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在外面的玉扣和杜老娘相视一笑,各自松了一口气。
天气冷,早早的用过了饭两人便一床而睡。今天青莲因为染了风寒,锦书便让她早早的去休息了,守在外面的人是玉扣。
玉扣值夜向来警醒,又有些功夫底子,有她在外面锦书倒很是放心。
锦书头埋在秦勉胸前,两人虽然只着中单却也异常的温暖。
“直到庆历十三年,发生过些什么震动天下的大事你还记得几件?特别是京城里的?”
锦书道:“前世我终其一生也没有进过京,所以京中的事知道的胜少。再加上以前也没大出门,成天呆在宅子里,所以我怕说不上来。不过要说震惊天下……”锦书回忆了好一会儿才记起了一事:“也记不清是庆历几年的事了,有一年山东大旱,后来有一个地方地震了,据说死了很多人,朝廷正忙着打仗呢,也无心安抚灾民。后来久了,就有揭竿而起的,有一个叫陶咏丰带着据说几万人马一路杀到了京城里,差点就闯进昭阳门了。虽然没有最终进到大兴宫,但据说在京城烧杀抢掠了一番才走的。”
“这支人马最终怎样呢?”
锦书道:“应该被剿灭了吧,因为再没听过这个人的名号。这事还是听成国公说的。”
秦勉又问:“还有别的事吗?”
锦书又仔细想了好一回,后来她说:“能惊动天下的大概就这一件了吧,前世我去过的地方有限。他不大喜欢带我出门。”
秦勉道:“想不起来也不用想了,你知道的事有限。再说今生有许多已经发生了改变,谁知道有些事还会不会再发生。不过流民的情况一直都有,像这样大规模的却不多,最终也能起事的更少了。可惜都是些乌合之众,被剿也是迟早的事。”
“嗯,大概吧。”锦书对朝堂上的那些事不大懂得。前世她也只是个生活在深宅里的妇人而已。
夫妻俩又说了一会儿夜话,两人才相继沉沉的睡去了。
第一百一十五章 融洽
眼见着就到岁末了,家家户户都忙着备年货准备过年迎新春。
只有顺王府冷冷清清的,禁足还没出来时,倒遇着几次老臣打听到秦勉的住处上门来拜访过两次,秦劼杀了几个人,那些老臣们就再也不敢动了,因此就再没相往来的人。
再怎么艰难,年还是要过的。锦书便与秦勉商议过年的事,秦勉道:“让人买一些酒菜过来,收拾两桌好饭菜就算过了年了。”
锦书道:“好吧,这个倒很容易。”锦书叫来了杜老娘和另一位灶上的婆子,给了些钱,分派了一番。
这里锦书又让秋月和佳雪俩去收拾几间空屋子出来,预备着齐王妃他们来京好住,秦勉却阻止了她的举动:“他们不住我们这里的,不用麻烦了,再说也实在住不下。”
锦书这才作罢,失笑道:“我是太激动了忘记了这一着。他们若住在外面的话,只怕连见个面都不容易。”
“王府会安排好的,你别担心。”
玉扣拘在家里好些天总是出不得门,杜老娘叫了她一道出去采买东西,倒十分的欢喜。出去了半天,回来时带来了好多的玩意儿。
玉扣兴致勃勃的与锦书道:“我们今天去逛的东市。遇上要过年了比平常热闹好些倍,卖什么的都有。看看这年画,这桃符是不是比洛阳的那些还出挑?”
玉扣将一大堆东西摆在炕上,一一的指给锦书看,左右都是些寻常见的东西,并没多少的稀罕,但是玉扣却说得极认真,仿佛一样最平常不过的东西,也能被她说出花来。
锦书轻轻的摸了一下玉扣的脑袋笑道:“我从来不知原来你这样的能说会道,有这嘴皮子去做买卖都成了。”
玉扣笑道:“奶奶别取笑我,您听着高兴,能博您一笑不是比什么都强么。奶奶您也是个爱热闹的人,如今出不了门,婢子替你买了这些来,您看着喜欢就当是出了一趟门。”
原本是句逗锦书高兴的话,却听得人鼻子发酸,锦书微笑着和她道:“难得你出门一趟还想到我,你自己玩吧。”
玉扣与翠微两个忙着将这些年画呀、灯笼什么的都妆饰起来了,平静的顺王府才有了一丝年味。
到了年三十这一天家家要开了祠堂祭祀祖先,不管在开封还是在洛阳,祭祀总是少不了的。如今到了这里,为了避嫌,他们也不敢设香案祭祖。
厨房里筹备了酒菜,夫妻二人的席摆在了暖阁里。只是两个人难免有些冷清。
锦书道:“我们俩也没意思,不如让玉扣他们把桌子也摆进来吧,一来屋里暖和,二来人多也热闹。”
秦勉自是没话说,锦书想起了府里的那两位美人,此刻她发了善心,叫来了青莲吩咐:“去把雪娘和麦琪叫来,就说过年大家一起喝一杯酒。”
青莲立马去请了,秦勉却有些犹豫:“这样何时吗?”
