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呀是呀,老刘你不参加,真是对不起你卤的那些鹅。”
美食能带给人情感的共鸣。
口中的鹅翅越嚼越香,周年年忍不住也跟着旁边桌的人点头,鹅翅被切成几节,方便客人取食。
那筋道爽滑的皮肉散发着鲜咸的卤香,又极具鹅肉本身富含的鲜美,好吃极了。
这个老刘!
真看不出来,这条潮市街汇聚了众多潮市小吃、特产民俗的店铺,这家卤鹅摊连个门面都没有,偏安一隅地坐落在街道尽头的角落。
就是这么个不起眼的移动摊,居然有个大隐隐于市的扫地僧。
第165章 潮市假日(5)
扫地僧老刘端着个餐盘走到周年年他们那一小桌。
刚刚他就留意到, 这两位客人桌上摆放了潮市粿,点米饭也不过是想搭配卤鹅尝个味道,外地游客到潮市就想把当地的特色美食吃个遍, 一天厉害的能吃十来顿呢,可别把他们撑坏了。
他笑呵呵地把两个白色中等大小的碗分别放到周年年和沈知节面前后, “你们先吃着,不够就叫我, 想吃什么也直接叫一声就行。”
他扭脸又和老客闲摆了几句, 才开始重新忙碌切鹅。
似曾相识的餐馆经营方式, 看着没有油污的桌面,以及刚送来的边缘干干净净白瓷碗, 周年年刚按捺住内心的感慨,就听到身边人的点评。
“老刘还真是个有心人”。
这碗底浅, 呈喇叭状,大碗口径盛的米饭不会太多,沈知节心想。如今粮食价格低廉, 但也不是浪费的理由。这样浅的碗, 就避免即使吃不完浪费的也不会太多。
喜欢吃大米饭的人就可以续添,而他们这种只想尝尝味儿、过嘴瘾的人也能无愧疚感的享用。
周年年刚想点头,就见沈知节抬眼,平静地望着前方, 顺着他的目光看去————
此时移动摊前又来了一个客人, 女人身上的衣服款式老旧却很干净。
两人明显还是相识的。
女人声音不大不小, 她问老刘会不会做老式的潮市卤鹅, 老刘摇摇头, 女人叹了口气准备转身走。
就见老刘急忙唤住对方的身影,把刚切好的半只鹅以打包的方式送给了女人。
“尝尝吧, 我也不知道这是不是你说的老式卤鹅,但你家老先生既然试了那么多家都不满意,那应该也不介意再多试一家了。”
说完,老刘又重新从悬挂卤鹅的架子上取下一只,女人掏出钱夹要付钱,老刘把钱推回去,也倔强地不肯收:“我们以前都是街坊邻居的,虽然后面你们搬走了,但……这次老先生是帮我试菜呢。
“我们这一行,请人试菜还要专门花钱的嘛。”
想着想着,老刘露出一个坦诚的笑:“要是啊能让你家老先生想起以前卤鹅的方子,我这可就是功德无量哦。”
如今为了迎合现代人的口味,让更多年轻人喜欢潮市卤鹅,昔日的潮市卤鹅早已经过了几代人的改良,不断改变做法。
而曾经传统的老式卤鹅,也许味道只停留在旧人的记忆里了,等旧人随着时代一个一个离开后,老式的卤鹅就彻底被尘封在发黄的纸张里,成为了一行历史食谱的文字。
女人叹了一声抹了抹眼泪,直说了好几遍谢谢才走。
周年年用手撑着下巴,静静注视着女人离去的背影和老刘默默切鹅的动作,眼里却充满兴味。
她右手的筷子慢悠悠夹起一片鹅肝,鹅肝上还蘸着卤水汁液,闻起来卤香浓郁,周年年轻轻咬了一小口。
“嗯……”
不愧是经典的经典,必吃的潮市卤鹅肝,果然就口感十分肉质细腻、鲜香入味,适合下饭。
周年年没有吃过老式卤鹅,无从知道其中滋味,她再次夹起一枚鹅蛋,哦这味道太绝了。鹅蛋吸汁,同样的入味,那淡金的鹅蛋黄绵密带汁、简直鲜美和卤香的完美结合。
这已经是她吃到过的非常好吃的卤鹅了,难道旧式卤鹅还要好吃?
