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亡国太子乱世苟活的可行性——棠落辞【完结】
时间:2024-12-19 17:15:03

  第二个发言的是计枢,他自任古渡郡守之后就一直兢兢业业,听到太子说发现铁矿后的第一反应就是徭役问题。
  瘟疫的阴影尚未散去,正是该带领百姓休养生息的时候,一个铁矿从伐木烧炭到开采冶炼,所需的人员至少数千名。
  再加之矿上工作的特殊性和危险性,也限制了前往此项徭役的人员必须都是青壮年,数千名的青壮年,对人口五万的古渡郡而言,已经是极大规模的徭役征发了,而且征发的都是百姓家中的顶梁柱。
  一个搞不好,只怕会将好不容易聚起来的民心顷刻丧尽,那就极不利于此地的长治久安了。
  他自然知道太子是一个宽厚仁慈之人,但君主的宽厚仁慈并不能体现在征发徭役上。
  因为徭役制度本就是大雍的国策,就是计枢本人也觉得这项政策理所应当,只要不要像先帝那般到处大兴土木随意征发,他都觉得没有什么问题,只是如今的时机实在不对,而一郡的人口也不足以满足铁矿的需求,方才出言劝阻。
  群臣听完两人的言语之后也纷纷附和,就算是姜泽等武将也不例外。
  虽然铁器对谈他们的吸引力无疑是巨大的,而且总给人一种若能够全军装备上就天下无敌的遐想,但他们也知道目前的情况并不允许大规模的开采冶炼,强忍着唾手可得却要强行推开的心痛,他们选择和文臣站在了一起。
  毕竟铁矿现在就在他们的地盘上,只要守好了谁都拿不走,但人心散了就很难再挽回了。
  大不了以后他们请命自己带兵前去开采冶炼,到时候就算是卡着卫衍的脖子,也要让他吐出可以支撑武装一支精锐小队的冶铁开销。
  完全不知道自己已被武将们暗中惦记了的卫衍,还在心里默默盘算着如今的各项资产,发现想要维持住眼下的情形度过冬天,都有些紧紧张张的。
  除非把全郡田地的粮食收割回来,还有那么点维持铁矿开采冶炼的可能,但全郡中除了城中留有的五万余人外,其余村落人口不是流亡,就是死亡,所以至今也没想到万全的办法能将那些无主土地上的粮食收割回来,他们占据了全郡粮食的绝大多数。
  但就如计枢所言,哪怕是他的粮食管够,人口也不足以支撑,所以此时太子想要冶铁制兵,着实难办。
  看着因徭役问题而统一战线的文臣武将,虞煜颇感欣慰,没想到自己的臣子竟然可以为民考虑到这种地步。
  同时觉得自己想要在这里实行的以工代赈的方法,或许在群臣处受到的阻力并没有他想象中的那么大。
  群臣不知道自己为太子的江山考虑,在太子的耳中已经变成了为民考虑的事情,他们正焦急的等待着太子的下一步安排。
  “孤也知当前不是开矿冶铁的最佳时机,所以也并不打算在此时大肆开采,之所以召集诸位集议于此,是为了商议另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
  说话间,正了正神色,虞煜缓缓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见所有人在听到他另有安排的时候,都纷纷的松了一口气。
  于是,也不再和群臣纠结矿山之事,毕竟当务之急,还是以工代赈政策的制定。
  虞煜在斟酌了一下之后,就决定借此次秋收为由,改良徭役之法彻底将以工代赈这一政策推上台面。
  “不知众卿,对以工代赈这四个字有何看法?”
  以工代赈?
  群臣从未听过这个说法,但也知道应该又是他们殿下的奇思妙想,自从进入古渡郡后,他们对虞煜这种层出不穷的奇思妙想已经见怪不怪了,虽然有时候听起来不靠谱,但用起来却意外的不错,有时候甚至会盼望着太子殿下能多一点的奇思妙想,好让他们日常工作上也多增加一些便利。
  尤其是最近正在使用虞煜提出的表格统计法的计枢等人最有发言权。
  以工代赈从字面意思来看并不难理解,只是他们不清楚这其中的工和赈分别是在什么范围内,又是以什么东西为赈?
