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锦里(重生)——百柏桦
时间:2018-01-17 15:08:03

 
    一个幼而聪慧,五岁就已经熟读四书五经的孩子,清晰的记住了娘亲病逝的形容举止,也牢牢地记住了娘亲临终之前对他的谆谆叮嘱,所以他努力进学,想要出头人地,又因为不知道怎么照顾妹妹,索性自己学什么,就教妹妹什么。
 
    随着蔡三得的话语,众人脑海里恍惚出现了一个小男孩,自己一边进学,一边教妹妹读书习字的场景。
 
    特别是最后那首诗,把自己对娘亲的怀念和感恩,表达得淋漓尽致。
 
    “是个好孩子”有武将感叹了一句。
 
    可不就是一个好孩子么,在不知道人面兽心的父亲竟然想养废自己的时候,因为娘亲临终的嘱咐,不仅自己成了大夏最年轻的三元及第,也把妹妹教导得让陛下册封县主。
 
    连武将都这么感慨,身为文官,更多愁善感一点,特别是那首诗,好些文官听了之后都心有感触。
 
    “好!自立自强!容景果真是个好孩子!”王石公双掌一拍,狠狠的夸道。
 
    他转头望向那十几个参奏舒鸿煊的朝臣,用手点了点,“其实呀,老夫吃盐比你们吃米还多,老夫在朝堂上参与朝政的时候,你们很多人的父母还在玩泥巴,你们的心思打量着谁不知道呢?
 
    寒窗苦读圣贤书,贡院考取功名路。你们当中又有多少人敢拍着胸脯,说自己考取功名,是为了天下社稷谋安定,为了天下百姓谋锦绣?
 
    人都有私欲,老夫并不厌恶这点,就如老夫自己看好容景这孩子,所以想要帮他一把,这都是老夫的私心。
 
    可有些私心不能有!”
 
    这一句王石公说得掷地有声,声音洪亮,目光犹如一盏灯,照亮着所有人心底的阴暗,让不少人有些不自在。
 
    “你们参奏容景是为了什么,老夫知道,可用你们那些已经被权势富贵填满了的脑子想一想!好好想一想!容景自入仕,可做过一件对不起家国,对不起百姓,对不起良心的事?
 
    恰恰相反,因为容景提出的新法,让我们大夏这架有些后劲不足的马车重新动了起来,整个王朝,天下的百姓都开始有了更好的生活。
 
    我知道,我知道因为他的新法,让你们家族损失不小,因为家族利益,你们恨不得他死。可你们好好想一想,倾巢之下无完卵!大夏国力衰弱了,对你们这些大家族有什么好处?大树底下还好乘凉呢,你们怎么就不懂这个道理?
 
    还有,不管将来谁继位大统,难道就很想接手一个到处破烂的王朝吗?你们希望高坐龙椅之上,要面对的却是百姓民不聊生吗?要接手一个到处破烂的王朝,你们就不会焦头烂额吗?”
 
    王石公捶胸顿足,痛心疾首数落着众朝臣,他后面那一番话,就连几位皇子都给骂进去了。
 
    当今天下,敢这样说,能这样说,又不会惹承德帝生气责骂的,除了周大儒这个小皇叔之外,就是王石公了。
 
    这位老人家,一生都致力于让这个皇朝更好,让天下百姓生活更加安定,他的为人处世之道,很多人都做不到,但并不代表他们不佩服。
 
    特别是承德帝,每年王石公过寿的时候,都会派蔡三得送贺礼给他,每每都会感慨一句,“大夏幸得王石公,有石公在,朕心稳如泰山啊!”
 
    要是大夏再多几个跟王石公这样的人,大夏又何愁绵延千年不绝呢?
 
    所以即便王石公话里近乎挑明了如今朝堂底下开始越发暗流涌动的夺嫡争斗,承德帝却丝毫没有生气的样子,只是冷冷的扫了一遍底下的朝臣和儿子们,被他眼神扫过的人中,太子殿下静立不动,二皇子、三皇子、四皇子微微垂了垂头,周廷昱昂首挺胸,那十几个参奏的朝臣,个个都低下了头。
 
    “昨天广平侯出殡,老夫机缘巧合,知道了广平侯府发生的事,老夫曾当街说过,如果有人觉得容景做错了,让他来跟老夫说,到底错哪里了!
 
