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小铺子小作坊几乎不会主动向外界贷银子,一来好些放印子钱的利息太高,他们承受不起,二来那些钱庄票号,正经可以贷银子的,却又嫌借钱给这些人无利可图,懒得费这个劲儿。
既然织金所出于主顾们的信任,收进来那么多存银,为何不能支持一下这些人呢?
石咏的想法是,从织金所分离一个单独的商业机构,织金所作为股东和委托人,将资金交付给这个商业机构,由它向具备一定发展前景,有一定商业计划的小铺子小作坊放贷,贷款都是长期,至少在三年以上。这些小铺子小作坊需要交付一定的抵押品,此外必须在三至五年内有明确的盈利方案。
除了这些硬性条件以外,石咏还建议这个独立的放贷机构成立一个放贷委员会,由不同股东委托的管事或是掌柜担任。这个委员会必须审核商业计划或是盈利方案的真实性,确认这门生意真实而可靠。必须大部分成员通过,账房那里才能放款。同时委员会也会给这些借钱的小作坊小铺子一些经营建议,必要的时候,可以派人上门,专门替借款人算账。
最重要的一点是,前来求贷的金额,没有下限。也就是说,若真是小本生意,哪怕只是借十两银子,都成。欢迎任何小本生意上门借款,但若是没有任何实业或是商业计划的,只是想借点儿银子救救急的,一概免谈。
石咏深知自己只是个门外汉而已,但也一气儿将他的这些想法都在给贾琏的信中一一陈述,同时也解释了为什么他认为应当提振工商业,尤其是规模较小的小本生意,这一类营生发展起来究竟有什么好处。他写到兴奋处便守不住笔,一封信洋洋洒洒,竟写了十几页,将一封信撑得鼓鼓囊囊的。
远在山西的贾琏还没收到这封信,雍亲王案上已经放上了一份誊本。雍亲王本人看得心潮起伏,将这誊本扔下去给戴铎看过,同时笑道:“从未见过这样不经的言语,说是不要理会那些大商行大实业,去扶植那些升斗小民做生意。刚开始读,只觉得是满纸胡言,唯有读过之后,仿佛再想想,才会觉得有些深意,有些深意。”
他非常清楚如今的财富都聚拢在哪些人手里,也深知这种财富与资源的高度集中有哪些害处。石咏一封书信,条理虽好,可是某些见识仍显幼稚,一看就是个外行。然而这字里行间偶现的特异思路,竟能让雍亲王偶尔觉得眼前亮上一亮。
“恭喜王爷,贺喜王爷。”戴铎匆匆看过这信,不及细想,先送上马屁高帽,“当初王爷点石咏做四阿哥与五阿哥的开蒙老师,便是慧眼识人,目光如炬。”
雍亲王顿时喜气洋洋,觉得自己确实挺有眼光的,全忘了当初本是钮钴禄氏求到自己跟前,自己才点了头的。
戴铎见将王爷哄得很好,当即问:“王爷,敢问要不要将石咏此人调来户部?在内务府任职未免屈才,不如让他在户部历练两年,过一阵子就可以大用了。”
早先王乐水就是内务府的主事,如今调来户部,已经可以独当一面了。
雍亲王却摇了摇头:“本王偏不。这小子既然能洋洋洒洒写出那么多好处出来,本王且等着看,三五年之间,是否真如他所言,能有这许多变化!”
戴铎赶紧应了一声,心里为石咏默默惋惜,想这小子明显就是自己作的,写了一封信,虽然得了些赞誉,但是在三五年之内就与户部无缘了。在内务府做官哪里赶得上六部啊!
然而石咏却对此一无所知,他本来就觉得与十六阿哥投契,两人时常能想到一处去。再加上他认得的好友同僚都在营造司与造办处,便是调他去户部,他也未必乐意。
但如今内务府的差事他已经完成了七七八八,所以石咏终于过上了下午晌喝上两盏茶,到了点儿就回家的老干部式生活,也总算能多陪母亲说说话,关心关心弟弟的学艺,以及花些时间陪陪媳妇儿了。
这日他下衙走出内务府的时候,一抬眼猛地见内务府府署门外候着一个人,而李寿则立在不远处,抱着双臂,冷冷地看着对方。
这情景一下子让石咏忆起当年被九阿哥的手下扭了就走的恐怖回忆,脚下一滞便站住了。那人登时快步走上来,双手奉上一张帖子,问:“石咏石大爷?”
石咏微微点头:“我是!”
“我们爷相邀石爷明日有空去喝茶,”那人恭恭敬敬地开口,“地方就在琉璃厂大街西口,离您住处不算远。”
“你们爷是……”石咏带着疑惑,这帖子,他不知到底是接好还是不接好。可是他不接,对方就始终双手高举过头顶。
石咏无奈,见对方礼数周到,到底还是借下了。只见对方满脸喜色地抬起头来:“谢石大爷赏脸!我们爷说了,明日恭贺大驾,以茶代酒,盼与石爷畅谈天下之事,石爷切莫推辞。”
好一个彬彬有礼,吐属文雅的长随。石咏的余光瞥见李寿在一旁扯了扯嘴角,知道这小子一定在嫌弃人家太文绉绉,不爽快。
石咏待来人离开,才打开了对方递上的帖子,口中“哎呀”一声,道:“这帖子我不该接的。”
李寿一凛,上来问石咏:“怎么了?”