  “臣等愚钝,还望殿下解惑。”
  彼此对视了一眼之后,他们还是决定先听听太子是怎么讲的,毕竟以他们对太子的了解,能让他拿到集议上讨论的东西,必定也有了一个简单的轮廓,无非是想让他们完善细节罢了。
  毕竟此前种种,也大多如此。
  虞煜之所以提问,不过是趁机抛出议题罢了,并不期望臣子们说出个一二三来,虽然见他们的神色已经有了些许了然,但更多的却还是疑惑,于是在他们提出解惑之语的时候,就顺势而下,将自己规划好的政策一条条摆了出来。
  群臣一听之下才发现,自己此前的猜测是错误的,这次太子已经全部谋划好了,根本不需要他们之前一样来完善细节。
  敏锐一点如傅泓、计枢等人,已从中感受到了虞煜不同寻常的态度,以及这个政策背后所代表的意义。
  而其他人在思索片刻之后,也意识到了这个政策的不简单,虽然目前看起来有利无害,但似乎会动摇到什么东西的存在一样。
  以工代赈之法,虽然太子只是说暂时用在秋收的抢收之上,但对于规划得如此完美的政策,他们绝对不相信只会运用一次,秋收或许只是他们殿下用来检验这个政策可行性的一个契机,大头只怕还等在后面呢。
第35章 为什么他们也会觉得正常……
  他们觉得这个政策,很有可能会直接冲击到大雍原本的徭役政策。
  或许,殿下制定这个政策的本意,也正是如此。
  这样的想法,在数人的心中同时升起,觉得荒谬的同时,却也知道这并非是不可能的。
  在古渡郡的这段时日里,他们也发现了太子对于平民的怜悯体恤之心,远比此前的宽厚仁慈超出不知多少倍,也正是因为如此,才能快速的笼络回被此前郡中官员背弃而分崩离析的民心。
  这样的太子,要颠覆一个强迫百姓无偿劳动的徭役国策,真的是再正常不过的一件事情。
  等等!
  为什么他们也会觉得正常,难道是和太子待久了被同化了吗?
  意识到自己思想危险的臣子,赶紧补救般的把这项政策会引起的不利局面告知太子,希望他可以再次慎重考虑对这项政策的推行力度。
  “殿下,以工代赈虽好,但徭役可是大雍的国策,若任由其遭受冲击,必定会动摇国之根本的。”
  第一个站出来的计枢,身为郡守的他自然是知道以工代赈这个政策一旦实施,对于目前的古渡而言是极为有利的,太子是确确实实的在为民考虑,但这个政策一旦推行成了常态,对朝廷方面必定是极为不利的。
  而站出来支持计枢的,是他曾经的老师傅泓,已经被他两人联手打过几次组合拳的虞煜已经没有最初的惊讶了,只能感叹这两人不愧是野生绑定的亲师徒,默契程度和他这种半路硬塞的就是不一样。
  可笑他曾经还想要找法子让他们两人和好,现在一看根本不用,没和好都能这么默契,真和好了那还不不要了他的小命。
  两个思维清晰的唠叨狂魔加在一起,他表示自己真的承受不来。
  他记得计枢给男主当谋士的时候,不是这种画风呀,还是说他就是这么有给人想要教育的冲动。
  俗话管这个叫,没有王霸之气。
  “以工代赈对百姓而言固然是好事,对没有遭遇危机的朝廷来说也不是什么难事,但需要考虑的是这种政策一旦执行之后,在未来朝廷面临危机急需人员之时,是否还能够执行此前的徭役制度。”
  这个是傅泓的想法,两人倒是都没有反对他推行以工代赈,但都在忧心新政策会对老国策造成的冲击。
  随着二人的言语落下,其他人也纷纷称是。
  虞煜看着犹如应声虫的群臣,还是有了些许的惊讶。
  但他惊讶的并不是他们猜出了自己有用以工代赈冲击徭役法的想法,毕竟臣子的敏锐是在虞煜的考虑之中的。
  他只是没想到他们竟然把思维都跑到自己要颠覆徭役这个政策上去了。
  要知道徭役法是帝制开始以来就一直在执行的国策,千百年来哪怕朝代更换,也从没有人想要去改变它,可见这个制度对目前国家的重要性。
  虞煜虽然不喜欢这个政策,也起过想要将他彻底颠覆的心思,但他清楚的知道,目前自己尚未拥有颠覆这个政策的实力和魄力。
  天地良心,他真的只是想“小小”的改革一下,然后双策并存灵活运用而已,虽然徭役法可能真的是不到非必要时刻也不会去动用罢了。
  而且他们怎么就开始设想未来朝廷面临危机的时候,要知道现在这个草台班子,可算不上一个朝廷,他们口中的朝廷,自然是光复再次实现大一统的大雍。
  怎么他们就那么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克复中原,还于旧都吗?
  是不是太过自信了点。
  然后他就把话问出来了,不出意外接受到了以傅泓为首的一众白眼,就连以前乔嘉麟都敢偷摸着对他翻白眼。
  看来真的是跟着计枢学坏了一点了。
  “殿下,不要顾左右而言他。”
  会这样不客气的对他说话的人,除了傅泓也不做二人选了。
  “我目前并没有想要颠覆徭役制度的打算,召集众卿,也正是想要寻求一个可以双策并行的平衡。”
  虞煜对自己此时的想法非常坦诚,明确的告知了群臣,他是有颠覆的想法,但不在现在。
  说完之后,就静待着群臣的出招,毕竟他可是连孤都不称了,明摆着就告诉群臣,反正政策他就摆在这了,是肯定要实施的,但要怎么实施,你们自己看着办。
  “那确实是需要找到一个完美的平衡。”
  傅泓思忖着接话,众人思索着称是。
  “不是,你们这就接受了……”
  接受程度之快,让虞煜瞠目结舌,他都准备丢下政策开摆了,结果给他来这一出。
  “不然呢?”