    现在老夫来了,你们说他错在忤逆不孝,如果这样的容景真的是忤逆不孝的话”
 
    王石公看着那些朝臣,一字一句、铿锵有力的接着道:“容景要受什么责罚,老夫陪着容景一起受这个责罚!”
 
    “石公,不可!”
 
    “帝师大人!”
 
    “帝师大人,万万不可!”
 
    “帝师大人,您身份贵重,万万不能损伤贵体啊!”
 
    王石公这话一出,众人大惊失色,就是周大儒也惊了惊,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其他人更是不用说,纷纷劝阻,一边劝说一边用眼神谴责那十几个朝臣。
 
    那十几个朝臣当真是欲哭无泪,特别是顶着承德帝那满是沉怒的眼神,头皮一阵阵发麻,恨不得跺脚哀嚎。
 
    这都叫什么事?明明参奏的是舒鸿煊,石公您一个年已古稀的老人家,就不要凑和了好吗?
 
    忤逆不孝要受的罪责,您要是跟着一起受了,我们能被王家族人生生活撕了!
 
    从来没有听过老寿星嫌命长的,石公啊,就算您不为了自己,好歹也怜惜一下我们的性命呀,您不是怜贫惜弱么,怎么到了我们这里,您就不怜惜了呢?我们还想多活几年,可不想被陛下记恨,与王家氏族成为不死不休的敌人啊!
 
    当下就有人打退堂鼓,看这大势,想要扳倒舒鸿煊是没有机会了,既然如此,又何必再坚持下去?
 
    “陛下,是我等不明事实的真相,广平侯狼子野心,舒舍人为母还恩,做得对!”
 
    一个人低下了头,其他人顶着旁人谴责的眼神,也抵不住了,纷纷低下了自己的头,附和道。
 
章节目录 第518章 大势已成,大局已定!
 
    事情的转折,是泊木的出现。他的出现,坐实了舒修和的罪行,而舒鸿煊的奏折,则是重锤一击,挑起了大多数文武百官的认可和怜惜,王石公一直以来坚定的支持,则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在朝堂上当堂把自己参奏的奏折收回去的,也是少见了。
 
    二皇子等人见到大势已去,无法参奏舒鸿煊忤逆不孝,除了心中暗骂一句舒鸿煊走了狗屎运之外,也别无他法。
 
    原以为事情就这样过去了,承德帝都微微端正了自己的身子,想要开口说话,不过二皇子还在做着最后的挣扎,不能让舒鸿煊罢免官职,那就让他丁忧在家守孝好了。
 
    二皇子隐晦的打了一个手势,有个朝臣出列,上奏道:“陛下,舒舍人要守孝三年,不知他的职位”
 
    “放屁!你是不是耳聋了?”一位武将不耐的当众打断了这位朝臣未完的话,“都说了舒舍人削肉还父,与广平侯断绝了关系,父子关系都不是了,还守什么孝?你会为了个不相关的畜生守孝?怎么不知道你如此博大胸怀?
 
    呸!整天就揪着这么点破事说来说去,有这个闲工夫,不如你去边疆劝突厥人从善算了!省得整天闲的发慌,不知道边疆多少百姓正在受罪呢!”
 
    要说舒鸿煊的新法,倍受欢迎的非武将莫属,新法实行,国库银子增多,这两年来军备也相应增加,边疆的将士粮草军备都焕然更新,吃得好穿的暖了,就是对敌的时候也能跑的快点,明眼能看到的受惠,武将们为了自己麾下儿郎们的性命,对舒鸿煊都很是喜欢。
 
    今天见到这群文臣罗里吧嗦的要把舒鸿煊给参下朝堂,早就不高兴,及至事情的进展,更是对这些文官不喜欢,满以为事情可以告一段落,又出来一个“丁忧”,当真是烦!
 
