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俏七零——微微安心
时间:2017-11-27 16:11:20

 
    就算是放下所有的想法,为了父母焦急的眼神想顺便找个人嫁了,杨小贝试了几次仍然是失败。一旦媒人离开,他们单独相处的时候,总是不欢而散。有的男人会觉得她年纪大了,在外面不知道有过几个。有的人会问她打工多年,存款多少。还有人会要求她辞掉工作,在家准备生养。
 
    其实老家的女孩子都是这样的,除非你自己在外面谈了朋友,带回来结婚。否则都是这样的流程。头年回来相亲,第二年回去订婚,下年就结婚,然后在家两年,怀孕生子。然后再接着出去打工……有的时候妈妈急得流泪,后悔当初让她读了太多书,现在想太多了嫁不出去。你看看别的女孩子多好,读个小学或者初中就去打工,过个几年就结婚了。
 
    可是真的是她书读的多,所以想太多吗?杨小贝觉得只是自己太清醒而已。她其实要求的不多,只是想要一个谈得来的人,有共同语言的人,而这恰恰是最难得到的。后来她心灰意冷,再也不想这件事情了。家里逼得急了,她干脆两年都没有回去。这才让老妈消停下来。但是她的遗憾,却永远也抹不平了。
 
    看着旁边虽然被丰盛的物品迷花了眼,却还是对周品正保持警惕的老妈,杨小贝笑了。要是以前的她,知道有人对自己献殷勤,不要太开心哦!可是现在她却一副防火防盗防周品正的表情,仿佛在说,“小样,你打的主要我已经知道了,但是你没那么容易过关!”虽然是老早认识的,但是没名没分的,可不能让小贝糊里糊涂地跟他走得太近!
 
    周品正不明白这个杨小贝“最重要的人”对自己为什么总是有一些敌意。现在他的心思可不在这里。买的东西好像不怎么受欢迎,还被嫌弃乱买,他觉得很正常。对他来说,杨小贝值得用最好的东西。现在他不了解,随便买的当然不会很合适,这点他老早就预料到了。不过没关系!他会努力学习,争取提升满意度的!
 
    一阵忙乱后,时间已经不早了,杨小贝他们准备告辞回校,却被周品正强烈挽留留下来吃饭。“你下厨?”听说周品正打算下厨烧饭?易慧芬眼睛瞪着圆圆的。除了大厨,她还真没有见过哪家的男人会下厨房的。
 
    老家的男人信奉“君子远庖厨”,没有哪个大男人会降低身份去洗衣服烧饭的。那样会被人耻笑不说,连家里的女人也抬不起头来。想不到现在家里有两个女人,这个男人却说自己下厨,她真的震惊了。
 
 第七十九章 厨艺
 
    在易慧芬旺盛好奇心下,她也不非要回学校了,定定心心留下来看周品正下厨——她倒要看看,周品正是真的有本事,还是利用这个噱头来博眼球。家里也有现成的咸鱼腊肉,这几天因为忙着,周品正忙于出去吃,都是在家随便对付一口。现在买菜是不想了,没有哪个市场这么晚还开门的。都是早上一阵子卖完就关门。还好这两天家里开火,还有一些备菜。周品正心里盘算了一下,蒸了条咸鱼,炒了个莴苣炒鸡蛋,再用腊肉炖了一个白菜。还利用家里的一点火腿烧了一个快手汤。
 
    他动作麻利,不到一个钟头,四菜一汤就搞定端上桌子,正好锅子里饭也闷熟了。本来如果是在别人家里做客,易慧芬出于礼貌早就上去帮忙了。可是她今天故意没动,就想看看周品正是不是真的会烧饭。没想到他居然比自己也差不到哪里去,四菜一汤,用煤炉子这么快就完成了,关键是看上去卖相还不错!
 
    周品正快手快脚地收拾好桌子,摆好碗筷,大功告成!热情地邀请两位女士移步过来用餐,连椅子都不用杨小贝拉,绅士地拉开椅子示意她就坐。虽然条件简陋,以他的水平也烧不出什么大餐,但是对于易慧芬来说,三个人吃饭还是太浪费了。夹了一筷子蒸鱼,不同于这边都是烧成“糍粑鱼”,他别出心裁蒸出来的味道也还不错,原滋原味,很鲜的。
 
    “不好意思,没有做准备,大家凑合着吃一点吧,等下次我烧大餐给你们吃!”觉得实在寒酸,周品正歉意地说。他记得杨小贝跟他聊过吃的,都是“红房子”“绿波廊”这些有名气的地方,肯定见多识广。再说了,现在浦海那边谈朋友,肯定也是要邀请迟迟西餐,逛逛百货市场。现在他什么也做不到,连在家烧一顿饭都没有好菜,实在是感觉对不起人家。
 
    辛辛苦苦走了半天,杨小贝早就饿了。还管他什么大餐,现在给她个白馒头她都能吃俩。再说周品正的手艺着实不错,蔬菜爽口,肉菜鲜香,很是和她的口味。也顾不得=上说话了,她埋头大吃起来。
 
    见杨小贝吃得香甜,就是对周品正最大的安慰了。于是他更加殷勤地夹菜、舀汤。自己也顾不得吃了,伺候得尽心尽力的。一边心里乐呵,一边暗自庆幸;“妈说的果然没错,学好厨艺到时候好找媳妇啊!”还好当时因为这个目标学得一手好菜。现在果然派上用场,还是要听老人言,现在不是就有成效了吗?
 
