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夫妻赚钱养娃日常——庄生迷【完结+番外】
时间:2024-12-02 14:44:57

晚上王鹤之带着家里的两个儿子早早的等在酒楼里,等陈秋月一行人到后,弘文立马扑向远哥儿和年哥儿。
“表哥,我是弘文。”介绍完自己就看向后面跟在自己身后慢悠悠走着的弟弟。
“这是我的弟弟弘升。”
“表弟。”远哥儿很有大哥哥的样子,上前牵住弘升的小手。
“表哥?”弘升看着面前长得很是好看的大哥哥,疑惑的看向自己的亲哥哥。
“对,这就是我跟你说了很久的表哥们还有表姐。”弘文赶紧开口道。
“表姐。”弘升看了三人,利落的把自己的手从远哥儿手里收回来,走到韵姐儿身边伸出手让人牵。
“哈哈哈哈。”年哥儿看着被嫌弃的哥哥,笑的开怀。
安安在一旁看的好笑,自己这个小儿子就是喜欢美人,看见好看的小姑娘大姐姐都喜欢往人身边凑,好几次弄的安安都有些尴尬,但是孩子还小,现在教他这些,他也不明白,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不过她这小儿子是有些突出罢了,安安只能这样开导自己。
长辈们互相聊得热闹,小辈们在一旁玩的也开心,一顿饭吃到月上中天才散。
今年因为赵怀玉和陈秋月带着两个孙子和孙女在家过年,什么东西都准备的挺齐全,小孩子们都喜欢热闹,自从第一天几个表兄弟见过面后,每天弘文都会带着弟弟往赵家跑。
王老爷和王夫人乐见其成,自家的孙子将来和表哥们的关系亲近了,以后也好相互扶持不是。
赵母因为年纪大了,这次没有跟着一起回来,和赵卫平韩悠然在广平县过年,如今的身子骨也大不如前,他们才没有带着人回来。
当然要是赵母自己非要回来,他们做小辈的肯定不会拦着,但是赵母本身很喜欢广平县的日子,索性也就跟着孙子孙媳在广平县待着了。
他们回来的时候离过年已经不剩几天了,赵怀玉想了想还是决定等年后再回去赵家村一趟,现在回去到处都没有收拾,来回赶路也不方便。
所以过年这段时间,赵怀玉就带着孙辈们在府城到处逛到处看。
这些年陈霖一家子帮着管理铺子,生意蒸蒸日上,两年前陈霖也已经攒够了银子在府城买了宅子,一进的院子也是很不错的了,这次赵怀玉他们要回来陈霖也接到了信,要不是过年的时候铺子生意太忙,陈霖都要跟着安安亲力亲为了。
宜姐儿也已经出嫁,嫁的是府城的一户人家,也是做小买卖的,算是给他们家铺子供货的一个小作坊,后来赵家的铺子生意做的大了,有些东西就直接有人上门来谈合作,这样他们也能得到更多的利润,陈霖当然不会拒绝。
那家的主母看中了宜姐儿的性子,后来接触的多了就向陈霖提出了求娶的意愿,陈霖考察过后,问过宜姐儿的意见,跟家里的父母去信商量后就答应了下来。
如今宜姐儿已经有了一个孩子,现在三岁多,正是调皮的时候。
“这就是爹爹当时念得府学吗?”年哥看着不远处进进出出的学子们问道。
“是啊,当年你们爹十三岁考中秀才,算是几十年难得一见,所以当时的知府大人就给了一个进入府学念书的机会,当时我和你们祖母知道消息的时候都高兴坏了。”
“府学很难进吗?”年哥儿看着不远处府学的牌匾好奇道。
“当然,只有每次乡试的前几名才有机会进入府学,一般只能进县学,也正是因为你们爹进了府学,我们一家才又搬来了府城。”赵怀玉说着想起当初他们一家人初来府城的时候,当时他和陈秋月还各自在给东家做工挣钱,每个月的月银都要精打细算,用一部分存一部分,就为了给平平攒钱念书。
“这是我当初刚来府城做事的酒楼,如今看着生意还不错。”走到在第一家府城做事的酒楼,赵怀玉看着依旧人来人往的热闹模样笑道。
“当时祖父是在做账房吗?”远哥儿知道的更多一些。
“对啊,因为祖父最开始出来做事的时候就是在酒楼,所以当时到了府城也找了差不多的行当,在这家酒楼做了两年的时间,我才想着自己做买卖。”
“对了,前面就是你们祖母之前做事的绣铺,当时你们祖母每个月挣得银子可比我要多出不少。”赵怀玉说着有些骄傲的模样。
“我知道,祖母年轻时候绣花的手艺很好。”年哥儿接话道。
“那可不是,要不是有你们祖母,咱们家也不可能起家这么快,你们祖母年轻时候的赚钱能力可是一点都不差。”
“那祖母的手艺是从曾外祖母那里学来吗?”