    武将直来直往惯了,人又粗鲁,骂起人来是一点面子都不给的,他也光棍,知道自己在陛下跟前这样怒骂同僚,还当众“呸”了一声已经御前失仪,当下骂完就单膝跪下,向承德帝认错,“陛下,微臣御前失仪,请陛下责罚。”
 
    承德帝冷冷的看了一眼那文臣,语气缓和的对武将道:“起来吧,朝堂上还需要你们这些不会打嘴皮子仗,真刀实枪的与外敌对抗的人。”
 
    承德帝这么一说,那个想让舒鸿煊丁忧的文臣脸色涨得通红,低下了头,不敢再说话,那位武将也麻溜的站了起来。
 
    承德帝看着乱糟糟的朝堂,手上抚摸着舒鸿煊的奏折,看着奏折上面铁画银钩,淡淡的开口,“帝师说的没错,如果你们把心思放正,多用在定国安邦上,我大夏早就万国来朝,何至于现在被突厥挑衅?你们有这个闲情逸致揪着这点破事大动干戈,还不如想想快到冬了,哪一地的百姓缺衣过冬的,哪一地需要事先做好防备寒冬事项的。”
 
    承德帝的话落,朝堂上的文武百官全都跪地请罪:“我等有负皇恩,请陛下赎罪。”
 
    好一会儿,承德帝才挥挥手,“起来吧,石公的为人处世不仅是朕,就是先皇也是万分敬佩的,朕也不求你们能做到石公那样,能学到石公一半,也是我大夏之福。”
 
    “遵陛下令。”
 
    承德帝这话,王石公安然受了,他一生无愧于心,这样的赞誉,他受得起。
 
    “广平侯毒害原配妻子,容景为报母恩断绝关系,既然与广平侯没有了父子关系,那就不用丁忧了。”
 
    承德帝一锤定音,连夺情都不用,直接就让舒鸿煊不用丁忧了。
 
    “你们今天参奏的奏折,一概不属,退回去,朕虽然说过可以广开言路,允你们风闻奏事,却不是让你们用这个来作为攻讦同僚的武器,今天参奏的所有人,一律罚奉一个月,领十个板子。”承德帝沉声道。
 
    “臣等谢陛下开恩。”十几个朝臣跪下叩恩。
 
    “容景这孩子,一直以来朕都很是喜欢,容景是个好孩子,朕决定收他为义子。”
 
    “哗”
 
    这句话承德帝说得平淡无凡,却不啻于在众人耳里响起了一道旱天炸雷,差点没把人霹得晕头转向。
 
    周廷昱第一时间望向太子大哥,见太子大哥竟然也微微瞪大了眼睛,就明白父皇这个决定应该是没有告诉任何人。
 
    周大儒凝眉思索,他快速的在脑海中思量这件事对容景到底是好是坏,他待容景如半子,如今得知他生父是那样一个人,心中怜惜不已,早就将他当成亲儿子一样看待,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原本他就想着有他在,还有容景的几位师兄在,能欺负容景的人也没有多少。
 
    承德帝来的这一出,他是诧异的,承德帝是君王,一国之主,就算是义子,那身份也是与众不同,要是容景有承德帝护着当然好,怕就怕本来容景就已经碍了很多人的路,现在要是再成了承德帝的义子,那看他不顺眼的人会越发多。
 
    再有就是
 
    周大儒将目光望向了几位皇子,太子他是不担心的,小五是容景的小舅子,只会站在容景那边,不过小二、小三和小四几个就很难说了。
 
    周大儒又将目光望向了承德帝,在场这么多人中,他是唯二两个敢直视承德帝的人之一,大概是因为他的眼神太过明显,承德帝顺着这道目光对上了周大儒。
 
    两人无声的对视着,就是这么一眼,周大儒心中就放心下来,这个跟他岁数相差不大的侄儿那脾气当真是让人爱恨交加,只要入了他的心,能把人宠上天。
 
    他相信,以容景的聪慧和脾性,一定不会惹怒他这个侄儿,只要有陛下做靠山,再想要动容景,都得好好思量一下。
 
    倏的,周大儒心中又讪然而笑,不遭人妒是庸才,他教出来的好弟子,被人嫉妒实在是再正常不过。
 
    这么一想,周大儒就老神在在了,开始冷眼旁观其他人的反应。
 
    王石公也愣了愣,不过很快,他脸上就露出了笑容,抚了抚自己的白须,朝承德帝笑着恭贺,“恭喜陛下喜获义子。”
 
    太子殿下和周廷昱也笑了,“恭喜父皇喜获义子。”
 
    武将们立时就跟上,他们嗓门极大,“恭喜陛下喜获义子。”
 
    其他人反应慢了一拍,也纷纷恭贺道:“恭喜陛下喜获义子。”
 
    承德帝沉素的脸上也缓慢露出了一个笑容,和煦至极。
 
    此时此刻,大势已成,大局已定!百柏桦说这是给哥哥的大礼包~~~o(n_n)o哈哈~~~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