    经易慧芬的鉴定,周品正手艺娴熟,一看就是经常下厨的。(可不是,自从发现他烧得一手好菜,自己老娘就理所当然地把厨房交给他了。)烧的口味虽然跟本地的不一样,但是也不能昧着良心说不好吃,只是她有点不习惯。但是杨小贝倒是吃得津津有味的,她在浦海呆的时间长了,自然吃得惯。
 
    俗话说“吃人嘴短,拿人手短。”吃了人家一顿饭,易慧芬也没好意思像之前那样横眉冷对了,赶忙帮着收碗洗碗。周品正怎么能让客人第一次上门就干活呢?他却不知道这边的风俗,女人去别人家做客都是要到灶间帮忙的。两个人争得好悬没打起来,还是杨小贝发话,让周品正别争了,不让她洗这个碗,她心里打不过去。
 
    吃好很好,当然是打道回府了。马上天都要黑了,学校里的开水时间也要到了,要是错过了明天一天喝的水就成了问题。周品正非要送过去,理由是东西太多了她们俩拿不下。可不是!她们从家里带过来的不算,光周品正这边就有两个大包裹,里面的东西要是只给杨小贝一个人用,到明年也用不完。
 
    杨小贝当然不可能把这些东西全部都搬到宿舍里去。太扎眼了,宿舍里人多口杂,到时候不知道要传成什么样子。她只是挑选了部分急需的日用品,其他的包括衣服鞋子一概没有拿,说好先放在这边,等下次来拿。这下东西就不多了,往她们带来的包裹里一塞,就搞定了。于是杨小贝谢绝了周品正的相送,不想他到时候一个人回来,天黑了又下雨,路程也不近,何必这么折腾?
 
    说到底他们都不是矫情的人。既然杨小贝执意不让送,周品正就赶紧把自己的那双雨鞋洗好后让杨小贝穿起来,“大是大了点,总比没有穿强,”晚上气温更低了,他还是担心杨小贝着凉。又歉意地跟易慧芬说家里只有一双雨鞋,十分不好意思。
 
    这算多大的事?不过半个钟头的路,而且县城周边的路况好多了,没有什么烂泥路。要的舍得鞋子也可以穿着布鞋走过去。不过易慧芬无所谓,她催促杨小贝赶紧把雨鞋套上,再磨磨唧唧真的要打不上水了。
 
    告别了依依不舍的周品正,俩人一路无话,赶到学校的时候才发现,宿舍的人就只有她们俩没有到了,谢大姐迎过来帮她们接过行李,担心地说,“怎么现在才到?天都黑了又下雨,我都担心你们是不是走岔路了呢!“她记得易慧芬她们乡也不是最远的,怎么人家更远的都到了半天了,这两个还是没有到。
 
    “不好意思,让大姐替我们操心了!我们下午就都了,因为都淋湿了,就到亲戚家洗澡换衣服,顺便吃好晚饭才过来的。”易慧芬很感激谢大姐的牵挂,特别是发现她已经帮自己把开水都打好了,更是感谢不已。
 
    谢大姐都快四十岁了,是班上年纪最大的学员之一。她原先是乡下的接生婆,以前叫“产婆”,也是祖传的手艺。现在来参加学习班,也是乡上特地安排的。农村里没有到医院生娃的习惯,现在更没有围产学,产前检查这么一说。大家都是怀上了就等着生,发作了就去请接生婆。现在还没有强制实行计划生育,以前更是生的多,随随便便生了足球队、篮球队的根本不是个事儿,哪有那么多讲究?农忙起来,产妇把娃生在田里也是常有的是。
 
    不过传统的接生婆都是口口相传的本事,要说科学手段那是一点都没有,因此这个时候生孩子就是过鬼门关,危险系数还是蛮大的。现在国家要求所有的接生婆都要参加培训,掌握一定的妇产科知识,保证能在第一时间讲产妇和小孩得到正确的处理。因为谢大姐读过初中,所有作为重点培训的人才被推荐上来。
 
 第八十章 做派
 
    现在宿舍里面一共只有6个人,谢大姐的年龄都可以做杨小贝她们的母亲了,所以她一向很照顾其他人,就是……那什么,年龄大的妇女通病,比较八卦一点。比如现在,一个劲的问你们还有亲戚在县城啊?是什么亲戚啊?住在哪里啊……
 
    见敷衍不过去,易慧芬只好扯谎说是自己舅舅家。杨小贝的确有一个舅爷在县城,说起来还是县卫生局的局长。但是易家和这位舅爷半毛钱关系都没有,虽然和外婆是亲兄妹,但是连走动都断了的。
 