“有什么不何事的,她们两个也是可怜虫。我虽没接她们的茶,但总归是住在一起的,她们和我们一样都是有家不能回的人。一起过个年也没什么大碍。”
麦琪听说嘴巴一撇,冷冷的说道:“我头疼病犯了,怕过给王妃就不去了。”
青莲见这西域美人虽然歪在榻上,有气无力的样子,但见她双颊微红,眼波流转,看上去健康得很,哪里像个病人,因此冒死的又多嘴了一句:“难得娘娘心情好,您不趁着这样好的时机多露一下脸吗?”
那麦琪心高气傲,不屑道:“得了,没得叫人生厌。去吧,就说我病了。”
青莲见状也不好再多说什么,又转身去了雪娘的房里,雪娘倒不似麦琪那般的高傲,听说王爷王妃有请,立马就应承下来:“好,待我换件衣裳立马就过去。”
青莲见雪娘配合,暗暗的松了一口气。
这边的暖阁里已经重新布置过了,秋月搬来了一个青花的花觚,花觚内插了一大捧腊梅,腊梅香气给温暖如春的暖阁里带来一抹明亮的颜色。高丽纸糊的窗户上已经贴上了窗花,地上铺着的毡子也换了猩猩红。
下面又多添了两张小桌,一桌备给麦琪和雪娘,另一桌是让玉扣、青莲和翠微等坐的。哪知麦琪并没有过来,雪娘倒是露了脸。当锦书听说麦琪病了,二话不说忙让青莲给送了一瓶药和一个荷包过去。荷包里装着二两银锞子,算是压岁钱。
麦琪得了赏也没来露脸,只让身边的侍女过来给锦书磕了个头。锦书亦不勉强,大家各得其乐。
雪娘不好单独占一桌,主动的去了玉扣那边挤了一处。
锦书道:“就这样的吃饭喝酒也没意思,要不行个酒令,要不谁讲个笑话。”
屋里这些人多有顾忌,谁都放不开,也没人敢打头阵,后来还是那雪娘起身道:“奴自幼习得一些丝竹技艺,王爷王妃要是不嫌弃奴愿意献艺一曲。”
秦勉没有做声,只低头喝酒,倒是锦书道:“好,捡你拿手的献来。”
雪娘让人将她的瑶筝取来。雪娘生于伶人之家,父亲是做琴的好手,母亲是个歌妓,从良后嫁给了父亲,从小耳濡目染,琴棋书画无一不通。父母恩爱,家庭和睦。那雪娘也过了几年的好日子,只是后来双亲相继去世,她被无良的伯父变卖,从小被养瘦马似的养着,辗转之余才又到了京城。
雪娘坐定之后调弦试音,螓首低垂,先弹了一曲《梅花三弄》,接着又弹了一曲《春江花月夜》。琴声缭绕,余音不绝,令人为之称叹。后雪娘又低唱了一曲《小重山》。歌喉婉转,犹如黄莺出谷。
锦书听得高兴,道了一句:“有赏。”
当下便抓了一把钱给雪娘,雪娘谢了赏,接着又酒杯满斟,捧了杯先敬了秦勉,又敬了锦书。却听得她娇声说:“王爷、娘娘新春纳福,万事顺意。”
秦勉微点头一扬脖子一杯酒就下了肚。锦书命人给雪娘又添了两个好菜,大家其乐融融算是过了年。
第二百一十六章 华诞
正月初一,百官入宫朝贺,不过没锦书和秦勉什么事。两人在府闲散了一日。
正月初九,太后华诞。宫里特意传了上谕,邀请顺王与顺王妃初九入宫朝贺。
两人犯了愁,锦书无论如何是不想再踏进皇宫半步,她为难的看了一眼秦勉,秦勉道:“你不想去吗?”
“实在不想去碍那些人的眼,但又怕被挑刺,将来更没好日子过,还是去吧。”
秦勉看着她言不由衷,勉为其难的样子,他蹙眉道:“算了,你不想去就别去,省得回来又憋屈。”
“可是……妥当吗?”