  结果正在讨论该怎么去平衡两者的群臣抬头满脸疑惑的看着他,仿佛他问了一个多么愚蠢的问题。
  好吧,虽然总有一种自己被快进了的感觉,但政策被接受了的话,也行吧。
  陷入自我怀疑的虞煜丝毫没察觉群臣对视后露出的偷笑,毕竟日常工作又累又乏味,偶尔逗弄一下在某些方面很迟钝的主君,也是臣子的一种自我调节方式。
  在群臣们下去合计具体方案的时候,随着患病人员的彻底好转,虞煜也下令解除了城中的全部封锁,同时停止开仓放粮的相关事宜。
  两个多月的瘟祸散去,是时候让百姓重新进入正常的生活了。
  放粮的结束虽然在民间引起了一点小波动,但事实证明绝大多数的劳动人民都是勤劳善良的,在其中搞事的人尚未引起官府注意的时候,就被敬重太子的黔首们一起扭送到了玄甲军的身前,干净利落的处理方法,给了士卒们一点小小的震撼。
  而虞煜则正忙于处理郡中的大小事宜,并没有留意这一个小小的插曲。
  他一直对自己座下臣子的行动力持高度赞扬的态度,短短不过五日,卫衍就把群臣合议的秋收以工代赈细则呈到了他的桌案上。
  看着分列整齐规划细致的条款,虞煜再一次确信原主在这么一堆人的辅佐下还能早早的退出逐鹿大舞台,只能说除了自身性格的原因外,还有不可抗力的剧情推动。
  说到底,他们目前身处锦州的这一堆人里,除了计枢,其余的有一个算一个全是炮灰。
  由群臣细化出来的方案十分适合当下时代的使用,而且虞煜也看出这个方案的不寻常处,文字之间可谓立足长远,根本不是只为了眼下的秋收所设定的,在以后需要的时候,完全可以再次拿出来直接使用。
  虽然在虞煜看来其中给予百姓的报酬相对抠搜了点,但他也知道这是无可奈何的事情,家底不丰的他目前没有开出高报酬的资本,也只能暂时委屈着百姓了。
  再一次嘘唏于自己稀薄的家底之后,召来计枢,让他下去安排以工代赈的事。
  至于以工代赈能不能招到人这点,虞煜却丝毫没有担心,在这点上群臣和他保持了一致。
  一直以来皇帝以天下人为牛马的思想,早已根深蒂固的融在了每一个人的骨血里,什么时候见过虞煜这种操作。
  朝廷发粮征徭役,真是闻所未闻。
  所以以工代赈的招募令一发,本不知所谓的百姓围着识字的乡老听了一圈之后,两眼冒金花的以为是自己听错了,一直在反复确认这个消息是不是真的。
  直到听到了确切的答复之后,百姓们都沉默了,没有想到,自己在给朝廷当了一辈子无偿的牛马之后,还能迎来这样的一天。
  沉默过后就是众生百态,迷茫的,欢喜的,还有哭泣的……
  但每个人嘴里说的喊的,都是太子二字,这让听到动静后远远站在府楼之上观望的虞煜心情难以言表,自己就这么简单的获得了古渡郡的全民敬仰。
  说到底,还是封建社会给予百姓的痛苦太沉重了,整个上层阶级,都没有将百姓放在眼里,以至于一个小小的官民互惠政策,都像太阳般照进了他们的世界。
  一时之间登记以工代赈的小吏身前,挤满了全来报名的人,他们甚至都不询问官府给的报酬是什么,有多少?
  只为虞煜这一个开天辟地的政策,拥着一腔热血而来。
  最后因为报名的人员实在太多了,此次公田的秋收根本要不了这许多的人,看着后面还在源源不断涌来的人,小吏无法,只得暂停登记工作,将情况报于上官。
  接到消息的计枢也是一愣,他能想到太子这个政策推行后的盛况,报名的人必然是不会少的。
  但万万没有想到,竟会达到这种全城皆来的场景,他虽然心中已经有了可以处理的方法,但考虑到这是太子极力推行的新政策,还是亲自去请示了虞煜一番。
  推行政策出现的万民拥护,还是要让他们殿下感受一下成就感的。
  虞煜自己也没想到会造成这么空前的影响,虽然百姓们竞相呼喊太子的场景着实震惊了他,但许多百姓家中不是还有自己的粮食要收成吗?怎么全部都跑来招募公田的秋收了?
  要知道秋收时节的天气是最多变的,古渡郡本就因为瘟疫的原因耽搁了一段时日,如若此时再不抢收,很可能遇到阴雨连绵的天气,这样就无法进行晒粮了,而没有得到重复晾晒的粮食,是绝对会发霉的。
  他招募的对象本来是那些家中田少而人口众多的百姓,这样在完成公田秋收的基础上,也能为这些百姓提供一些入冬后的生活保障,却没想到会引得全城的百姓都来凑趣。
  百姓的出发点固然是好的,但这种做法在虞煜眼里就有些瞎胡闹了,好在这个问题并不难解决。
  只要留下需要这笔赈款的人就行,此前计枢们统计的户籍就完美统计了每户的具体情况,核实下来也并不麻烦,而且此时的百姓并不敢轻易和官府说谎话,只要让他们自己报上人口亩级,就能很好的解决要去查阅的问题。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