“是的,不过最开始学到的也只是皮毛,但是你们祖母厉害,自己能钻研,加上后来拜了厉害的师傅,手艺慢慢一点点变得越来越好。”
“那祖母是不是也很辛苦。”远哥儿远远看着绣铺,想象着当年祖母在绣铺的绣房里埋头做事的模样。
“那是肯定的,做绣活别看在屋子里风吹不着雨淋不着,但是可是很费神和眼睛的,你们祖母如今的眼神就不如我,就是年轻的时候用眼过多的缘故。”赵怀玉说着有些内疚,当年家里的缺钱,他们都各自努力为这个家忙碌着,有时候赵怀玉也没有精力顾及上陈秋月。
“那以后不让祖母再做绣活了。”年哥儿坚定的说道。
“哈哈哈哈,好孩子,放心吧,现在有我监督着你们祖母,除了有时候她手痒,其他时候我都是算着时间的,绝对不会让你们祖母再多用眼。”赵怀玉摸摸孙子的脑袋,笑的开怀。
“走吧,前面就是咱们家的铺子了,咱们去看看。”
第358章 番外(五)
年后赵怀玉和陈秋月带着几个孩子一起回了一趟村里,赵家村还是老样子,赵大哥如今两鬓已经生了白发,兄弟两个再见面相顾无言。
“回来了,快进家里坐。”赵大哥有些拘束的说道。
这些年他们家的日子过得不咸不淡,虎子纳了一房妾室生了个儿子,林月容和那个妾室整日吵闹,索性分了家,虎子直接带着妻妾和孩子一起去了镇上。
赵大哥本想跟着去的,但是每日实在受不了大儿子一家的吵闹,最后自己回到了村里。
“大哥身子可骨还好?”这么些年过去,以前的恩恩怨怨好像也消散了,但是要是说多亲近那也是不可能的。
“我还好,现在也不用干活,每日只要去地里转转,指点指点,日子过得很好了。”
“嗯,你们在外可好,还有娘的身子骨怎么样?”托自己侄子赵卫平的福,赵大哥一家算是被族里照拂着的,日子虽说不能大富大贵,但是吃喝不愁也是很多人求都求不来的。
“我们都好,娘的身子不能长途奔波,要不然这次回来就跟着我们一起了。”赵母算是长寿的了,但是总的来说还是大不如前。
“哎。”赵大哥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这几年两家的通信越发少了,除了最开始的寒暄兄弟两个也没有什么好聊的。
“我去看看秋月和孩子们。”如今兄弟两人形同陌路的相处,赵怀玉也觉得不是滋味,找理由直接出门去了。
“祖母,这就是咱们赵家的祖宅,当初爹爹小时候就住在这里吗?”年哥绕着院子到处看。
这些年赵大哥手里有钱了,院子还是重新修缮了一遍,在乡下已经是很不错的院子了,但是在孩子们看来还是很破旧。
“对啊,现在院子还是修缮了一番的,以前的院子比现在还要旧一些。”陈秋月也已经好多年没有回来了,看着面前的院子,想到刚嫁进赵家时候的日子,只觉得白驹过隙。
“走,祖父带你们去看看族里的学堂,当年要是没有族学,你爹爹可能在念书一道上要耽误不少时间。”
“好啊,祖父,咱们一起去看看。”年哥拉着哥哥跟着赵怀玉一起出了门。
他们一行人不管是穿着打扮还是行为举止都是贵人模样,因为赵怀玉已经很多年没有回来,就算回来也只是匆匆一趟就走了,所以现在村里不少年轻人都不认识他。
“那是谁啊?”