“我觉得妥当就行。”秦勉告诉锦书这时候不要想那么多。
很快的就到了正日子这一天,一大早起来,锦书亲自伺候秦勉梳洗。虽然封了王爵,可和一般的藩王又不一样,只有一个名号而已,一概的冠冕都没有。
锦书只好命人取了一件年底新做的袍子与秦勉穿了,石青的颜色,紵丝料子,团福暗纹。腰间系了松花色的宫绦,垂着一块镂雕的圆珮。
收拾齐整后,锦书上下看看,摇头道:“这颜色老气。”
“老气就老气吧,穿那么鲜亮做什么,这个时候越低调越沉稳才好。”
锦书也没说什么,让青莲将帽子取来,青莲取了一顶同色的帽子来,与秦勉戴了,锦书交待他:“让傅明跟你一道出门吧。”
“还是让傅明留在家,你有什么事也要吩咐他。如果我回来得晚,你也不必一直等我,自己睡,我去书房安顿就好了。”
锦书点头答应,她想说的是秦勉没有回来自己也睡不下。磨磨蹭蹭的她将秦勉送上了马车,车子还没走出巷口她就在盼望着他早点回来了。
驾车的人是宫里派给他的侍卫,驾车的技术倒十分的娴熟。秦勉坐在车内,他双目微闭,甚至都没有好奇的往街市上看一眼,时不时的有爆竹声传来,巷口又有孩童的打闹声,到了那繁华的街市上吆喝声不绝于耳。
这是属于市井的热闹,如今被拘在小小的一处,他们离这热闹隔着天堑。
车子走得又快又平顺还得得力于京城这平整的青石路,热闹渐渐的离他远去了,他便知道应该已经入了朱雀门。又过了一阵子,车子缓缓的停了下来,等到完全停住时,车夫隔着帘子和他说了一声:“王爷,已经到光顺门了。”
秦勉兀自开了车门,下了车。
却见此地距离光顺门还远着,前面已经挤得水泄不通。这一段路只好走过去。秦勉埋着头只顾着走,旁边也无人敢和他搭话,一直进了光顺门。径直往北,出了仙居殿,过了北街,不远的地方便是崇庆宫。
才走过了仙居殿,右上角有一带巍峨的宫殿耸立着,阳光照在房梁上的鸱吻闪闪发光,除了鸱吻,就只看得见一带红色的高墙。那便是东宫,储君住的地方。秦勉也不知怎的,看着那鸱吻发了一会儿呆。
心中暗道,二十几年前,他的生父、生母也是住在那里的,他也是在那里出生的。可惜今生再也不能踏进一步凭吊从未谋面的父母。二十二年前的那场腥风血雨改变了他的一生。他一闭上眼睛,仿佛就能看见福王提着带血的剑冲进了混乱的东宫,哭喊一片,母亲安顿好他之后,最终还是没逃过福王的杀戮,母亲临死之前不知怀着多大的惊惶和绝望。父亲躲到闷橱里还是被找出来了。可怜那些他至亲的人,除了他,竟没一个逃出来。
虽然没有见过,但到底是给了他生命的亲人,对他有生恩,齐王府与他却有养恩。他不能为报当年的血仇,却将于他有养恩的齐王府推向火坑里。
他想起了那天米方的话,甘心吗?窝囊吗?要这样过一辈子吗?答案却是否定的。他只是被暂时困住了,却不甘心就这样困一辈子。
发了一会儿呆,直到有人在后面拍了一下他的肩膀,秦勉回头一看,哪知却是赵世恒。他有些冷淡的侧身过去,冷冷的说:“赵世子这是何故?”
赵世恒看笑话似的讥笑道:“看着背影眼熟,还以为认错了人,没想到真是我们新进的顺王。王爷金安,给您纳福了。”赵世恒说着竟朝秦勉作揖行礼,然而秦勉却并不领他的情转身就走。
“王爷也是去贺寿的吧,正好同路。”
秦勉才没心思与他行一路,赵世恒着他走到半道,秦勉突然回头和他说:“旁人都避我如瘟疫,难道赵世子却不怕被牵扯?前不久有一位和世子差不多自以为是的家伙可是半夜横死了。”
那赵世恒听说脸色微变,果然呆住了,再没有紧随秦勉的步子,秦勉这才甩掉了他。
赵世恒心道那新王妃也会进宫吧,运气好说不定还能见上一面,顺便还能恭喜她高升了。不过想到那个女人就是一肚子的火,遇上了也应该是运气差才对。
来到崇庆宫,能进到殿内道贺的只有命妇们,外臣只得在殿前行礼,司仪太监唱喝一声而已。
“顺王爷向太后娘娘道贺!”那公鸭嗓扯得让人头皮发麻。
高太后听见这个顺字就是不喜,蹙眉问左右:“顺王妃怎不见?”
宁惠公主趁机和高太后禀道:“娘娘,顺王妃告了病,据说在家休养。”
高太后听说便作罢了,心道眼不见心不烦倒正好。
没多久赵贵太妃和其它太妃、太嫔来了,向高太后贺了喜。今天她身穿喜庆的衣裳,身上佩戴了不少的珠宝首饰,宫女还重新给她梳了头发,也算是喜气洋洋,但却什么用也没有。她只是被人搬到了这殿中的榻上,坐了一屋子的命妇,她却连坐起来的力气也没有。要这热闹有何用?
左边安惠公主和高太后说:“听说陛下要给母后上徽号了,正让礼部选字,看来很快就要颁布下来了。”
高太后也没什么心思,也没多少的喜色。
这时候又听得宫女传话:“太后娘娘,齐王妃前来与娘娘行礼。”
高太后虽不喜齐王府的人,但还是答应让齐王妃进来。
第一百一十七章 羞辱
齐王妃被宣进殿,齐王妃躬着身子入内,坐了一屋子的人,她也不敢随意乱看。见那榻前不远的地方有一绣团,轻步上前与高太后跪拜,诚惶诚恐道:“齐王府曾氏恭祝太后千秋,愿太后凤体安泰,福寿绵长。”
高太后偏着身子,轻声道了一句:“给我茶。”