石咏这时候才意识到其实对方这般礼数周全,其实也是给了另一种压力,令他这帖子不得不接。也不知下帖子的这一位,是否曾经用过同样的手段,邀上了许许多多和他一样,不想与这一位结交的臣子,然后以其雍容温和的气度,优雅的谈吐,和精辟的见识折服了这些人。
他手中的帖子,是八阿哥胤禩递出来的。
这帖子制的非常精致,上面的字迹工整且俊秀,看得出写字之人多年习书,笔力不凡。当是八阿哥本人亲自书写的。
“大爷,我脚程快,您将帖子给我,我去追上那人,将帖子还回去。”李寿登时说。
他的确脚程快,耐力好。可是石咏却也不能让他如此,只得苦笑道:“这哪儿行?我已经亲手接下的帖子,若是送还,或是不去,都是我失礼在先,便是欠了对方一个人情。”
“那……那回头我叫上石海,还有柱大叔,您去的时候咱们一起跟着,力保万无一失。”李寿很清楚地记得当初在九贝子府发生的事,他当初是亲见着富达礼浑身浴血,将石咏给捞出来的。现在听了石咏所说,也觉对方不是善茬儿,当即自告奋勇请缨。
柱大叔就是石柱,他与石海父子,就是当日富达礼赠给石咏的一对练家子父子,专门负责保护石咏的安全的。
“这还倒不至于!”石咏说,既是八阿哥请饮茶,演的便是一出文戏,而不是武戏了。不过将石柱石海父子带上也好,万无一失。
第二日,他依约前往琉璃厂西口那间新开的茶楼,过去之前,他还特地打听了这间茶楼是不是八爷的产业,毕竟琉璃厂这里人来人往,又时常士子举子云集,是个打听消息极妙的所在。
出乎他的意料,这件茶楼与八阿哥没有多少关系。
石咏命石柱石海父子在茶楼下守着,自己带着李寿上了楼。茶楼上人来人往,并未因八贝勒约他在此碰面而有任何不同。慕名而来的新老茶客照样高谈阔论,招呼伙计。而八阿哥则独自坐在一个较为清净的角落,身边就是敞阔的大窗。他便透过玻璃,淡然望着茶楼窗下人来人往。
石咏与八阿哥打照面的时候并不多,印象最深的就是当初在顺天府的那一场叩阍案了。当时八阿哥作为刑部的掌部阿哥,曾参与为那枚牛足鼎辨真伪的审讯,与石咏多有些接触。后来那次大闹九贝子府,及至后来闹到御前,八阿哥赶到畅春园去为九阿哥说情,两人曾在畅春园又见过一次。此前石咏在宗人府时,八阿哥亦在,只是他心思不在,因此完全没有注意到那一位罢了。
如今再见,石咏自然可以感知八阿哥如今的气质更加淡然,人也略清减些,身上更是半点急躁都不见了。早年间的八阿哥或许还会有些患得患失的样子,如今的八阿哥,似乎早已将一切看开,世间纷扰,都已与他无碍。
或许“毙鹰事件”彻底改变了八阿哥的前途走向,但也一样打磨了这个人,如今八阿哥整个人态度温和,目光真诚,一手扶住,转过头来静静地望着石咏。
但是无论八阿哥表现得有多温和,面对此人,石咏总是隐隐约约地感受到一股子压力。
“卑职见过八爷!”石咏决定在礼数上公事公办。
“茂行!”八阿哥站起身招呼石咏,伸双手相扶,阻住石咏行礼,热情地邀他入座,“你我本是亲戚,何须如此多礼?”
石咏本来对八阿哥略有好感,可是八阿哥一提“亲戚”二字,他突然就想起华彬来了。只怕安郡王府的那些人,才是八阿哥的“正经”亲戚才是吧!
想到这里,石咏便老实不客气地坐下,果然听见八阿哥开口:“我一向见九贝子与茂行有些误会,这次过来,是想说和说和。说实话,这么些年,我冷眼看来,觉得其实你与老九是一样的人,这世上,许是只有你能明白老九。”
石咏赶紧道:“岂敢岂敢,八爷此言差矣,这世上最明白九爷的,必须是八爷您啊!”
他一面说,一面想:商业互吹,我也可以的。
第253章
八阿哥递了帖子邀石咏喝茶, 说是想要从中劝和,解开石咏与九阿哥之间的“误会”。
石咏摸摸后脑说:“卑职……卑职与九爷之间, 好像一直没什么误会啊!九爷若有吩咐, 卑职一定听命行事。”
八阿哥当即笑道:“这话说得极是。你看, 你们上次剑拔弩张地, 一直闹到御前,最后还不是一样开解了?那之后还不是一样相安无事?”
