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江胜男,听二端她老叔说,人家的家庭背景不得了,原本自家和鲁家也算是门当户对的,可是加上鲁中南的亲妈,这实力可就差距拉大了。
周景林在山城市甚至全省折腾得挺好,但是比起江胜男的跨过财团,就像蚂蚁和大象的区别。
并非周景林妄自菲薄,可自古以来结亲就是讲究门当户对。他还怕自己的宝贝女儿嫁到那门第高的人家受委屈呢。
和媳妇儿悄悄嘀咕了一下这个事儿,收获了楚睿云的两枚大白眼儿。
“你也想太多了吧?咱端端现在才多大?等她念完大学,兴许还读个研究生,结婚成家恐怕还有六七年呢。这会儿小孩子家家的你稀罕我,我稀罕你的,不作数啦。”没想到楚睿云思想还挺前卫,并不如周景林这么烦恼。在她看来,这八字还没一撇儿呢。
“还有七八年,你说我能不能在事业上再上几个台阶儿?到时候咱闺女就不会因为娘家的条件手限制了?”爸爸周景林歪楼的功力一流,一听媳妇儿说距离闺女成家还有挺多年的时间,他想的是抓紧时间把生意做大,多多攒下家业,将来好给闺女多配送嫁妆。
到任何时候,真金白银都好使啊。
“你这一天天的,净胡思乱想。要是那样狗眼看人低的人家,我估摸着你闺女不能干。”楚睿云一边儿掰蘑菇,一边儿数落孩子他爹,他呀,纯属关心则乱。
“唉,我这不是看咱家端端对那鲁家小子好得很么?我怕闺女到时候伤心。”周景林最疼端端,生怕她不能如愿。其实早恋他并不支持,但是他更不愿意让闺女儿不开心。
后来也渐渐想开了,早点儿培养感情也好,将来大学毕业工作稳定了,可以早点儿结婚生孩子。
女孩儿嘛,有个好归宿比啥都强。
“你闺女可不是一般人,她不让别人伤心就不错了。”楚睿云嗤笑,这从小到大围着她家端端转的臭小子还少么?这鲁家小子之所以能得了她闺女的青眼,也是因为这孩子执着,实诚,外加长的好。
虽然二端极力隐藏,但是她亲娘楚睿云还是发现了她颜狗的本质,真真是知女莫若母哇。
“我闺女心善,她才不会让伤别人呢。”二十四孝老爸力挺亲闺女,孩子妈说也不行。
“你忘了万水的事儿了?”楚睿云提起万水也是有原因的,这孩子是好孩子,小时候跟二端也很要好,可是后来两家闹翻,连带的孩子也跟着遭殃。他们家二端是个做事儿嘎嘣脆的,两家闹翻,自然和万水也不做朋友了。
万水那孩子应该是伤心不已,但也没见二端和他再做回好朋友的。说明她闺女心里有杆秤,拎得清。
第五百五十六章 来京城读书
周家的年夜饭热闹非凡,摆了三桌儿才够坐。财阀江胜男一个电话就有人源源不断的送吃喝玩乐的东西来周景然家,二端算是提前见识了一把她未来婆婆的实力。
过完年二端一家子就准备打道回府,之前因为小燕儿让奶奶不太痛快,二端略略跟老婶儿提了提,小燕儿就被送回了宫家。岑菲知道了这事儿,给找了个勤快老实的四川小保姆。
二端还惦记岑菲和容致信的事儿,但是她估摸着还在正月里呢,容致信不太可能有动作。她唯一在意的是菲姨和姨夫能不能调理好身体,生个健康的宝宝。
可是二端在去岑家拜年的时候,碰上岑菲两口子的时候,却被容致信拎到一边儿提了一个让她挺惊讶的事儿。
“端端,你大学想考京大吧?”容致信假日里不用穿制服,一件黑色的V领羊毛衫,下头是灰色花呢西裤,尽显男性休闲优雅的一面。
“嗯,是啊。我理想的大学就是京大。”二端点点头,容叔叔这咋还关心上她考大学的事儿了?还有一年半呢。
“我的意思是,你转学来京城读书吧?”容致信觉得二端这孩子放在山城市那么个小地方可惜了。以前是觉得她不能离开家人,但现在周景林的生意以及做到了京城,他们一家子早晚是要来京城的。
如果二端转到京城读高三,那她高考就轻松多了,以她平时的成绩,考京大绰绰有余。
“来京城读书?!姨夫,您不会是想让我读四中吧?”二端很意外,这个事儿谁也没提过,她都没想过,为什么容致信突然有这么个提议呢?