“我也不知道。”
“那是咱们族里当大官的赵老爷的父亲。”也有那认得赵怀玉的,开口给他们解释。
“啊,原来这就是赵老爷的家人,那几个孩子岂不是应该是赵老爷家的少爷?”
“那肯定的,你刚没听见都是叫祖父的嘛。”
“我看这两个小少爷的面相也是文曲星下凡。”
“哎,你又知道了,整天嘴里胡咧咧。”
“你怎么知道我胡咧咧,我看着这两个小公子的面相就是贵人面相,将来绝对不是池中之物。”
“行行行,你说的对。”
赵怀玉一行人走到族学门口,就听到传出来的清脆的念书的童声。
“性相近,习相远。。。”
他们没有打扰其他人,只默默看了一会儿就出来了。
“当年你们爹就是在这里启蒙的,我还记得第一次给他送来的时候,族里没有这么小就启蒙的孩子,夫子还唯恐你们爹爹哭闹不好管教,但是你们爹从小就是个懂事聪颖的,很快就熟悉了学堂的环境,还交上了好友。”
赵怀玉说着想到那时候到自己大腿高的平平扎着小发髻,背着小书箱去念书的场景就觉得怀念。
现在自己的儿子已经长成了顶天立地的男子,如今他也已经老去,身边站着的也换成了自己的孙子。
远哥儿和年哥儿都看着不远处的学堂,沉默着不说话,这次回来他们听祖父讲了很多,但是不管是镇上还是府城,其实环境都还好。
但是赵家村就不一样了,不管是住的地方还是念书的环境都是他们之前脑袋里想象不到的艰苦。
远哥儿和年哥儿生来就已经是府里的小少爷,丫鬟小厮伺候着,爹娘长辈宠爱着,基本上从来没有吃过什么苦,自然想象不到当年自己的祖父母和爹爹是怎么一步步走来的。
如今亲眼所见,只觉得有些羞愧。
“祖父,我以后一定会好好念书。”
“我也是。”年哥沉着脸跟着哥哥应道。
“我带你们来这里没有其他意思,只是想跟你们说,我们赵家往前数二十年,只是个泥腿子,你们爹能高中进士,入朝为官已经是祖上冒青烟的事情,但是祖父不希望这只是昙花一现,你们是赵家以后的希望,我希望赵家在你们兄弟两个手里能继续绵延下去,以后我们赵家的子孙也能够跟那些世家大族一样,不愁没有书念。”
“祖父放心,我们定不会辜负您和爹爹的期望。”远哥儿说着弯腰低头道。
“孙儿也是。”
“好孩子,你们能明白就好。”赵怀玉把两个孩子扶起身,看着眼神清明坚毅的两个孙子,心里点了点头,这一趟没有白出来,两个孩子本就是璞玉,只需要好好雕琢,将来必成大器。
来年的院试,远哥儿一路过五关斩六将,顺利取得秀才的功名,十一岁的秀才公,超过他爹当年的佳绩。
五年后,十二岁的赵知年顺利通过院试,并拿下头名案首,一时间,赵家父子三人的美谈在长平县流传了很久。
八年后,赵知远在十九岁之龄考中举人,当时赵卫平已经凭借着自己的治下的政绩顺利调回京中任职。
其中缘由不少,主要是因为赵卫平本身在朝中没有什么势力,普通人家出身,被新皇挑中成为培养的一批清流官员中的一员,用来制衡朝中的功勋世家。
十年后,十七岁的赵知年凭着一身才华,高中桂榜,虽然不是头名的,但是名次已经很靠前。
