨天晚上他们回到村里的时候时间已经不早了,后面村里人有陆陆续续送了卖草纸的铜钱过来,林回星忙着收钱,就没顾得上给苏大荣和苏应平两个人结这一趟的工钱。
考虑到两人这一天跟着自己在山下耽搁了不少时间,林回星也不吝啬,给两人一人准备了二两银子做工钱。
这要是换做别人,林回星可能还要多想一想,给这么多的工钱合不合适。
好在这一趟是苏大荣和苏应平,林回星也是看在自己和苏大荣一家的恩情,以及这段时间苏大贵确实帮助自己不少,眼见着他家没多久时间就要添丁了,索性就多给点工钱,让他们减轻一些负担。
看到林回星递过来的一整个银元宝,苏应平不可置信地瞪大了眼睛:“这也太多了。”
林回星笑着把银锭塞进苏应平的手里道:“不多,这次在山下的耽搁时间久,这一趟下山我声音也做的不错,多给些工钱也是应当的。”
在这沉甸甸的银子面前,苏应平压根就说不出推辞的话,十分不好意思地接过了银锭。
苏应平手下工钱后,林回星才好说自己这一趟的目的:“我这趟过来是有事想要麻烦大平兄弟你一趟。”
苏应平把胸.脯拍得咚咚作响:“什么麻烦不麻烦的,林大哥你也太客气了,有什么事情你尽管开口,只要能办,兄弟我绝没半句含糊话。”
闻言林回星也没和苏应平客气:“也不是别的,是我想收些干蘑菇下山卖,想让大平兄弟你去岳家和外家跑一趟,帮我收些蘑菇回来。”
山里村落不多,苏大贵家的女眷正好是其中两个村子里出来了,让苏应平跑两天,就能把两个村子的干蘑菇都收回来,能省不少的事。
林回星也不让苏应平白跑:“蘑菇比野菜难找,这价格我可以多给一点,不管你多少钱收来的,我都十个大钱一斤收。”
苏应平又不傻,一听就知道这里面有不少的赚头。
山里有不比山下,蘑菇这种东西春季和秋季只要下了雨,就绝对不缺的东西,是无论如何都卖不到十个大钱的。
按照林回星说的,要是他能五六个大钱一斤收回来蘑菇,岂不是一转手就能赚四五个大钱?
第143章
帮林回星去附近村子收购蘑菇无疑是件好差事, 所以当天早上苏应平答应下来后,立刻就收拾东西准备动身了。
作为家中的长子,苏应平和父亲苏大贵一样, 考虑起事情来的时候, 是很周详的。
想到林回星说了,他想先运一批干蘑菇拿去卖, 所以苏应平也没有托大, 当即就去村尾造纸的地方喊回来苏应胜和苏大贵。
苏应平到底只有一个人,一双腿,山里的村落之间距离都不近,哪怕是最近的小王村,来回一趟也得花上大半天时间,加上收购蘑菇的时间, 怎么着也得一整天。
要靠着苏应平一个人走完这几个村长,怎么着也得花上五六天。
苏应平的打算是自己去小王村, 让自家阿翁带着母亲去外家的白云村。
说起来出嫁的了女子, 平常要是无事, 那是鲜少回娘家的。
路途遥远是一回事, 还有谁家不是没有一家老小,家里的琐事多, 要不是有正事, 谁都不会浪费那么多的时间用来走亲戚。
在永国, 卓宜这种四十几岁的就算是老年人了,她娘家的父母已经去世好几年,娘家也就只有三个兄弟在了。
父母去世后, 卓宜已经两三年没有回过娘家了,苏应平想着趁着这次有正事, 让父亲带着母亲回去一趟。
说来也俗气,以前上梁沟的情况不好,卓宜嫁到上梁沟后,哪怕她嫁的男人是村长,平常的日子也没好过到哪里去。
以前卓宜回娘家的时候没少受哥嫂的看待,尤其是她的父母心疼她,老人在世的时候,每次她回去,走得时候都会给她带上一些粮食,这就更加让哥嫂不喜了。
苏应平想着他们这次替林郎君拿着铜板去买蘑菇,要说起来也是一件有能出风头的事情,就让母亲回娘家显摆显摆,痛快一下,再不济也得让他的那几个舅舅舅母知道一下,他们苏家现在的日子可不比他们差了。
苏应平年轻气盛,心里又惦记着前些年在舅舅舅母那里受到的白眼和苛待,卓宜却看得很开。
“有什么好去的,不就是收蘑菇吗,你阿翁去就行了,我的时间多宝贵啊,我的绣活就差一小块就做完了,为了这么一点破事,我耽搁一天时间,值当吗。”
卓宜可不在乎这些,虽然兄嫂对她并不亲近,早些年她心里也怨恨过,不过随着父母的离去,那点隔阂早就如风散去了。
现在她对她娘家的兄嫂是既不怨恨,也没多少情分,就为了过去让他们知道自己过得好,就浪费一天时间,明显是不值当的。
而且财不露富,卓宜可不是那缺心眼的人,要是让她那两个势利眼嫂嫂知道她现在日子好过起来了,还不得问她借钱?