“小丫头啥都知道。”容致信赞许地点点头,他就是想让二端读四中。
“为什么啊?我在山城市读书读的好好的。”二端不理解,如果说是为了降低她考京大的难度,可她成绩并不差啊。
“端端,你和鲁中南那小子,你俩谈恋爱呢吧?”容致信笑了一下,说起俩孩子的小心思。
虽然她是铁了心跟鲁中南好,但是被容叔叔这样当面说出来,到底还是有一点点的不好意思的。
好在容致信的重点不是这个,不等二端回答,容致信就接着说:“那你应该知道鲁中南的妈妈是江家的大小姐。”
二端一时间没想明白这里头的关联,疑惑地瞅着容致信。
难得二端也有犯糊涂的时候,容致信心情颇好地给她解惑:“你和那小子好,不可能完全摆脱家庭的因素。那么你就需要更强大。我让你读四中,用意你该明白,你不是个傻丫头。”
容致信这样提点,二端就明白了。
因为明白,所以感动。但是她觉得容叔叔这个建议只是拿鲁中南做个借口吧,他是希望自己有更广阔的天地。
京城四中是一个神奇的存在,四中的学生,有诸如小梓那样的高干子弟,也有沈铎那样的平民精英。汇集了全京城的新生代里面的精华,就连容致信自己也是四中毕业的。
“姨夫,我知道您的意思,您容我考虑考虑成不?”一时间二端还难以抉择,但是她得承认自己意动了。
她不是小孩子,她考虑事情更长远。将来步入社会,能给她开疆拓土的最重要基石就是人脉。
虽然她现在也认识几家厉害的人家,可那远远不够。她将来需要有自己的关系网,而在四中就读,就是建立她自己的人脉圈子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同窗之谊,向来都是弥足珍贵的。从四中出来的,大多是社会精英,金字塔尖儿上的那一小撮人。
二端十分懂得容致信的良苦用心,他希望她强大,希望她将来能有更多的自由和资源。人越强大,选择的余地才越多。
容致信最喜欢二端的一点就是她这份从容,面临抉择也不会轻易下判断,想事情稳稳当当的。
“我回头会跟你爸妈商量一下这个事儿,如果决定了,我就尽快把这事儿给办了。正好你开学就能入学。”容致信觉得二端爸妈肯定能同意,关系到二端的前途的事儿呢。
“哎,姨夫,我这点儿小事儿您还操心,您明明一大堆儿事儿呢吧。”二端挺感动,她觉得处于容致信这个位置,需要他忙的事情应该很多很多,还能有空替她谋划将来,实在是太够意思了。
“小丫头客气什么?你不也帮过姨夫很多么?”容致信拿手里的茶杯,碰了碰二端手里的玻璃杯,意思交情深。
二端笑嘻嘻地晃了晃手里的果汁,举起了喝了一口。
“感情深,一口闷!老铁,没毛病。”喝完还豪气地甩出这么一句词儿来。
容致信都快被这丫头逗死了,这孩子打小就调皮,那个精怪劲儿真是要了命了。
“对了,姨夫,我还想跟你打听个事儿呢。”耍宝把容致信逗乐了,二端突然想起一件儿事儿来,可能容致信会知道内情呢。
“嗯?什么事儿?”
“就是关于鲁中南他妈妈的事儿,我听他爸爸给他解释,怎么感觉好像他爸妈离婚并不是因为感情问题啊?好像这里头有什么不得已的苦衷。”二端把心中的疑惑说了出来,她觉得容致信肯定只是内情。
容致信想了想,然后轻描淡写地说:“其实这个事儿算是高级机密,你只告诉鲁中南,他妈妈离开他和他爸,是为了国家利益,并非个人因素。我能说的只有这么多了,具体的,涉密。”
二端眼珠子转了转,看来外界的传闻不可信,那是烟雾弹。几乎所有人都以为江胜男是受不了跟鲁程允窝在山城市,从而选择离婚。但实际上并非如此,怪不得江胜男一露面鲁程允就贴上去,俩人根本不像是离婚交恶的前任夫妻啊。
尤其是过年那天,二端冷眼瞧着,鲁中南的爸妈明明看对方的时候眼睛里都是感情,充满了爱意,哪儿像是离婚十年的?当时她就觉得奇怪,现在容叔叔的话证实了她的猜测。
看来之前在她老叔家,鲁程允给鲁中南解释他妈妈是情非得已并不是忽悠他的,只是鲁中南不接受,觉得他爸在帮他妈开脱。
现在二端从容致信这里也得到了同样的解释,二端觉得她应该把这个事儿跟鲁中南沟通一下了。如果真是这样的话,起码鲁中南的妈妈并不是之前鲁中南以为的那样自私自利,为了自己抛夫弃子的女人。
第五百五十七章 您二老打滚儿住
二端想帮江胜男获得鲁中南的谅解,并非是出于讨好未来婆婆的目的。她只是不想让鲁中南一直活在对他母亲的埋怨中。
他越是拒绝妈妈的接近,就越证明他在乎这份母爱亲情。
二端不想让鲁中南活在怨恨中,这样的话,他自己也不会快乐。
唯有让他心里释怀,才能脱离这份痛,让心里充满爱和阳光。
有时候,原谅别人,其实是自己获得救赎。
二端回家跟家里人说了一下容致信的提议,爸爸妈妈倒是很支持,任何时候孩子读书的事儿才是头等大事。
其实周景林早就有过这样的打算,但是一直怕老爹老娘故土难离。毕竟他再也不想把爹娘托付给老二了,上回差点儿把爹给气死,现在想起来都后怕。
虽说现在老二出息了,也有了自己的事业,但是家里头却愈发的不太平了。周景林每每想起来就头疼,好好的日子,俩双胞胎儿子,怎么就非得跟弟妹闹成这样?