番外(六)
“赵知年大人刚刚在殿上所说之话着实尖锐。”下早朝的路上,两个红袍官员小声议论道。
“人家是维护兄弟,我要是也能有个颇得圣心的弟弟在朝中帮我辩驳,只怕半夜做梦都能笑醒。”
“哎,你说这赵家这两兄弟,性格真是偏差极大,一个稳重寡言,一个长袖善舞,不过城府都是极深之辈,看赵知年这样子,将来圣上肯定是要重点提拔的。”
“赵家起家不过两代人,却已经是在朝中站稳脚跟,听说下面的小辈也是及有才华本事,不知赵家是烧了什么高香,我们家那些顽劣的子孙怎么就没有赵家子孙的一半本事。”
“谁说不是呢。”两人说着摇摇头慢慢走远。
赵知年在不远处等着他爹赵卫平一起走。
“你今日在殿上说话着实得罪人,以后还是要注意些。”赵卫平看了眼小儿子道,虽然圣上不在意这些,但是少在朝中树敌还是更好。
自从两个儿子入朝为官,赵卫平自动让贤,调到了京中清闲衙门做事,朝堂之上,父亲在重要的部门任职,儿子们就会被压着,赵卫平起步晚,在京中经营多年也只做到四品,为了给两个儿子铺路,他心甘情愿这样做,不然皇帝是不会允许朝中父子两个都在重要的部门做事。
就像现在,赵知远外任做官,赵知年在京中吏部做官,兄弟两个也是被分开,这就是帝王的制衡之术,当然这也是两兄弟自己商量好的。
赵知远更擅长做实事,外任能够具体去做一些改善民生的事情,而赵知年则更长袖善舞,在京中反而更自在,如今兄弟两个在朝中互相照应,也算是一桩美谈。
“放心吧爹,儿子心里有数,我说的话虽然难听,但是也没有直击要害,圣上知道哥哥是个做实事的人,我就算为哥哥辩解几句也是情理之中的。”
“你知道就好。”赵卫平拍拍儿子的肩膀语重心长道。
赵怀玉和陈秋月如今已经是六十岁的人了,前几年的时候刚被赵卫平接回到京中,当年远哥儿和年哥长大后,两人就回到了府城,也是这两年上了年纪,儿孙们不放心,才把人接了回来。
晚上赵家的饭桌上热闹的很,赵知远和赵知年都已经成婚多年,两人都育有两子一女,光是重孙辈就有六个孩子。
“爹,我今天跟着曾祖父学了打算盘。”赵知年的小儿子给他爹炫耀道。
“哦,可是学得会?”
“学的会,我觉得算盘很有意思。”小家伙举着手说的振振有词。
“这小家伙有天赋,算学好了,将来也有大用途。”赵怀玉慈爱的看着重孙笑道。
“那你可要跟着曾祖父好好学。”
“好!”
“我虽然算学不如弟弟,但是我绣花厉害啊。”赵知年的女儿嫣姐儿也不甘示弱。
“好好好,你们两个可要好好把你们曾祖父和曾祖母的拿手手艺学过来。”赵卫平看着孙子孙女鼓励道
“孙儿一定会好好学。”
“我也是。”姐弟两个异口同声。
“哈哈哈哈哈。”大人们看着两个孩子都笑的开怀,陈秋月和赵怀玉对视一眼,如今的日子他们很是满足,就像年轻时候的憧憬一样,儿孙绕膝,安详顺和,家宅兴旺。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