石咏诺诺称是,心想“误会”真是可以解释一切啊。
这时八阿哥又开口, 笑道:“见你与老九之间不存芥蒂, 我这做兄长和做长辈的,便放心了。来, 饮茶, 饮茶!”说着他亲手为石咏斟了茶,转脸托起自己面前的茶盅, 慢慢细品。
石咏则细细打量手中器皿。八阿哥见他如此, 好奇地问道:“久闻茂行擅长赏鉴名瓷, 敢问这家所用的瓷器,有什么特别的么?”
石咏并不藏拙,只看了看便肯定地道:“这个是万历官窑。万历窑出品精良, 但是因为数量很多, 所以价值并不算昂贵,东西虽好,却并不为世人所珍藏。”
八阿哥一怔,似乎试图辨清石咏是否话中有话, 随后一伸手,取过桌上放置着的一只空杯,翻过来一看款识,果然见是“大明万历年制”六个字。
他这才信了石咏的能耐,赞叹一番,不再绕弯子,直接问:“上次内务府拍卖人参一事我已听说了,这件差事茂行办得很漂亮,只是我有一事不明,想向茂行请教。当日同仁堂以一己之力拍下人参,自然是绝大的魄力。只是魄力之外,这财力由何而来……即便是在京里,能在片刻间调动这许多头寸的票号也不算多。但是同仁堂丝毫未凭借票号之力,着实是令人有些费解——”
石咏没想到八阿哥竟是为了问这个才邀他到此,当即太极推手推回去:“八爷,这么一点儿小钱,怎么值得您动问?”
八阿哥却紧追不舍:“的确是百思不得其解,才特地邀茂行到此。”
按说以八阿哥的身份,这点小事原本无需他亲自过问,若不是真的好奇得紧,就是替九阿哥问的。
石咏没打算刻意隐瞒,便道:“这本是女眷们的钱……”
他话音未落,已经被人打断:“这小子奸猾无比,八哥莫要听他信口胡诌!”
九阿哥不知何时也来了这茶楼上,正满脸怒气,恶狠狠地盯着石咏,“说什么女眷的钱,这全京城家眷的钱加起来都未必凑得出这个数,一家一户焉有这等实力?”
他来得急,没听明白石咏的话,以为石咏说的是“家里女眷的钱”,自然不信。再者,九阿哥对自家福晋手中究竟有多少私产全无半点概念,自是不信女人家也能聚沙成塔——四十三万两,其实并没有这么难。
“八哥何必为了弟弟,特意给这小子好脸,明着替弟弟打听他私底下的手段?或许他石家另有些来路不明的财源也未可知。”九阿哥见到兄长向他使眼色,勉强收了怒气,改了冷笑,盯着石咏。石咏反而不由自主地皱起了眉头,心想,这可真如八阿哥早先所说,乃是误会了。他石家家中一直一穷二白,直到近两年才略好些,哪里又有什么来路不明的财源?
八阿哥在一旁听着,只从袖子中抽出一方帕子,掩口轻轻咳嗽。石咏则忙忙地站起来,无奈地与九阿哥见礼。
正在此时,斜刺里突然冲过来一人,径直冲到桌前,“砰”的一声就磕下响头,高声道:“草民,草民……见过几位爷!”
此刻九阿哥已经若无其事地随手拉过一张椅子坐下,至于伏在地上的人,他连看也不看,自己伸手捉了一只茶盅,伸手倒了茶水,往口中咕咚咕咚灌了一气,方才道:“如今这阿猫阿狗都能随随便便上来拜见爷了。八哥,你带出来的这些侍卫倒也宽和。”
旁边石咏却目不转睛地盯着地上跪着的人,他辨出了这人的声音,震惊地出声:“你是……冷子兴?”
他很明显地见到伏在地上的人下颌的肌肉牵动,应当是伏在地上的时候料想无人能看见自己的表情,便偷偷笑了笑。此人随即敛了笑容,抬起头,望着石咏:“石、石……大人,好记性!”
一瞬间,石咏将他眼里的怨恨看得清清楚楚,只听他说,“石大人,这么久了,竟然还记得草民!”
八阿哥与九阿哥听见冷子兴这个名字,目光齐齐朝那人转过去:谁都记得冷子兴与石咏的恩怨。当初那次叩阍案,正是石咏验明牛足鼎的正身,戳破了冷子兴的把戏。也可以说是因为石咏,才终令冷子兴伏法,被判流配三千里,西北军前效力。当初这案子是八阿哥亲审、九阿哥旁听的,所以石咏提起这个名字,两人同时动容。
而冷子兴,也与当日在顺天府大堂上侃侃而谈的古董商人判若两人。他抬起头的那一刻,石咏吃惊不小。数年过去,冷子兴却与老了十几岁似的,一张面皮又红又黑,嘴角一抬一笑,脸上便是无数皱纹,早已不复当初那副白皙的儒商模样。更可怕的是此人右眼眼珠浑浊不堪,毫无神采,应当已是盲了。
“石大人一路财源广进,官运亨通,一定与草民当初在贵府上见到的那几件宝扇也不无关系!”冷子兴笑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