    要说起这位舅爷,实在是奇葩中的奇葩。他大概是最早的“凤凰男”版本,以前家里供着读书读出来,参加了工作后被县城里大户人家看中,做了上门女婿。岳父家看不起乡下人,他也就真的从来不回乡下去了,连父母、姐妹们有事进城,到他家去都是吃闭门羹,他居然也不质疑。所以家里面一气之下就当做没有他这个人了。这么些年虽然在岳家的帮助下算是爬上了高位,但是外婆说了,到死都不会去找他的。
 
    后来外婆说到做到,的确老死不相往来。但是由于大舅、二舅因为工作和做生意都把家搬到了县城,尤其是二舅生意做大了,这位舅爷居然又自己上门了。他毕竟是舅舅,易家人也看在母亲的面子上没有怠慢他,但是对于易慧芬这种嫁在乡下的外甥女,他又换了一付面孔爱理不理,实在让人哭笑不得。
 
    按理说,卫校正是卫生局的管辖之下,易慧芬在这里上学,稍有心就能够知道了。但是这位舅爷仿佛害怕被易家粘上,就算是见面也是当做不认识的。易家人本来就有骨气,谁还会真的热脸贴冷屁股不成?所以谁也当做没这回事。这会子被问得没办法,易慧芬只好把舅舅拿出来当挡箭牌,要不然,难道说她们俩去了一个“陌生”男人家里,还洗澡换衣服外带拿了一堆东西回来?
 
    宿舍里面除了谢大姐由于年龄的关系比较超然以外,其他的年纪都是二十来岁的小姑娘。女人们在一起总是免不了要攀比、试探。杨小贝和易慧芬是一国的,每天同吃同住,和其他人只是点头之交。这也不怪她,任谁年纪一大把了重新来过集体生活,总是十分地不适应。而老妈虽然性格外向,但是一来她的注意力基本上都在杨小贝身上,二来在村上也是属于比较有资本的女孩子,就显得有些傲气出来。
 
    来到这个培训班的人,在外面看起来可能只是农村里面的乡下妹子,但是其实都是各个公社拔尖的才会被挑选上,特别是女孩子。当然谢大姐这样的不算。时间长了,有人就对杨小贝她们有意见了。咱们是来读书的,又不是来享福的!食堂里大米饭管够,还嫌弃不好吃要自己烧。每天不说大鱼大肉,生活肯定要比她们吃大锅饭来得滋润多了。那个易慧芬还好,特别的杨小贝,成天穿得也跟大家差不多,可就是有一股不同的味道,不像大家这么的“乡气”。
 
    也许是她的衣服比较新,也许是料子比较好,几个女孩子说不清楚,反正班上的男人不管年纪多大,总会不自觉地去偷看她。这让其他的女孩子们心里当然不爽,大家都是一样的,只不过漂亮一点而已,哼!
 
    要是杨小贝知道她们的想法,一定会语重心长地说,“气质!关键看气质!”。事实上有的时候女孩子的嫉妒心是很莫名其妙的。比如现在,看见杨小贝她们回来,下雨天大家都是一身泥巴一身水特别狼狈,凭什么她们俩就清清爽爽一身轻松?带过来的行李里面家里的咸鱼腊肉一大包,这还不是最扎眼的,易慧芬从包裹里拿出来那些从浦海寄过来的东西,为难地跟杨小贝说,“这么多放哪儿啊?”
 
    尽管杨小贝已经只是把日常用品都挑了一点拿过来,放在床上也有一大堆了。宿舍里没有后世那种标配的行李柜,只有一张大桌子摆在中间。平时大家的小东西都放在桌子上,脸盆什么的都塞在床铺下面,行李则是堆在脚头。现在多了一大推,易慧芬想床上放不下,放桌子上又不放心。都是好东西呢,不是便宜的蛤蜊油,就那人家用一下她还心疼。
 
    还能放哪儿啊?总不能全塞枕头下面去,杨小贝没所谓地说;“放桌上嘛,用起来也方便。”于是半个桌子都堆满了香皂、雅霜、百雀羚、六神花露水(这会儿是那它当香水使的)等等。易慧芬又拿出来新的毛巾、内衣什么的挂到墙上衣架上。其他人看着架势,都不淡定了。
 
    一个叫王艳的女孩子忍不住最先走过了参观,她稀奇地看看这个,摸摸那个。这些东西都是包装精致,香气袭人,让她啧啧称奇。其他人也都按捺不住了,纷纷过来看热闹。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这是什么,那是干嘛的。易慧芬之前也没有用过这些,但是杨小贝给她科普过啊,所以这会子很嘚瑟的跟别人说得头头是道的。只有杨小贝最淡定,这都是些最基础的东西,对她来讲聊胜于无,还好现在变的年轻,皮肤也回到了最好状态,用用润肤霜足矣。
 
    谢大姐也跟着看热闹,她倒不是对这些有想法——连蛤蜊油她都不爱擦,嫌麻烦还浪费。可是她到底年纪大见识广,从这些产品的包装上面就知道这不可能是县供销社的商品,“芬子啊,你们这些东西难道是从浦海寄回来的?”她刚才可是看到了,刚挂上去的毛巾上面还有“浦海毛巾五厂”的字样。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