山里就这么几个村子,上梁沟的女眷都是从这些村子里面出来的,卓宜前些日子还听人说呢,她那娘家二嫂,为了给小儿子成亲,最近是到处在找人借钱呢,她是傻了才会在这个时候去他们面前晃悠。
林回星不知道苏大贵一家为了收购蘑菇还商量了这么多事情,知道苏大贵他们父子三人已经分开去各个村子里收购蘑菇了之后,他就继续了他的种地大计。
在没有各种辅助性农机的古代,种地可是一件遭罪的事情。
棉花地的棉花都长出来了,每天除草,施肥的活也不少,不过棉花地那边有村里人忙活着,倒是用不着林回星出力。
林回星主要忙活的是他自己的地,红薯和红薯现在已经长成了,地里的些许杂草是影响不了它们了,但是小草可以不管,长得太茂盛的草却是要及时拔除的。
拔草已经算是所有农活里最轻松的事情了,老人小孩都能干。
但是那是对做惯了农活的人来说,对于林回星来说,要弯着腰拔掉十来亩地的杂草,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现在已经入夏了,虽然还没有到最热的时候,但是整天烈日当空的,要顶着大太阳拔草,还是挺废人和腰的。
好在村里的小孩子们讲义气,吃了林回星的西红柿和黄瓜后,见他在地里拔草,也愿意放弃自己的玩乐时间,来地里帮他忙。
林回星自然是不会亏待这些小孩的,地里的草拔完后,他拿出了一大块腊肉,又从地里在了不少的四季豆,煮了一大锅腊肉豆角焖饭请他们吃。
这一锅饭可把小皮猴们给吃痛快了,之后他们真是每天都盼望着林回星庄稼地里的小草赶紧长大,这样他们就能再去帮他拔草了。
也就是林回星不知道孩子们心里的想法,要是他知道了,也不知道是该气还是该笑。
村里的日子安逸又平静,林回星忙完地里的活后,陆陆续续就有女眷过来交绣活了。
最先来交绣活的人是一个完完全全出乎了林回星预想的人:“大壮媳妇,你怎么这么快就把绣活给做好了。”
不是林回星大惊小怪,实在是王荞娘的十字绣是大幅的不说,还比村里原来的女眷拿得都晚。
“也不算快,都快半年了。”
王荞娘有些不好意思地抠了抠手指,她是个内向的性子,平常就窝在家里做绣活,很少出来走动,这还是自从婚宴之后,她第二次见到林回星。
本来王荞娘是想让丈夫苏大壮来交绣活的,不过这段时间男人们忙着造纸,之前下山卖纸赚到钱后,现在但凡是没事,村里的男人不是在村尾的空地上做纸,就是在山上剥树皮。
后来王荞娘又想让婆母来帮她交货,但是对方回娘家了。
王荞娘倒是可以把绣活留着,等丈夫和婆母有空了再来交货,但是她这个人闲不住,在家里也坐不住,一门心思地想赶紧把绣活给交了,拿到工钱的同时,还能立刻再拿新的绣活回家做。
最后王荞娘在家里晃悠了好几圈,最后还是拿着卷成一卷的绣活来找林回星。
对于林回星的夸赞,王荞娘也没放在心上,她绣活做得多,速度本来就比一般人快,加上她又研究了一种做绣活的方法,比其他人先做完也是正常的事情。
至于能让速度更快的绣法,王荞娘想着林回星到底是男人,想来对这些事情也没多少兴趣,也就没多说。
林回星知道永国的女眷大多内敛腼腆,也没拉着王荞娘非要她说些什么,夸赞了两句对方都只淡淡地笑了笑后,他也就低下头检查绣活质量去了。
王荞娘到底是熟手,做出来绣活针脚松紧一致,十字绣背后的线头也是整整齐齐的,看着就美观平整,任谁来了都挑不出错处来。
林回星检查绣活的时候,王荞娘的心都提到了喉咙眼。
她是做惯了绣活的,以前在娘家的时候,她做好了绣活让阿翁拿去卖,卖家总是能揪到错处少给工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