“也不是。”仿佛有心灵感应似的,沈知节摇摇头,对周年年解释如果他没记错,他印象中的传统潮市卤鹅味道更咸一点。
“可能这就是过去的美食滤镜吧。”毕竟她也觉得,小时候吃的零食比现在要好吃得多,但明明就是同一个品牌厂生产的。
再看着刚刚送来的猪油炒饭,白蒙蒙的米粒饱满软糯,经过猪油炒制后看起来油润香滑,宛如加入了一层朦胧的柔光,散发着香喷喷、速来吃的信号。
是可以纯吃白饭,不需要任何菜下饭的水平。
朴实无华的猪油炒饭在以前物产不丰裕的艰苦年代,算是一顿不错的伙食了,有米又有油。
注意这里的猪油炒饭,就是单纯用熬好的猪油炒隔天剩下的白饭,不添加其他多余的蔬菜肉类调味,顶多就加点食盐。
“没味道,但是挺香。”沈知节尝了一口,他已经能闻到被热油炒后的大米带着点香甜。
“来,再试试!”周年年给他夹了块淋满卤水汁的鹅腱和鹅肠,还有来自鹅腿部位的鹅肉——一那肉汁丰沛,鲜美得很,一咬一个不吱声。
“配着饭吃。”周年年特地叮嘱了一声,沈知节应了一声,动作优雅斯文地吃下了小半碗饭。
“不错!”
点评还挺含蓄,周年年心里偷笑一声,她也跟着尝了一口白米饭,是让人怀念的味道。
米饭香糯,还真带着点甜。
而鹅腱Q弹,肉质鲜香可口,夹起的每一片都带着淡淡的卤香,周年年把最后的几片全部拨到了自己的盘里,而刚刚点评含蓄的人居然喜欢吃鹅肠。
肉里骨里汁里透出来的香、鲜、软、嫩、滑。
此时此刻,周年年觉得那么鲜美多汁的卤鹅,再配上这么古早口味的猪油炒饭,难道不配拥有一个固定的门店吗?
卤鹅:我配!
第166章 潮市假日之酸辣粉
“哎, 这天……怎么搞的突然下起雨了?”
老刘诧异地抬头,抹了一把掉落在脸上的雨滴,明明刚刚还晴空万里。
他扭头看了一眼寥寥无几的客人, 反应很快的把移动雨棚架子撑开。
果然,不过十秒, 便演化为密集的雨势,豆大的雨点大颗大颗打在那红色的雨伞布上, 连同惊人的风吼, 都暂时被隔离在这片小小的遮挡区域外。
周年年出门不爱看天气预报, 压根没带雨具,旁边的沈知节则一脸无奈, 现在俩人都困在这里怎么走?好好的天气怎么说变就变?
周年年:“没事呢,等雨停吧, 反正我们本来就是出来旅游,不赶时间。”
沈知节:“……”
刚刚她也是那么说,结果等其他桌的人都吃完了, 这两人还在慢慢品尝卤鹅没走, 这种慢节奏的生活对于沈知节来说,其实还有点新鲜。
娱乐圈是个星光熠熠的大染缸,年年都有新鲜的面孔飞奔向其中,新人与旧人沉沦辗转, 而资源就这么一点, 注定了它的丛林规则是不停地竞争厮杀、淘汰被取代, 节奏强度都非常大。
但其实不止娱乐圈, 各个行业在越来越卷的路上一去不复返, 像周年年这样慢慢地吃一顿饭,品尝食物的滋味, 坐在闹街等骤雨停歇,细细品味,沈知节觉得还挺治愈的。
雨后空气干净如洗,周年年的双眼亦清澈莹莹的望着他,沈知节心下微动,“那我们……”
“等我去看看老板在干嘛!”
周年年放下话,眼神流露出一抹狡黠,沈知节就看到她兴致勃勃地跑到老刘旁边去了。
沈知节:……
没事,她开心就好。
看样子,老刘应该是在给自己做午饭,周年年也不怕生,自来熟地凑到他旁边,“老板在做饭呢?”
老刘也没料到有客人突然站到他身后。
手一抖,一勺满满的陈醋就在两人的眼皮子底下被倒进了碗里。
周年年:“……”
她那么吓人的吗?
“对不起啊老板。”周年年抱歉地看向他道。
“没事,能吃。”老刘不在意地摇摇手,捏了一夹湿粉准备要放进卤水汤里。
“老板!”
周年年心里还是有些过意不去,想了想打断老刘放粉的动作,问道:“老板你天天都吃卤水烫粉吗?”