听说还在外头养了个小的,这叫什么事儿啊!说他吧,还大言不惭地说当老板的没小蜜掉价!
周景林就不服气了,老子就没小蜜,也没见谁瞧不起自己啊。
老二家一团糟,周景林觉得爹娘只有和自家生活在一起才行,当初把爹娘托付给老二一家照料,算是周景林近些年最后悔的一件事儿。
所以关于二端来京城读书的事儿,周景林觉得最终还得是孩子她爷爷奶奶拿主意。
二老要是乐意呆在山城市,那端端就还在山城市读书。二老要是同意了,那他们一家子就都搬来。
把这事儿跟爹娘一叨咕,爷爷奶奶当时就拍板儿了,搬!
周景林没想到爹娘这么痛快,脸上不禁露出惊讶的表情。
奶奶一瞅就知道他们家老大想啥呢,老太太远离了农活儿,养得白净富态的脸上露出了笑意。
“老大,虽说我和你爹在梨树屯生活了大半辈子,对那儿的山山水水都舍不得哩。可我们更舍不得你们呐,我和你爹要是时间长了瞅不着我的乖孙们,心里头啊,就没着没落的,空得很。让端端来京城读书,俺知道那是考学分儿低哩,这个事儿早先你弟妹就跟俺念叨过呢。这下你们也有这个打算,算是一拍即合。我和你爹呢,就跟着你们,你们上哪儿,俺俩就跟哪儿。你可别嫌我们俩老东西累赘啊。”
“妈!您说啥呢?咋是累赘?!我和小云一定好好伺候您二老,到啥时候都以您俩为重。端端上学的事儿,您二老要是不拍板儿,我们根本不会做决定的。”周景林一听他娘说什么累赘不累赘的话,就不太乐意,他从来没那么想过呢,父母养育之恩大过天,他做牛做马也报答不了呢。
“老大,别听你妈瞎说,爹知道你们两口子孝顺俺们。这事儿就这么定的,你抓紧办,这都快开学哩。”爷爷本来躺在一边儿鼓捣收音机呢,听老伴儿说话都把老大整难受了,赶紧安抚老大。
景林是他的头一个儿子,他和老伴儿自然的看重,但是农村娃嘛,又是家里老大,身上的责任自然就重。家里的活儿干的最多,还要照顾弟弟妹妹,这些事儿,景林都做的很好。虽说老儿子最出息,但是在爷爷心里,最看重的还是大儿子。
“可不是么,不过手续的事儿,弟妹就能给办好。咱家在京城有房哩,我今儿就找人开始拾掇,有个十天八天的,就能拾掇好。到时候咱一家子就搬进去住。”周景林得了爹娘的准信儿,就开始盘算着搬家的事儿。
“可惜了我那十来个咸菜缸了,也不能搬过来吧?”奶奶望着窗户外的雪,颇有些惆怅。俗话说的好,破价值万贯。从梨树屯搬到山城市还行,不远,拿车直接拉走就完了。可是搬到京城,路途就远了好多,搬咸菜缸估计不成了。
“噗,妈,您要是真舍不得,我让人拿货车给您拉来!别吃心哈。”周景林乐了,他老娘太逗了,家里都这么有钱了,还惦记着用了十几年的咸菜缸。
老太太瞪了开始不着调的儿子一眼,数落道:“你个败家子儿,你当我不知道啊,那汽油钱都够我买一百个咸菜缸了!”
被老娘数落了,周景林也笑嘻嘻地,点点头应道:“那敢情好,那我就给您买新的,最好的咸菜缸,您看成不?”
“你个猴儿孩子!”奶奶嗔怪地拍了一下老大,这孩子,在她面前总是这样没溜儿。
爷爷在一边儿瞅着也笑么滋儿地,这孩子别管多大了,在爹娘面前永远都是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