“是啊,不过你放心!从卤桶里舀一勺卤水汁进锅里煮粉,味道也不错。”
锅里香浓的卤水汁在汩汩冒着泡,似乎下点什么食材都会很好吃!
“你们想尝尝吗?好吃!”
“欸……”
周年年舔了舔嘴唇刚想答应,蓦然回过神来,不对呀!
她的本意不是这样的!
“老板你家卤鹅真的很好吃!”周年年眼里满满的真诚,突然来的赞誉让老刘有点摸不着头脑,但他也不是第一次被夸,只顿了两秒便很有经验地道:“再给你们打个9折?”
不小心瞥到老刘外套上的一朵刺绣小花,周年年忙道“不用不用。”
“我的意思是如果你能吃辣和酸,不如我给你做碗酸辣粉吧”。
“酸辣粉?”
对方有些懵的神色,让周年年赶紧找补道:“是,我想着你常年都吃同一样,再好吃也会腻吧。”
“而且老板你招待我们吃了那么好吃的卤鹅……又因为我让你放了那么多醋,不如做一道酸辣粉,鲜辣酸爽开胃,也很好吃的。”
“你想和我学卤鹅?”老刘想到以前也有人管弯抹角地想跟他学,每天还给他送下酒菜。
结果,周年年再次摇头:“我不想和老板学卤鹅。”
“那你……”
她一字一句认真道:“我觉得老板你才应该和我多学几样菜。”
“你?”老刘直接乐了,周年年的年龄比他女儿也大不了几岁,“小姑娘年龄不大,口气倒是不小。”
“老板,你的卤鹅很好吃,但是如果想扩大经营,只想本本分分经营开个小店铺,那必须还要再学几道同样能让你安身立命的拿手菜。”
“老板,你应该比我更清楚,潮市好吃的卤鹅店铺其实不算少,市场同质化泛滥,那就要做出特色的精品才能征服食客的味蕾。”
周年年自信满满地说完,回过头看向一脸震惊的老刘,目光与嘴角轻轻勾起的沈知节对上,被他炙热专注的眼神一烫,她话音一转,“先尝尝酸辣粉,您再想想我说的吧。”
老刘嘴巴张成个O型,难道是他家哪个出息了的后辈返乡帮扶贫困亲戚了?但没听说有哪个亲戚是生了女儿啊……好几个都是一辈子光棍到底,不婚不育的。想着想着,惊讶中思绪不由飘远,
周年年完全不在意,她接过老刘手里的汤勺,“估计您应该打算收摊了吧?不如坐着先等一等。”
“没有红薯粉,煮粿条也很快的。”
酸辣粉,顾名思义就是酸辣俱全,它来自川渝西南地区,属于上手却好吃的民间特色小吃。麻、辣、鲜、香、酸且油而不腻(注1)。
炎热的盛夏时分,遇到胃口不开时,就可以来一碗酸酸辣辣的粉条。
遗憾的是,老刘的可移动小厨房没有辣椒面,也没有辣椒油,花椒油、白胡椒粉倒是有。
没有辣椒怎么办?没有辣椒的酸辣粉,无疑是缺了酸辣粉的灵魂。
但这难不倒周年年。
雨声渐小。
沈知节点开手机,有信群里张姐正给工作室的人员安排任务,他退出去又点掉一溜的头像红点提示,才漫不经心地抬起头,就看到周年年轻快地走到他旁边。
咦?
怎么还有人随身带着调料包呀?
对上沈知节意外的眼神,周年年眨了眨眼:“出门在外,带上调料就不怕有突发情况了。”
连老刘都再次瞳孔地震的看着周年年的调料包,因为她的调料之全。
连辣椒面都有三种,还有装着辣椒油的小瓶子,磨成粉的青花椒,木姜子粉……
“可惜没有白芝麻……”
正当周年年有些可惜,老刘:“锅台右边柜子底下有。”
周年年朝后边比了个ok的手势。
半勺细辣椒面,一勺胡辣椒面……
细辣椒面是她用机器磨的,糊辣椒面则是宋姐手工搓的,细辣椒面放了二荆条、灯笼椒,而糊辣椒面选了晒干的朝天椒、子弹头1号……一个提辣度,一个增香味,主打一个供人回味、香辣可口的业界保证。
最后加上老刘友情提供的熟白芝麻,她的花椒粉,泼上滚烫的菜籽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